当前位置:城玮文档网 >作文大全 > 健康武汉2030行动规划

健康武汉2030行动规划

时间:2022-08-02 11:35:03 来源:网友投稿

 健康武汉 2030 行动规划

  “健康武汉 2030”行动规划 (征求意见稿)年 年 7 7 月

  目

  录

  序言 ............................................... 5 第一章 总体战略 .................................... 7 第一节 指导思想 ................................ 7 第二节 基本原则 ................................ 7 第三节 战略目标 ................................ 8 第二章 主要任务 .................................. 10 第一节 普及健康生活 ........................... 10 一、加强健康教育 ............................ 10 二、建设健康文化 ............................ 12 三、倡导健康行为 ............................ 13 四、提升身体素质 ............................ 17 第二节 优化健康服务 ........................... 20 一、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 20 三、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 .................... 24 三、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 27 四、发展创新中医药特色服务 .................. 31 第三节

  完善健康保障 ........................... 32 一、健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 32 二、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

 35 第四节

  建设健康环境 .......................... 37 一、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 37 二、加强环境保护综合治理 .................... 38 三、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环境 .................... 42 四、完善公共安全防控体系 .................... 44 第五节 发展健康产业 ........................... 47 一、加快健康服务业的发展 .................... 47 二、积极发展休闲运动产业 .................... 51 三、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 52 第四章 支撑与保障 ................................. 54

  第一节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 54 一、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 54 二、深化医药体系改革 ........................ 54 三、加大健康筹资力度 ........................ 55 第二节

  加强健康人才队伍建设 ................... 56 一、加大健康人才引进培养 .................... 56 二、强化健康人才体系建设 .................... 56 三、创新人才使用评价激励机制 ................ 57 第三节 推动健康科技创新 ........................ 58 一、构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 .................... 58 二、打造医学科技创新平台 .................... 58 三、推动医学科技进步 ........................ 58 第四节

  加快健康信息化建设 ..................... 59 一、健全健康信息服务平台和网络 .............. 59 二、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 .............. 59 三、推进健康医疗互联网服务 .................. 60 四、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 .................. 60 第五节 加强健康法治建

 设 ........................ 61 第六节 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 ...................... 61 第四章 组织实施与保障措施 ......................... 61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 61 第二节 强化宣传引导 ............................ 62 第三节 强化监测评估 ............................ 62

  序言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市民的共同追求。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民健康,紧紧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奋斗目标加强健康领域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健康投入大幅增加,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形成;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卫生城市创建成效显著,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健康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健康产品供给更加丰富。到 20**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到 80.84 岁,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 2.59‰、9.34/***万,市民体质抽样合格率达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以上,全市人均体育场地设施面积达到 1.43 平方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 237 天,健康产业收入达到 1**.*亿元,各项健康相关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同时,我市卫生与健康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食品药品安全、环境污染等对维护和促进健康带来新挑战;新发传染病和传统传染病威胁并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

 题;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对健康影响不容忽视,居民健康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健康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健康领域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

  性有待进一步增强。解决这些关系群众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迫切需要以“大健康”理念为统领,依靠人民群众,坚持健康优先,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统筹建设健康武汉,促进群众健康与经济社会、自然生态协调发展。

  从现在到 2030 年,是推进健康武汉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健康武汉建设工作要与城市发展的新目标、新定位相匹配,与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相协调。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健康中国和健康湖北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明确了卫生与健康工作的方针目标和战略举措,为健康武汉建设指明了方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将为健康武汉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坚持从人民群众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入手,增加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健康武汉建设提供了思路。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将为“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构建良好的制度保障,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将为发展健康服务创造广阔空间, “两个百万 ”和招才引智工程实施将为健康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信息技术与医药科技发展将为提高健康水平提供有力支撑,打造长江主轴和长江新城建设将成为健康武汉建设良好的实验田。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湖北省委、省政府《“健康湖北 2030”行动纲要》,特制定本行动规划。本行动规划是建设健康武汉的行动纲领。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聚力改革创新,奋力拼搏赶超,全力推进健康武汉建设,为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三化”武汉做出更大贡献。

 第一章 总体战略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中、*中、*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为主题,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转变健康领域发展方式,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为全面开启复兴大武汉新征程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健康优先。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推动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

  ――公平公正。把握医疗卫生公平性、可及性规律,坚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

  ——统筹发展。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药并重,结合武汉实际情况,转变服务模式,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发力促进健康事业发展,切实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

  ——改革创新。以人民健康需求为导向,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进医疗卫生、体育健身等健康服务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构建全民健康服务新模式。

 ——共建共享。发挥政府的组织和引导作用,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强化个人健康意识和责任,引导人人加强自我健康管理,有效控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强大合力。

  第三节

  战略目标

  到 2020 年,健康环境进一步优化,健康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全民医保制度进一步健全,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体制机制活力明显增强、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人人享有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城乡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到 2030 年,健康优先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整体协调发展,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务更加优质公平,健康产业进一步壮大,人人享有高质量的健康服务和高水平的健康保障,城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健康武汉建设主要指标 领域 指标 20** 2020 2030 健康水平 人均预期寿命 (岁)

  80.55 81.6 83 婴儿死亡率 (‰)

  2.63 3 2.5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3 4 2.8 孕产妇死亡率 (/10 万)

  11.44 12 8.5 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

  87.82 91 94 健康生活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

  12.05 25 35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

  1.43 1.8 2.5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万人)

 370 455 健康服务与保障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 (%)

  - ≤13 ≤10.5 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3.1 3.3 3.9 区域内就诊率(%)

  - 90 左右 90 左右 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

  - 75 左右 75 左右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

  - 30 左右 25 左右 健康环境 主要食品、药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查合格率(%)

  94.34(食品)

  94.58(药品)

  94.5(食品)

  95(药品)

  98(食用农产品)

  95(食品)

  96(药品)

  99(食用农产品)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52.6 ≥80 ≥90 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72.7 ≥80 ≥90 国家卫生乡镇创建率(%)

  15 30 健康产业 健康服务业总规模 (亿元)

  1030.46 2200 4000

  第二章 主要任务

  紧紧围绕“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战略主题,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从生活与行为方式、生产生活环境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等健康主要影响因

 素入手,统筹社会、行业和个人三个层面,努力在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五大领域取得突破。

  第一节

  普及健康生活

  一、加强健康教育 (一)完善 健康教育体系 建立健全由各级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完善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中心,医疗卫生机构为骨干,社区、企业和学校等为依托的工作网络。加强各级各类健康教育服务基地建设,促进健康教育资源整合。建全人群健康素养和行为监测体系,多途径收集居民健康信息,建立健康教育内容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健康教育信息资源库。建立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核心信息发布制度。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媒体在健康科学知识宣传中的作用,鼓励医疗机构和学术团体借助微博及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发布健康信息,创建与健康传播紧密相关的主题网络论坛、网络社区,构建健康传播者与受众广泛交流的新媒体场景。加强对健康科普信息和医药广告的监测与监管,坚决取缔虚假药品等广告,严厉打击各类不实和牟利性误导宣传行为。

  (二)深化全民健康教育 大力推进健康科普工程,深入开展健康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部队、进社区活动。开发推广健康适宜技术和用品,打造一批具有武汉特色的健康教育项目品牌,建设与城市未来发展相适应,有影响力、有吸引力的健康展示馆。针对老年人、妇女儿童、流动人口和高危人群等重点人群的不同特点,开展符合其年龄、行业、身份特点的健康教育活动,提升重点人群健康教育普及率。加强高危生活方式干预和科学健身教育指导,开展健康心理、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等专项健康教育行动。到 2030 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

 (三)加强学校健康教育

  把健康教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范畴,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作为对学校评估的重要内容。完善学校健康教育模式,形成学科教育与专题活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青少年健康知识宣传体系。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机融合。积极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素养监测、干预和评价体系。加强健康教育师资培养,将健康教育纳入在职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养内容,鼓励学校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大力推进中小学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到 2030 年全市健康学校比例达到达到**%。

  二、建设健康文化 (一)强化健康 文化 共建 强化政府在健康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促进卫生文化与教育、体育、环境等不同领域的整合发展,把维护和增进健康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中。广泛开展健康细胞创建活动,形成健康武汉共建氛围。以社区和家庭为基础,向家庭和个人就近提供生理、心理和社会服务,倡导团结和睦的人际关系,提高家庭健康水平。以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为重点,强化企业保护员工健康权益的意识,加强员工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普及入职体检和免费常规体检,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营造相互尊重、和谐包容的单位文化。以医院文化为重点,强化以病人为中心、需求为导向的医院服务理念;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深化“三好一满意”、“白求恩精神进医院”活动,继续开展民评民议,推进治庸问责,牢固树立行业良好风气和形象。到 2030 年,建成一定数量的具有武汉特色的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企业、健康医院、健康机关、健康家庭等示范单位。

  1 1 健康素养提升行动:

 不断完善健康教育体系,推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加大《健康素养 66 条》宣传力度,促进广大群众了解基本健康知识与理念,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掌握基本健康技能,从小抓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参与健康生活的良好风尚。

  (二)普及健康文化理念 完善生命教育体系,引导公众树立科学的生命观、生死观。传播医学和健康常识,普及关爱健康、敬畏生命、尊重医学规律的理念。增进全社会对医学、医务人员的理解与尊重,引导市民形成科学就医理念和对医疗服务结果的合理预期。大力、培育发展中医药文化等传统医药文化,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节、养生节、膏方节等活动。

  (三)强化个人健康责任 通过科普宣传,强化居民对自身健康负责的责任意识,加快形成“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引导居民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形成自主自律、符合自身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控制影响健康生活因素。强化居民对自身健康的投资和消费意识,提升健康投资能力,鼓励居民购买健康保险,增加个人健康保障,引导居民形成理性的健康消费习惯。最终实现人人热爱健康、人人追求健康、人人生活健康的社会健康氛围。

  三、 倡导健康行为

  (一)引导合理膳食 制定并实施符合武汉市居民饮食特点的全民营养计划,发布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膳食指南,普及膳食营养知识,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建立健全居民营养监测制度,加强对

  儿童、孕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营养干预,重点解决微量营养素缺乏、部分人群高热能食物摄入过多等问题,逐步解决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问题。实施临床营养干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面配备营养师。加强对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等营养健康工作的指导,开展示范健康食堂和健康餐厅建设。充分发挥中

 小学膳食营养专家委员会作用,制订并出台武汉市中小学膳食营养标准,研究并推荐适合中小学生的营养套餐。到 2030 年,居民营养知识素养明显提高,营养缺乏疾病发生率显著下降,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居民超重、肥胖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二)加强控烟限酒 加强全市控烟法制建设,推进武汉市公共场所控烟立法。深入开展控烟宣传教育,以青少年为重点开展全人群吸烟预防干预,努力减少新增吸烟人群,形成不吸烟、不敬烟、劝戒烟的社会风气。规范烟草广告行为,不在公共场所和公共区域设置烟草广告或利用新闻媒体发布烟草广告,控制烟草促销活动。2. 饮食健康促进行动:

  积极推进以“三减三健”(暨减油、减盐、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为主题的第二阶段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明确重点人群,传播核心信息,提高群众对少盐少油低糖饮食与健康关系认知,帮助群众掌握口腔健康知识与保健技能。加强中小学生营养膳食工作,打造中小学健康食堂,加强学生食堂专(兼)职营养师配备,丰富学生营养套餐种类,保证一周食谱不重复,严格控制寄宿制学校商品部汉堡包、方便面等高脂高盐高糖食品。

  加强戒烟服务网络建设,开展戒烟咨询热线和检验门诊等服务,提高自愿戒烟率和戒烟成功率。积极履行联合国《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中国控烟伙伴——无烟城市”项目为依托,以公共场所为重点区域,推进无烟环境的创建,实现武汉市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到 2030 年,15 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 **%以下。

  加强限酒健康教育,控制酒精过度使用,减少酗酒。对酒精使用造成相关疾病的个人及家族提供预防和治疗干预服务。加强烟酒生产与销售监管,开展有害使用酒精监测,严禁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产品。

  (三)减少不安全性行为和毒品危害

 强化社会综合治理,以青少年、育龄妇女及流动人群为重点,开展性道德、性健康和性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对性传播高危行为人群的综合干预,倡导安全套的使用,减少意外妊娠和艾滋病、性病等的传播。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科学、有序、规范地参与不安全性行为防治。普及毒品危害及应对知识,将毒品预防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生命健康教育和法治教育有机融合,提升学校毒品预防教育水平。加强禁毒教育基地建设,组织禁毒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营造浓厚的禁毒舆论氛围。加强戒毒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与管理,规范戒毒医疗服务行为,帮助吸毒人员减

  轻毒品依赖。加强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戒毒药物维持治疗、社区康复的有机衔接,建立集生理脱毒、心理康复、就业扶持、回归社会于一体的戒毒康复模式。严厉打击制毒贩毒,加强新型毒品治理,强化医疗机构毒麻药品管制,保护人民健康。

  (四)促进心理健康水平和精神卫生 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专业机构指导、满足个人需求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推进以专业精神卫生机构为主体、社区为依托的心理健康网络化服务。发挥市级精神障碍康复师培训基地作用,依托现有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心里咨询师等建立一支心理卫生工作队伍,提供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等心理健康服务。加强心理健康与精神障碍防治工作,以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为重点,积极开展精神卫生核心知识宣传,提高主动就医意识。建立重点人群心理干预机制,提高对老人、青少年儿童、特殊职业人群、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人员、慢性病患者、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能力;加强羁押场所被监管人员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治工作,加强青少年网瘾预防与控制。完善临床心理护理服务,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完善重性精神障碍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严重精神障

 碍患者报告登记和救治救助管理体系,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登记和救治救助管理,提高患者的治疗率,促进患者康复和回归社会。到 2030

  年,居民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 **%以上,社区心理咨询开设率达到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规范化开展率达到 **%。

  ( 五 )

  提升全民自救互救能力

  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提升城乡居民应急素养和自救互救能力。开展群众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培训,以社区为单位组织居民参与医疗自救互救、灾难自救、中毒自救等演练,提升自救互救素养。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自救互救工作,建立志愿者卫生应急救援队伍,加强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到 2030 年,公众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达到**%。完善公共场所及家庭自救互救设施配套,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场、车站、大型商场、电影院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配备自救互救设备和急救药品。支持、鼓励居民家庭自备医疗急救包,有条件的地方可向居民直接发放医疗急救包。到 2030 年,实现主要公共场所设有自救互救设备及药品。

  四、提升身体素质

  (一)完善体育健身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健全与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全民健身活动系列化、场地便民化、组织网络化、健身科学化、服务均等化的全民健身系统。深入贯彻落实《武汉市体育设施空间布局规划(20**-2030 年)》,新建一批公共体育场馆补齐城市体育功能短板,提升已有公共体育

  场馆功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市民健身需求。制定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和建设行动计划(20**—2020 年),积极推动各区普惠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落实区级公共体育设施“两馆一场(一园)”的配套标准,在有条件的社区分年度建设体育设

 施。研究制定新建住宅项目体育设施配套管理规定,规范小区体育设施配套,逐步形成 15 分钟健身圈。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依据规划,在公园、江滩、河滩等适宜地带增加非设施公共体育功能,实现绿地与体育用地在功能上的复合。发展鼓励机制,探索公共体育服务与体育市场培育的有机融合,加快推进社区级体育设施建设。

  (二)健全体育健身组织网络 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条块结合的体育健身组织网络。加强社区(村)体育社会组织建设,依托街道(乡镇)公共服务站、综合文体站等,推动社区及有条件的村成立体育健身协会或俱乐部等体育社会组织。按照“三个一”(即一个常年活动阵地、一个品牌活动项目、一个稳定组织网络)的标准推进体育运动协会建设。发挥体育运动训练部门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技术优势,为各类协会提供相应的指导服务。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鼓励居民加入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对体育社会组织实行有效监督和评估,依法依规购买全民健身服务。到 2030 年,全市各社区全民健身活动站(点)实现

  全覆盖。

  (三)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

  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为导向,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制定和实施具有武汉特色的全民健身计划。分层分类引导适合不同人群的运动项目发展,提高市民体育健身活动参与率。推广群众喜爱的常规体育运动项目,发展特色鲜明的新型时尚体育运动项目,重点发展蕴含荆楚文化和武汉特色的运动休闲项目,传承发展武汉国际渡江节、武汉木兰登山节等品牌体育节会,不断扩大武汉国际马拉松、武汉网球公开赛的影响力,打造城市运动休闲名片,创建全国 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加大各类国内外重要体育赛事申办和承办力度,引导社会力量承办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健身活动资源。到 2030 年,武汉市经常参加

 体育锻炼人数达到***万人以上。

  (四)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 统筹推进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及社区居民、农民、妇 3. 全民健身行动

  大力倡导“健康管理”的新观念,普及健身知识,传播体育精神,把身心健康作为个人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的核心竞争力,营造以参加体育健身,拥有强健体魄、健全心智为荣的个人发展理念和社会舆论氛围。在城市街道倡导每 2 年组织 1 次社区健身运动会,社区每年组织 2 次以上体育健身活动,农村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每年组织 1 次综合性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落实工间操制度,开展符合行业特点的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逐步将武汉建设成为市民体质健康提质升级、体育产业规模壮大、重大赛事影响显著、体育文化氛围浓郁的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活力之都、健康之城。

  女、少数民族、残疾人等人群体育均衡发展,针对性制定体质健康干预计划,开展符合人群特点的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增加体育健身服务供给,提升重点人群体质健康水平。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和运动技能,严格保证青少年学生的体育课时和课外活动,每天锻炼 1 小时以上,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 1 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 3 次以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以上。

  (五)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干预

  积极倡导“运动是良医”的新理念,推动“体医融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运行,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和慢性病预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依托“江城健身 e 家”实体店及网络平台建设收集全民健身大数据,到 2020 年,建立涵盖***万人的市民健康档案基础数据库。指导群众进行科学健身,建立健全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大力开展市民健康风险评

 估和科学健身指导等服务。到 2030 年,形成覆盖全市的便民、惠民社区健身服务指导网络。

  第二节

  优化健康服务

  一、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一)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统筹规划”的原则,加快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卫生计生综合执法、妇幼保健、精神卫生、采供血、院前急救、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现代化建设,配齐配强人员,优化基础设施配置,加强公共卫生重点专业(学

  科)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完善传染病病原综合检测平台和病原微生物网络实验室体系,建成菌毒种保藏中心,公共卫生生物样品库、感染性动物实验室基地、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等重大公共卫生设施。到 2020 年,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全面达到基本现代化标准,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达到 0.***人以上。到 2030 年,建成完善的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

  (二)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治管理 健全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多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开展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不断完善慢性病监测系统,建立慢性病监测与信息管理制度。加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的筛查和干预,推动癌症、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机会性筛查。逐步将符合条件的癌症、脑卒中等重大慢性病早诊早治适宜技术纳入诊疗常规。基本实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干预全覆盖,结合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糖尿病、癌症康复及心血管等疾病的社区健康管理。深入开展重点人群慢性干预及管理,加强学生近视、肥胖等常见病防治,加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防治。到 2030 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总体癌症五年生存率提高**%。加强口腔卫生,12 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以内。

 (三)提升重大传染病防控水平 完善重大疾病防控策略,健全重大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和重点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继续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维

  持高水平的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加大老年人、医务人员等特殊人群免疫预防。逐步建立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机制。加强艾滋病检测、抗病毒治疗和随访管理,全面落实临床用血核酸检测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建立结核病防治综合服务模式,加强耐多药肺结核筛查和监测,规范肺结核诊疗管理。继续坚持以传染病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有效应对流感、手足口病、麻疹等重点传染病疫情,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积极防范输入性突发急性传染病。强化人禽流感等人畜共患病的源头治理,继续巩固消除疟疾、丝虫病的成果。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低于近 5 年来的平均水平,无因防控措施不力导致的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

  (四)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加快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转型,推动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向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服务家庭发展转变。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构建以生育支持、幼儿养育、青少年发展、老 4.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行动

  继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重点支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测和应急准备中心、食品药品安全评价中心建设、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P4 实验室建设。以提升能力为核心,建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市疾病预防控制检测实验室与防病科研中心、市结核病防治机构、市精神卫生中心、市麻风病防治中心。加强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配置标准建设。加快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医院公共卫生科提档升级建设,创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武汉模式。切实加强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提升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加强采供血服务能力建设,在江南设置一家市级血液中心,在汉口和汉阳分别设

 置一家市级血液分中心。

  人赡养、病残照料为主题的家庭发展政策框架,打造服务计生、人文计生、法治计生、智慧计生。积极鼓励市民按政策生育。完善家庭计划指导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保护家庭传统功能。加强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扶助关怀。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开展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实现出生人口性别比自然平衡。

  (五)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完善由政府主导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购买、管理及评价体系。继续贯彻实施结核病、艾滋病和国家免疫规划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根据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建立完善并适时调整我市基本卫生公共服务产品目录。做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完善考核、评价、补偿机制,探索试点基于专业机构技术指导及绩效考核基础上的孕产妇、重性精神病患者等健康管理购买服务方式。

  (六)加强全人群健康管理工作

  健全以疾控机构为核心,二级以上医院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健康危险因素干预服务为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创新健康管理模式,树立“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健康理念,将健康管理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促进以疾病管理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向以健康

  管理为中心的现代疾病预防模式转变。加强健康管理工作的政策引领,推行“总额预付”、“单病种付费”、临床路径管理等制度,优化新农合基金支付方式。建立健全健康管理传播网络,加快居民健康理念形成。加大全市高端健康管理机构建设力度,引进世界先进的 PET-CT、双源 CT、开放式磁共振等高端医疗设备,结合个人年龄、职业、生活方式以及家族病史等特征及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量身制定的健康体检套餐,对整体健康做全面的检查与评估,并提供中西医结合的疾病风险预防与健康管理方案,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

  ( 一)

  促进健康老龄化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预防、养生、医疗、养老”深度融合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老年宜居社区,到 2020 年,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到 2030 年,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比例不低于

  %。以 5. 健康管理服务升级行动

  全面提升全市健康管理水平,推广黄陂区健康管理方式。逐步达成以防控疾病和维护健康的健康管理目标;形成政府主管,专业机构直管、单位协管、家庭单位自管的“四方管理”机制;构建集健康监测、评估、高危因素干预、健康教育、疾病治疗、康复护理一体化为内容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以全程管理为抓手、医保费用前置为保障、分级诊疗为纽带、主动式保健和管理式医疗服务为手段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老年人群需求为导向,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大医院设置老年病专科,开设老年病人就诊绿色通道,鼓励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养老机构、社区和家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日常老年健康服务的能力。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机制,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之间的转诊和合作,建立转诊快速通道,协同做好老年人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养生保健等工作。加强老年常见病、慢性病的健康指导和综合干预,

 推动开展老年心理健康与关怀服务,强化老年痴呆症等的有效干预。推动居家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发展,全面建立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人补贴制度。

  (二)

  加强妇幼保健

  实施母婴安全计划。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向孕产妇提供生育全过程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加强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母婴设施建设,保障母婴权益。加强妇女全生命周期卫生保健服务,提高妇女常见病筛查率和早诊早治 6. 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

  通过鼓励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或将医疗业务交由大医院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托管等方式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居家养老医疗卫生签约服务。全部启动面向养老机构远程医疗服务项目建设。逐步开展探索医疗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

  率,做好妇女“两癌”检查与救治项目。倡导优生优育,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完善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三级防治体系,减少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的发生。推进儿童保健服务,普及科学育儿知识,重视儿童早期发展,加强儿科建设。优化妇幼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完善危急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与转诊网络,提高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儿科服务水平和救治能力。到 2030 年,妇女儿童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妇幼健康主要指标处于全国先进行列。

  (三)

  维护残疾人健康

  建立健全各级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立康复医学学科与临床相关科室协调

 配合和上下级医疗机构间双向转诊机制。强化各级各类机构康复能力建设,为急性期及疑难重症患者提供急性期康复治疗,为疾病稳定期患者提供专业、综合的常规康复治疗,为疾病恢复期患者及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加强对致残疾病及其他致残因素的防控,贯彻实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落实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增强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开展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残疾预防,有针对性的做好残疾预防,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实施国家残疾人精准康复行动,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城乡贫困残疾人、重度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加大符合条件的低收入残疾人医疗救助力度,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

  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对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给予补贴。继续开展防盲治盲和防聋治聋工作。

  三、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一)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以公立医院为主体、社会办医疗机构为补充,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重大疾病防治体系,切实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建立不同层级、不同类别医疗卫生机构间功能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机制。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健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网络,完善城市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及农村3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实现普通门诊全部下放到基层。提升三级医院水平,减少普通门诊,重点发展危急重症、疑难杂症诊疗,逐步建成辐射中部乃至全国的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和国家医疗中心。

  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优先推进和实现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破除社会力量进入医疗领域的不合理

 限制和隐性壁垒。鼓励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托管、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业。支持技术、管理实力雄厚的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共同举办独立的医疗机构,或参与托管其他医疗机构。推动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

  规模化方向发展,鼓励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多渠道、多途径引进社会资本,开展国际高端合作,建设国际化医院。到 2030 年,社会办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以上。

  (二)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布局和结构。结合武汉城市总体规划,按照“极化发展、均等发展、均衡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科学规划全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优化医疗资源结构,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分布,实现市域内人人享有均质化的危急重症、疑难病症诊疗和专科医疗服务。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和建设标准,推动发展模式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加强儿科、产科、老年护理、急救、康复等紧缺资源配置。有效增加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全面提升区级公立医院综合能力。

  (三)强化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依托科研院校和现有医疗机构,建设一批引领国内、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级医学中心。加强武汉地区专科诊疗中心建设,建设一批区域医学中心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群,打造具有国际化肿瘤诊疗水平的质子重离子医学中心。大力支持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医学影像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和血液透析中心等第三方服务。到 2030 年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型医疗机构。着力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推进城乡医疗卫生协同发展,带动医疗服务区域发展和整体水平提升。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在普通门诊、急诊抢救、常规手术、儿科等方面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医护质量管理。

 (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建立与国际接轨、国内领先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健全覆盖主要专业和学科的市、区、医疗机构三级医疗质量控制组织,推进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标准化。建设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化平台,实行全行业、全方位、适时精准管理与控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升医疗安全和医疗服务同质化程度,主要医疗服务质量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面实施临床路径,规范诊疗行为,优化诊疗流程,推行预约诊疗,实现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增强人民群众医疗服务获得感。到 2030 年,武汉市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全国领先,医疗管理逐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五)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理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与政府 7. 国医中心建设行动:

  以《武汉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发展规划(20**—2020 年)》为指导,坚持“极化发展”、“均衡发展”“协调发展”,不断优化医疗卫生服务结构布局。加快培育与世界水平接轨、医疗诊治技术国内领先的国家级品牌医院群,引领国家医学技术的发展。集约全市管理、资金、人才、政策各方面要素,建设一批区域医学中心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群,形成新的国家级重点专学科建设梯队,打造具有国际化肿瘤诊疗水平的质子重离子医学中心。依托武汉充沛的高校资源和医学科研机构资源,以转化医学为导向,加强对重大疾病、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联合攻关,加快整合基础医学与临床研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中医药、妇女儿童保健、肿瘤、皮肤病等多个领域进入全国专科诊疗技术顶尖技术水平。加强康复、老年病、长期护理、慢性病管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建设。加快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提档升级,建设国家级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示范中心,实现全国一流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的关系,建立现代公立医院管理制度。重点抓好“破、立、改”,破除以药

 补医机制,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建立新的运行机制,重点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适当的财政补助确保公立医院正常运行;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成立公立医院管理中心,推行院长绩效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下放权力,赋予公立医院管理自主权。到 2030 年,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建立权责明晰、运行规范、管理科学、监督有效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六)建立成熟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 按照以人为本、群众自愿、统筹城乡、创新机制的原则,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为抓手,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面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医秩序,健全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切实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完善多种形式的医联体组织模式,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实现医联体内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区域内居民健康数据,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健康管理、远程医疗等服务。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具备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能力。

  四、发展创新中医药特色服务 (一)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充分发挥市、区中医医院在中医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诊治方面的重要作用,建设一批名院、名科,不断提高中医药诊疗水平,提高重大疑难疾病、急危重症的中医临床疗效。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国医堂。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大力发展针灸等中医非药物疗法。鼓励社会资本优先举办中医康复、妇科、儿科、骨伤、肛肠等中医医疗机构,鼓励中医医师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门诊部和中医诊所。强化中药质量,

 促进中医药协调发展,依托中医药制剂中心、炮制中心建设增加中医药服务供给。促进中西医结合,不断提升中西医结合服务能力。

  (二)拓展中医养生治未病服务

  实施中医药“治未病”工程,在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建立“治未病”科室,提供中医“治未病”服务。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为群众提供融健康咨询、干预调理、随访 8. 医联体建设 行动

  总结五医院医联体建设经验,重点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模式,探索建立医院与社区服务中心相结合的“1+N”医疗联合体布局,在确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益性质、独立法人身份、“六位一体”职能不变前提下,做到“人通”“医通”“营通”,形成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紧密协作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探索开展医共体、健联体、专科联盟等其他形式医疗联合体建设,提升医疗资源总体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

  管理为一体的中医“治未病”服务。引导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治未病健康保障模式。拓展中医医院服务领域,为群众提供中医健康咨询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治未病服务。

  (三)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

  实施中医药传承工程,加强中医药理论、技术和方法的继承研究。在中医药机构建立名老中医药专家研究室、工作室和中医药流派传承工作室,研...

相关热词搜索: 武汉 规划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