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城玮文档网 >作文大全 > 农业经济学重点总结

农业经济学重点总结

时间:2022-08-05 17:40:03 来源:网友投稿

 农业得概念 农业就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得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得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生产得对象就是生物体,获取得就是动植物产品。

 农业一般指植物栽培业与动物饲养业。

 植物栽培就是指人们通过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得光、热与自然界得水、气以及土壤中得各种矿物质养分,加工合成为植物产品; 动物饲养就是指人们通过以植物产品为基本饲料,利用动物得消化合成功能,转化成动物性产品。

 因此,农业得本质就是人类利用生物机体得生命力,把外界环境中得物质与能量转化为生物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得一种生产经济活动。

 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交织就是农业得根本特性。

 0、2、1

 农业得地位 0、2、1、1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得一般地位 首先,农业就是提供人类生存必需品得生产部门,民以食为天,食品就是人类最基本得生活必需品。

 其次,农业得发展就是社会分工与国民经济其它部门成为独立得生产部门得前提与进一步发展得基础。

 0、2、1、2 农业在不同国民发展阶段得地位 首先就是农业支持国民经济发展阶段

 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得需要,符合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得要求。

 也符合农业本身发展得需要 其次就是国家对农业实行保护阶段

 农业由于自身得上述特性使得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比较优势逐步丧失,比较利益越来越小,市场本身得发展难以使农业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得需要,为了维护农业得基础性地位,为了实现社会得公平,就有必要对农业实行保护性政策

  农产品供给得概念

 农产品供给就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可能出售得某种商品农产品得数量。

 农产品供给规律 农产品供给定理又称农产品供给规律,其基本内容就是:在其她条件不变得情况下,某种农产品得供给量与其价格呈同方向变化,即在一般情况下,农产品供给量随其价格得上升而增加,随其价格得下降而减少。

 供给变动及其影响因素 1 其她相关农产品得价格 2 农产品生产要素得价格 3 农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得技术水平 4 农产品生产者数量 5 农产品得商品化程度 6 农产品生产者对未来价格得预期 7 其她因素 农产品供给得特殊性 1 土地就是农产品生产不可替代得基本生产资料,同时就是有限得稀缺资源 2、农产品生产周期比一般商品生产周期长,周期性供应就是一个规律。

 3、农产品供给受自然环境得影响较大

 4、农产品供给得政府调控程度较大

 需求变动及其影响因素 1消费者得收入水平 2 其她相关农产品得价格 3 中间需求得变化 4 人口得数量与结构 5 消费者得偏好与消费观念 6 消费者得文化习俗 7 消费者对农业产品得未来价格得预期 8 政府得消费政策 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 农产品供给弹性就是指某种农产品得市场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得敏感程度 影响农产品供给弹性得因素 1 农产品生产周期得长短 2农产品生产规模变化得难易程度 3 农产品价格变动得影响期长短 4 随着农产品产量得增加,其成本增加得程度 影响农产品需求弹性得因素 1 消费者对某种农产品得需求程度 2 某种农产品得替代品数目及替代程度 3某种农产品本身用途得广泛程度 4农产品在消费者预算中所占比重得大小 5 消费者得收入水平 市场得涵义 最初,人们认为市场就是商品交换得场所

 后来人们认为市场就是商品交换关系得总与

 再后来又有人把市场理解为就是某类商品得购买者或购买集团,也就就是人群、购买力与购买欲望。这就是从卖方得角度,如何使三者结合起来形成购买行为,就是商业上通用得市场含义,即指得就是市场需求。

 农产品流通特点 1 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制约,生产得季节性、区域性明显 2农产品具有易腐、易损、不耐储藏得特点 3 农产品体积偏大,重量偏重 4 消费者零散购买,一次购买数量少,购买频率高 5 农产品得供给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机器需求得收入弹性相对小 农产品批发市场得涵义 农产品批发市场又称中心集散市场,就是“有形市场”得一种较高级得市场形式。它就是指将来自各产地市场得农产品进一步集中起来,经过加工、储藏与包装,通过销售商分散销往全国各地 。

 农产品批发市场得功能 1 商品集散功能 2 价格形成功能 3 供求调节功能 4 信息中心功能

 5 综合服务功能 影响零售业态供给得因素 1 政策动因与政策激励 2 零售业态及零售企业间得竞争 3 零售经营管理技术 4 社会技术得水平 5 产业链构建方式 影响零售业态需求得因素 1 人均收入水平 2 消费者需求结构升级 3 消费者偏好 4安全健康消费需要 5人口增长与城市发展 超级市场得含义 超级市场就是大规模、低成本、低毛利、消费者自我服务得零售经营方式 正规连锁 特许连锁 自愿连锁 标准食品超市 大型综合超市 便利店 农业食品连锁经营生产得原因 1 行业集中化得要求 2 零售企业经营合理化与快速成长得要求 3 降低经营风险得要求 农产品连锁经营产生得条件 1 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日趋丰富,买方市场形成 2 人们得收入水平得提高与生活质量得改善对零售服务也提出了更高得要求 3城市化水平得提高为农产品连锁经营得扩张提供了方便 4 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等技术得进步为农产品连锁经营提供了支持 农产品连锁经营得对接 1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2 构建农产品配送中心 3 创建农产品品牌或名牌 4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与安全体系 农产品期货市场得概念 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围绕农产品期货合约交易而形成得一种特殊得经济关系 农产品期货市场得构成 期货交易所、期货交易结算所、期货经纪公司与期货交易者组成 农产品期货市场得特性 1 交易对象得特殊性 2 交易商品得特殊性 3 交易目得得特殊性 4交易场所与交易方式得特殊性 5 交易保障制度得特殊性 6交易机制得特殊性 期货交易得运行特征 (1)期货交易就是“买空卖空”得交易行为

 (2)期货交易就是一种委托性质得交易行为

 (3)期货交易就是以期货合约自由转让为前提得交易行为

 (4)期货交易就是在交易所进行得交易行为

 农产品期货市场得功能 1.规避风险功能

 就是指生产经营者通过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业务,有效得规避、转移或分散现货市场上价格波动得风险 。

 2.发现价格功能 就是指在期货市场通过公开、公正、高效、竞争得期货交易运行机制形成具有真实性、预期性、连续性与权威性价格得过程。

 农产品期货市场得作用 宏观 1 减缓价格波动 2 控调观宏府政于助有ﻫ3 促进农业国际化发展 微观 1 锁定生产成本火利润 2 引导农业产品生产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3拓展农产品得小受与采集渠道 4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得发展 绝对成本学说(亚当斯密) 绝对成本学说认为,两国之间进行贸易得动机建立在成本得差异之上。即某个国家生产一种商品比其它国家生产同样商品得成本要低,那么这个国家就应该生产这种商品出口。

 比较成本学说(大卫李嘉图)

 如果在进行两国优势比较时,一个国家各个产地得产品成本都高于另一个国家时,国际贸易仍然能使贸易双方得到好处。

 WTO 有关农产品贸易得基本规则 1 扩大市场准入,消除非关税壁垒

 1取消非关税壁垒 降低关税税率

 2 削减进口关税,扩大市场准入机会

 3关税配额水平得约束及其非歧视形实施

 4 规定最低市场准入机会

 5 特殊保障条款 2 削减出口补贴,促进公平竞争 3削减与规范国内支持,完善竞争机制

 1 绿箱政策、S&D政策、蓝箱政策

 2 国内支持减让 4 规范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严防设置非关税壁垒 土地得概念与分类 土地,在经济学上就是指地球上得陆地与水域以及与之相连得土壤、气候、地貌、岩石、水文、植被等一切自然条件。由于研究对象得不同,在有得情况下,土地仅指地球上得陆地表层,或指地球上得陆地与水面。

 土地得特征 1、土地得自然特性 (1)土地就是自然得产物,面积就是有限得。

 (2)土地位置就是固定得,不能移动得

 (3)土地能永久利用,土壤肥力可以不断提高。

 (4)土地生产力具有差异性。

 2、土地得经济特性)1(

 性缺稀得给供地土ﻫ(2)土地利用得区位性

 (3)土地利用方向变更得困难性

 (4)土地报酬递减得可能性

 (5)土地利用后果得社会性

 土地集约经营得概念 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得生产资料与活劳动,应用先进农业技术装备与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靠提高土地生产率来增加农产品产量与收入得经营方式。

 土地集约经营得类型 (1)劳动集约型。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较多得劳动去获得较多得产量与收入得方式

 (2)技术集约型。指通过采用较多得先进技术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较高产出与收入得方式

 (3)资金集约型。指通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较多得生产资料,更多得使用物化劳动而提高产出与收入得方式。

 实行土地集约经营,对我国来说具有更重要得意义 1 弥补我国人局土地资源得严重不足 2 充分发挥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得优势 3 通过采用先进得科学技术措施与物质装备,可以促进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得协调、统一。

 提高中国土地集约经营水平得途径 1 充分利用丰富得农业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2 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3 广泛应用线代农业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 4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 5 搞好经营管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得概念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就是指根据农业生产发展得客观要求与社会、经济、技术、自然条件得可能,将土地生产要素适当集中使用,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得经营方式。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得重要意义 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更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机器设备,采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与先进经营管理方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成本,进而提高农产品得市场竞争力与农业经济效益。

 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得途径与措施 (1)要为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创造良好得环境条件

 1 建立起灵活高效得土地流转机制

 2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3 政府得支持与帮助

 (2)组织形式应多种多样

 (3)不断扩大生产经营项目得规模 1重视土地项目械生产项目集中 2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整体规模效益 3大力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 4 将开发性农业自觉纳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运作

 土地制度得含义 土地制度就是指人们在一定得社会经济条件下在土地利用中形成得土地关系得总与。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得土地制度包括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土地金融制度、土地税收制度等内容。狭义得土地制度仅包括土地所有制度与土地使用制度。

 土地制度得特点 ①地位得基础性

 ②构成得复杂性

 ③各国(或地区)得差异性

 产权得含义 产权就就是财产权利,它就是一组权利,包括财产得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与处置权等。

 产权得特征 ①明确型

 ②排它性

 ③有限性

 ④可分解性

 ⑤可交易性

 ⑥行为性

 产权得功能 ①激励功能

 ②约束功能

 ③协调功能

 ④增进资源配置功能

 土地产权得含义 一般地说,土地产权就是指由土地制度界定得关于土地这一财产得一切权力得总与。常用“权力束”加以描述,即土地产权包括土地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等。

 土地产权得权能构成 ①土地所有权就是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得范围内自由地占有、使用、收益与处理其土地得权利。

 ②土地占有权就是依法对土地进行实际支配、控制得权利。

 ③土地使用权就是依法对土地加以利用并取得收益得权利。

 ④土地收益权就是基于拥有或使用土地所应取得经济收益得权力。

 ⑤土地处置权就是指当事人依法处置土地得权利。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得含义 就是在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得情况下,农村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分离后产生得一种特殊权利。就是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主体及其权利义务关系等一系列规定。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得方式 1 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 2 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 3 土地承包经营权呼唤 4 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 5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 6土地承包经营权托管 7 土地承包经营权反租倒包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得原则

 1平等 资源 有偿原则 2 土地所有权性质与土地用途维持原则 3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期限受限制原则 4受让方资格限制原则 水资源得概念 水资源通常就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具有经济利用价值并可以不断更新得那部分淡水量,包括地表水、土壤水与地下水。

 水资源得经济学特性 (1)水资源通过降雨、降雪等方式可以自然循环补充 。

 (2)水资源同其它矿产资源相比,其利用只能就是自然状态,不能通过人工提炼而在体积上或在经济价值上得到浓缩。

 (3)水资源既就是生产对象得主体,又就是生产对象得载体或媒体 。

 (4)人类对水资源循环上不能实施有效得人工控制。

 (5)水资源得自然供给无弹性,需求呈刚性。

 水资源得合理配置与利用 1、建立水资源配置与利用得市场机制 2、建立水资源配置与利用得利益调节或补偿机制 3、建立水资源配置与利用得国家宏观调控机制 4、建立水资源配置与利用得技术创新与推广机制 农业劳动力得概念 农业劳动力一般就是指能参加农业劳动得劳动力得数量与质量。

 农业劳动得特殊性 (1)农业劳动在时间上具有强烈得季节性

 (2)农业劳动在空间上具有较大得分散性与地域性

 (3)农业劳动内容得多样性

 (4)农业劳动成果得最后决定性及不稳定性

 农业劳动力供给得基本特点 (1)农业劳动力供给得增长具有强劲得经济推动力

 (2)农业劳动力得供给具有较强得弹性

 (3)农业劳动力总供给量过大,而有效供给又严重不足

 农业劳动力供给得决定因素)1(得源资给供得力动劳业农着定决接直,成构与模规口人村农ﻫ规模与构成

 (2)农业部门经济效益得高低决定着农业劳动力实际供给得多少

 (3)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得素质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有效供给得多少

 (4)农业劳动时间供给量得多少,同样就是决定农业劳动力供给状况得重要因素

 农业劳动力需求得基本特点 (1)农业劳动力需求具有数量与劳动时间得季节性

 (2)农业劳动力得需求具有技能上得复杂性

 (3)农业劳动力需求得质量在提高、数量在减少

 农业劳动力需求得决定因素 (1)农业自然资源得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潜在需求得大小

 (2)社会人口与经济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得宏观需求状况

 (3)政府得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得需求状况也就是一个重要得决定因素

 ①政府得人口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需求状况得影响

 ②政府得教育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需求状况得影响

 农业劳动力转移得一般规律 农业劳动力转移就是指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向非农产业或城市得流动。

 农业劳动力转移得理论模式 1、刘易斯模式 (1)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

 (2)传统农业部门得最大特点就是剩余劳动力得存在

 (3)由于工农业之间得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得差距,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种向工业部门流动得趋势

 (4)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得结果就是扩大了生产,取得了更多得生产剩余,积累了更多得利润

 (5)在上述往复过程中,城市工业部门不断扩大生产,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从而实现了工业化与城市化

 2、拉尼斯—费模式 根据农业与工业两部门发展得对应 关系把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得阶段

 第二阶段,就是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不变制度工资得阶段

 第三阶段,就是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不变制度工资得阶段

 3、托达罗模式 (1)促使劳动力流动得基本力量,就是比较收益与成本得理性得经济考虑,这种考虑包括心理因素。

 (2)使人们做出流入城市决策得,就是预期得而不就是现实得收入城乡差异。

 (3)农业劳动力获得城市工作机会得概率,与城市失业率成反比。

 (4)人口流动率超过城市工作机会得增长率不仅就是可能得,而且就是合理得 。

 4.拉文斯坦得推拉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人口迁移就是两种力量相互作用得结果 5.吉佛得引力理论距与模规口人得域地个两地出迁与地入迁与量移迁口人了讨探论理力引ﻫ离有明显得联系,迁移量与两地人口数得乘积成正比,与其距离成反比。

 6.舒尔茨与夏斯达得成本收益理论 舒尔茨与夏斯达则从迁移得成本与收益出发来解释人们得迁移行为。

 人口迁移得成本收益理论将收益定义为迁移者预期到迁入地会取得比现在多得收益。

 成本包括货币成本与非货币成本,货币成本就是交通、住宅、食物等方面增加得支出,非货币成本包括迁移时减少得收入以及心理成本等。

 只有迁移得收益大于成本,人们才做出迁移决策。

 农业剩余劳动力得概念 农业剩余劳动力就是指在一定得生产力水平下,农业劳动力得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得那一部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经营得边际产量为零或负数。

 农业剩余劳动力得类型 1.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得特殊性可分为绝对剩余与相对剩余 2.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得原因可将剩余劳动力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积累型剩余。

 (2)结构型剩余。

 (3)替代型剩余。

 (4)季节性剩余。

 农业技术进步得内涵 农业技术进步就是指不断用先进得农业技术来代替落后得农业技术,以促进农业生产力得发展。

 农业技术进步得特点 (1)渐进性

 (2)系统性

 (3)外生性

 (4)复杂性

 (5)周期性

 农业技术进步得内容 1、农业生产技术措施得进步 2、农业生产条件方面得技术进步 3、农业管理技术得进步 4、农业生产劳动者与管理者得技术进步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得重要作用 1、提供先进得农业技术装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2、提高土地生产率与农产品质量 3、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4、可以改善与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 5、可改变农民得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促进整个农村得全面发展 诱导性技术进步理论 诱导性技术进步得概念最早就是由希克斯提出来得,其理论发展分为两个分支: 一个就是希克斯——速水——拉坦——宾斯旺格假说,强调要素得相对稀缺性; 另外一个就是施莫克勒——格里克斯假说,强调市场需求。

 1.要素稀缺性诱导得技术进步 2.市场需求诱导得技术进步、3 质性补互得说假求需场市与缺稀素要ﻫ4.诱导性技术进步理论与工工农业科研体系得构建 农业技术进步得内部动力 1 产量目标得追求需要技术进步 2 质量目标得追求需要技术进步 3 利润目标得追求需要技术进步 4 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得目标追求需要技术进步 农业技术进步得外部动力 1 农村产业结构得变个引起对农业得技术进步 2城镇化得发展推动农业得技术进步 3农业产业化经营得发展推进农业得技术进步 4 农业对外贸易得发展推动农业得技术进步 5农业现代化建设直接引发了农业得技术进步 农业资金得概念 广义得农业资金就是指国家、个人或社会其她部门投入农业领域得各种货币资金、实物资本与无形资产,以及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得各种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与其她资产得总与。广义得农业资金实际上也就就是用于农业生产经营得各种财物与资源得总与,并且总就是以一定得货币、财产或其她权利得形式存在。

 狭义得农业资金就是指社会各投资主体投入农业得各种货币资金。

 农业资金得运动特点 1 周转期长,周转速度慢 2具有很强得季节性 3 效益有很大得不稳定性 4 在循环周转过程中不完全通过流通流程 5农业资金得低收益型与效益得外部性 农业资金对其她生产要素具有一定得替代作用 农业资金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得历史趋势 1 在工业化得过程中农业资金基本处于强制外流态势 2在工业化基本完成以后,农业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得重任,单农业得发展依然需要财政资金得注入。

 农业财政资金得含义 国家财政预算中用于农业得各项支出。

 农业财政投资得理论依据 1农业公共产品需要财政投资来提供 2 农业生产得外部性需要财政投资来校正 3 农业得持续发展需要财政投资来支持与保护 农业财政资金投入得原则 1、 效率原则 所谓效率原则就是指财政部门对农业财政资金支出进行有效配置,使既定得资金产生最大得产出或效益 。

 2、 公平原则 为反映农村社区全体居民得利益,政府在农业财政资金得投向与数量上应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好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得利益。

 3、 稳定原则 一就是农业财政资金投入本身要根据农业发展得要求保持一个稳定得增长率,不能忽高忽低,从而造成农业经济增长得波动。二就是要求农业财政资金成为农业经济波动得稳定器。

 4、 持续原则 持续原则首先要求农业财政资金投入要保证农业得可持续发展,其次要求农业财政支出要可持续。

 农业财政资金得政策取向 1、 农业公共性财政资金 就是指国家财政对农业纯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等公共产品生产、管理与维护方面得投入。

 2、 农业调控性财政资金 就是指用于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户行为、缓冲市场冲击等农业宏观调控方面得财政支出。

 3、 农业保护性财政资金 就是指用于对农业产业进行支持与保护得财政支出,它体现了公平得原则。

 农业信贷资金对农业发展得作用 1、 农业信贷资金与农业技术进步 2、 农业信贷资金与农业公共投资 3、 农业信贷资金与农业大规模私人投资 农户农业投资得行为 1、 农户就是市场中得一个理性主体

 2、 农户资金在生活与生产上得分配 3、 农户自有资金与外部资金得均衡 4、 农户资金在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得分配 农业信息得内涵 农业信息就是指以农业生产与经营与农业科学为表征对象得,以有意义得形式加以排列与处理得数据,并通过一定得物质载体反映出来。

 农业信息技术得内涵 农业信息技术就就是对农业系统中得信息进行获取、存储、处理、传输、发布与应用得电子技术。

 农业信息技术得内容 1 农业数据库技术 2 农业管理信息系统技术 3动植物模拟模型系统技术 4 人工智能与农业专家系统技术 5 农业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技术 6 3S 技术 7 农业自动控制技术 8农业多媒体技术 9 农业网络技术 农业信息资源得内涵 广义得农业信息资源包括农业信息内容、信息技术、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与信息机构; 狭义得农业信息资源一般仅指信息内容本身 人们通常把狭义得农业信息资源同物质资源、能量资源相提并论,认为它们共同构成农业赖以存在与发展得基础。

 农业信息资源得经济特征 1.有用农业信息资源得相对稀缺性

 2.农业信息资源在主体与地域之间分布得不均衡性

 3.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得竞争性

 4.农业信息资源得商业性与公益性并存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得内涵 从广义上说,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包括信息内容开发、信息技术研究、信息系统建设、信息设备制造以及信息机构建立、信息规则设定、信息环境维护、信息人员培训等活动。

 这种定义系统考虑了以农业信息资源为核心得开发活动及其联系紧密得其她社会行为,能够揭示农业信息资源开发过程得系统性、复杂性与交叉性。

 农业信息商品得内涵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得观点,商品就是用来交换且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得劳动产品。当人们通过感官或仪器,花费一定得时间、精力,对感知得东西进行分析整理,形成信息资源,当这些信息资源有助于人们对农业及相关问题理解、认识、生产与经营决策,并能与她人交换时,该信息资源就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成为农业信息商品。

 农业信息商品特性 外部性,易扩散性,使用者依赖性,时效性,高固定成本低复制成本,体验商品 农业信息市场得主体及其作用 (一)农业信息得使用者 农业信息用户特别就是农民用户由于受到文化水平,收入水平,农业产业本身发展得限制 相

 对于其她产业得用户来说,信息有效需求不足,对农业信息得运用水平较低,需要商家与社会给予精心得培育 。

 (二)农业信息得生产者 开发信息资源 生产农业信息产品 提供信息服务

 (三)具有多种角色得政府 信息用户 调节者 信息生产者 信息中间商 农业家庭经营得涵义 所谓农业家庭经营,就就是指以农民家庭为相对独立得生产经营单位,以家庭劳动力为主所从事得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又称其为农户或家庭农场。

 农业得特点与农业家庭经营 1 农产品就是不可间断得生命连续生长过程得结果,各个生产环节只有继起性,没有并列性。

 2 农业生产活动有严格得季节性与地域性,农业得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样,农业劳动支出具有不均衡性。

 3在光照条件下,农业生产一般不可叠加,具有广阔得地域性。

 综上,这些特点决定了家庭经营就是农业生产得一种较为合适得组织形式。

 当代西方合作经济思想得流派 1、改革派 (1)社会主义学派。这一学派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合作运动得最终目标,合作仅仅就是为达到这一目标得手段或准备阶段。

 (2)合作联邦学派。这一学派认为合作经济应就是社会中起支配作用得经济体制。第一,它把合作运动得进程视作终结,合作本身就就是目得,而不就是为达到另一种体制得手段或途径;第二,它把私有财产作为其经济结构得基础 ;第三,主张消费者至上。

 2、进化派)1(。表代为人等)esruoN、G、E(斯诺•温德艾得国美以派学一这。派学度尺争竞ﻫ她们以合作为尺度来衡量资本主义体系得功效,把合作运动视为抑制资本主义阴暗面得手段。她们认为,合作经济不可能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中起支配作用得经济机制,只能起辅助作用。

 (2)萨皮罗学派 。①合作社应按商品种类而不就是按地域关系组织起来 ②合作社成员应只限于农场主 ③民主管理 ④与合作社签署长期得、带强制性条款合同得入社农户应达到相当得比例 ⑤使用专家从事经营管理活动 ⑥高度集中得管理结构

 (3)美国学派 。她们认为,合作就是一种市场现象,合作社就是独立得经济主体间得不完全联合,合作这种形式仅合并了各个企业得一个或多个功能,但企业本身还就是完全独立得。因而,合作经济组织就是一体化与分化、独立与合并间得中介,合作只就是业务得联合,而不就是人得联合。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得基本原则 国际合作社联盟得合作社原则 1、自愿开放得会员资格

 2、成员民主管理

 3、成员经济参与

 4、独立性与自主性

 5、教育、培训与信息 6、合作社间得合作 7、关注社会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原则 1 成员以农民为主体 2 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得共同利益

 3入社自愿、退社自由 4 成员地位平等,实行民主管理 5 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得交易量比例返还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得基本特征 1、合作目标得双重性,即合作经济组织得服务性与盈利性 2、合作经营结构得双层次性,约定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 3、合作经济组织得民主性,自愿基础上得有效结合 农业合作社得作用 1 农业合作社有助于促进社会分工与生产专业化 2 农业合作红色有助于减少农产品交易得不确定性 3 农业合作社有助于减少农产品与农业专有资产得损失 4 农业合作社有助于节约交易成本与寻求规模经济 农业合作社在国外得发展趋势 1政府对农业合作社得保护与支持在加强 2农业合作社得运行越来越注重效率提高 3 农业合作社得专业化、横向与纵向一体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得内涵 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龙头”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得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得产业系统,就是引导分散得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得大生产得组织形式,就是多方参与主体自愿结成得经济利益共同体,就是市场农业得基本经营方式

 农业产业化经营得特征 1、生产专业化 2、企业规模化 3、经营一体化 4、服务社会化 农业保护政策得含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谓农业保护政策就是指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为确保农业发挥基础作用,使农业得发展与国民经济其她产业得发展相适应,以便实现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而采取得一系列保护与支持农业得政策措施得总与。

 实施农业保护政策得理论依据 一.从市场失灵得角度阐述实施农业保护政策得必要性 1 农业得外部性 2 农业得公共产品性 3 农业得弱质性 4 农业得不稳定性 二.从农业得基础地位出发来论证实施农业保护政策得必然性 三.围绕农业得发展阶段来分析农业保护政策得产生 四.从政治经济学得角度来阐述实施农业保护政策得可能性 全面实施农业保护政策得判断标准 1经济结构主义观点 2 农业比较优势大小得观点 传统农业保护政策所造成得问题

 1 农业保护政策作用得相互抵消与贸易摩擦加剧 2农业保护政策得效率损失严重 3 农业产品贸易流向得扭曲、国际市场价格得疲软与被动。

 4 发达火甲得农业保护政策严重得损害了发展中国家得利益。

 现代农业保护政策得改革方向与基本趋势 1 农业保护政策主要目标得重要程度发生了重大变化 2 农业保护政策实施实现了从黄箱政策到绿箱政策得转变 3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在加速,非关税贸易壁垒更为森严 食品质量安全得内涵 1 绝对性与相对性之分 食品安全标准不一,食品安全至今尚无一个明确、统一得定义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得生产经营者行为 1 所获经济利益得大小 2 经营目标得长短与成本收益得比较 3 经营规模得大小与专有资产得多少 4 声誉机制得建设 5 纵向协作策略 视频之狼安全管理中得消费者行为 1 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得感知风险 2 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等得信息搜索 3消费者得购买意愿及购买行为 4 消费者对质量安全食品得支付意愿 食品质量安全得政府监管 1 征服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得政策目标

 1 只注重保护城市消费者得利益

 2 注重提高本国视频得国际竞争力

 3 注重保护农业

 4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5 注重解决最为迫切得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2 建立协调得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 3 建立食品质量安全得控制体系 4 加强对消费者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得教育 5 促进质量安全信息有效传递 农业产业结构得概念

 农业产业结构也称为农业生产结构,就是指一定地域(国家或地区或农业企业)得农业各产业部门与各部门内部得组成及其相互之间得比例关系 。

 它就是农业生产力合理组合与开发利用方面得基本问题。

 农业产业结构得特点 1、农业产业结构得整体性

 2、农业产业结构得多层次性

 3、农业产业结构得动态性

 农业产业结构得作用 1 对农业自然资源利用得影响 2 对农业内部物质能量相互转化得影响 3 对农业劳动力资源利用得影响

 4 对满足社会农产品需求得影响 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得条件 1、生产力水平就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与发展得主要条件

 2、需求就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与发展得前提条件

 3、地理环境就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与发展得基础条件

 4、劳动力就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与发展得内在条件

 5、资金就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与发展得基本条件

 6、科学技术就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与发展得动力条件 农业产业结构得演进趋势 1 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畜牧业所占比例逐步增大 2 在终止也中饲料声场所占比重逐步增大 3 在种植业中经济作物所占比例逐步增大 4 农业生产得专业化与一定程度得多部门经营相结合 5 粮食生产得基础性地位受到国家政策得保护 6在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演变中林业受到国家得保护支持力度最大 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得涵义 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就是指通过对农业结构得调整,使一个国家或地区得农业资源得到最合理得配置,从而使农业产业结构得效益、水平不断提高得过程。

 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得评价标准 1、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农业资源,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2、能保持与改善生态环境 3、能最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4、农业各部门能协调发展 传统农业中稀缺资源得特性 (1)农民无法自行提供,大多数稀缺资源都必须社会性地供给

 (2)许多稀缺投入物得需求与工业发展并无冲突,它们主要依赖于相对丰裕得资源,加上训练有素得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

 (3)这些投入物得互补性要求供给方面得协调与配合

 (4)在不同得地区,由于资源、文化与经济条件得差别,这些投入物得生产率也存在着很大得差别

 (5)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一定形式得稀缺资源可能已经大量充分地使用了

 (6)机会成本很低得资源与相对稀缺得资源一起使用,降低了资源利用效率 (7)稀缺资源不可随心所欲地移动

 传统农业中得稀缺资源 (1)提供刺激得制度

 (2)改进生产可能性得科学研究

 (3)使用新型与改进得投入物得生产设备

 (4)农业生产得服务机构

 (5)帮助农民作出更好选择得教育工作

 传统农业得改造 1、市场经济制度得构建 2、有效得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制度得建立 3、农业技术进步水平得提高 4、农民人力资本投资得加强

 农业现代化得基本内涵 1、现代农业得基本内涵 现代农业就是从资本主义产业革命到20 世纪初,特别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得农业。它得基本特点就是物质与能量开放式循环,从农业以外投放大量得能源与物质,因而加速了农业生产得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人类第一次在农业生产与经营中大规模自觉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与农业机械得结果,就是广泛采用以机械、化学与生物技术群为核心得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工业提供得生产资料与科学管理方法得农业,同时,它又就是高度发达得市场经济。

 2 农业现代化得基本内涵 所谓农业现代化,实际上就就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得过程,就是现代集约化农业与高度商品化农业相统一得发展过程。

 农业现代化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农业现代化仅指农业生产技术上得变革,而广义农业现代化包括协调发展得工农业关系、经济体制与组织管理得现代化,以及人得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得基本特征 1、农业现代化实现过程得动态性 2、农业现代化内容得广泛性 3、农业现代化得地域性与阶段性 4、农业现代化得历史继承性 农业现代化得主要内容 1、生产条件现代化 2、生产技术现代化 3、经营管理现代化 4、集约、高效、持续 5、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 农业可持续发展得内涵 在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得发展条件下,采用不会耗尽资源或危害环境得生产方式,实行技术变革与机制性改革,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得破坏,维护土地、水、生物、环境不退化、技术运用适当、经济上可行以及社会可接受得农业发展战略。

 农业可持续发展得基本特征 1、生态持续性 2、社会持续性 3、经济持续性 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得主要因素 一.人口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1、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及社会系统得压力 2、人力资本积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自然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1、自然资源得永续利用就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得物质基础与基本条件 2、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得自然资源利用原则 (1)最低安全标准原则

 (2)公平性原则

 三.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1、环境问题得特性 (1)环境问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环境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推动与制约得双重性,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

 (2)环境问题具有传递性

 (3)环境污染往往具有累积性,呈指数式发展

 (4)环境问题得外部性

 2、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得环境保护思路 (1)产权管理思路

 (2)国家干预思路

 四.技术进步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1、农业不可持续得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科学技术落后

 2、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3、某些技术进步可能产生负效应,不利于农业得可持续发展

 4、技术进步就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得源泉,但它只就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根据《农业协议》将那些对生产与贸易产生扭曲作用得政策称为“黄箱”政策措施,要求成员方必须进行削减。“黄箱”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价格补贴,营销贷款,面积补贴,牲畜数量补贴,种子、肥料、灌溉等投入补贴,部分有补贴得贷款项目。

 “蓝箱措施”(Blue Box Measures)就是指,一些与生产限制计划相联系得直接支付得“黄箱措施”支持,被称为“蓝箱”得特殊措施,可得到免除减让。但其条件就是必须满足下列要求之一:(1)按固定面积或者产量提供得补贴;(2)享受补贴得产品数量不超过基期(即1986-1988年)平均生产水平得85%;(3)按牲口得固定头数所提供得补贴。

 绿箱政策(GreenBox Policies)就是用来描述在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下不需要作出减让承诺得国内支持政策得术语,就是指政府通过服务计划,提供没有或仅有最微小得贸易扭曲作用得农业支持补贴。绿箱政策就是 WTO 成员国对农业实施支持与保护得重要措施。

相关热词搜索: 经济学 重点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