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城玮文档网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沧浪亭记散文阅读答案五篇

沧浪亭记散文阅读答案五篇

时间:2023-03-11 18:3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沧浪亭记散文阅读答案五篇,供大家参考。

沧浪亭记散文阅读答案五篇

《沧浪亭记》是宋代文人苏舜钦于庆历四年(1044年)创作的一篇散文。记述了作者发现佳地、建亭、游玩的过程,抒发了作者官场失意的愤懑之情。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沧浪亭记散文阅读答案(优秀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篇一

1词语理解

(1)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

(2)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

(3)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

(4)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当然,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即“六比较”:比较范围的大小、比较词义的轻重、比较搭配习惯、比较构成成分、比较词性功能、比较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

2、句子理解型:一是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形象化的语句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的语言,二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释。

3、筛选整合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是:

(1)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2)文章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的,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求概括说明。

答题方略:筛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回答此类问题,要关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感叹句、议论句等,尤其要关注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和段中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关键所在。整合的题型一般不宜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而应该紧扣题干要求,将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变换,使之成为全面、凝炼、流畅、符合要求的答案。另外,要总揽全局,总体把握,防止因答案要点不全而丢分。

4、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描写出了……

(2)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3)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5、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6、题目的作用:及好在哪里,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紧扣文章内容,简洁新颖。

7、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虚实结合:关于散文的线索,明线和暗线。06高考黑龙江等地题:16除了以“沙漠——绵绵土——沙漠”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本文还另有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三个关键词语:母体——绵绵土——故乡)

8、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可结合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景中藏情〉此为散文中的描写,而在小说中的描写主要有衬托人物的心情,交代故事发生背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最后的景物描写一般都有象征意义,比如课文《药》之结尾。注意结合具体的题目。此外有渲染(烘托)气氛、衬托情感或主旨、表现人物品质、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揭示人物心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补充: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举例或列举:具体实在,易于被读者接受,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白描:文字简练,不加学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

[例](2006年高考湖北卷)本文主要运用于哪两种表现手法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情景?请结有关具体描写,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案]白描(或细节描写)。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欢乐时写到了大孔雀、母鸡、老公羊、羊羔等,作者都只抓住对象的主要细部特征简笔勾勒,使羊群归家的群像得以简洁而传神的表现。(另一种表现手法是拟人)

9、过渡和照应

过渡和照应是在文章中体现事物发展的连贯性的一种结构手段。如果问过渡或照应的作用,可回答:使文章结构严密,气势贯通,前后呼应,条理分明,增强表达效果。

《沧浪亭记》原文 篇二

明代:归有光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沧浪亭记》阅读题 篇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

(2)迨淮南纳土

(3)国富兵强,垂及四世

(4)极一时之盛

2、下面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

B.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C.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D.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

3、沧浪亭是谁建造的?又是谁重建的?重建后曾改名为什么?

4、“沧浪亭”得名于《沧浪歌》。请填写完整《沧浪歌》,并回答问题。

(1)《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_____;沧浪之水浊兮,_____。”

(2)这首民歌隐含着_________的意思。

5、能表明文章主旨的是哪句话?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什么?

沧浪亭记散文阅读答案 篇四

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吴中[1] ,始僦[2] 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1]

一日过[3] 郡学[4] ,东顾草树郁然,崇阜[5] 广水,不类乎城中。并[6] 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13],三向皆水也。杠[7]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8] 有国,近戚孙承右[9] 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10] ,号“沧浪” 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 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11] ,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12] 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沧浪亭记》阅读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

(2)迨淮南纳土

(3)国富兵强,垂及四世

(4)极一时之盛

2.下面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

B.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C.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D.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

3.沧浪亭是谁建造的?又是谁重建的?重建后曾改名为什么?

4.“沧浪亭”得名于《沧浪歌》。请填写完整《沧浪歌》,并回答问题。

(1)《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_____;沧浪之水浊兮,_____。”

(2)这首民歌隐含着_________的意思。

5.能表明文章主旨的是哪句话?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什么?

《沧浪亭记》阅读答案

1.(1)环绕 (2)等到 (3)流传 (4)尽

2.D

3. 苏子美建造。文瑛重建。重建后曾改名为大云庵。

4. (1)可以濯我缨 可以濯我足

(2)退隐不仕

5.“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⒅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由此可以看出,士人想要流传美名到千年之后,不想像冰块那样一下就完全消失,那是有另有原因的呀。(指道德文章)

《沧浪亭记》阅读答案 篇五

1、(1)环绕 (2)等到 (3)流传 (4)尽

2.D

3、 苏子美建造。文瑛重建。重建后曾改名为大云庵。

4、 (1)可以濯我缨 可以濯我足

(2)退隐不仕

5、“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⒅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由此可以看出,士人想要流传美名到千年之后,不想像冰块那样一下就完全消失,那是有另有原因的呀。(指道德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 散文 答案 阅读 沧浪亭记散文阅读答案五篇 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