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城玮文档网 >作文大全 > 科技类素材

科技类素材

时间:2022-08-06 19:50:03 来源:网友投稿

 高三时评解读(4 4 )

 把握规律

 崇尚科学

 —— 凝聚抗击疫情的精神力量

 人民网评论部 秉持科学态度、尊重科学规律、坚守科学认知、实施科学举措,让科学精神的阳光穿越疫情阴霾的笼罩,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坚实力量。让尊重规律、崇尚科学成为一种习惯,让我们在科学的土壤里汲取经验和智慧,在自强的信念中凝聚勇气和力量。

 近段时间,中国科学技术馆上线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网络专题展览“新的对决”,吸引了众多网友点击观看。从解码“看不见的敌人”,到讲解如何层层筑牢防线,一场有知识含量更有力量的展览,生动呈现了中国疫情防控以科学为武器护佑人民生命健康的实践。

 疫情何以快速扩散?怎样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令不少人产生了疑惑。“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斗争有两条战线,一条是疫情防控第一线,另一条就是科研和物资生产,两条战线要相互配合、并肩作战。”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疫情防控工作十六字总要求中,科学防治是重要内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对决中,我们秉持科学态度、尊重科学规律、坚守科学认知、实施科学举措,让科学精神的阳光穿越疫情阴霾的笼罩,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坚实力量。

 “这是一个需要事实而不是恐惧的时刻,是需要科学而不是谣言的时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谈到疫情防控时这样表示。要战胜疫情,必须科学地防、科学地控、科学地治、科学地管。人们不会忘记,1月 23 日,武汉暂时关闭离汉通道,遏制病毒的扩散;从火神山医院到雷神山医院,我们以令世人惊叹的速度建设专门医院、改造方舱医院,解决收治病人难题;我们充分动员社区力量,构筑起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我们普及防护知识、延长春节假期、安排错峰复工复产,尽最大努力保护每一个人的安全……从控制传染源、救治被感染者,到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我们把握传染病防控规律,将科学精神、科学原则落实到疫情防控方方面面,迅速扭转了疫情扩散蔓延的严峻局面,赢得国际社会的称赞。

 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较量的最有力武器,是战胜大灾大疫的决定性力量。疫情发生后,一系列应急科研攻关迅速展开,一场科学防治之战由此打响。从研究病毒来源和传播特点,到制定优化临床救治方案;从以创纪录短的时间甄别出病原体,到率先研制出核酸检测试剂;从一个多月内 7 次更新诊疗方案,到新冠疫苗开始进行临床实验;从科学分析疫情传播规律及影响因素,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加强人员排查、监测……我们始终坚持向科学要方法、要答案,从而快速认识病毒发展的规律,让一项项科研成果加速涌现,为快速诊疗、科学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科学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文化和精神。在战疫时刻,我们不仅需要科学技术提供强有力的武器,更需要科学精神涵养求真务实的态度。疫情期间,我们以一场场公开透明的新闻发布会,让真实有效的信息及时抵达;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等专家积极发声,让科学出场,用事实说话,分析疫情形势,有力增强了整个社会对疫情的防控意识;鉴于各地疫情发展态势不同,及时增强防控的针对性、科学性……客观认识疫情、科学防治疫情,根据疫情形势因时因势进行调整,让人们关切而不惊慌,相信而日益笃定。这背后是对科学精神的严格坚守,也是对人民生命负责的严谨态度。

 疫情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科学、思考科学,也让我们更深刻体会到把握规律、崇尚科学的意义。对个人而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合理的生活方式、涵养健康的心理素质,都离不开科学的助力。而对整个社会而言,卫生系统更健全,医疗事业更先进,科研攻关解难题,同样离不开科学的支撑。从国家实力的增强到国家治理的完善,都需要科学精神的高扬,都需要实事求是态度的彰显。让尊重规律、崇尚科学成为一种习惯,让我们在科学的土壤里汲取经验和智慧,在自强的信念中凝聚勇气和力量。

 近日,三张不同颜色的卫星图片,让众多网友感叹“力量感满满”。红色,是中东部工业生产的热值;绿色,是正在不断复苏的耕地;金色,是武汉夜间不灭的灯火。三种颜色,展现着一个经历疫情考验后恢复发展活力的中国,一个蕴含着科学精神、科学力量而生机勃勃的中国。

 不为名利遮望眼 —— 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人民日报 姜赟

 奉献精神,是科学家最可宝贵的品质,是需要大力弘扬的一种科学家精神。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许身国威壮河山”,扎根戈壁大漠默默奉献;黄旭华为研制核潜艇“甘做隐姓埋名人”,30 年“水下长征”无怨无悔;黄大年“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用生命开拓中国的地球深部探测事业……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一代一代科学家,为科学事业舍身探索,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为造福人类无私奉献,不仅推动了中国科研事业的长足进步,也在人们心中耸立起矢志奉献的丰碑。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弘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这一要求赋予新时代科学家奉献精神以深刻内涵。面对推动科技跨越发展、勇攀科技高峰的时代重任,广大科技工作者唯有大力弘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甘坐“冷板凳”,肯下“数年磨一剑”的苦功夫,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才能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直达远方。

 科学是精益求精的事业,弘扬奉献精神就要潜心研究,静心笃志、心无旁骛。据统计,2018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从立项到结题的研究时间平均为 11.4 年。从科研规律看,研究成果往往难以一蹴而就,都有一个循序渐进、量变积累的过程。越是科技创新的要求迫切,越是要下一番沉潜专注功夫。那种盲目追逐热点、随意变换研究方向的做法,往往挖不到重大科技成果的真金。“从事基础研究,要瞄准世界一流,敢于在世界舞台上与同行对话;从事应用研究,要突出解决实际问题,力争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如此用心一处,刻苦钻研,方能取得世所惊叹的成果突破。

 科学是持之以恒的事业,弘扬奉献精神就要淡泊名利、力戒浮躁,不为虚名所扰,不被功利所惑。以“科学家亦不能免俗”为借口,把精力放到争待遇、抢帽子上;耐不住清静孤寂,不愿下苦功夫、笨功夫,稍小有成就便浅尝辄止……凡事先计名利而后动,只会在浮躁浮夸中迷失方向,丢失科研初心。对科学家而言,只有经千难万险而不放弃、长坐“冷板凳”而不盲从、遇各种诱惑而不动摇,才能创造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科学成就。同时也要看到,大力弘扬科学家的奉献精神,不等于让科学家辛苦又清贫。我们必须落实好各项改革要求,进一步完善待遇和激励机制,营造尊重科研规律、适合潜心研究的环境氛围,为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做科研创造有利条件。

 “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门”,钱学森揭示的这一真谛,解释科学路上为何最需要静心笃志。“请等一等,让我打好这篇论文再走”,身患重病的著名冶金学家叶渚沛用人生最后一篇论文,诠释了何为科学家的一生挚爱……伟大的事业呼唤伟大的精神,千千万万个科技工作者脚踏实地、默默耕耘、同心奋斗,世界科技强国的美好愿景必能早日实现。

  O ZAO 可装糊涂,法治不能怠慢

 南方都市报 南都社论

  从 8 月 31 日一夜刷屏爆红,到 9 月 3 日被主管部门约谈,ZAO 只用了 4 天时间。

 在 4 天的时间里,ZAO 经历了投资人追捧、服务器承压、隐私权受质疑、微信封杀等种种事件。9 月 3 日,工信部约谈陌陌,要求对 ZAO 存在的用户隐私协议不规范等问题,组织开展自查整改,依法依规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ZAO 随后在微博作出回应,表示不会存储个人面部生物识别特征信息。

 “仅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如此简单有趣的玩法,引来无数人的追捧似乎并不意外。唯其如此,现在的反转来得未免太快了一点。

 为什么会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反转?有人归结为专业人士的质疑。这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如果仅仅是专业人士出面质疑,因其数量不多,要达到反转的效果无疑还需要一个过程。

 据媒体报道,实际上就在最初追捧 ZAO、向朋友圈上传换脸照片的时候,很多用户就已经有了隐隐的担心,只不过在最初的那一刹那,这种担心被好奇、惊喜暂时埋没了而已。但因为事关隐私,这种担心又很可能在一夜之后复苏。而正是这样一大股力量的汇入,铸就了今天 ZAO 的尴尬。

 这一点说明了什么?一言以蔽之,它说明用户的网络隐私保护意识正在迅速觉醒。

 明白了这一点再来看 ZAO 的用户协议,简直有恍如隔世的感觉。

 按照 ZAO 此前的授权协议,用户上传发布内容后,意味着同意授予 ZAO 及其关联公司以及 ZAO 用户在“全球范围内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授权和可再许可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可以对用户内容进行全部或部分的修改与编辑(如将短视频中的人脸或者声音换成另一个人的人脸或者声音等)以及对修改前后的用户内容进行信息网络传播以及《著作权法》规定的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全部著作财产权利及邻接权利”。“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授权和可再许可的权利”类似表述,明目张胆地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网络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几乎肯定会招来公众的怒火,难道企业对此居然全无省察?

 在舆论压力之下,ZAO 更改了隐私协议的部分条款。9 月 3 日,ZAO 又致歉称,作为一个初创产品,在大家核心关切的问题上“确实考虑不周。”为什么考虑不周?是因为无知,还是因为其盈利模式导致了对用户隐私的漠视?这是一个需要企业扪心自问的问题。

 是否真把用户的隐私权利放在心上,难免会有企业装糊涂,这不奇怪,重要的是监管需要及时跟上。就ZAO 的具体情况而论,其主要是为了娱乐而涉及到个人隐私,但当下刷脸技术已经运用到包括金融、信用等多个领域,假若缺乏高效有力的监管,各种麻烦和问题一定会层出不穷。

 现在,工信部出面约谈,是一个强烈的警示信号,其作用毋庸置疑。在此之前,ZAO 已经修改了其用户协议内容,在用户协议的开头部分增加了“特别提示”,但舆论认为“仍不足以打消用户的担忧”。按照工信部的要求,ZAO 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整改动作以增信释疑,不妨拭目以待。

 人脸识别等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正如专家所说,生物信息不可再生,“一旦泄露,你不可能再有第二张脸了”。享受技术进步又守住安全底线,用户自己先要把牢“生物隐私”的大门,与此同时,鉴于个人信息保护与大数据之间监管存在现实的模糊地带,因此包括立法、执法和司法在内,法治必须发力。

 2018 年 5 月,《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在欧盟历经四年立法商议后正式生效,条例以强化用户主权为特色,不仅扩大了监管范围,惩戒力度也堪称空前,因此被公认为史上最严格的数据保护条款。欧盟的做法或许可以给国内监管者提供不乏借鉴价值的思路。

 技术应用须守法律、伦理底线

 环球时报 朱巍

  从技术角度讲,AI+人脸识别是互联网应用发展方向,颠覆性地改变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应用,也是未来 5G 时代万物互联、人机互联的重要基础。从法律角度看,人脸识别,特别是 AI+人脸识别,平台获取的数据信息属于个人信息,是隐私权法律保护体系中的核心隐私。

 尽管隐私权本质属于民事权利,如果平台事先充分告知用户收集数据的范围、类型和目的,按照合法性、正当性和必要性的基本原则依法使用,一般来说,平台是可以通过网民协议等方式处分用户数据信息的。不过,移动端作为网络支付和社交平台,人脸识别就好比能够打开用户家大门的钥匙。网民协议作为君子协议,平台好好遵守倒是无妨,一旦发生了信息泄露或不当使用,这个危害是非常大的,数据的可复制性,将注定事后处置不能完全去除危害。

 在我国“一法一决定”实施之前,对个人数据违法违规使用问题大都以“亡羊补牢”为主。网安法实施之后,立法将信息数据安全置于最高保护地位,重点放到了信息数据的提前保护,“未雨绸缪”的新举措将数据信息泄露风险降到了最低。即便数据信息没有被侵害,只是存在较大风险的情况,例如此次“ZAO”软件的“换脸”应用,相关机关也可以依法进行必要的监管。

 “技术无罪”,这句话是需要前提的。第一,技术应该遵守法律。快播案刚过去没几年,P2P 技术被用作传播淫秽信息,这就是技术应被法律纠偏的地方。第二,技术应具有可控性。以网络信息传播为例,虽然网络服务提供者享有“避风港规则”的法律豁免,但网站必须设置举报端口和信息过滤机制,如果连基本的信息安全制度都不遵守,那么平台就需要承担“红旗规则”的法律责任。第三,技术必须向善。好的技术发展不能仅以流量、获利、生态和市场占有率为评价方式,好的技术应该是核心技术,创新才是技术发展的灵魂所在。我们要时刻牢记,技术本身也是双刃剑。只考虑赚钱的技术,最终会失去人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的平台很难走得远。

  我们必须承认,立法具有一定滞后性,技术又走得过快,这对矛盾的解决机制中,还有“第三种力量”——道德伦理,技术的进步必须受到道德性的约束。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视频换脸,甚至作为监控学校师生上课的工具,这本身就是不道德的行为。换脸的代价是个人信息的泄露风险、侵害人格权事件的发生、影视作品版权和演员表演权的损害。监控师生上课的代价,是让教学失去精彩内容吸引学生的意义,让老师失去课堂控制的权威,让未成年人敏感信息存在曝光的可能,让学生失去天真烂漫的天性。

  即便是网民协议写得再好,法律授权获取得再完整,换脸技术和课堂监控仍然不应成为 AI+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所,前者涉及人格尊严和信息安全,后者涉及师道尊严和学生自由,这都是伦理道德制约技术应用的重要体现。

  互联网下半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只有核心技术才能带来真正的市场和红利,换脸和课堂监控这类“花拳绣腿”,特别是在平台信息安全技术和制度保障尚未百分之百完备的时候,应尽快喊停。(作者是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克隆宠物,且慢流行

  钱江晚报

  谢军

 为复原爱宠而花重金克隆,看似不可思议,但有人却义无反顾。据红星新闻报道,近日,家住杭州的荟荟花费 38 万元克隆已故宠物狗,引发不少质疑。有人认为,“克隆了肉体,能克隆灵魂吗?”“有这么多钱为什么不去帮助贫困儿童”。而在荟荟眼里,狗狗能唤起特殊而温馨的回忆;相较于失去爱宠的悲痛,花这些钱抚平心伤很值得。

 对于把钱用在宠物身上的举动,可能没有养过小动物的朋友无法理解,但宠物对主人情感寄托非常重要。对于荟荟花 38 万元克隆宠物狗的心情,笔者可谓是感同身受。与父母聚少离多的童年,让笔者只能与宠物狗“小伙伴”玩耍,它也就成了笔者的好朋友。有了宠物狗的陪伴,笔者不再孤单、害怕,与父母分离不再哭泣,甚至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敢与担当。而面对宠物狗病故,笔者却难以抑制内心的悲伤。

 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宠物的城镇居民越来越多,宠物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统计,截至 2018 年底,我国城镇饲养宠物狗、猫人群达 5648 万人,宠物市场规模达到 1708 亿元,同比 2017 年增长了 20.5%。而且,人们对待宠物的观念早已物换星移,从起初将宠物看家护院到被视为“家人”“伙伴”,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改善宠物生活质量掷金。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因情感寄托而克隆已故宠物,也有企业因商业需要克隆宠物。曾参演 2014 年中国电影排行榜首的《心花路放》的小狗“果汁”便被克隆出一只新的“果汁”。宠物市场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延伸产业,克隆宠物规模化生产便是其一。低成本、需求大、成功率高……日新月异的克隆技术弥补人与宠物相处时限缺憾,也刺激了人们对宠物克隆的需求。面对美好发展前景的克隆宠物市场,商家对宠物克隆产业化生产趋之若鹜。

 不过,克隆技术的进步不等于社会的认可。为守护人类社会的安全与未来,克隆技术在宠物领域的应用必须接受法律制约,在法律与道德框架下,走向科学、安全、经济、伦理等价值最大化的应用高台。任何违反法律规定、职业伦理及道德规范的克隆技术应用都必须被惩治与制裁。而在动物保护法律体系尚未形成的当下,监管要紧随商业化宠物克隆步伐,加快出台有关规范标准。对其在哪些领域可以应用,如何应用都需要有明确的规范和监管。

 还要看到的是,如果在相应法律制度尚未形成前提下,推动克隆宠物商业化,放任未经严格医学和科学论证的产品流入社会,物种的生态平衡受到影响与否犹未可知。

 花开花落自有时,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皆常态。克隆爱宠是一种美好,而用领养代替买卖和克隆,保留珍贵记忆,让失去的爱宠永远活在心中是另一种美好。不反对克隆技术在法治框架下给那些失去爱宠的执念主人以抚慰,把陷入抑郁和苦闷的他们拉回来,让人与宠物的关系变得更加温暖。但在社会还未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克隆宠物还须谨慎对待。

 Hi Siri ,我还敢信你吗

  人民网特约评论员

 近日,苹果 Siri 被曝“偷听”一波未平,AI 换脸 APP“ZAO”被疑泄露隐私一波又起。谁能想到,终日厮守形影不离的手机正在悄悄把你出卖给陌生人。我给你零距离的信任,你却还我赤裸裸的背叛。

 尽管苹果公司和陌陌“ZAO”已做出回应,但近年来层出不穷的“AI 窃听”事件,一直在加重隐私泄露的严峻形势,加深公众的焦虑。隐私附着个体的标识,关联个体的尊严。隐私泄露得越多,人在生活中就越被动,对未来的选择权就越狭隘。追求技术和时代的进步,绝不能以牺牲公众的隐私为代价。

 大数据时代,曾经杂乱无章的庞大数据,可以借助高超的数据挖掘技术,精准地掌握用户的身高、体重、饮食爱好、人际关系网乃至价值观。“大数据就像一双看不见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在审视着我们的一切:购买了什么,或者想购买什么,在日常生活里消费使用了什么,我们的健康、驾驶方式、爱情及性行为,我们的观念”。偷听、窥视、秘拍……这样一些似乎远离我们生活的词语,因为智能手机的存在而变得触手可及,甚至已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这些对个人而言至关重要的隐私信息,是如何被这些企业挖掘,又是如何被使用的,在许多时候,当事人并不清楚。当你接到一个个骚扰电话或者一条条推送广告时,才会隐隐觉得自己似乎失去了一些东西。这恐怕才是公众焦虑的深层动机。

 “网络是有史以来最骇人听闻的间谍机”,此话毫不夸张。轻点电脑鼠标或手机屏幕,想要的衣服、鞋子,你想品的冷饮快餐,会在你期待的时间里送达手中,我们对此习以为常。但是这些无意间输入的一条条信息却可能涉及自己的隐私,而这些信息对商家而言可谓商机无限。从华住集团 5 亿余条用户信息泄露,到涉及30 亿用户信息的“史上最大数据窃取案”;从网络公然售卖个人信息,到商家精准投放商品广告,比比皆是的隐私泄露事件令人不寒而栗。“隐私不保”正在成为现实,我们正在变成“透明人”。

 “现代人的隐私无处安放”,“我们将面临一个赤裸裸的未来”,不是危言耸听。事实上,那些在网站明示“隐私政策”“隐私条款”,声称要有效保护我们隐私的企业,正在悄悄地甚至是越来越肆无忌惮地侵害着我们的隐私。遗憾的是,在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及时感知到伤害。这样的局面意味着人类长期争取的一种重要人格权利一一隐私权,在网络时代,正在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隐私权,是事关人身尊严的重要权利内容,对隐私的有效保护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人类从茹毛饮血、赤身裸体的原始生活状态,逐渐进入到举止有礼、衣着得体的现代文明社会,体现的正是追求美好寻获尊严的过程。当前,一些企业出于商业竞争或其他目的,收集、传播用户的隐私,是对现代公民人格权的侵害,也是对人类尊严的严重冒犯。理应引起对公民隐私保护问题的高度警醒,引发对大数据时代如何保护隐私的审视和思考。

 停止给用户“挖坑”,别再让信息“裸奔”,“苹果们”自己的发展之路才不会越走越窄。

 住手,不许动我的隐私

 人民网特约评论员

 当你对着苹果 Siri 喃喃细语时,可曾想到远在大洋彼岸,有人在凝神细听?甚至这些数据还有可能被滥用,发生类似联邦快递的“错递”事件?

 信息是大数据时代的金矿。个人信息尤其是私密信息泄露的越多,大数据的分析越精准,一转手,就能变现为商业帝国的财富。当前,随着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断演进,大量单体信息被整合生成“整合型隐私”,令人防不胜防。例如,根据某女士购买化妆品由浓妆产品转为淡妆产品,同时开始浏览育儿网站,大数据就能推断出其已怀孕这样本身极为隐秘的讯息,从而向其推销婴儿产品、少儿保险等。

 对用户的精准“画像”,当然有利于为用户提供更为贴心的服务,但是同时,它也成为刺激企业谋取增值利益的催化剂和加速器。更有甚者,一些不良商家还会向关联方售卖这些隐私信息,获取非法的超额利益。

 更令人担忧的是,网络隐私侵权常常是“无痕伤害”。一些互联网企业收集、分享、使用隐私信息,完全是在公民没有察觉的状态下进行的。“无痕伤害”绝不意味着伤害不存在,其隐性和滞后的特征,反而会令伤害余波不断、甚至放大。

 苹果、陌陌等等公司都会赫然设置“隐私政策”“隐私条款”或者“用户协议”,信誓旦旦地表示要保护用户的隐私。但是,当我们面对“苹果偷听”,以及此起彼伏的数据泄露、窃取、滥用、非法谋利等种种乱象时,面对诸如 ZAO 这样的换脸 APP,明确要求用户承诺“全球范围内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让授权和再许可的权利”这样的霸王条款时,我们的神经是否会被刺痛,我们是否还有信心认为自己的隐私处在安全状态? 隐私信息是我们安全生活的屏障,精神世界的衣服,“不被打扰的权力”。当前个人隐秘信息被盗用滥用,已带来骚扰信息、诈骗横行、数据窃取、人肉搜索等系列恶果。一些互联网企业肆意收集、恶意使用、无底线分享用户隐私,折射出这些企业对法律缺乏敬畏,对用户缺乏尊重,对利益的疯狂追逐已经达到了利令智昏的状态。

 任由这匹“瞎马”拼命跑下去,未来可能就是一个“裸奔”的世界,人人自危。有“财”无德,其行不远。打着“隐私协议”的幌子,做着“偷听”主人的买卖,总把用户安全挂在嘴边的互联网企业们,越来越不让人放心了。面对隐私保护乏力这样人类共同的焦虑,互联网企业应用真情回报信任,让良知和道义相伴,担起坚实的社会责任。“苹果们”既然认可用户是“上帝”,就应该惕励自省,为用户守牢隐私信息的藩篱。

 在我国,隐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曾被当作“阴私”,与“不名誉”相关联,不受待见。进入网络时代,人们对优惠便捷的追求,对各类应用 APP 的追捧,也让许多人有意无意放弃了对隐私的自我保护。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确,隐私属于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即使有人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也绝不能为窃取隐私提供一丁点的合理性。

 道理很简单,就算我夜不闭户,你也不能顺手牵羊。

  这 这 5 5 位中囯年轻人,正在让世界颤抖

 NO.1

 中国 G 5G 技术最年轻的核心研发人员

 他,15 岁读大学,19 岁获得世界级论文大奖,最令人吃惊的是,他竟是中国 5G 技术最年轻的核心研发人员:他叫申怡飞!

 出生于河北邯郸的申怡飞从小就是妥妥的学霸,初中只用两年读完,15 岁就参加高考并考入全国三大“少年班”之一的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学习信息科学与工程。

 大三结束,申怡飞 19 门课程全在 90 分以上,成为该学院始建以来唯一 一名拿年级第一的少年生。也在这时,他获知中国半导体行业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没有自己的“芯”,大部分高科技产品都要靠别人!

 “在这样受制于人的局面下,青年人,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应该主动站出来,做行业的开拓者,以制造‘中国芯’为己任!” 读研时,怀着科技报国的理想,17 岁的申怡飞师从“中国 4G 技术掌门人”尤肖虎教授,加入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攻 5G 技术中十分重要的极化码技术。

 研究初期工作非常艰辛,有时运行一个程序都要好几天,为了不耽搁研究进度,申怡飞干脆吃住在研究室,每天早晨同事推开实验室的大门,准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 经历整整一学期不分昼夜的研究,他的高效极化码平台,从最开始计算一组数据需要两秒,突飞猛进到 1秒钟计算 20 万组数据,达到当时全球最快的课题组速度!

 2016 年,还不到 20 岁的申怡飞,在经过 IEEE 评审委员会的严格评选后,成功获得全球最顶级的学术奖项:IEEEDSP 最佳学生论文奖。

 2018 年 4 月,当中兴被美全面制裁的消息传来,申怡飞触动极大,他更加争分夺秒地努力钻研!在 2019年年初,申怡飞团队开创的极化码方案,被写入 5G 行业标准。

 只有 21 岁的申怡飞,成为中国 5G 最年轻的开创者!中国 5G,领跑世界!

 2 NO.2 操控光子芯片的“魔术师”

 投身电子产业的年轻人中,除了年轻的申怡飞,还有对“光子芯片”极为执着的沈亦晨。很多人对沈亦晨并不了解,他是一位超级物理天才。

 22 岁时,他就以高分考入麻省理工学院读博,研究纳米光子学。

 2018 年,28 岁的沈亦晨入选由网易智能、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和 24 家评审机构共同评出的“2018中国 AI 英雄风云榜”年度人物,被称为“追光的人”!

 光无处不在,却尚未被人类充分利用,而沈亦晨的目标是:用光速加速 AI。

 这可能是光学计算有史以来最大的机会!却也是一个科学界研究了半个多世纪,都没有太多成效的难题,尤其在对光的传播方向上的控制,科学家们一筹莫展,从未有人实现过。

 直到 2014 年,沈亦晨在《科学》杂志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题为《宽波段光学的角度选择》的论文,首次实现了,在材料尺度上对光的传播方向的控制!除此之外,在沈亦晨读博期间,还发表了 25 篇重要论文,提交了 10 项专利!

 2016 年 9 月,沈亦晨在美国创立公司,目标是设计出划时代的产品:光子芯片,在这一领域,他是勇往直前的开路先锋。有评论称,沈亦晨的光子芯片一旦研发成功,将会使 AI 芯片的计算能力提升 1000 倍,同时能耗降低 100 倍,“这将是人类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进步!” 2017 年,沈亦晨凭借正在研发的光子芯片,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创业大赛和哈佛大学创新挑战赛的第一名。可在研发的道路上,沈亦晨和他的团队还有很多难题需要攻克,但他们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做出世界上第一台 可以商用的光子计算机!

 面对 7 纳米制程的光刻机不能进口到中国的现实,沈亦晨雄心勃勃,他瞄准最新的芯片技术方向——回

 避光刻机制程的光学芯片!

 目前,沈亦晨在美国创建的两家光学高科技公司,已有一家搬回国内,相信未来“中国芯”的征途里,一定会有他的名字!

 3 NO.3 比肩埃隆·马斯克的中国牛人

 与沈亦晨有着相似理想的,是一位励志研发中国民营火箭的“85 后”舒畅。想必大家都还记得,去年,埃隆马斯克用 Falcon9 火箭,把一辆特斯拉送向太空。而这件事之后一个月,中国也发生了一件大事!中国零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将第一枚民营火箭:“OS-X,重庆两江之星”成功发射!零壹空间的创始人舒畅,自此也被称作“比肩马斯克的中国牛人”。

 舒畅是个典型的“85 后”,自从 2004 年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来,他一直有一个在别人看来痴人说梦般的梦想:“要是有一天,某个在天空中的飞行器不仅是我设计的,而且造飞行器的公司也是我创立的,那该多骄傲!” 2014 年底,国家开始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商业航天领域,舒畅敏锐感受到这是一个巨大机遇,他在市场上转了一圈,却没发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想:“我为什么不能自己来干?”怀着造火箭的梦想,舒畅四处联系同学校友,组建自己的研发团队,虽然不少人认为他是异想天开,可仍然有 100 多个“85 后”被舒畅“造中国民营火箭”的梦想点燃!

 舒畅决定公司的名字叫:零壹空间,从 0 到 1,他要开创中国民营商业火箭先河!可迎面袭来的是排山倒海般的质疑:“你是异想天开吧,不要拿国外来对比,国情不同,中国不可能造出民营火箭。”听到这话,舒畅团队却被激起了好胜心:“以前没觉得这件事多有挑战,现在我们非得把火箭送上天不可。” 在 2015 年 12 月 24 日,在世界关注埃隆·马斯克的 Space X 火箭回收实验的时候,舒畅才刚刚拿到 1000万元融资,和埃隆·马斯克几亿美元的研发费相比,这点钱简直是杯水车薪!

 即使研制民营火箭希望渺茫,舒畅也没想过放弃!“大家说 95%是不可能的,但是,作为一个创业者,我要做的是在那 5%的可能性里面趟出一条路来!” 在 3 年刻苦攻关的岁月里,舒畅带着 100 多个年轻人,竟然接连完成了火箭发动机、一体化综控机、无线通信、飞控软件等核心硬件软件的自主研制!3 年的不懈努力,换来的是 2018 年 5 月 17 日,中国第一枚民营火箭的成功发射!舒畅和他的“85 后”研究团队,成为那天最亮的星!

 今年,舒畅的目标是,发射 4 枚固体运载火箭。谈及未来,他雄心万丈:“要做航天领域的华为!”这一句并非造梦空谈,零壹空间目前的订单已排期到 2020 年!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舒畅更希望能踏踏实实走出一条路:“我不慌不忙要积累 20 年,慢慢把这些技术、专利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4 NO.4 登上世界级科刊《自然》的最年轻中国女学者!

 在舒畅团队研发自己的火箭技术时,一位川渝妹子,用自己研发的核心技术,震惊了整个科研届!她的名字是刘明侦。

 刘明侦 18 岁留学英国,大一获得 Top5 奖学金,期末考试专业排名,连续三年都是全系第一。在 22 岁的年龄,她以毕业设计第一名的成绩,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硕士学位。也是在刘明侦硕士毕业这年,新型太阳能材料钙钛矿被发现,众多知名学者投入到新材料的研究中,刘明侦敏锐地意识到,新型太阳能材料,很可能对祖国十分有用,于是她转换自己的研究方向,进入牛津大学光电光伏研发中心,攻读博士学位。

 一般新材料的研究期只有 3 到 5 年,为了抢时间,刘明侦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有时一钻就是十几个小时。在她 23 岁这年,钙钛矿太阳电池实验大获成功,世界级科刊《自然》刊登了以刘明侦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她也成为登上《Nature》的最年轻中国女学者!刘明侦的论文开创了钙钛矿太阳电池新方向,成为该领域内,三篇引用量最高的论文之一!之后刘明侦仅用两年时间,就拿下了牛津大学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25 岁的刘明侦割舍不下对祖国的眷恋,果断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到四川电子科技大学任教,继续在钙钛矿太阳电池上的研究。

 归国后一年,刘明侦便入选第十二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她牵头成立了“应用化学研究中心”,使电子科技大学的化学与材料、能源、电子等热点方向强强联合,致力于突破国内现有传统太阳能电池瓶颈,实现与新一代薄膜电池叠加的新技术!

 在去年,年仅 28 岁的刘明侦被任命为,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成为该学院最年轻的副院长!

 优秀的履历和突出的成果,一下子让刘明侦成了“网红”,连《人民日报》都发表《90 后都当博导啦!》一文介绍刘明侦和她的研究成果。但是热衷于科研的她,自动屏蔽了一切外界干扰,一心一意继续研究项目。

 刘明侦说:“我们青年人这一代,当我们享受了足够多的家庭资源、社会资源和国家资源的时候,我们不仅是单单的个体了。我们应该为这个社会和国家多做一些事情,我们对这个社会和国家是有使命的,也是有责任的。”

 5 NO.5 曹原,解决世界百年难题的中国天才少年

 在材料领域,还有一个年轻人也做出了突出贡献,在 2018 年 3 月 5 日,一个重磅消息引爆全球,让全世界学者都望尘莫及的《自然》,竟然一天之内连续刊登了两篇同一作者关于石墨烯超导的论文!此时距离发现超导体,已过去足足 107 年了,世界终于迎来了这个领域的重大突破!而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就是中国青年,曹原。

 一个月读完初一,三个月读完初二,不到半年读完初三,2009 年 9 月,才 13 岁的他就考上了高中!别人都是中学三年,高中三年,而他读完初中高中,只用了两年时间!

 2010 年,14 岁的他参加高考,成绩公布,考出理科 669 的高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他送进了驰名中外的培养未来科研领域领军人物的“严济慈物理英才班”!

 之后,曹原前往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读博期间,他的才华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曾经,荷兰物理学家卡末林•昂内斯,发现一种将损失降到 0 的材质:超导体,昂内斯因此荣获诺贝尔奖。但令人遗憾的是,要想实现这种传输条件,必须在冷却至绝对零度,(也就是零下 273.15 摄氏度)这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此后百年间,无数科学家在黑暗中摸索,一直希望研制出能够在常温条件下,实现超导体性能的材料,却都以失败告终,直到中国天才少年曹原的出现。

 2017 年攻读博士期间,他发现了石墨烯中的非规超导电性,他推测,当叠在一起的两层石墨烯,彼此之间发生轻微偏移的时候材料会发生剧变,有可能实现超导体性能!然而当时国际上诸多有名望的物理专家, 对这一猜想嗤之以鼻,他们无论如何不相信这个仅仅 23 岁的中国学生能够解决困扰物理届 107 年的难题!

 面对物理前辈们的质疑,曹原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成果证明自己!然而把理论转为实验十分困难,伴随他最多的就是各种失败。不知经历多少不眠之夜后,在一次实验中曹原将两层石墨烯以 1.1°的角度叠加时,奇迹出现,超导体诞生了!

 在 6 个月的再次试验与验证后,曹原的研究成果变为两篇“重磅”论文在《自然》上发布,令全世界为之惊叹!作为 23 岁就登上《自然》并解决困扰世界百年难题的青年,无数顶级大学和科研机构向曹原抛出橄榄枝, 可是在轰动世界的论文发表仅 3 天后,曹原就回到了中科大,在中科大少年班成立 40 周年纪念会上,曹原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学成以后要回到中国去!” 这五位平均年龄只有 29 岁的年轻人, 他们,是一颗颗名副其实的新星,创造着一个个全新的科学奇迹。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中国雄于地球!百年前的呐喊,依然振聋发聩!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一个重视青年的国家,未来充满希望。一个接续奋斗的民族,前途无限光明。今天的中国,越来越多的以申怡飞、曹原、刘明侦、沈亦晨、舒畅为代表的杰出青年们,正在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我们坚信,未来的中国必定有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他们,必将用少年科技的星星之火,点燃一个属于中华民族的伟大时代!

相关热词搜索: 素材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