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城玮文档网 >作文大全 > 铁路BIM联盟五年发展规划(2022 —2023)

铁路BIM联盟五年发展规划(2022 —2023)

时间:2022-08-15 08:50:03 来源:网友投稿

 铁路 BIM 联盟五年发展规划(2018—2023)

 按照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践行“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使命和“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作主题,为充分发挥好铁路 BIM 联盟(简称联盟)铁路行业 BIM 技术头雁效应,统筹谋划,加强组织,进一步优化总体布局,推动铁路 BIM 技术再上新台阶,制定本规划。

 一、面临的主要形势 。

 一是联盟组织团队日趋壮大。5 年来,会员单位数量已由成立之初的 24 家,发展到 81 家,涵盖了铁路行业主要设计院、重点大学、研究机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制造企业以及国际研究组织,具备较强的产、学、研、用的能力和全产业链的技术集成创新优势,能够全方位开放行业共同研究发展。适应国家社团组织管理要求和联盟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秘书处组织机构建设,设立了专兼职人员承担日常工作,各项工作走上正轨。

 二是铁路 BIM 标准先行成效显著。5 年来,统筹考虑铁路行业的特殊性和全生命周期管理需要,组织研究铁路各专业领域信息模型的定义、信息语义标准和信息传递标准以及应用实施标准。建立了铁路BIM 标准体系框架,编制并发布铁路 BIM 标准 11 项,填补了国际国内空白。加入了国际 BIM 标准领导组织 buildingSMART,成为国际会员,积极参与铁路 BIM 国际标准研究,主持编写了铁路 IFC 中心线标准,纳入 IFC4.1,主持编写的中国铁路 IFC 标准作为 PAS(公用可用规范)向世界发布;牵头编制国际铁路 IFC 标准工作。联盟在国家BIM 舞台上已“占有一席之地”。

 三是平台战略生态圈效应初显。联盟理事和会员单位积极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简称总公司)全生命周期信息化部署,自主投入建立了全路统一的工程管理平台,不仅具备全面支持施工组织统筹管理的能力,在线路、桥梁、隧道、路基等专业也具备一定的安全、质量风

 险防控管理能力。总公司将其作为“十三五”信息化 6 大组成部分之一。依托总公司“精品工程、智能京张”重大工程和信息化重大专项,基于 BIM 技术的铁路工程管理平台升级上线,成为智能铁路新名片。初步形成了总公司主导、社会投入的互联网+平台新模式,联盟成员普遍受益。依托铁路总公司重大、重点课题,开展铁路 BIM 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硕果累累。

 路 四是铁路 BIM 市场需求旺盛。中国铁路建设预计仍将高位运行。2017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到 2020 年,高铁运营里程将达到 3 万公里,覆盖 80%以上的大城市。中老、雅万、莫喀高铁等“走出去”项目对 BIM 技术表现出明显需求。综合交通驱动日益增长,各省市陆续发布 BIM 技术应用指导意见,以雄安、深圳为代表,BIM 与 CIM 融合发展逐渐迫切。作为引导性工程和国家路网,铁路推进 BIM 技术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1.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铁路 BIM 研究组织,上升联盟为BSI 战略会员,扩大联盟在国际联盟组织中的话语权、决策权。

 2.完成中国铁路 BIM 标准体系制定和验证,具备条件的成熟标准择机上升为国标、国际标准。

 3.推进铁路工程全寿命周期平台主导下的横向、纵向科研和应用创新,依托联盟开展工程验证,打造重大示范工程,推动智能建造落地生根。

 4.打造一支专业素养的 BIM 科技和应用人才队伍。

 5.积极参加与其他行业、与多种交通方式 BIM 融合研究,逐步发挥引导、引领作用。

 三、主要任务 1. 推动中国铁路 BIM 标准再上新台阶,发挥国际主导作用。

 (1)联盟标准编制。验证和完善既有标准。依托总公司 16 个BIM 试点项目,验证联盟已发布的 11 项标准,对铁路线、桥、隧、站、四电等各专业进行系统研究,不断验证和完善,以确保标准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准确性。补充标准体系缺失标准。落实联盟标准体系规划,开展实施标准、传递标准研究及编制工作,完成标准草案,力争完成发布。

 (2)国家和行业标准编制。按计划完成技术标准编制后,申请国家标准委项目,上升为国家标准。

 (3)国际标准编制。按计划开展好国际铁路 IFC 标准项目,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筑等 ROOM 的标准编制工作。

 (4)应用标准编制。鼓励联盟会员单位结合单项和系统 BIM 实践,广泛开展应用标准编制与验证工作。

 至 2023 年,基本完成铁路 BIM 标准技术、实施、传递编制工作,完成技术标准国标、行标编制工作,完成国际铁路 IFC 标准项目PAS 发布,应用标准基本覆盖主要专业应用领域。

 2. 以示范工程为依托,进一步推进共性基础性研究,完善铁路BIM 技术理论与方法。

 依托总公司示范工程,瞄准铁路 BIM 技术重大共性需求,以BIM 基础理论、BIM 基础标准、BIM 关键技术、多种交通方式融合、BIM 工程化策略、BIM 应用等为重点方向,规划科研方向,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应用研究,重大项目开展滚动研究。

 联盟依托理事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铁科院)创建科研平台,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课题申报和研究,在总公司立项研究,争取每年新立项目 10 项左右,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铁路局、中国工程院重大项目由总公司统一报送。联盟自研项目通过定向募集和赞助等方式解决科研引导资金。

 2018 年,总公司安排京张、福厦、牡佳、高铁京雄,京津冀地区清河、八达岭、张家口南、太子城、雄安东、星火 6 大车站,盐城至南通高铁、杭绍台高铁等 EPC 项目开展工程配套,依托重大工程解决

 重大科技攻关,依托 BIM 技术优化重点建设项目管理水平。计划2019 年后逐年陆续安排相关项目,力争总公司管理的 EPC 项目及其他社会融资项目全部开展 BIM 管理。

 3. 依托铁路工程管理平台,统筹规划全生命周期应用体系,推动BIM 在铁路场景落地。

 联盟依托铁路工程管理平台,统筹规划基于 BIM 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平台,纵向研发桥梁、隧道、路基、站场等专业 BIM 软件,规划图形应用、数据应用、资源应用、设计应用、建设管理应用、工程管理应用、工程技术应用、运维管理应用等应用系列,建立全路众包众创平台,鼓励会员单位和社会力量集体创新、主动创新,联盟负责管理及项目审查组织,依托铁路工程管理平台在全路选点试验,依托联盟会员单位铁科院建立 BIM 应用检验认证体系,试验应用通过检验后陆续纳入铁路工程管理平台全路推广计划。对优秀应用的创造者,联盟予以奖励。

 应用研发工作,由联盟引导,铁路局、铁路公司主导,坚持铁路工程管理平台的全路唯一性和权威性,真抓真用,坚持建设为运营服务,从项目立项开始,一条主线执行到底,全路应用统一归集,确保凝心聚力,充分发挥生态圈效应和力量。各建设项目主动作为、自主创新的,联盟予以创新奖励。

 至 2023 年,铁路工程管理平台及其应用系列成为联盟及成员单位核心产品,完成铁路智能建造体系。

 4.界 聚焦世界 BIM 技术发展和中国发展需要,不断打造交流 新平。

 台、新载体,加大国际国内交流,打造国际领先组织。

 国际方面,联盟在 2018 年秋季峰会申请成为 bSI 战略会员。作为战略会员,积极参加年度 bSI 战略工作会员,参与制定标准编制计划、标准发布审查、会员单位入会决策等工作,进一步加大在国际BIM 标准体系的辨识度与影响力;发挥好战略会员身份,积极参与各国分会举办的会议和活动,进一步把握世界 BIM 发展趋势和技术进展,优化研究方向;与国际铁路 IFC 标准项目组成员单位法铁

 (SNCF)、瑞士、奥地利、意大利铁路公司,芬兰、瑞典交通等开展专业组定期工作会议,确保项目质量。吸引国际组织或个人加入联盟,共同开展 BIM 技术研究。

 国内方面,积极筹备、组织,并每年参与装备展、城轨展等行业技术交流;积极每年参与政府 BIM 论坛、标准峰会以及其他国际会议;积极和国内外 BIM 相关组织、协会沟通交流,推动联盟产业化、工程化进程。

 本规划期内,创建“全球铁路 BIM 论坛”,致力于打造联盟自有论坛品牌,每年举办一次,联合香港、新加坡、日本、韩国、美国、英国等国家举办,由理事单位轮流主办或联办。邀请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员、企业与科研院所的专家和学者共同交流,共同探讨未来推动全球BIM 技术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共同展望以 BIM 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新技术带来的新方式、新手段和新模式。

 5.足 立足 BIM 路 长远发展,开辟人才培养渠道,持续优化铁路 BIM行业人才结构。

 一是组织、参与国际国内 BIM 竞赛,培养锤炼实战优秀人才。积极组织会员单位参加 BSI 年度大赛,与国际 BIM 团队同台竞技,提升会员单位技术水平;与中国铁路工程建设协会联合举办中国铁路 BIM大赛,与中国铁道学会举办工程管理信息化大赛,进一步沉淀行业应用底蕴,加快成果转化,优化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质量。会员单位参与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等其他单位组织的 BIM 大赛,酌情给予互认机制。举办中国铁路院校学生 BIM 选拔赛,积蓄铁路 BIM 人才池。

 二是组织开展联合人才培养计划。组织联盟内科研院所、高效共同开展 BIM 学科建设和本科、硕士层次人才培养,至 2023 年,BIM技术成为高校计算机、铁道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主干课程。牵头协调 bSI 战略会员、各国分会资源,开展领军人才访问学者计划,力争每年成行 2 人次。致力于培养锻炼 BIM 工程化人才,探索 BIM 技术专业人才继续教育体系,每年至少培训 1000 人次。

 6. 建好用好联盟管理平台,为会员单位共同成长提供体制机制支撑。

 一是联盟建立创新平台,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发,引导会员单位和个人积极创新。联盟建立了知识产权共享和保护机制。基础研究项目采用定向募集和赞助方式,以专项经费推进,形成联盟和成员单位共有知识产权。应用研发项目由承担单位自主投入,并完全拥有知识产权,联盟负责项目管理、项目审查以及推广技术咨询等工作。联盟对优秀的会员单位和个人,设立专项奖励。

 二是建立中国铁路 BIM 认证体系。(1)依托中国 BIM 认证体系,开展工程项目、人员和信息技术环境等认证,保证获得符合要求的 BIM 成果,保证工程信息全生命期的协同交付。(2)依托国家高速铁路工程实验室,开展铁路 BIM 应用的检验认证,引导铁路行业BIM 应用的有序发展与质量可控。

 三是不断优化组织制度,适应联盟发展需要。不断健全以联盟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依法合规有据的界定职权和决策范围,充分发挥理事会的领导及决策作用、秘书处的组织作用和会员单位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好联盟网站、微信公众号、期刊等的作用,为不断加入的新会员提供经验分享和学术成长。本规划期,联盟秘书处将完全实现实体运作,配备专职人员开展工作,全力服务联盟发展需要。

 7. 积极探索与其他多种交通方式、其他行业融合,发挥综 合交通。

 体系引导作用。

 国内方面,牵头开展住建部多行业工程数据标准融合的编码分布技术框架和工作方案研究、标准研究分析工作。依托京雄城际铁路开展多种交通方式融合、BIM 与 CIM 融合。

 国际方面,继续参加 BSI 基础设施部通用定义 IFC 标准项目,推动 IFC5 标准技术路线图落地。持续参加 BSI 桥梁、公路标准项目,参与用例、成果、标准验证等工作,研究标准融合技术。筹备 UIC(国际铁路联盟)BIM 标准项目,研究路网 BIM 相关标准及数据分类和编码。

相关热词搜索: 五年 发展规划 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