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城玮文档网 >作文大全 >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监督管理调研报告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监督管理调研报告

时间:2022-08-12 19:00:04 来源:网友投稿

  1 1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监督管理调研报告 3 篇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监督管理调研报告第 1 篇

  收到市纪委干部室《关于开展纪检监察干部监督管理工作调研的通知》后,我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张英辉高度重视,迅速做出批示,要求连夜加班,围绕《通知》要求,立即展开调研活动。现将对我县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加强监督管理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纪检监察干部 109 名。其中,县级纪检监察机关 1 个,纪检监察干部 40 人(含县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成员 9 人,各室主任、纪工委书记等一般纪检监察干部 31 人);乡镇(街道)纪委 9 个,纪检监察干部 26 人(含乡镇街道纪委书记 9 人,乡镇纪委委员等一般纪检监察干部 17 人);县直单位设有纪检组(纪委)、监察室等纪检监察组织 15个,纪检组长、纪委书记、监察室主任等纪检监察干部 43人。

 二、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监督管理的做法和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我县按照对纪检监察干部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要求,高度重视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树立和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群众满意

  2 度较高。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监督机构。为加强对全县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我县成立了以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为组长,以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和有关县纪委常委为副组长的县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纪检监察干部监督管理的谋划和安排部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纪委办公室,负责加强对全县纪检监察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督导、推进、落实。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约束干部行为。由于制度具有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和全局性,为进一步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管理,约束纪检监察干部行为,近年来,我县先后制定出台了请销假制度、学习制度、工作纪律、日常工作督查制度、保密制度、值班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卫生制度等十几项规章制度,并以文件形式印发到全县纪检监察干部手中,切实提高了全县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树立了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廉洁自律、秉公执纪的良好形象。

 三是加强学习教育,提高综合素质。我们委局机关多年来始终坚持周一学习雷打不动,每周一利用 2 个小时的时间组织机关全体纪检监察干部,认真学习上级重要会议精神、领导讲话、文件规定、业务知识、党纪政纪法规等内容,同时,每次安排委局机关一名副科级以上干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轮流登台讲课,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

  3 力。另外,还分期、分批抽调乡镇、县直单位纪检监察干部到县纪委监察局以干代训、以干代学,快速提高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三年来,先后共抽调乡镇、县直单位纪检监察干部 8 批 40 人次到县纪委监察局机关跟班学习培训,收到较好效果。

 四是创新监督方法,提高监管水平。为切实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管理,针对全县纪检监察干部采取了突击检查机制、问卷测评机制、回访评价机制。突击检查机制就是由县纪委办公室同志不定期对机关内部各室、纪工委、乡镇纪委、县直纪检监察组织进行突击检查,看是否存在迟到早退缺勤、工作日中午饮酒、在岗不在状态等问题。问卷测评机制就是请单位主要领导、一般干部、支部书记、农民群众等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作风、工作纪律等方面进行测评。回访评价机制就是由县纪委办公室同志对受到党政纪处分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进行不定期走访,询问他们对办案人员工作态度、遵守办案纪律等方面情况,有效提高了纪检监察干部的自律意识。

 三、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监督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在刚刚结束的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开展思想作风纪律整顿、实施自我净化活动中,我们查找到当前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精神状态不佳,存在

  4 得过且过、萎靡不振,因循守旧、惯性思维等问题;二是思想解放不够,存在思路不开阔,服务中心意识欠缺、融入大局意识不强等问题;三是工作标准不高,难以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存在敷衍塞责、无过即功等问题;四是创新意识不强,拘泥于一些传统的理论和观点,把过去的一些做法当做固定不变的模式,存在经验主义、照抄照搬等问题;五是自律意识不严,存在一定的特权思想,自以为高人一等,存在自以为是、我行我素,主动接受监督意识不强等问题。

 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监督管理工作上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有两点:一是监督制约不到位。由于是对本系统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管理,大家彼此非常熟悉,在执行纪律规定时存在监督制约不到位的现象。二是监督管理不给力。由于受领导体制、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乡镇和县直单位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管理存在效力不大的现象。

 经过认真研讨,我们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敬业意识不强。有些纪检干部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到工作上,能推则推、能拖则拖,能应付则应付,没有争先创优的想法和目标。二是学习意识弱化。部分纪检干部把学习当作软指标,没有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新学科、新知识、新技能不懂、不会,导致思想僵化、墨守陈规,工作方法陈旧,业务能力停滞不前。三是大局意识较差。

  5 考虑问题局限于纪检工作范围,认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是县委政府领导的事,不能够主动将自身工作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四是创新意识滞后。有的同志认为从事纪检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考虑工作跳不出原来的思维,开展工作摆脱不了原来的定式,谋划、开创特色和亮点工作能力不强。五是追究力度不大。因为经常在一起共事、工作,致使对自律意识不严的纪检监察干部追究不到位。六是双重管理因素的影响。乡镇和县直单位纪检监察干部的升降、去留主要是受该单位的影响,县纪委监察局对其监督管理乏力。

 近三年来,我县纪委监察局没有收到一起反映全县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的信访举报件,没有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受到调查和处理。

 四、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监督管理的对策和意见建议

 为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监督管理,努力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切实塑造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建议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深化纪检监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对县纪委监察局机关各室主任、纪工委书记负责人岗位,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逐步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考察、任前公示、任职试用期等制度。对各乡镇纪委书记、县直单位纪检监察组织负责人岗位,实行县纪委常委会

  6 提名推荐、县委或垂直部门上级单位考察、任命等办法。

 二是进一步把好纪检监察干部入口关和选拔任用关。进入纪检监察系统应严格执行省纪委监察厅制定的纪检监察干部资格准入制度,用人单位上报名额和应具备的条件,经省统一组织的公务员考试、择优录取。

 三是进一步完善纪检监察机关双重管理体制。建议县纪检监察机关主要领导的任免由上级纪委提名、上级党委决定,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的任免由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决定而不是同级党委决定,以便于更好地实施内部监督。

 四是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管理。一方面由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执纪办案纪检监察干部每天利用 3 分钟时间上报前一天的生活、社交情况;另一方面向社会公开纪检监察干部内部监督的办法和举报电话、举报邮箱,促进纪检监察干部进一步严格自律。

 五是进一步完善纪检监察机关业务工作流程。把纪检监察机关每一项业务工作列出流程图,排查负责该项业务工作的岗位廉政风险点,防控岗位廉政风险发生。如案件检查工作,就要对案件线索筛选、案件线索管理、案件初核、立案调查、暂扣和封存涉案款物、案件移送等环节进行监督制约,努力使权力在严密的程序、严格的制度、有效的监督中规范运行,防止权力失控、行为失范。

 六是进一步创新方法,加大力度,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

  7 伍监督管理。(1)夯实教育基础,提升综合素质。要始终把加强教育作为强化内部监督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以开展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塑造纪检监察干部崭新形象主题实践活动和建设学习型机关活动为载体,着力解决纪检监察干部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会议学习、轮流讲课和专题讲座等形式,引导纪检监察干部不断增强自律意识,自觉接受监督。(2)强化制度保障,规范内部监督。在纪检监察系统建立健全《严禁工作日中午饮酒的规定》、《保密制度》等规章制度,规范干部行为。对重点岗位和重要人员,健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确保纪检监察干部模范守纪。(3)创新监督方式,健全管理机制。应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特色鲜明的内部监督机制。如我县纪委监察局建立查访回访机制,定期对办案纪律执行情况、工作制度落实情况、作风建设情况进行明察暗访,把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实施了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制定了《关于对机关各室、各纪工委年度工作完成情况实行百分考核的意见》,对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和干部使用等结合起来,使考核成为强化监督、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监督管理调研报告第 2 篇

  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首要职责。面临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新的形势和任务,如何破解监督意识不强、监督能力较弱、监督效果不佳,

  8 不敢监督、不会监督等问题,与时俱进做好新时期监督工作,是纪检监察机关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工作实践,经过走访调研,本人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监督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必要前提。按照转职能、聚焦主业,解决干什么的要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功能定位有三个方面。一是警钟长鸣、预防为主治未病。监督就是常提醒,及时准确地发现党员和国家公职人员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和部门制度上、管理上的漏洞,及时咬耳扯袖、红脸出汗。二是前沿放哨,发现问题线索,提高腐败问题暴露概率。监督是审查调查的基础,监督发现问题精准,审查调查才能有的放矢。三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开展监督,目的就是要维护党纪党规和国法,改进党风政风,保证党员遵守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国家法律法规,保证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纪律作风保障,推动社会生产力健康发展。

 二、政治站位是纪检监督工作的灵魂。纪检监察监督工作政治站位的核心要义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发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离开了中心和大局,纪检监察监督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将沦为形式主义和无用之功。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要从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去把握纪检监察监督工作,从促进经济社

  9 会跨越发展要求纪检监察监督工作,从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去落实纪检监察监督工作。努力做到党委的工作重心在哪里,纪检监察监督工作就延伸到哪里。

 三、创新方式是监督工作的生命活力。监察体制改革后,纪检监察监督工作越来越多地触及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在发挥监督职能的具体实践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和研究新形势下纪检监察监督工作的特点、规律、思路及方法,不断推进纪检监察监督工作取得实效。要充分联合和借力人大政协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增强纪检监察监督工作的系统性和统筹性。采取听取汇报、重点谈话、专项检查、抽查核实、蹲点暗访、责任倒查、数据对比、信访舆情研判等方式,增强纪检监察监督工作的专业性、实效性。

 四、聚焦发力是监督工作的有效手段。监督的重点要聚焦。只有聚焦发力才能箭无虚发。聚焦发力的焦距和力度点位在纪律作风上。从监督的内容来说,当前监督工作的重点就是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围绕重点项目推动,监督上级决策部署执行、政策规定落实、资金项目安排等情况。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按干管权限分级负责,把握重点人和事,聚焦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工作具有纪检机关监督和监察机关监督的双重职责,纪检机关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

  10 党员领导干部,应把聚焦发力的监督点位放在六大纪律的苗头和线索上;监察机关是反腐败专责机关,监督的对象是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情况,聚焦发力的点位应是违法行政、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苗头和线索。

 五、严深细实是监督工作的作风要求。严、深、细、实的工作作风,是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监督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履职尽责的根本需要,更是提高腐败被发现概率的关键所在。只有切实做到严、深、细、实,监督工作才能真正带电长牙。严即监督要严。坚持原则、无私无畏、秉公执纪、敢于碰硬,该查的坚决查,该问的坚决问,不能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深即思考要深。透过表象看本质,通过深入挖掘推敲,由表及里,思考和触及实质性、深层次的问题。细即监督要细。从细节入手,用放大镜看待小事,用显微镜关注细节,这样才能弄情情况、查实问题。实即工作要实。监督具有既对事又对人的特点,既严查不落实的事,又严查不落实的人。必须侧重实地检查,深入实地掌握有效证据、收集第一手资料,客观全面提取、收集相关证据。如:脱贫攻坚专项检查中发现有的乡镇扶贫资金严重滞留时,资金滞留的财务资料必须提取,导致资金滞留的原因也要提取,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真实地掌握事实真相。

  11

 六、敢于担当是监督工作的内在张力。监督工作的内在张力指的是监督者的品质意志力和思想境界。监督是重要的权力。权力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神圣职责使命,必须树立担当精神,敢于较真、敢于监督。善于站位全局,用正确的政治立场看问题,从政治的高度把握问题。坚持用科学、客观、辩证的思维和观点看待分析问题,做到实事求是。培养健康向上的心态,锤炼坚强的意志品质、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毅力和甘于奉献的精神,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强化提升纪检监察监督工作的内在张力。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监督管理调研报告第 3 篇

  一、基层纪委落实监督责任面临的问题

 (一)同级监督力度不够。对同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进行监督的难题长期存在,主要存在三个障碍。一是思想上有障碍。纪委书记(纪检组长)作为党委(党组)班子成员,一口锅里吃饭,监督主体在人、财、物方面依附于监督客体,一些基层纪委书记把履行同级监督职责与服从同级党委领导剥离开来,过多地强调服从,而忽视了监督,怕得罪人、怕丢选票的思想坎难以逾越,不愿、不敢大胆履行同级监督职责。如有的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在监督同级党委(党组)时,对发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向上级纪委报告,怕受到爱打小报告的指责;向班子成员本人指出又怕引起别人反感,思想顾虑压力大。二是制度机制上有障碍。党

  12 章等法规制度明确了监督要求,但配套的监督制度不完善、未跟进,缺乏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同级监督没有抓手、缺乏依据,抓与不抓一个样、抓好抓坏一个样现象客观存在。三是实践层面上有障碍。少数基层领导干部在口头上接受监督,思想和行为上却规避监督,如少数基层部门,班子成员与纪委书记之间产生一种防备心理,工作联系少、思想交流少、生活交往少,形成一道无形的墙,制约着基层同级监督职能作用发挥。

 (二)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纪检组织对纪委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中肩负的重大责任认识不深刻,责任感、使命感不强。在三转工作中,存在上转下不转、内转外不转、明转暗不转的现象;二是责任追究不严格。一些好人主义思想严重,乐于当泥瓦匠和稀泥,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敢负责。对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力的领导班子和成员的责任追究不够硬,导致压力传导不够,责任制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三是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完善。在目前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下,一些基层单位纪检机构的编制、经费等没有真正独立,在一定程度上仍受制于监督对象。纪检机关的执纪监督直接影响了监督对象的绩效考核、干部使用,一些单位和领导干部不愿接受监督,使得基层纪委监督执纪问责面临着压力和干扰,这种情况越到基层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纪委履行监

  13 督职能。另外,一些职能部门或出于工作惯性,或因为不愿得罪人,对应该承担的监管责任不愿承担,过分依赖纪检机关牵头,导致纪检机关无法集中精力聚焦主业,监督职能的发挥受到掣肘,而且越到基层掣肘越严重。

 (三)四风根治存在困难。当前,作风建设成效显著,但病源还在、病根难除,停留在不敢层面。一是不能的制度笼子不够严密。监督机制、预防制度数量多、执行效果低、发挥作用小、问题突出。同时,有的制度设计不符合实际情况、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工作的连贯性不强,执行中难度增大。如办公用房制度,本身监督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而具体标准又在 5 年内进行了 3 次调整,无形中增加了监督成本。二是不易的监督难度日益增大。有些作风规定,制度制订得好,广大党员干部拥护得多,但在基层想一下子根治则比较困难,如严禁工作日午间饮酒规定,对于农村党员干部,受风俗习惯影响,有的不理解不配合,治理起来事多面广、难监督难问责,群众监督的参与度也不高,给执纪监督工作带来了难度。同时,新形势下出现的公款吃喝进农庄、带彩娱乐进家庭、 电子礼品卡、快递送礼等隐身衣问题,再加上为官不为、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但事仍难办现象,等等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给作风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三是不想的自律环境没有形成。基层党员干部尚未完全形成带头践行作风规定的思想自觉,从我县查处的作风问

  14 题来看,少数基层党员干部面对作风规定,在工作生活中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模范遵守,而是如何避开监督不被发现。同时,上面督查紧一阵子过后仍我行我素等错误的思想意识仍然存在,这些都为根治四风带来负面影响。

 (四)监督管理措施不到位。一是作风监督检查、惩治腐败力度不够。有的部门对党风廉政建设部署多、监督少,作风督查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查处的作风问题和腐败案件不多,导致震慑力不强,让一些人心存侥幸、顶风违纪。二是抓早抓小功夫不够。对党员干部日常监督特别是八小时外的监督方法不多,手段缺乏,督查时紧时松,未形成常态,对党员干部中的不良风气和苗头倾向制止不力,早发现、早处置机制不完善,一些单位的作风问题纠而复生,难以根治。

 (五)自身建设管理不到位。一是基层纪委力量薄弱。大多数乡镇纪委和部门纪委(纪检组)无专职人员,纪委书记、纪检组长成为光杆司令。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年龄、学历、专业结构不合理,办信办案能力差,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二是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三转工作推进不够有力。有的基层纪委主业不突出,工作精力未有效转移到监督执纪问责上来。三是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作风不过硬,有的作风漂浮、律己不严,自觉接受监督意识差,办关系案、人情案,对一些不良风气不但不抵制,甚至还参与其中。

相关热词搜索: 纪检监察 监督管理 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