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城玮文档网 >作文大全 > 付丹琴论文

付丹琴论文

时间:2022-08-04 13:3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思考与应用

 上饶师范学院史地系

 付丹琴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技能的提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要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增设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等板块。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识发展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大胆尝试,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试行活动化模式、高中年级试行案例化课堂模式、高中毕业班试行复习课堂模式,通过不同教学模式的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达到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关键词:地理

 课堂教学

 结构模式

  思考

 应用 一、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建立的背景 课程改革强调"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学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因此,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必须体现上述精神,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形成新的地理思维方式。

 标准的要求,提高课堂的效率,必须寻求一种较好的课堂教学模式。另外在地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中学地理教材也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增设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板块,教学内容得到了很大充实。所以,有必要建立一种参考模式来进行研究,让课改和课程标准在尝试中得到贯彻。

 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改革要有实效,如果不能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再好的形式都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都是空谈改革。既然课改的主阵地仍然是课堂教学,那么课堂教学能否改变传统

 的教学体系,摒弃以学科为中心的理论,就直接影响课改的深入,直接关系到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以及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实现。在课堂教学设计与活动过程中必须把握教学的实效性,在科学和谐的课堂下完成教学目标。

 二、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探讨的理论依据 1.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知识只能通过个人的经验与探索发现、建构,不能被训练或吸收。"因而知识的习得是在一定的情境活动中实现的,所以应该让学生自主独立的学习。学生的学习目标是由学生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设定的,学习同时也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建构主义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知识发生过程的探索者,是新的认知结构的建构者,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建构知识,对学生学习起引导帮助作用。" 2. 认识发展理论 "教育必须适合于儿童的认知结构"、"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的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3.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学生的素质分为先天的、习得的、自然发展形成的。""教育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习得的素质。"学生习得的素质主要指知识(言语信息)、技能、认知、策略、态度。"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调节控制其注意、学习、记忆、思维过程的技能。" 教学模式,并通过实践对理论进行了重新审视。

 三、不同学段的地理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 ( 一) ) 初中地理课堂 教学活动化模式

 生的心理特点是直接经验少,理解能力差,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而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该时期是从童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心里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心理活动具有较大的可变性,这些心理特点和心理品质对我们初中地

 理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活动化"是指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可活动的空间,让学生个体、群体在活动的进行中形成对知识的经验感悟,并回归现实生活,解释客观实际,内化成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新的经验的一种课堂学习方式。这种方式由"设计方案-展开讨论-尝试成功-回归实际"四个环节构成。

 --即营造"活动舞台",教师帮助学生提出学案。

 --即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实际进行小组讨论。

 "气候对人类活动影响"这一节,首先出示不同地区小女孩的着装,让学生为其进行找故乡活动,并说明理由。学生认真观察、讨论,发现不同的小女孩着装的细微变化。借此来锻炼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然后出示我国西北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柱状图,让学生针对该气候,为该地的人设计一年的服装。学生设计的服装千姿百态,但都要反映该地气候的特征。最后教师富有深情地讲述热带雨林的破坏对该地乃至全球气候的影响,请同学结合自身实际制作一幅有关大气环境保护的宣传画,或说一句心里话。这些活动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即通过主动学习获得知识,"在做中学"。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器官在动手、动口、动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在"做中学"可以了解地理事物和地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知道结果,还亲历过程。同时让学生与老师一起在活动中得到相互提高。

 --即让学生通过活动或在活动中自己体验所经历的学习过程的成败,让其享受成功喜悦,或总结失败的经验。如在初中地理第一册,"世界的气候分布"第一节,让学生开展一次环球旅行,当旅行到东南亚时,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绘制一幅东南亚房屋建筑图。同学们经过讨论绘制出各种各样的房屋样式,大多能考虑这里降水多、气温高,也有同学考虑这里受台风的影响等多种条件,各自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解释设计理由,并相互给予鼓励,充分尝试成功的喜悦。最后教师通过资料图片,点评学生作品,让学生理解自己思维的闪光点与盲点,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

 --即将在活动过程中构建的知识体系内化后,解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然后对实际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与措施。如在初中地理第一册"地图"这一节

 中"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我们让学生搜集一份武汉市旅游图,并规划在一天内游玩武汉市的几个景点,选择最佳旅游路线。通过这一活动,学生思维的火花再次被点燃,实现了认知目标与行为目标的结合,回归到学生生活的实际,真正达到学会学习,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及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 二) ) 高中年级案例化课堂模式 逻辑思维为主,并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能辩证地看待周围事物,情感、理智都有较深刻的发展,能客观的看待自我,形成理智的自我意识。因而对高中年级学生的课堂教学应在遵循上述理论的基础上,以"案例化"的课堂模式展开。其教学方式由"生活体验→展示案例信息→案例探究→技能形成"四个环节组成,此活动以案例探究贯穿始终,其要求如下:

 ①生活体验营造案例背景--如在介绍高中地理"太阳高度角"这一节时,让学生思考"我们这个地区一些小杂货店的门面都有一把遮阳伞,问遮阳伞向店外延伸多远最合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开始想到与太阳光线有关,进而让学生自觉了解太阳光线在一天一年内的不同变化? ②展示案例信息--教师根据案例背景提供一些探究所需的资料、方法,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准备工作,在这些资料的展示过程中,可能有的学生掌握的资料更具有代表性,我们也可由学生围绕材料背景提供相应资料,为合作学习打下伏笔。

 ③案例探究--即依据"案例"信息,围绕核心问题,联系已有的知识,结合教材内容,探究地理规律和地理原因,并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提出改进思路。

 "旅游资源开发评价"这一节,我们从本地旅游资源开发入手,以"仙桃市沔城旅游开发之我见"为题,探究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基本原则,分析某地旅游资源开发规模的影响因素,分小组讨论沔城的旅游资源在周边环境中的影响,然后评判能否在沔城建大型宾馆为其旅游业服务,最后让学生为当地政府出谋划策。

 ④技能形成--即通过以上探究,新旧知识产生碰撞,体验探究喜悦和获取知识的快乐,使学生产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实际问题的欲望。从学生的这种心理出发,教师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让学生运用获得的知识与能力解决问题。

 后走向衰落,最后重新焕发活力的原因,此时学生已经形成了分析某个工业区的基本技能。教师可以就我国的东北老工业区的发展为学生创设新的情境,借用鲁尔区的经验,谈我国应怎样振兴东北地区的工业,以此来加深技能的形成。

 ( ( 三) ) 高中毕业班复习课堂模式

 或重建,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因而高三地理复习必须讲究效率和方法。针对高考十项能力的要求,我们设计以下复习模式,"知识梳理-考点提示-例题解析-图示训练",在此课堂模式中以学生参与、归纳、思考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1.知识梳理--让学生构建学科知识结构,对知识体系、层次、脉络从整体上把握全貌。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自己绘制章节的知识结构,然后与大家交流,最后形成一个较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由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结构,转为主动的内化知识结构。

 2.考点提示--根据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知道这一章节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和应培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形成一种主动学习的意识并结合知识结构体系,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能力,明确方向。

 3.例题解析--根据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精心编写例题,或设计现实生活的案例,或时政热点的背景材料,同学生一起进行思维的探索与知识的整合,以期形成学生的基本技能,掌握解题方法与技巧。

 4.图示训练--无图不成题,地理图示题多种多样。首先在平时就要训练学生如何读图,从图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并从图上读取有用信息,然后让学生学会绘制各类图形(如等值线图、剖面图、结构图、曲线图等等)。落脚点就在于把握地图,心中有图。同时,图示训练也可以形成有效记忆和长效记忆。

 四、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中的几点说明 1.模式并不是框框,只是提供一个参考的平台,在以上模式的基本理念指导下教师的活动空间是极大的,可以创造性的发挥教师的潜能,因而模式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它并没有对教师进行限制。

 2.案例化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关键在于案例设计。案例必须是开放的,是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物,必须是学生经过思考、讨论、研究后能够解决的,而且具有一定的梯度与实效性。背景问题的呈现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尤其是现代技术应用。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教师与学生地位与角色,答案的呈现要迟,答案要具有创造性。问题解决要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及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

 3.活动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活动,包括动手画、动口说、动脑想。所设计的活动应符合客观事实,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趣味性,能激发思维,产生灵感,加强合作学习。

 4.复习课模式要以知识结构建构(层次结构、网状结构)、基本原理的理解、基本能力的锻炼、解题方法训练为要义,体现学生自己的参与、思考、归纳、运用。

  参考文献:

 1、段玉山.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郑日奎.试论启发式教学的辩证法思想[J].教育研究,2004(5)

 3、沈茂德.用新课程理念,引领现代地理课堂教学[J].地理教学,2004.(3) 4、笪佐领.《高中地理新课改与教学行为的转变》,《走进高中新课改.地理教师必读》2005(3) 5、朱美娟.《新课程视野下的课堂教学方法》,《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6(9) 6、马骏.《定位好地理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给地理教师的 101 条建议》2005(9)

  7、余河然.《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新尝》 8、《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相关热词搜索: 论文 付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