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城玮文档网 >作文大全 > 人事管理系统论文

人事管理系统论文

时间:2022-07-31 09:30:02 来源:网友投稿

 学校代码:10226

 大庆校区 课程设计

 论文题目: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劳资人事管理系统

 所在系部:

 医学信息学系

 专 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年 级:

 2009 级

 学 号:

 0916190139

 姓 名:

 朱刘发

 指导教师:

 李红岩(助 教)

 实习单位: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

 起止日期:

 2012 年 3

 月 至

 2012

 年 6 月

 2012 年 6 月 21 日

 摘 要

  随着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自身人力资源的日益庞大、复杂程度逐渐增强, 人机作坊再也无法适应如今企业的人事管理了,取代的是运用各种领域的知识,结 合计算机科学而开发的人事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 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 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数据库。而对于后者则要 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人事管理系统是对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 可以方便的进行录入,查询,修改,删除,退出。

 经过以上分析,本系统使用 ASP 作为界面和功能开发工具和 Microsoft Access 作为后台数据库,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进行界面和数据库开发。软件过程结合了快速原型模型与增量模型的优点:首先在短时间内建立系统应用原型,然后,对初始原型系统进行需求迭代,不断修正和改进,直到形成可行系统。

 关键词 :

 人事劳资管理,ASP, Microsoft Access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etwork system has been deeply all aspects of life, to give each aspect has greatly convenient,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o become increasingly online shopping, this thesis of the micro store it was from this Angle, relying on the popular social network) to (i.e., combined with actual situation platform campus and development. Because has the social platform and network users more shopping interaction dual characteristics of frequent, so the stores of data traffic in big on the processing of, the cache technology and database technology table depots. Use light, and I can with Apache server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PHP and My SQL.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investigation, the store has the value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Entering a fast times, time is money; in a shop can complete social activity, and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hopping. The shop for businesses to provide social electronic business tools, through the social network into existing and to enhance the brand loyalty and the purpose of sales conversion rate. This paper introduced from several aspects of the third party application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APP), including development tools, needs analysis, feasibility analysis, function module introduces, database design, code design, etc

 Keywords: Micro shop,ASP,Microsoft Access

 目 录 摘要 ............................................................................................................................................ I I

 ABSTRACT ................................................................................................................................. II

 目录 ........................................................................................................................................ III

 绪

 论 论 ........................................................................................................................................ 1 1

 1 1

 开发环境简介 ....................................................................................................................... 2 2

 1.1 V ISUAL B ASIC 6.0 简介 .................................................................................................... 2 1.2 M ICROSOFT A CCESS 简介 ...................................................................................................... 3 2 2

 系统分析 ................................................................................................................................ 7 7

 2.1 系统调研......................................................................................................................... 7 2.2 可行性分析概述 ........................................................................................................... 7 2.3 技术可行性分析............................................................................................................. 8 2.4 系统需求分析................................................................................................................. 9 3 3

 系统总体设计 ..................................................................................................................... 10

 3.1 系统功能描述............................................................................................................... 10 3.2 数据流图....................................................................................................................... 10 3.3 系统操作流程图 ........................................................................................................... 11 3.4 系统功能结构 ............................................................................................................... 12 3.5 数据字典 ....................................................................................................................... 12 3.5.1 数据项 .............................................................................................................. 12 3.5.2 数据结构 .......................................................................................................... 13 4 4

 数据库设计.......................................................................................................................... 14

 4.1 概念结构设计............................................................................................................... 14 4.2 逻辑结构设计............................................................................................................... 16 4.3 数据库物理设计........................................................................................................... 19 4.3.1 确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 ............................................................................... 19 4.3.2 评价物理结构................................................................................................ 19 4.4 数据库实施................................................................................................................... 19 5 5

 系统详细设计 ..................................................................................................................... 21

 5.1 登录及修改密码界面设计 ........................................................................................... 21 5.2 系统主界面设计 ........................................................................................................... 22

 5.3 职工管理界面设计....................................................................................................... 23 5.4 假条管理界面设计....................................................................................................... 24 5.5 工资管理界面设计....................................................................................................... 25 5.6 用户管理界面设计....................................................................................................... 25 5.7 系统设置界面设计 ....................................................................................................... 26 6 6

 系统测试 .............................................................................................................................. 26

 6.1 测试项目 ....................................................................................................................... 26 6.2 测试方法 ....................................................................................................................... 28 6.3 本系统的测试 ............................................................................................................... 28 7 7

 结论 ...................................................................................................................................... 30

 参考文献 .................................................................................................................................. 31

 致谢 .......................................................................................................................................... 33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课题来源及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普及,利用计算机实现企业人事管理势在必行。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利用计算机支持企业高效率完成劳动人事管理的日常事务,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动企业劳动人事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计算机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人事管理制度,这就决定了不同的企业需要不同的人事管理系统。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人事管理系统不少。但是,对于企、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系 统来说,不需要大型的数据库系统。只需要一个操作方便,功能实用,能满足本中 心对数据的管理及需求的系统。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于开发一个功能实用、操作方便, 简单明了的人事管理系统。实现人事的基本资料的录入,在操作上能够完成诸如添 加、修改、删除、按各种条件进行查询、新用户的设置及密码修改等方面的工作, 基本满足人事日常业务的需要。

 结合公司实际的人事、制度,经过实际的需求分析,采用功能强大的 Visual Basic6.0 作为开发工具而开发出来的单机版人事管人事理系统。整个系统从符合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灵活、实用、安全的要求出发,本企业人事管理系统具有如下功能:员工基本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删除模块,员工假条信息录入、修改、查询、删除模块,员工工资信息的录入,计算,查询,以及系统用户的设置以及系统的维护功能。为企业人事管理提供信息咨询,信息检索,信息存取等服务,基本上能够满足现代企业对人事管理的需要。

  1 开发环境简介

 1.1 ASP.NET 简介

 ASP.NET 的前身 ASP 技术,是在 IIS 2.0 上首次推出(Windows NT 3.51),当时与 ADO 1.0 一起推出,在 IIS 3.0 (Windows NT 4.0)发扬光大,成为服务器端应用程序的热门开发工具,微软还特别为它量身打造了 Visual

 InterDev 开发工具,在1994 年到 2000 年之间,ASP 技术已经成为微软推展 Windows NT 4.0 平台的关键技术之一,数以万计的 ASP 网站也是这个时候开始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网络上。它的简单以及高度可定制化的能力,也是它能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不过 ASP 的 缺点也逐渐的浮现出来:意大利面型的程序开发方法,让维护的难度提高很多,尤其是大型的 ASP 应用程序。直译式的 VB Script 或 J Script 语言,让效能有些许的受限。延展性因为其基础架构扩充性不足而受限,虽然有 COM 元件可用,但开发一些特殊功能(像文件上传)时,没有来自内置的支持,需要寻求第三方软件商开发的元件。1997 年时,微软开始针对 ASP 的缺点(尤其是意大利面型的程序开发方法)准备开始一个新项目来开发,当时 ASP.NET 的主要领导人 Scott Guthrie 刚从杜克大学毕业,他和 IIS 团队的 Mark Anders 经理一起合作两个月,开发出了下一代 ASP 技术的原型,这个原型在 1997 年的圣诞节时被发展出来,并给予一个名称:XSP,这个原型产品使用的是 Java 语言。不过它马上就被纳入当时还在开发中的 CLR 平台,Scott Guthrie 事后也认为将这个技术移植到当时的 CLR 平台,确实有很大的风险(huge risk),但当时的 XSP 团队却是以 CLR 开发应用的第一个团队。为了将 XSP 移植到 CLR 中,XSP 团队将 XSP 的内核程序全部以 C#语言重新撰写 (在内部的项目代号是 "Project

 Cool",但是当时对公开场合是保密的),并且改名为 ASP+,作为 ASP 技术的后继者,并且也会提供一个简单的移转方法给 ASP 开发人员。ASP+首次的 Beta 版本以及应用在 PDC 2000 中亮相,由 Bill Gates 主讲Keynote(即关键技术的概览),由富士通公司展示使用 COBOL 语言撰写 ASP+应用程序,并且宣布它可以使用 Visual Basic.NET、C#、Perl 与 Python 语言(后两者由Active State 公司开发的互通工具支持)来开发。在 2000 年第二季时,微软正式推动.NET 策略,ASP+也顺理成章的改名为 ASP.NET,经过四年的开发,第一个版本的 ASP.NET 在 2002 年 1 月 5 日亮相(和.NET Framework 1.0),Scott Guthrie 也成为ASP.NET 的产品经理(到现在已经开发了数个微软产品,像 ASP.NET AJAX 和

  Microsoft

 Silver

 light)。目前最新版本的 ASP.NET

 4.0

  以及 .NET

 Framework

 4.0已经在 VS2010 平台内应用。因为 ASP.net 是基于通用语言的编译运行的程序,所以它的强大性和适应性,可以使它运行在 Web 应用软件开发者的几乎全部的平台上(笔者到现在为止只知道它只能用在 Windows 2000/2003 Server/VISTA/7/XP 上)。通用语言的基本库,消息机制,数据接口的处理都能无缝的整合到 ASP.net 的 WE 应用中。ASP.net 同时也是 language-independent(语言独立化)的,所以,你可以选择一种最适合你的语言来编写你的程序,或者把你的程序用很多种语言来写,现在已经支持的有 C#(C++和 Java 的结合体),VB,J

 Script

 ,C++,F++。将来,这样的多种程序语言协同工作的能力保护您现在的基于 COM+开发的程序,能够完整的移植向 ASP.net。ASP.NET 一般分为两种开发语言,VB.NET 和 C#,C#相对比较 常用,因为是.NET 独有的语言,VB.NET 则为以前 VB 程序设计,适合于以前 VB 程序员,如果新接触.NET,没有其他开发语言经验,建议直接学习 C#即可 [2] 。

 1.2 Microsoft Access 简介

 Microsoft Office Access(前名 Microsoft Access)是由微软发布的关联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它结合了 Microsoft Jet Database Engine 和 图形用户界面两项特点,是 Microsoft Office 的成员之一。

 Access 能够存取 Access/Jet、Microsoft SQL Server、Oracle(甲骨文软件公司),或者任何 ODBC 兼容数据库内的资料。熟练的软件设计师和资料分析师利用它来开发应用软件,而一些不熟练的程序员和非程序员的"进阶用户"则能使用它来开发简单的应用软件。虽然它支援部份面向对象(OO)技术,但是未能成为一种完整的面向对象开发工具。

 Access 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基于 Windows 的桌面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 即 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 Office 系列应用软件之一。它提供了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模块 7 种用来建立数据库系统的对象;提供了多种向导、生成器、模板,把数据存储、数据查询、界面设计、报表生成等操作规范化;为建立功能完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方便,也使得普通用户不必编写代码,就可以完成大部分数据管理的任务。

 Access 是一款优秀的数据库软件,并且很适合用于中小型软件。之所以选择, 是因为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存储方式单一 Access 管理的对象有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和模块,以上对象都存

  放在后缀为(.mdb)的数据库文件种,便于用户的操作和管理。

 (2)面向对象 Access 是一个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利用面向对象的方式将数据库系统中的各种功能对象化,将数据库管理的各种功能封装在各类对象中。它将一个应用系统当作是由一系列对象组成的,对每个对象它都定义一组方法和属性,以定义该对象的行为和外国,用户还可以按需要给对象扩展方法和属性。通过对象的方法、属性完成数据库的操作和管理,极大地简化了用户的开发工作。同时,这种基于面向对象的开发方式,使得开发应用程序更为简便。

 (3)界面友好、易操作 Access 是一个可视化工具,是风格与 Windows 完全一样,用户想要生成对象并应用,只要使用鼠标进行拖放即可,非常直观方便。系统还提供了表生成器、查询生成器、报表设计器以及数据库向导、表向导、查询向导、窗体向导、报表向导等工具,使得操作简便,容易使用和掌握。

 (4)集成环境、处理多种数据信息 Access 基于 Windows 操作系统下的集成开发环境,该环境集成了各种向导和生成器工具,极大地提高了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得建立数据库、创建表、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数据查询、报表打印等可以方便有序地进行。

 (5)Access 支持 ODBC(开发数据库互连,Open Data Base Connectivity),利用 Access 强大的 DDE(动态数据交换)和 OLE(对象的联接和嵌入)特性,可以在一个数据表中嵌入位图、声音、Excel 表格、Word 文档,还可以建立动态的数据库报表和窗体等。Access 还可以将程序应用于网络,并与网络上的动态数据相联接。利用数据库访问页对象生成 HTML 文件,轻松构建 Internet/Intranet 的应用。

  1.3 SQL Server 简介

  SQL

  Server 是由 Microsoft 开发和推广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它最初是由 Microsoft、Sybase 和 Ashton-Tat e 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并于 1988 年推出了第一个 OS/2 版本。Microsoft SQL Server 近年来不断更新版本,1996 年, Microsoft 推出了 SQL Server 6.5 版本;1998 年,SQL Server 7.0 版本和用户见面; SQL Server

 2000 是 Microsoft 公司于 2000 年推出,目前最新版本是 2012 年 3 月份推出的 SQL SERVER 2012。

 特点:

  1.真正的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

 2.图形化用户界面,使系统管理和数据库管理更加直观、简单。

 3.丰富的编程接口工具,为用户进行程序设计提供了更大的选择余地。

 4.SQL Server 与 Windows NT 完全集成,利用了 NT 的许多功能,如发送和接受消息,管理登录安全性等。SQL Server 也可以很好地与 Microsoft Back Office 产品集成。

 5.具有很好的伸缩性,可跨越从运行 Windows 95/98 的膝上型电脑到运行Windows 2000 的大型多处理器等多种平台使用 [3] 。

 6.对 Web 技术的支持,使用户能够很容易地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发布到 Web 页面上。

 7.SQL Server 提供数据仓库功能,这个功能只在 Oracle 和其他更昂贵的 DBMS 中才有。

 SQL Server 2005 是一个全面的数据库平台,使用集成的商业智能 (BI) 工具提供了企业级的数据管理。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引擎为关系型数据和结构化数据提供了更安全可靠的存储功能,使您可以构建和管理用于业务的高可用和高性能的数据应用程序。SQL Server 2005:SQL Server 2005 数据引擎是本企业数据管理解决方案的核心。此外 SQL Server 2005 结合了分析、报表、集成和通知功能。这使您的企业可以构建和部署经济有效的

 BI 解决方案,帮助您的团队通过记分卡、Dashboard、Web

 services 和移动设备将数据应用推向业务的各个领域。与Microsoft Visual Studio、Microsoft Office System 以及新的开发工具包(包括Business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Studio)的紧密集成使 SQL Server 2005 与众不同。无论您是开发人员、数据库管理员、信息工作者还是决策者,SQL Server 2005 都 可以为您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帮助您从数据中更多地获益 [4] 。

  1.4 WEB 技术简介

 (一)

 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结构 随着 Web 和 Internet 计算环境的发展将使企业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费用去创建和布置企业的应用系统,因而,普遍认为 C/S 架构将会被 B/S 结构取代。Internet 为数据库应用系统提供了新的机会,采用 B/S 结构,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Browser),如 Netscape Navigator 或 Internet Explores;中间层采用Web 服务器,它接受客户端的请求,将其转换为 SQL 语句,通过 ODBC 或其他手段传给数据库服务器,并将数据库服务器返回的结果用 HTML 文件格式传回给客户机。

  客户机的要求大大降低,大部分程序在服务器端执行。采用 3 层体系结构的 Web 应用程序由 Web 浏览器、Web 服务器和数据库 3 部分组成,如图 2-1 所示 [5] 。Web 浏 览器与 Web 服务器之间的通信仍然遵循 HTTP,Web 服务器与数据库之间的通信遵守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或者 Server API 规范。在采用三层体系结构的Web 应用程序中,Web 浏览器向 Web 服务器请求某个 HTML 文档或者请求执行某个CGI 脚本程序。Web 服务器根据 Web 浏览器请求的是某个 CGI 程序或者 API 程序, Web 服务器则执行(或调用外部程序执行)该程序,然后将程序执行结果返回给 Web 浏览器。习惯上,我们把采用这种体系结构的 Web 网站称作“动态网站”。目前, 互联网中绝大部分网站和大多数 Web 应用系统都采用了这种体系结构。

 (二)

 IIS 服务器技术 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Internet 信息服务器)是 Microsoft 公司开发的一种集 Web,FTP 和 Gopher 服务于一身的服务器,它可以利用 Windows XP Server 的各种功能并且能在 Internet 上发布信息。IIS 是微软随着 Windows XP Server 附带的一个软件。IIS 提供 Internet 信息服务器应用程序接口(ISAPI)扩展Web 服务器的功能,并可通过 ASP.NET 实现 Web 程序的快速开发,ASP.NET 支持服务器端的 JavaScript, VB Script, Microsoft Java 和 ActiveX Server Component,还支持用 VB 编写的 CGI 程序,甚至用 VB 开发的 C/S 架构的程序不经过修改就可以在 Web 上发布,可以使开发动态主页更加方便,同时也保护了以前的 投资 [6] 。IIS 还包括了 Microsoft Index Server,可实现对本 Web 站点内容的全文 检索以及 Site Server Express 用于分析站点访问的情况。IIS 的管理功能是基于Windows XP Server 的,可充分利用 Windows XP Server 提供的安全服务和目录服 务 [7] 。它的安全模型是以 NTFS 安全机制为基础的,这样利用资源管理器可以容易地管理使用 IIS 建立的 Web 站点的安全性。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课程设计

 第二章 系统分析

  2.1 系统调研

 正式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之前进行调研是非常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用户的要求,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可行性分析,确认系统的开发是否可行。

 (2)提出新系统的人员并不都是系统研究人员,有些人对于其功能和处理数据的方法没有明确的认识。它们只是根据自己业务工作的需要提出了要求,系统开发人员要对此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确认用户的要求可以通过现有的计算机技术实现,保证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与用户提出的要求相吻合。

 (3)企业的现行系统可能是手工系统,也可能是使用和计算机的系统,无论 是何种情况,都要详细地调查现行系统中信息处理的具体情况,系统内部功能结构, 以便设计出一个合理的、好的新系统逻辑模型,为新系统的设计工作打好基础,保 证整个系统开发的质量。

 总之,必要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的调查,明确用户需求,保证开发的新系统的功能与用户的要求相吻合,避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新系统的开发却失败的悲剧发生。

 2.2 可行性分析概述

 可行性分析是在用户的要求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对新系统的开发从社会、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新系统的开发工作可行、不可行、需要修改、追加投资、暂缓开发、分步实施等方案和结论,最后完成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一般可定义为:可行性分析是在建设的前期对工程项目的一种考察 和鉴定,对拟议中的项目进行全面与综合的技术、经济能力的调查,判断它是否可行。

 可行性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新系统目标可行性分析 分析新系统的目标是否符合企业的现状和发展的需要。

 (2)社会可行性分析 社会可行性分析主要是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否符合国家法律、下策,是否能够与社会大系统实现良好的对接。

  (3)技术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分析是根据新系统的目标来衡量是否具备所需要的技术,包括系统开发人员数量和水平,硬件方面,软件方面及其它应用技术。

 (4)经济可行性分析 经济可行性分析主要是对开发新系统所投入的资金与系统投入使用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确认新系统是否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5)管理可行性分析 管理可行性分析主要是分析企业现行的管理体制和企业领导是否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

 2.3 技术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目前有关的技术能否支持所开发的新系统; 新系统开发人员的数量和水平,即人力资源;硬件和软件资源。

 (1)技术支持 首先根据新系统的目标,考虑目前有关的技术能否支持所开发的新系统。这里讨论的技术必须是已经普遍使用的,而不是待研究的或正在研究的。

 (2)硬件资源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所需的硬件资源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系统开发人员在管 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所需要的计算机设备及其有关的外部设备;二是管理信息 系统开发成功投入使用后,使用单位所应具备的计算机设备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

 对硬件资源进行可行性分析时主要考虑计算机的主机内存、类型、功能、联网能力、安全保护措施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外存储器和联网数据通信设备的配置、功能、 效率等指标是否符合系统方案设计要求,同时还要考虑计算机的性能/价格比。

 (3)软件资源 软件资源的可行性分析主要考虑以下几点是否满足用户的要求:

 ①操作系统的选择; ②编译系统的选择; ③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 ④高级编程语言的选择; ⑤汉字处理系统的选择; ⑥应用软件包的选择。

 本系统在开发前,与中心的领导和有关的操作人员密切沟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吸收他们的积极观点,使本系统的开发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2.4 系统需求分析

 系统分析是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性阶段,是一个从不断认识和逐步细化的过程,是下一阶段的工作基础,是为下一阶段进行物理方案设计、解决“怎么做” 提供依据,基关键性主要体现在“理解需求”和“表达需求”两方面。

 通过对现行系统的详细调研,主要是从系统的角度理解用户的需要,确定新系统的综合要求,并提出这些需求的实现条件以及需求应达到的标准,也就是确定新系统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这些需求包括:

 (1)功能需求。确定新系统应做什么,这是最主要的需求。

 (2)性能需求。给出所开发的新系统的技术性能指标,包括存储容量限制、运行时间限制、安全保密性等。

 (3)环境需求。这是对系统运行以及所处环境的要求。例如,在硬件方面采用什么机型、有什么硬件设备等;在软件方面,采用什么支持系统运行的系统软件 (指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

 (4)未来需求。这类要求是指目前不属于系统开发的范围,但将来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系统的发展可能会提出的要求。了解这类要求的目的是在开发过程中,可对系统将来可能的扩展与修改做准备。一旦需要时,就比较容易进行补充和修改了。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人事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 所无法比拟的优点。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根据以上情况,决定实施建立人事信息管理系统, 因为人事信息管理是一个企业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所以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可以解 决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存在着的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 带来了不少的困难。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普及, 利用计算实现企业人事档案的管理势在必行。

 最后,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是针对企业人事处的大量业务处理工作用计算机进行全面现代化管理,他必须具备以下基本功能:

 (1)人事档案管理数据库及表的操作。实现对人事档案管理数据库及表的创建,表中数据的维护。

 (2)人事档案信息的管理。实现人事信息的添加,保存,修改和删除等。

 (3)人事档案信息的应用。实现人事信息的查询,统计,人事资源的利用等。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功能描述

 该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在 Windows 2000 Server/Windows 2003 Server/windows xp 平台,是一个典型的数据库开发应用程序,先采用自顶向下地进行分析,对人事管理系统进行逐步细化;然后再自低项上地色好几概念结构,最终将各个局部应用的概念结构集合成为全局概念结构。

 整个员工信息管理、工资管理、假条信息管理、系统用户管理等模块组成,具体规划如下:

 (1)系统安全性管理模块 对使用系统的用户进行管理,为他们分配一定的权限,使他们规范的使用系统。本系统的用户分为两类:管理员和一般用户。管理员可以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添 加,删除,修改,查询;而一般用户只能对各模块进行简单的查询,从而了解相关 的信息。

 (2)职工信息管理模块 职工信息管理包括对职工基本信息和情况的记录进行查询、添加、删除和修改。主要由管理员进行。

 (3)职工工资管理模块 职工工资管理主要是对职工工资的综合的核算,建立合理,规范的企业工资核算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利。

 (4)职工假条管理模块 职工假条管理是对职工的出勤进行管理,方便人事处管理员对职工工资的核算, 方便随时了解最新,最全面工作情况,从而合理的完成工作。

 (5)系统设置管理模块 由于每个用户使用软件的习惯不全相同,所以本系统为了迎合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设计了不同的系统样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习惯,修改系统样式。

 3.2 数据流图

 数据流程图是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通过几个特定的符号,可以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使用、加工处理、传递、存储的整体情况。

 数据流程图是系统结构化分析行之有效的工具,它抽象地描述了系统数据处理的情况,但却无法表达各个处理的详细内容,因此还要对数据流程图中出现的数

  人事主管 系统主界面 错误信息 系统登录界面 系统管理 输入操作员及密码 功能处理

 据流和处理等做进一步的补充说明,这就是数据字典和变换逻辑说明。数据流图如下图 3-1 所示:

  假条信息

  图 3-1 系统数据流图

 3.3 系统操作流程图

 系统操作流程图从静态角度描述了用户进行人事管理一系列的操作流程,本图描述了用户从登录系统,到系统对用户的操作的处理。图如下图 3-2 所示:

 图 3-2 系统操作流程图 员工基本信息

 管理员 档案管理 工资信息 会计员 工资管理 功能界面 密码正确 密码错误 检查 数据库

  用户登录 人事管理系统

 3.4 系统功能结构

 系统功能结构图主要从功能的角度描述了系统的结构。人事管理的系统功能结构图如下图 3-3 所示:

  员工信息管理 假条信息管理 工资管理 系统设置 帮助

 添

 设 查

 删

 添

 设 查

 删

 添

 设 查

 删 加

 置 找

 除

 加

 置 找

 除

 加

 置 找

 除

 图 3-3 系统功能结构图

 3.5 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一种用户可以访问的记录数据库和应用程序元数据的目录,它是一个预留空间,一个数据库,可以用来储存信息数据库本身,是系统中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析所获得的主要成果。它通常包括数据项、 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五个部分。以下是本系统相关的数据字典。

  3.5.1 数据项

 (1)职工信息数据项举例 数据项名称:职工编号类型:数值型 宽度:11 简述:员工的编号,唯一的,不可重复,不可为空,可唯一标识每一位职工。

 (2)职工假条信息数据项举例 关于 帮助 设置样式 默认样式

  数据项名称:假条编号类型:字符型 宽度:6 简述:职工请假所产生的假条的编号,唯一的,不可重复,不可为空,可用于唯一标识每一个假条信息。

 (3)职工工资信息数据项举例数据项名称:工资编号 类型:字符 宽度:20 简述:员工工资的发放编号,唯一,不可重复,不可为空,可用于唯一标识每个员工工资的发放。

 (4)系统用户账户数据项举例数据项名称:账号 宽 度 :20 类型:字符 简述:使用本系统用户登录系统的账号,唯一,不可重复,不可为空,可用于唯一标识每个用户。

 剩下所以数据项将在数据库设计有介绍,可以参考下面章节的数据库的介绍。

  3.5.2 数据结构

 (1)数据结构名称:职工基本信息 组成:职工编号、姓名、身份证号、民族、性别、出生日期、毕业学校、学历、部门、职称、上司、电话、EMAIL、 EDIT 、EDITTIME。

 (2)数据结构名称:职工工资信息 组成:工资编号、职工编号、年份、月份、基本工资、加班工资、交通补助、

 总工资、考勤扣除、保险扣除、扣税、总扣除、实际工资、EDIT、 EDITTIME、 备注。

 (3)数据结构名称:职工假条信息 组成:假条编号、职工编号、起始日期、中止日期、天数、原由、状态、批准人、EDIT、EDITTIME、备注。

 (4)数据结构名称:系统用户信息

  组成:用户名、密码、权限、注册日期。

 第四章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Database)就是指按一定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互有关的若干个数据的结合,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就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简称 DBMS,他们建立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其功能包括数据库定义,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建立和维护,于操作系统通信等。DBMS 通常由数据字典,数据描述语言及其编译程序,数据操纵 (查询)语言及其编译程序,数据库管理例行程序等部分组成。

 管理信息系统中总是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资源,这正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和核心。为了合理地组织和高效率地存取这些数据,目前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数据库系统。

 关系数据库是以关系模型为基础的数据库,是根据表、记录和字段之间的关系进行组织和访问的一种数据库,它通过若干个表(Table)来存取数据,并且通过关系(Relation)将这些表联系在一起,关系数据库提供了成为机构化查询语言 (SQL)标准接口,该接口允许使用多种数据库工具和产品,关系数据库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数据库。

 4.1 概念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一个阶段,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阶段,我们已经得到了数据流程图和数据,现在就是要结合数据规范化的理论,用一种数据模型将用户的数据需求明确地表示出来。

 概念数据模型是按人们的认识观点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属于信息世界的模型。根据系统分析阶段的结果对系统中的各个数据项进行分类、组织,确定系统中的实体、实体的属性、标识实体的码以及实体之间联系的类型。

 本系统的 E_R 图设计如下图:

 N 组成 1 拥有 拥有 M N 拥有 拥有 拥有 拥有 拥有 拥有 拥有 调动记录 用 户 奖罚记录 培训记录 考勤信息 员工 学历信息 基本信息 门 部 管理员

 工 资

 4.2 逻辑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就是要根据已经建立的概念数据模型,以及所采用的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数据模型特征,按照一定的转换规则,把概念模型转换为本数据库管理系统所能够接受的逻辑数据模型。

 逻辑数据模型是用户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看到的现实世界,它描述了数据库数据的整体结构。从理论上讲,实际逻辑结构应该选择最适合于描述与表达相应概念结构的数据模型,然后对支持这种数据模型的各种 DBMS 进行比较,综合考虑性能、价格等各种因素,从中选出最合适的 DBMS。本系统选择的 DBMS 是 Microsoft Access,根据此产品设计逻辑结构分了以下三步进行:

 (1)将概念结构转化为一般的关系模型。

  (2)将转化来的关系模型向 Microsoft Access 支持的数据模型转换。

 (3)对数据模型进行优化。

 将上节概念结构中的 E-R 图向关系模式转换,其转换应遵循的原则如下:

 (1)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

 (2)一个 1:1 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任意一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如果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则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每个实体的码均是该关系的候选码。如果与某一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则需要在该关系模式的属性中加入另一个关系模式的码和联系本身的属性。

 对数据模型进行适当的修改、调整进行以下优化:

 (1)确定数据依赖。

 (2)对于各个关系模式之间的数据依赖进行极小化处理,消除冗余的联系。

 (3)按照数据依赖的理论对关系模式逐一进行分析,考查是否存在部分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多值依赖等,确定各关系模式分别属于第几范式。

 (4)按照需求分析阶段得到的各种应用对数据处理的要求,分析对于这样的应用环境这些模式是否合适,确定是否要对它们进行合并或分解。

 (5)对关系模式进行必要的分解或合并。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得到如下关系模式:

 职工基本信息表:(职工编号,姓名,身份证号,名族,性别,出生日期,毕业学校,学历,部门,职称,电话,E-mail,备注)

 假条信息表:(假条编号,职工编号,起始日期,终止日期,天数,原由,状态,批准人,备注)

 工资信息表:(工资编号,职工编号,年份,月份,基本工资,加班工资,交通补助,总工资,考勤扣除,扣税,总扣除,实际工资)

 用户信息表:(账号,密码,权限,注册日期)

 由以上关系分析而得出下列表结构:

 (1)职工信息数据表,用于储存职工基本信息。职工信息表如下表 4-1 所示:

  表 4-1 职工基本信息表 字段名 类型 宽度 是否空 说明 职工编号 data 11 Not null 职工的编号 姓名 varchar 20 Not null 职工的姓名

  身份证号 varchar 18 Not null 职工的身份证号 民族 varchar 10 Not null 职工的民族 性别 varchar 4 Not null 职工的性别 出生日期 varchar 20 Not null 职工的出生日期 毕业学校 varchar 20 Not null 职工的毕业学校 学历 varchar 20 Not null 职工的学历 部门 varchar 20 Not null 职工所在部门的名称 职称 varchar 20 Not null 职工的职称 电话 varchar 20 Not null 职工的电话号码 E-mail varchar 20 Not null 职工的邮箱 备注 text 50 null 职工的说明信息 (2)假条信息数据表,存储假条相关信息。假条信息表如下表 4-2 所示:

 表 4-2 假条信息表 字段名 类型 宽度 是否空 说明 假条编号 varchar 6 Not null 假条的编号 职工编号 data 11 Not null 职工的编号 起始日期 varchar 20 Not null 请假的开始日期 终止日期 varchar 20 Not null 假期结束日期 天数 data 6 Not null 请假的天数 原由 varchar 50 Not null 请假的原因 状态 varchar 20 Not null 现在员工状态 批准人 varchar 20 Not null 批准假条的人员 备注 text 10 null 假条的说明信息 (3)工资信息数据表,用来存储职工的工资情况,包括姓名,职称,工资等信息。工资信息表如下表 4-3 所示:

 表 4-3 工资信息数据表 字段名 类型 宽度 是否空 说明 工资编号 varchar 20 Not null 每次发放工资的编号 职工编号 varchar 11 Not null 接受工资职工的编号 年份 money 6 Not null 工资发放的年份 月份 money 6 Not null 工资发放的月份 基本工资 money 11 Not null 底薪工资 加班工资 money 11 Not null 加班所得额外工资 交通补助 money 11 Not null 补助交通费用

  总工资 money 11 Not null 应得的工资总数 考勤扣除 money 11 Not null 考勤扣除 保险扣除 money 11 Not null 保险扣除 扣税 money 11 Not null 交税扣除 总扣除 money 11 Not null 总的扣除金额 实际工资 money 11 Not null 实际所得工资 (4)用户信息表,用于存储本系统的使用用户的账户以及密码的信息,其中包括账户和密码两个数据项。用户信息表如下表 4-4 所示:

 表 4-4 用户信息表 字段名 类型 宽度 是否空 说明 账号 varchar 20 Not null 用户登录系统的账号 密码 varchar 20 Not null 登录系统的密码 权限 varchar 4 Not null 用户的等级 注册日期 varchar 8 Not null 用户注册的日期

 4.3 数据库物理设计

 物理结构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为一个确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择一个最适合应用要求的物理结构的过程,就叫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为数据库的物理数据模型。

 物理数据模型用来描述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和存储方法。它不但受数据库管理系统控制,而且与计算机存储器操作系统密切相关。作为一般的用户,在数据库设计时不需要过多地考虑物理结构,所选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总会自动地加以处理。用户只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用该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语句命令实现数据库。

 将数据库的物理设计分两步:

 4.3.1 确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

 (1)确定数据的存储结构。综合考虑存取时间存储、空间利用率和维护代价三方面的因数,对此三方面的因数进行权衡,选择一个折中方案。

 (2)设计数据的存取路径。

 (3)确定数据的存放位置。为了提高系统性能,数据应该根据应用情况将易变部分与稳定部分、经常存取部分和存取频率较部分分开存放。

  (4)确定系统配置。在...

相关热词搜索: 人事管理系统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