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城玮文档网 >作文大全 > 备战 2022届高考之散文写作第13练,,现代游记写作指导

备战 2022届高考之散文写作第13练,,现代游记写作指导

时间:2022-07-31 08:20:02 来源:网友投稿

 第 第 13 练

 现代游记写作指导 游记,就是记游。主要记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游踪,通过游踪记述游览的经过,以此串起全文;二是描写景物,抒发感受。后者是写作重点,要详写;前者则宜简略,只要能起到交代和串联作用即可,不必将游览行动巨细无遗地叙述出来。写作时,要在认真观察和记忆游览的景物的基础上,按照见到景物的次序,来写所看到的景物。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致于杂乱。在参观游览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仔细观察,对于重点景物要重点描写,要注意详细描写出它们的位置、大小、动态、静态、颜色等。写作时,要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做到情景交融。在写景的同时,要注重思想教育和人文精神,或探索人生真谛,或谈论思想问题,使读者在领略自然风景的同时,受到启迪和教育。

 ○技法点击 一、 按游览的顺序描写景物。

 写作时,要在认真观察和记忆游览的景物的基础上,按照见到景物的次序,来所写看到的景物。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致于杂乱。观察景物,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定点观察。如站在公园某一角,对公园进行由远及近的观察。又如我们登上塔顶,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塔下景物进行观察。二就是移动观察,它又叫移步换位法。就是随着脚步的移动变换位置,一处一处地进行观察。选好了观察点,就是确定好了写的顺序。如课文《参观人民大会堂》,按作者参观的顺序,依次写了五处的景物。先写大会堂正门的国徽和柱子,其次写中央大厅的天花板和地面,接着写大礼堂,然后写宴会厅和会议厅。这样,就有条理有重点地写下了作者在大会堂所看到的景物。

 二、 抓住游览重点,详写过程。

  一次参观游览活动,看到的景物很多,我们不能记“流水帐”。要把看到的景物中印象较深的写下来,其余地可以写得简略些。我们在一边参观游览,一边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仔细观察。比方说,我们要写游览看到的景物为主的记叙文,写作的重点就是把看到的景物重点写下来。对于我们看到的特别好的景物,我们要进行具体地描写,突出重点。对于重点的景物,要注意详细描写出它们的位置、大小、动态、静态、颜色等。如我们写“菊花”,颜色就有“红的如枫叶、白的如冰霜、黄的如麦穗”等等,菊花的形状就有像“小姑娘的卷发,毛茸茸的小鸡,绣球”等等。我们要把过程写详细、具体,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突出重点,清楚明白,才能写出游览的意义,才有教育意义。

 三、略写前后,情、理、景相结合。

  我们在写游览记时,应把开头和结尾写得简略些。开头要交待清楚时间、地点和人物。如《游善卷洞》的开头“我的故乡江苏宜兴有一处著名的游览胜地——善卷洞”。结尾应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写下自己的感受。如《天然动物园漫游记》的结尾写道“‘哈哈……’我们在欢笑声中结束了这次愉快的野游。

 朱库米天然动物园行的乐趣是无穷的,无怪乎世界各地前去游览的人络绎不绝”。这样,写的文章有头有尾,读起来给人一个完整的印象。我们要把感情融化于景物中,写出真意。写作时,我们要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还有,我们在写景的同时,或探索人生真谛,或谈论思想问题,治学精神,使读者在领略自然风景的同时,受到启迪和教育。

 ○佳作欣赏

 美哉,笔架山!

 某生 说到山,我就想到屹立在高州的笔架山了!远望时,它就好似一支笔,笔头稳稳地插在地上,屹立不倒,如竹般百折不挠;笔尖在茫茫的云层中书写炎黄精髓,博大精深。近看却好似积淀着沧桑的老人, 让人想起岁月悠长。(从远看和近看两个角度展现 笔架山的风姿,比喻的运用静止的笔架山写活了。

 )

 在它诸多风景中,最让人喜欢的便是山顶的美景了。站在山顶上,你可以展望高远的天空,看一朵朵白云在蓝天上游走,形态各异,似狗,似猫,似虎,似狼。你可以平视巍峨的高山,看那参天的古树正向你招手,而不远处的电视塔正巍然耸立;你甚至可以俯瞰这片大地,看着一条条如蛇一般的林间小路在它身上游走;你可以看见车水马龙,可以看见爱恨别离,可以品尝人生五味,此刻,你便拥有了造物主 的视角。(写山顶所见,上下左右,从不同角度展示周围景物之美。)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唯此景,如余音袅 袅,引人遐想……

  点评:

 先写笔架山的整体印象,远观近看,两相结合。再写山顶所见,用以 烘托笔架山的雄奇美丽。写山顶所见,采用定点观察的方法,先写仰视,再写平时,在写俯视,井井有条,秩序井然。

  好美的秋林

 某生

 题记:思北国的冬,喜温柔的春,恋南国的夏,痴多情 的秋。

 (题记语言精美,令人赏心悦目。)

 秋于古人而言,多是悲凉哀伤的,但我对秋,却有着那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情感。(奠定基调。)

 踏入秋的山林,全是秋的气息。

 缓慢行走着,轻轻踏上那被一层层落叶铺成的 林间小路,“沙沙”的悦耳音符蹿入耳膜,宛如一首寂 静的

 乐曲。倾听着,忽觉头顶一凉,树上早已摇摇欲坠的枯叶,此时正如蝴蝶般翩然落下,而我被包围在 这金黄的蝴蝶花海之中。( 秋林之美,写所闻所见,绘声绘形。

 )

 秋的林,真美。

 穿过落叶,踏着小路,一棵苍老古树映入眼帘。她的子女早己离开了她,或乘风飞行拥抱白云,或翩然落下亲吻大地,融入泥土。本应孤独的她,为何如此安然自得?靠近便看见了那一排黑黑的蚂蚁,正扛着战利品回它们在老树底下的家,那里舒适而温暖,不畏风雨严冬,隐隐约约还听见它们凯旋而归的欢庆声。恍然大悟,树的安然自得是因为这小小生物的陪伴!蚂蚁与大树,在诗人笔下又是一首感人的 情诗。( 古树的诗情,拟人化写法,写实与想象相结合,颇有情趣 )

 秋的林,富含诗意。

 徘徊在古树前,一阵秋风吹来,带一阵扑鼻的香气,是苹果的清香。想必向前必有一片果园,急忙前去,撞入视线的便是那披着鲜红外衣的圆润果子,仿佛招着小手迎接我的到来,让人想一亲芳泽。整片 林子里弥漫着果子的清香。( 秋林的清香,通过行动描写烘托清香之令人陶醉。

 )

 秋的林,有着令人陶醉的清香。

 相比于白雪皑皑的冬、绿意无限的春和南国荷塘月色的夏,我更痴于秋的山林,痴她的美,爱她的 诗意,恋她的陶醉清香。( 照应题记,总结全文 )

  点评:

 文章主题部分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通过“缓慢行走着”“穿过落叶”“徘徊在古树前”等语,交代行踪,带出对秋林、古树和清香的描写。描写和抒情相结合,情景交融。每个层次的描写都以抒情短句作结,独立成段,结构一目了然。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

 小东江游记

 某生

 坐在音乐喷泉的席位上,我开始仔细地观察小东江上的亮丽景色。此时正值元宵,河面两侧不知何时安置了花灯,绚丽多彩的灯光吸引了我的注意。

 几片翠绿的荷叶散布在花灯上,周围是朵朵 绽放的荷花,粉嫩中又带有些腼腆。花灯中央有一艘木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叟席座其上,两手抓着船桨,神色平静,似乎在悠哉地划着小船回家去,木船穿梭在周围荷花群里,在荷花灯的遮挡下时隐时现。离我最近的一盏花灯花团锦簇,给我勾勒了一幅优 美的夏日图,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按照“河面两侧——花灯中央——离我最近”的顺序描写景物,井井有条。)

 突然,只听见半空中传来优美的音乐声。音乐喷泉开始了!我急忙转过头,开始欣赏这令我期 待许久的表演。(过渡句,由描写花灯到描写音乐喷泉,从静态描写到动态描写,富有变化。)

 伴随着音乐的响起,喷泉“唰”地一下从中间向四周散去,水柱开始扭动着优美的舞姿。喷泉的水花、水柱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时而像通天柱直冲云霄,时而又高低起伏,撒下来的水花好似晨雾般弥漫在空气中。平静的江水也在喷泉的影响下荡漾着。音乐也是变化莫测,一会儿是凄清的琵琶声, 一会儿是律动的电音,一会儿是高昂的美声,我的情 绪似乎也在随之变化着……(动态描写音乐喷泉,先写喷泉的变化,再写音乐的变化。)

 十几分钟过去后,喷泉表演在人们的欢呼声、鼓掌声中完美落幕,我沿着小东江的河堤慢慢地往回走,细细地回味着……

 点评 本游记游小东江,以音乐喷泉为观察点,通过视线转移,描写了花灯和音乐喷泉两个景点。描写花灯,按照空间位置的转换安排写景顺序,先写 河面两侧,再写花灯中央,最后写“离我最近”的地方。描写音乐喷泉则先描写喷泉,再描写音乐,而且两者都按其变化过程来写,展现其多彩多姿。全文写景顺序多样而合理,景物描写井井有条,生动地展现了 小东江上的亮丽景色。

 漓江游记

 某生 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风光甲桂林。因为有了漓江,桂林成了一个汇聚了山水风光和民族乡情的理想之地。(议论开篇,渲染气氛,威胁漓江之美作铺垫。)

 我从未想过我可以乘风在如此美丽的江水上留下一阵波澜,我居然能有机会乘着船渡这青绸绿带——漓江。然而,机会还是来了。在大人们考虑着要不要为了这碧绿如绸的江水“破费”的时候,舟子响亮的号子打破了我们的沉思,若再不做决定,一会可没有船了,想乘船游漓江可又得等下回了。几个大人最终作了决定,租一只大船,船舱内宽敞明亮,正好可以欣赏美景,宽大的船篷还能遮挡仲秋的酷热。(写游漓江的决定过程,暗写人们对游漓江的渴望。)

 经过石子儿铺满的岸边小路,我们登上了船。从船上看,岸边的风景异常可爱。零零散散的游人正躲在阴凉处眺望远处青山,还有些船工蹲在岸边歇息,任由正午的烈阳打在他们黝黑的背上。

 船启动了,我们正浮在漓江中央。空气十分清新,若仔细嗅一嗅,还能闻到岸边青草的清香。远处不是那些天水相接的大江大河,而是一条绿绸带,忽一曲折,那两岸的妩媚青山便挡在眼前了。(“浮”字明写船之轻,“绿绸带”一暗喻写出景之美;“忽一曲折”写出船行之轻快,也写出心情之愉悦。)

 江水很平静,也很清澈。同行的友人都不禁感叹那水中青绿色的山是多么雄壮美丽。一座座连绵着的山,好似英雄凯旋的背景,好似女子出嫁的妆容,好似大漠中孤行的骆驼,又好似李太白浩然正气的诗篇……(水中青山,座座相连;连用比喻,新奇贴切。)

 离我最近的这座山,好像传来尖锐的啼叫,应该是我太痴情于这幅美景了,以至于联想到那巫山止不住的猿啼。

 一艘载满游客的船从我们身边掠过,他们好像孩童般戏耍着水中的鱼儿,嬉笑不止,十分有趣。我也俯下身子,清澈的水中除了青山,还映着我俊俏的面庞。我伸出一只手指如蜻蜓点水般划过江面,飘动着的船儿带着我的手指掠过水面,波澜打散了我的“脸”,像皱纹一样在我们身后舒展……(借水中“俊俏的面庞”写出江水之清。)

 突然间下雨了,青山在天青色的天空下就不再那么耀眼,朦朦胧胧的,像古时美人抹上胭脂,然后披上一层淡青色的纱,如诗画中的仙境一般。江上也起雾了,难以看到岸边的树和远处曲折的奇景。(连用比喻,写雨后青山的朦胧美。)

 此刻,有朦胧山河美景,还有丝丝细雨在侧。只欠美酒与我恣意欢谑,只欠佳人与我畅谈作诗、落笔痴狂……(写山河亦写自己,写景亦写情。)

 微风拂过我有些燥热的脸颊,吹得我有些困意。我感觉我们的船行驶于雾霭间,便忍不住闭上眼去想象漓江夜间的样子。一定是有位美丽的仙子捻着绣花针,挑下一寸月光,去绘成远方的一处壮丽的山河……(想象奇特,展现有我只境的美好。)

 我没什么文采,但我还是藏不住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还是会想起各种诗词歌赋。正如我最喜欢的《江山行歌》里所说道:人生路远,山河坦荡,好景在前方……

 点评:

 这篇游记写得十分庄重,在写游漓江之前,先安排一段议论,再写游漓江决定过程,然后才正式开始记“游”。正式记“游”部分,采用移船换景的方法,展现江水清静之美和山色朦胧之美,表达对祖国山河无限热爱之情。综合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想象奇特,语言俊美,情景交融,不失为一篇美文。

 登泰山 某生 又是一年丰收期,又是一年登山季,我们一家整装待发,去放松一下工作、学习后疲惫的心。诗圣杜甫曾说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次我们就要去登泰山感受一下一览众山小的气魄。(交代登泰山的背景。)

 我们一家把工作和学习的烦恼抛在脑后,一路上心情都很愉悦,只见公路如同一条银白色的长龙盘卧在山腰,周围的美景让人感觉如同在仙境里行进。(去泰山路上所见,以长龙盘卧比喻盘山公路。)

 刚到大门口,我们就被连绵起伏的山包围住了,山依偎着水,水映照着山。我站在远处看山,群山变化成各种有趣的姿态,有时像飘洒的仙女,有时像献桃的猴子,有时像脱缰的野马……像一幅风景画,再加上朦朦的雾,群山若隐若现,平添了一种神秘感。( 门口远眺,群山千姿百态。

 )

 站在山脚下仰望,我脑海中所有形容高大巍峨的词一股脑涌了出来,可一时间竟不能将眼前的山一一说尽,我不禁发出深深的赞叹。(山脚下仰望,赞叹泰山高大巍峨。)

 山路蜿蜒,路径不宽,两边的青草、野花、树木, 高高低低,错落有致,那青葱的草儿不过齐膝或才到 一只脚跟的高度一样。山腰微风徐徐,抚摸着我的脸,让我的心平静下来。山腰边上几朵悠闲的云儿自由地在空中飘着,山底下的城市整齐地排列在一起,从这个角度看真是别具一番风味。(等泰山路上所见,有近观,有远眺,有平视,有俯视。)

 继续往上登,就是我最期待的地方——山顶,我站在山顶之上,放开双手,拥抱蓝天,远望群山。霎那间,内心的烦恼忧愁烟消云散。白云在清新的空气里飘游,群山在我身边展开一幅磅礴的画卷,远处 的景色若隐若现,美妙绝伦。我轻吸一口清新的空气,听听耳边吹过的风声,此刻我的心静了,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万籁俱寂,淡如流水,浮如清风。从山顶俯视,一览众山小,峰上云雾缭绕,山径蜿蜒曲折,像一条丝带从云间飘落下来,游人像是一个个小白点,零零星星散布在丝带上,缓缓地向上移动着,我站在仙境之中,陷入自己的沉思,陶醉在这美景之中。(山顶所见,有远眺,有俯视,些静亦写情,情景交融。)

 时间分分秒秒地流逝,山间的黄昏,来得那样迅速、那样无息,漫山云雾紧随其后一路追上来。不知不觉,山色黯淡,树影婆娑。我置身于山顶开阔的地方,雾茫茫,不辨星光,风吹过树林,隐隐作响。(黄昏所见,同样迷人。)

 夜幕降临,深邃的天空,广阔无垠的浩瀚星海,满天的银光,繁星烁烁……一天的行程就这样结束 了,我们踏着朝阳而来,踩着满地星辰月光离开,回想着一天看到的美景,心中的烦恼忧愁与疲倦逃得无影无踪……(夜幕降临。)

 点评:

  文章以“望峰攀行”为题,“望”“攀”二字形象地写出了登高攀爬的情形。开篇交代登山背景之后,迅速进入记“游”,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从去泰山的路上写起,由门口、山脚下、山路上,一直写到山顶,由白天一直写到夜幕降临。其间,或近观,或远眺,或仰视,或俯视,通过目光转移,写尽泰山景色。

 重回唐朝 某生 清晨,我于梦中醒来,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召唤着我,便收拾下行李,起程,开始了我的西安之旅。(写“西安之旅”心情之急切。)

 从旅馆打车出发,一路上,清晨的阳光普照在道路上。沿着大路一直出到城门,我们便到了古城墙。登上城楼,看着这雄伟的建筑,甚是壮观。我细细摸着城墙,感受着这里几千年的风雨,仿佛回到了大唐盛世。此刻的我,便是那大唐的士兵,守卫着这座古城,守卫着这片疆土。俯瞰整个西安,仿佛听到了唐朝战场上的声声怒吼。我愿获得像士兵一样的力量,去守卫祖国的大好河山。(清晨登城楼,瞻仰雄伟建筑,思唐朝盛世,虚实结合。)

 顶着烈日,我来到了碑林。那龙飞凤舞般秀丽的篆刻,一扫我之前的炎热,留下高山流水般的享受,于心间流淌。指尖轻触那一笔一划,我仿佛感受到了诗人们的铁骨铮铮;轻吟浅唱那一字一句,我似乎听到了诗歌的浪漫旖旎;细细翻阅那一诗一词,我好像看到了唐朝的恢弘气度:想当初李世民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把魏征当做自己的“镜子”;想当初武则天爱惜人才,为没有得到才华横溢的骆宾王而感慨不已……难怪唐朝时期人才济济,皇帝便是他们

 的“伯乐”。(烈日下访碑林,摸碑林,听唐诗,由实而虚,虚实结合。)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斜射到西安城上,城内的灯光逐渐亮了起来。我来到了回民街,这里左右两侧,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古玩。小面馆内的牛羊肉的香味,在整条街道萦绕。上面悬挂着的灯笼,温暖了这条老街。我仿佛又回到了盛唐:看到风流才子在街道旁吟诗作对,看到了百姓们在自家门前谈笑风生,看到稚童幼儿在小巷内穿梭奔跑……如梦方醒,回民街依旧热闹,人们依旧欢乐,灯光依旧明亮。而我,依旧在此地,感受着这条街岁月流淌中不变的温暖。(夕阳西下访回民街,见街景想盛唐,三用虚实结合的写法。)

 夜暮已至,我们踏上归途。可心,却依旧沉浸在那繁华中:我愿梦回唐朝,领略曾经的辉煌。

 点评:

 文章本是有访问西安的游记,却以“梦回唐朝”为题,这就揭示了文章的重点所在:访问现实的西安,回想当年的唐朝。标题新颖,不落俗套。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从清晨到夜幕降临,选择登城楼、访碑林、访回民街三个重点,写出了一天的访问活动。重点突出,剪裁确当。写每一个访问点,都是先写现实,再写对唐朝的回想,由实而虚,切合文章标题“梦回唐朝”。

相关热词搜索: 写作 高考 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