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城玮文档网 >作文大全 > 2022 初级经济师《初级工商》高频考点

2022 初级经济师《初级工商》高频考点

时间:2022-08-01 19:40:04 来源:网友投稿

  1 2020 初级 经济师《初级工商》高频考点

  第一章

 企业及其管理概述

  考点一:企业的概念

  1.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依法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满足社会需要的经济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2.企业概念的内涵

 (1)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基本物质条件。

  (2)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

  (3)企业是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完整的经济组织。

  (4)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5)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相应民事义务,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

  3.企业一般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正式在政府有关部门注册登记;

  (2)有专门的名称、固定的场所和组织章程;

  (3)具有独立的资产,实行独立核算;

  (4)能独立对外开展经营活动。

  考点二:企业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一)按企业的投资主体划分

  1.国有企业

  主要特点:

  (1)国家拥有企业资产所有权,企业具有法人财产权,并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

  (2)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商品生产与经营,依法缴纳税金、费用和利润。

  (3)行政上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领导,企业主要领导人由上级任免或招聘。

  (4)企业领导体制或经营方式发生变化时,必须经过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2.集体所有制企业

  主要特点:

  (1)生产资料归企业从属单位的集体所有,经营者的产生有任命、招聘和职工民主选举等形式。

  (2)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涉及行业较多,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较强。

  (3)企业一般实行劳动合同制,职工劳动报酬与经营效益挂钩,能更好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4)能较好地适应地方需要,有利于利用资源、扩大劳动就业和增加国家财政及个人收入。3.股份制企业

  股份制企业是当代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主要特点:

  (1)企业资产所有权归出资者所有,股东按其持有股份的类别和份额享有权益和承担义务;(2)企业具有法人资格,依法享有完全独立的经营权,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3)股东以其股份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法人按照其法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4)股份制企业可以广泛地从社会上筹集资金,并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本收益和降低出资者的投资风险。

  2

 4.民营企业

  主要特点:

  (1)资产属私人所有。

  (2)企业领导人多数由投资者个人承担并从事经营管理工作。(3)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企业组织机构简单,经营范围广泛。(二)按企业产权的组织形式划分

 1.单个业主制企业

  2.合伙 制企业

  3.公司制企业

  (三)按实体的集约程度划分

  1.单一企业

  (1)特征:经营范围和产品线往往比较狭窄,规模小,专业化程度高。

  (2)优点:可以组织大批量生产;劳动生产率高,有利于降低成本。

  (3)缺点:品种单一,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差。

  (4)性质:具有法人地位,独立承担财产和经营责任。

  2.多元企业

  (1)优点:能扩大经营范围或增宽产品线,使企业资源的利用程度提高,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增强,降低经营风险。

  (2)缺点:增加了管理难度,提高产品质量的任务艰巨。

  3.经济联合体

  (1)是松散的、相对稳定的经济联合组织。

  (2)联合各方用契约的方式形成。

  4.企业集团

  主要特点:

  (1)企业集团是以资产为纽带联结起来的若干独立企业法人所组成的集合体,是独立核算企业的复合型组织;

  (2)集团成员可分为核心层、紧密层、松散层的多层次结构,在经营上共担风险,在利益上共负盈亏;

  (3)集团核心一般为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且成员众多,优势互补,因而经营范围广泛,产品线较宽并向多样化发展,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应变能力较强,但投资多且分散,管理工作复杂。

  (四)按企业从属的行业划分

  1.工业企业

  2.商业企业

  3.金融企业

  4.其他类型企业:包括运输企业、建筑安装企业、物资企业、邮电企业、旅游企业和农业企业等。

  (五)按企业规模划分

  1.大型企业

  2.中型企业

  3.小型企业

  4.微型企业

  (六)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划分

  1.劳动密集型企业:活劳动量所占比重较大、资本有机构成低;如一些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

  3

 纺织企业和食品企业。

  2.资金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投资大、技术装备程度较高、劳动力比重小;如机械工业企业、化工企业等。

  3.知识密集型企业:能够综合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中、高级技术和科研人员在员工中所占比重较大,所投入的科研时间和产品开发费用较高,能生产高、精、尖产品;如航空工业企业、软件开发生产企业等。

 (七)按企业同外国资本联合方式划分

  1.合资经营企业

  2.合作经营企业

  第二章

 企业组织结构

  考点一:劳动分工与专业化

  (一)分工、专业化与协作

  1.分类

  (1)部门专业化;

  (2)产品专业化,即以完整的最终产品为对象的专业化;

  (3)零部件专业化;

  (4)工艺专业化,即专门进行产品或零部件加工和操作的专业化;

  (5)生产服务专业化,即处于直接生产过程之外的,但又为生产过程服务的那些职能的专业化(工艺装备准备、维修、运输等生产后勤服务)。

  2.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分工和专业化发展的新特点:

  (1)分工和专业化扩展到国际范围,在以零部件和工艺专业化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内,横向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

  (2)出现了新型的专业化形式,即企业业务或职能的专业化,“业务外包”正在成为新的分工潮流;

  (3)在制造业高级化的过程中,以机器为核心的“机械专业化”正在被以人为核心的“灵活专业化”所取代,出现了新型的“灵捷制造方式”;

  (4)在分工深化的同时,协作的重要性空前提高了,建立在精密分工基础上的紧密协作已成为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二)分工协作与生产效率

  1.企业内部分工可以减少企业投入和增加产出,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1)分工可以使劳动者的劳动技巧获得提高。

  (2)分工能减少劳动转换时间。

  (3)分工促进了先进劳动工具和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4)分工便于对生产要素进行重组,从而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优势,并相互协调,提高生产效率。

  2.分工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的经济效益。

  考点二:部门化

  职能部门化、产品部门化、区域部门化是企业划分部门最常见、最普通的方法,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服务对象部门化、过程部门化、综合部门化等方法。

  1.职能部门化

  (1)这是大多数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部门化方法。

  (2)优点: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使得主管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企业的关键业务上,有利

  4

 于目标的实现。

  (3)缺点:容易产生部门主义或本位主义,会给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带来困难。

  2.产品部门化

  (1)优点:有利于发挥专用设备效益,发挥人员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同时有利于部门内的协调,以及产品的增长和发展。

  (2)缺点:要求更多的人具有全面管理的能力,同时增加了主管部门控制、协调的难度。3.区域部门化

 (1)定义:是指按照地理范围来划分管理部门。

  (2)优点:有利于改善地区内的协调,有的放矢地展开经营管理工作,也有利于培养管理人才。

  (3)缺点:主要表现为企业需要更多独当一面的管理人才,造成主管部门控制的不便,区域部门之间的协调也有一定的困难。

  第三章

 市场调查与预测

  考点一:访问法

  1.是市场调查资料搜集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2.面谈访问法

  (1)入户访问法

  ①优点:直接性强;灵活性强;准确性较强;调查有深度。

  ②缺点:费用高,时间长;对调查人员的要求高;调查质量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2)拦截访问法

  ①优点:访问地点比较集中,时间短,可节省访问费和交通费;对拒访者可以放弃,重新拦

 截新的受访者,确保样本量不变。

  ②缺点:只能进行简单的、大众的问题调查,不适合内容较复杂、不能公开的问题的调查;

 被调查对象的身份难以判别,在调查地点出现具有偶然性,可能影响样本的代表性和调查资

 料的质量;拒访率高。

 (3)计算机辅助面访调查

  3.电话访问法

  (1)优点:信息搜集速度快、费用低;调查花费的时间短;搜集市场调查资料覆盖面广;被调查者不受调查人员在场的心理压力影响,可以比较自由地回答问题;适宜访问不易接触到的被调查者;易于控制调查质量。

  (2)缺点:访问的成功率相对较低;无法使用辅助工具;访问时间不能过长,调查的内容难以深入,调查总体欠完整;被调查者只限于能够进行电话沟通的范围;对于回答问题的真实性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

  4.邮寄调查法

  (1)优点:调查区域较广;调查费用较低;被调查者有较充分的时间填写问卷,回答质量较高;通过让被调查者采取匿名方式,可对某些敏感和隐私情况进行调查;无须对调查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和管理。

  (2)缺点:个别问题无反馈,问卷回收率低;信息反馈时间长,影响资料的时效性;容易产生填答错误,无法评价其回答的可靠程度;对被调查者的要求较高。

  5.留置调查法

  (1)优点:问卷回收率高;被调查者有充分的时间来回答问题且不受调查人员影响。

  (2)缺点:调查受区域范围的限制,难以进行大范围的留置问卷调查;调查费用较高;占用被调查者的时间较多。

  5

 考点二:定性市场预测方法

  1.专家会议法

  (1)优点

  ①与会专家能自由发表意见,各种观点能互相启发、互相借鉴,有利于集思广益,有利于各

 种意见得到修改、补充和完善;

 ②节省时间,节省费用,应用灵活方便。

  (2)缺点

  ①参加会议的人数有限,代表性不充分;

  ②受权威的影响较大,容易压制不同意见的发表;

  ③易受表达能力的影响,而使一些有价值的意见未得到重视;

  ④由于自尊心等因素的影响,使会议出现僵局。

  (3)分类

  ①头脑风暴法(非交锋式会议法):使参与者在完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敞开思路,畅所欲

 言,所有方案都当场记录下来,留待稍后再讨论和分析。

  ②交锋式会议法:与会专家围绕一个主题,各自发表意见,并进行充分争论,最后达成共识,

 取得比较一致的预测结论。

  ③混合式会议法(质疑式头脑风暴法):第一阶段是非交锋式会议,产生各种思路和预测方

 案;第二阶段是交锋式会议,对上一阶段提出的各种设想进行质疑,在质疑的过程中又提出

 新的预测意见或设想,使结论更加全面、合理,最后取得一致的预测结论。

  2.德尔菲法

  (1)优点:可以避免群体决策可能出现的一些缺点,声音最大或地位最高的专家没有机会控制群体意志,因为每个专家的观点都会被收集。

  (2)缺点预测过程主要凭借专家主观判断,缺乏一定的客观标准,过程比较复杂,花费时间较长。

  (3)特点:匿名性、反馈性、量化性。

  (4)数据统计分析

  ①平均数法

  算术平均数法的计算公式:

 Y  1

  n

 X i

 n i1

  n

 加权平均数法的计算公式:

 Y   X i

 P i

  i 1

 ②中位数法

  中位数位置的计算公式:

 M e

   n

 2 1

  3.集合意见法

  (1)特点:简便易行,可靠实用,注重发挥集体智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个人直观判断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有利于提高市场预测的质量。

  (2)常用的集合意见法有:厂长(经理)评判意见法和销售人员意见法。

  (3)采用集合意见法的重要前提:参与预测的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较丰富的经验及较强的市场洞察和分析能力。

  (4)应用该方法时应注意:

  6

 ①防止过分依赖预测者的主观判断;

  ②防止预测者的预测行为受权威、专家、会议气氛所持乐观或悲观态度的影响;

  ③注意分析预测意见和结果是否有充足的事实依据;

  ④对预测结果应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证,以消除主观因素影响。

  4.主观概率法

  (1)优点:预测简便、快捷、经济,适用范围较广。

 (2)缺点:主观性强。

  5.对比类推法

  (1)产品类推法

  可以利用黑白电视机的发展周期规律来类推彩电的生命发展周期;利用壁挂式空调的发展特性来类推立柜式空调的发展特性。

  (2)地区类推法

  (3)国际类推法

  (4)行业类推法

  (5)更新换代类推法

  第四章

 生产过程组织

  考点一:生产过程空间组织的原则与形式

  (一)生产过程空间组织的原则

  1.有利于企业内各项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提高经济效益。(最基本的原则)

  2.有利于安全生产保证,有利于职工的身心健康,满足“三废”处理要求。

  3.有利于合理利用空间,防止浪费,减少运输空间。

  (二)生产过程空间组织的形式

  1.工艺专业化布置

  (1)按照生产过程各个工艺阶段的工艺特点来设置生产单位。

  (2)优点

  ①对产品品种变化有较强适应性;

  ②便于充分利用生产设备与生产面积,提高生产设备和生产面积的负荷系数;

  ③便于进行工艺专业化管理,并有利于工人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

  (3)缺点

  ①产品加工路线长,运输工具、运输工人和中间仓库增多,厂内运输费用增加;

  ②生产周期延长,资金占用增加;

  ③管理工作复杂化。

  2.对象专业化布置

  (1)以产品(或零件、部件)为对象来设置生产单位。

  (2)优点

  ①可以缩短产品加工路线,节约运输工具和人力,减少仓库等辅助面积的占用;

  ②减少产品的运输时间和停放时间,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在制品占用量和流动资金占用量;

 ③减少车间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建立生产责任制,有利于在制品管理、质量管理;

  ④有利于按期、按质、按量、成套地完成生产任务,提髙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

  ⑤有利于采用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

  (3)缺点

  ①不利于充分利用设备和生产面积;

  ②不利于对工艺进行专业化管理;

  7

 ③对产品变化适应性差。

  3.混合式布置

  (1)是最常见的形式。

  (2)对产品品种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能缩短物流路程,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的目的。

  4.固定布置

 (1)将加工的对象位置固定不变,由人员、设备、工具向其移动,并在该处进行加工制造,是一种特殊的布置方式

  (2)主要适用于体积大、重量大、难以移动的产品。如重型 机床、船舶、飞机、机车、锅炉、发电机组等。大型建设项目如建筑房屋、修水坝、筑路、钻井等都 常用固定布置方式来进行生产。

  考点二:流水生产线组织

  1.流水生产线的特征

  (1)流水生产线按对象专业化原则组织,线上的加工对象是固定的,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因此流水线一般具有较高的生产率。

  (2)线上的设备和工艺、装备是针对加工对象的工艺要求配置的,一般能封闭地完成加工对象的全部生产工艺,线上各工序的工作地数量与该工序单件工时的比值保持一致,即各工序 的生产能力符合比例性的要求。

  (3)流水线的各工作地按工艺过程的顺序排列,前后工序在空间紧密衔接,工件沿流水线做单向流动,运输距离短,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好。

  (4)经过周期化工作,线上各道工序具有大体相等的生产率,且使各道工序的加工时间等 于或接近于流水线的节拍,或与节拍成整数比。

  流水生产线具有良好的连续性、比例性、平等性和节奏性,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流水生产线的分类

  (1)按加工对象的移动方式来分,有固定流水线和移动流水线。

  (2)按流水线生产对象的种数分,有单对象流水线和多对象流水线。

  (3)按加工对象的轮换方式分,有不变流水线、可变流水线和成组流水线等形式。

  (4)按生产过程的连续程度分,有连续流水线和间断流水线。

  (5)按流水线的节奏性衡量,有强制节拍流水线、自由节拍流水线和粗略节拍流水线之分。3.组织流水线生产的条件

  (1)产品结构和工艺要相对稳定。

  (2)产量要足够大。

  (3)工艺能同期化。

  (4)生产面积容纳得下。

  4.节拍

  节拍是指流水线生产上连续生产两个相同制品的间隔时间。

  计算公式:

 r  T Q e

  βQT 0

 5.工序同期化

  工序同期化措施主要有:

  ①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

  ②改进工艺装备;

  8

 ③改进工作地布置与操作方法,减少辅助作业时间;④提高工人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工作效率;⑤详细地进行工序的合并与分解。

  6.各工序的设备数量(工作地数)

  t

  7.设备的负荷率

 计算公式:

 K i

   S i

  Sei

  第五章

 质量管理

  考点一:工序能力分析

  (一)工序能力的概念

  1.工序能力的影响因素:人、机器、原料、方法、测量和环境,简称 5M1E。

  2.工序能力指标有以下用途

  (1)选择经济合理的工序方案。

  (2)协调工序之间的相互关系。

  (3)验证工序质量保证能力。

  (二)工序能力指数

  1.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

  (1)双侧公差工序能力指数计算。

  ①当工序无偏时:

 C

 =

 T = T U- TL

 P

 6σ

 6s

  ②当工序有偏时:

  C

 T-2ε T-2ε Pk= 6 σ

 = 6s

 (2)单侧公差工序能力指数计算。

  ①当只要求控制公差上限时:

 C PU =TU-μ= T U- x

 3σ

 3s

  ②当只要求控制公差下限时:

  μ- T L

 =

 - T L

 C

 =

 x

 PL

 3σ

  3s

  2.工序能力的判断与处置

  工序能力指数判断准则

 工序能力等级

 工序能力指数

 工序能力判断

  特级

 C p > 1.67

 过剩

 一级

 1.67 ≥ C p > 1.33

 充足

  9

 二级

 1.33 ≥ C p > 1.00

 正常

 三级

 1.00 ≥ C p > 0.67

 不足

 四级

 C p ≤ 0.67

 严重不足

  (1)工序能力指数过大的处置

  当 C P >1.67 时,可以认为工序能力过剩。工序能力指数太大,意味着粗活细做,这样必然影响生产效率,提高产品成本。这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降低 C P :

 ①降低工序能力,如改用精度较低但效率高、成本低的设备和原材料,合理地将工序能力指数降低到适当的水平;

 ②更改设计,提高产品的技术要求;

 ③采取合并或减少工序等方法。(2)工序能力指数过小的处置

  当 CP≤1 时,意味着产品质量水平低。这时,要暂停加工,立即追查原因,并采取以下措施:

 ①努力提高设备精度,并使工艺更为合理和有效,进一步提高操作技能与质量意识,改善原材料质量及提高加工性能,使工序能力得到适当的提高;

 ②修订标准,若设计上允许,可降低技术要求,即用放宽公差的方法处理;

 ③为了保证出厂产品的质量,在工序能力不足时,一般应通过全检后剔除不合格品,或实行分级筛选来提高产品质量。

 (3)工序能力指数适宜

 当 1<CP≤1.67 时,表明工序能力适宜。这时应进行控制,使工序处于受控或稳定状态,以保持工序能力不发生显著变化,从而保证加工质量。

  考点二:全面质量管理

  1.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1)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时,就有“三全一多样”的要求,即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的质量管理,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2)全面质量管理老七种工具:具体包括因果图、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分层图、调查表。

  (3)全面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是指关联图法、亲和图法、系统图法、矩阵图法、矩阵数据分析法、过程决策程序图法、矢线图法。

  2.全面质量管理实施的原则

  (1)预防原则

  (2)经济原则

  (3)协作原则

  (4)抓住思想、目标、体系、技术四个要领

  企业贯彻这一原则时必须明确:

  ①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思想。

  ②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围绕一定的质量目标来进行。

  ③质量管理的核心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④全面质量管理是一套能够控制质量、提高质量的管理技术和科学技术。

  3.全面质量管理实施的工作程序

  在具体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时,可以遵循“五步法”进行。这五步分别是:决策、准备、开始、扩展和综合(通常需要从目标、人员、关键业务流程、评审和审核四个方面进行整合和规划)。4.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PDCA 循环

  10

 (1)PDCA 循环的阶段

  ①计划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市场调查、客户访问、了解国家经济政策与产业发展导向等,摸清顾客明示或隐含的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确定企业质量方针、政策、目标和计划等。②执行阶段

  执行阶段是实施计划阶段所规定的内容,如根据质量定位进行产品设计、试制、试验,其中

  包括计划执行前的员工培训。

  ③检查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或执行之后,检查执行情况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④处理阶段

  处理阶段主要是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PDCA 循环的步骤

  阶段 步骤

  P 1.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2.逐个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或原因

 3.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

 4.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制定措施,提出改进计划,并预计其效果

  D 5.执行措施、计划

 C 6.检查计划执行结果

 A 7.总结经验教训,制定相应标准、制度和规定

 8.把未解决或新出现问题转入下一 PDCA 循环

  (2)PDCA 循环的特点

  ①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相互促进;

  ②不断循环,逐步提高;

  ③推动 PDCA 循环,关键在 A 阶段,一定要抓好总结阶段的工作。

  第六章

 技术改造与新产品开发

  考点一:技术改造方案选择

  (一)技术改造规划

  企业技术改造规划的具体内容有:

  (1)明确企业技术改造的战略目标、安排和实施步骤。

  (2)确定企业生产过程应达到的技术水平。

  (3)明确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水平及指标。

  (4)通过技术改造确定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能源和原材料节约、利润、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应达到的水平及措施。

  (5)确定技术改造的重点、时间安排和进度。

  (6)实施上述事项所必需的组织和技术措施,资金筹措和人员的培训。

  (二)技术改造项目的确定及其可行性研究

  1.技术改造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分析的核心是企业技术改造的技术等级的选择问题。

  (2)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用技术。

  (3)在进行技术等级选择时,企业应遵循的原则:①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好的效果;②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

  11

 ③确保改造后能够消化推广。

  2.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1)进行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分析,需要对技术改造方案的总投资和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

  (2)总投资公式:K 总 =K 新 +K 损 -K 利

  (3)只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的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可按下式计算:

 E=Q 1 (C 0 -C 1 )-E 0 K 总

  (三)技术改造方案优化选择的方法

  1.投资回收期法

  T=K/P

  投资回收期 T 越小越好,它表示用于技术改造投资将得到补偿的时间短,投资发挥的效用快。

 2.追加投资回收期法

  3.效益成本分析法

  效益成本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和比较技术改造项目的各方案在整个寿命期间内收益的现值与成本比率,以确定各技术改造方案排列的优先次序和取舍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下的一种动态评价的方法,用益本率指标反映。

  考点二:新产品开发的基本类型

  1.进取战略

  (1)企业以较强的进取精神和雄厚的研究开发实力,推动新产品开发,使新产品尽快投放市场的战略。

  (2)基本特征

  ①新产品开发的竞争域确定在产品的最终用途和技术两个方面。

  ②目标确定为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和提高市场占有率。

  ③新产品创意构思多来源于市场营销或研究与开发的成果,或二者的结合。

  ④新产品创新的程度能达到首创水平,至少部分首创。

  ⑤投放市场的时机多数确定为率先投入。

  ⑥开发的方式一般为自行研制开发或合作开发。

  (3)适用范围:实力雄厚的大企业。

  2.紧随战略

  (1)紧随战略是指企业不抢先研制开发新产品,而当市场上一出现新产品,就立即进行仿制或寻找新产品的缺点而加以改进创新,以生产出功能、款式、包装等更好的产品。

  (2)基本特征

  ①新产品开发的竞争域仅确定在产品的最终用途一个方面;

  ②新产品开发的目标确定为企业规模有所扩大;

  ③新产品创意构思来源于市场营销和生产过程;

  ④开发出的新产品一般为仿制的改进品;

  ⑤新产品投放市场的时机多为择机投入;

  ⑥新产品开发方式一般为自行研制或委托开发。

  (3)适用范围: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开发能力不强的中小企业。

  3.保持地位战略(最常采用)

  (1)保持地位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有选择地开发一些风险较小,且不改变企业基本产品结构的新产品,以保持企业现有的市场地位和竞争能力的新产品开发战略。

  (2)基本特征

  12

 ①竞争域多是在市场上推广新的产品,以弥补由于现有产品的衰退而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②目标是维持或适当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利润额;

  ③创意构思的来源一般是市场营销,即借助于对市场需求的分析来开发新产品或改进产品;

 ④开发出的新产品多为模仿品;

  ⑤开发的方式多采用自行研制或引进开发方式。

 (3)适用范围:实力一般、资源较少,且处于成熟产业或夕阳产业中的中小企业。

  4.冒险战略

  (1)冒险战略是企业倾注全力将大量资源投入新产品的开发,甚至不惜影响现有的生产经营秩序,以期彻底摆脱眼前困境或获取超常利益的战略。

  (2)基本特征

  ①竞争域确定为产品的最终用途和技术的结合方面,企业将力求在技术上有较大的改进,甚至出现技术革命;

  ②目标是企业快速发展和大幅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③创意构思的来源一般是企业研究与开发的成果或许可证贸易;

  ④新产品的创新度期望是首创,甚至是首创中的工艺性突破;

  ⑤投放市场的时机多为率先投入;

  ⑥开发的方式一般是自行研制开发、引进开发或合作开发。

  (3)适用范围: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

  第七章

 员工招聘与员工培训

  考点一:工作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一)工作分析的步骤

  1.准备阶段

  (1)确定工作分析目的。

  (2)制订工作分析计划。

  (3)组建工作分析小组。

  (4)建立有效的沟通体系。

  (5)确定调查和分析对象的样本。

  2.调查阶段

  (1)收集背景资料。

  (2)收集基本数据与信息。

  (3)收集工作任职者的意见和建议。

  3.分析阶段

  (1)审查工作信息。

  (2)分析工作信息。

  4.形成结果阶段

  (1)工作分析在形式上的最终结果就是通过有关工作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最后形成一个关于职位具体职责和任职者条件的工作说明书及反映企业各职位工作状况的工作分析报告。

  (2)工作说明书是对工作的目的、职责、任务、权限、任职者基本条件等的书面描述。工作说明书一般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职位描述书”与“任职说明书”。

  (3)工作分析报告是通过工作分析,发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书面报告,为企业进行有效的诊断提供依据。

  13

 5.应用反馈阶段

  (二)工作分析的方法

  1.观察法

  (1)观察法是工作分析人员通过直接观察,把有关工作各部分的内容、特点、方法、程度、目的等信息以文字或图表的形式记录下来的方法。

  (2)优点:取得的信息较为客观和准确。

 (2)缺点:不适用于工作循环周期长和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不能得到有关任职资格要求的信息;对于紧急而又偶然的工作行为也不适用。

  2.访谈法

  (1)访谈法是工作分析人员通过与工作承担者进行交谈来获取有关信息资料的方法。

  (2)优点:可以简单而又迅速地收集到工作分析的信息,可控性强,适用面广。

  (3)缺点:被访谈者容易把工作分析误认为是绩效考核,从而夸大所在职位的责任和难度,导致信息失真和扭曲。

  3.问卷法

  (1)问卷法是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要求选定的员工当场或在一定时间内填写,以此来收集有关工作信息的方法。

  (2)优点:能够迅速得到有关资料,速度快,节省时间和人力,实施费用较低,调查的资料可以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3)缺点:对有些问题调查不够深入,不利于掌握某些专门信息。

  4.工作日志法

  (1)工作日志法就是由从事某项工作的员工按时间顺序记录在一段时期内所从事的各项工作活动或任务以及所耗费的时间等各种细节,由此来了解员工实际工作的内容、责任、权力、人际关系及工作负荷。

  (2)优点:逐日或在完成任务后即时记录,可以避免遗漏,所获取的信息非常详尽,可靠性也很高。

  (3)缺点:主观色彩较浓,使记录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5.工作实践法

  (1)工作实践法是由工作分析人员亲自从事所需要分析的工作,以收集相关信息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

  (2)优点:能获得有关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准确了解工作的实际过程以及在体力、知识、经验等方面对任职者的要求。

  (3)缺点:适用范围狭窄,对工作分析人员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等。

  考点二:员工招聘中常用的人员甄选技术

  1.心理测评

  (1)成就测评

  ①成就测评是用来鉴定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经过学习或训练后实际能力水平高低的测评。

  ②在企业进行员工招聘时,成就测评适用于对专业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和熟练工人某一方面

  实际能力的测评。

  (2)倾向测评

  ①倾向测评指一个人的潜在能力,即可能的发展前景或可能具有的能量。

  ②倾向测评的目的,是测量一个人如果经过适当训练,能否成功地掌握某项工作技能。

  (3)智力测评

  ①智力测评是对一个人受智力水平影响而表现出的外在行为的测评。

  14

  ②智力测评主要用来测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

  (4)人格测评

  ①人格测评主要是对人的体格与生理特质、气质、能力、动机、兴趣、价值观与社会态度等的测评。

  ②人格测评的主要方法有自陈量法和投射法。

  (5)能力测评

 ①能力测评是指企业为了测评求职者某方面的能力,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的测验方案。②如为了测评求职者的记忆广度而进行的“顺背数字”和“倒背数字”的广度测验;为了考查求职者的记忆与动作的协调能力而进行的“数字配符号”测验等。

  2.知识考试

  3.情景模拟考试

  (1)情景模拟考试是指根据求职者可能进入的职位,编制一套与该职位实际工作相似的测试项目,将求职者安排在模拟的、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求职者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用多种方法来测评其心理素质、潜在能力的一系列方法。

  (2)情景模拟考试主要针对的是求职者明显的行为以及实际的操作,其主要测试内容是公文处理、角色扮演和即席发言等。

  4.面试

  第八章

 财务管理

  考点一:筹资管理

  1.筹资管理是在明确筹资需求的情况下通过资本成本和筹资风险的权衡,选择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

  2.筹资渠道

  (1)政府财政资金。

  (2)银行信贷资金。

  (3)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

  (4)其他法人单位资金。

  (5)民间自然人资金。

  (6)企业自留资本:主要是提取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而形成的资金,也包括一些经常性的延期支付款项。

  (7)国外及我国港澳台资本。

  3.筹资方式

  (1)吸收直接投资。

  (2)发行普通股。

  ①公司上市后可通过配股和增发的方式进行股权再融资。

  ②优点:筹措的资金可永久使用,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筹资风险小。

  ③缺点:资本成本高,发行费用高,没有抵税作用,容易分散公司控制权,稀释每股收益。

 (3)发行债券。

  ①优点:资本成本低,有抵税作用,筹资对象广泛,市场规模大。

  ②缺点:资本成本硬约束,筹资风险大,限制条件多。

  (4)银行借款。

  ①优点:筹资速度快,成本低,方式灵活等。

  ②缺点:风险高,限制条件多,筹资数额有限。

  (5)商业信用。

  15

  ①商业信用是指企业通过赊购或预收货款等商品交易行为获得短期债务资本的筹资方式。

  ②这种方式适合各类企业,它形成于商品交易过程中,是企业的自然性融资。

  (6)租赁筹资。

  租赁筹资是企业按照租赁合同租入资产的特殊筹资方式。其直接涉及的是物而不是资金。

  (7)利用留存收益。

  (8)发行短期融资券。

 (9)其他金融工具。

  ①可转换债券

  可转债兼具股性和债性,也具有期权的特性。

  ②认股权证

  认股权证具有期权特性,持有人有权利而无义务,即持有人可以自行选择是否执行认购权。倘若持有人执行了认股权证,发行公司有义务发行股票给认股权证持有人,发行公司可以获得权益资本,降低负债比率。

  ③分离交易可转债

  分离交易可转债是附有认股权证并与认股权证分离交易的公司债券。

  ④发行优先股

  考点二:偿债能力比率

  1.短期偿债能力比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减去变现能力较差且不稳定的存货、待摊费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及其他流动资产等后的余额。通常简化处理为流动资产减存货。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2.长期偿债能力比率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合计÷资产合计×100%

  (2)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负债合计÷股东权益合计

  该指标越低,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承担的风险越小,但企业不能充分地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

  (3)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

相关热词搜索: 经济师 考点 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