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城玮文档网 >作文大全 > 专题三,传统文化经典

专题三,传统文化经典

时间:2022-07-24 15:5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专题三

 传统文化经典 近三年浙江卷命题与考情分析 卷别 题型 分值 考查内容 类型 考点 理解 评价 2019 浙江卷 填空、简答 6 分 《论语·宪问》 《孟子·滕文公上》 儒家经典 √ √ 2018 浙江卷 简答 6 分 《论语·述而》 《论语·泰伯》 儒家经典 √ √ 2017 浙江卷 填空、简答 6 分 《论语·公冶长》《论语·述而》 儒家经典 √ √

 1.从选材来看:2019 年、2018 年、2017 年古代文化经典阅读题材材料都出自儒家经典,材料内容较浅显。备考 2020,也要以儒家经典为主,适当兼及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容,也可将“名家对《论语解读》注解文段”“诸子百家选段”等作为命题材料进行比较阅读。材料间往往相互关联,相互印证,或相互对立,异同互现。考生必须储备一定的诸子百家的常识,答题时一定要理解到位,善于比较,工于鉴赏,还要学会结合现实社会来分析问题。做到借古鉴今,古为今用。

 2.从命题形式来看:2017 年以前,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对《论语》的考查题型涉及填空题和简答题两种,且这两种题型具有固定化的趋势。自 2017 年始分值增加 1 分,变为 6 分,体现出浙江卷对国学经典的重视。考查目标依旧涉及识记、理解、分析、概括、比较、赏析、评价、运用这几个方面,其中理解、分析、概括和评价是考查的重点,考查能力趋向综合,这一点,将在 2020 年的高考卷中延续下去。

  (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2 题。(6 分)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宪问》)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

 (《孟子·滕文公上》) 【注】

 相传尧传天下给舜,舜传天下给禹。

 1.“夫子自道”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子贡认为孔子的“我无能”是________的说法。(2 分) 解析 “夫子自道”是宾语前置句,“道”是“说”的意思,整体翻译就是“先生在说自己”。孔子认为君子有三个标准,而自己不能做到,很明显,这表现的是孔子的自谦精神。

 答案 先生在说自己 自谦 2.尧、舜是孔子、孟子推崇的“仁者”,按孔子说法,应该“不忧”;按孟子说法,却又会“忧”。根据材料,简述孔子、孟子这么说的原因。(4 分) 解析 孔子认为尧和舜是仁者,又说“仁者不忧”,即表明“仁者”道德修养高,凡事能通达面对,自然“不忧”;而孟子则强调尧、舜的帝王身份,在其位,自然要谋其政,他们都是有忧愁的,因为他们要寻找出众的继承人,理应为天下“忧”。

 答案 ①孔子认为有仁德者修为高超,乐天知命,所以面对人生各种不如意境遇时,都能“不忧”。②孟子立足尧、舜帝王身份,认为他们因为没有得到理想的继承者而为天下百姓“忧”。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睿智的人不迷惑,勇毅的人不畏惧。”子贡说:“先生在说自己呢。” (《论语·宪问》) 尧把得不到舜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作为自己的忧虑。

 (《孟子·滕文公上》) 练后思悟 思考 1:第 1 题你的正确率如何?

  思考 2:第 2 题主观题的答案要点你是怎样从原文中概括提炼的?概括提炼要点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知能精要] 主要文化经典的思想内涵 传统文化经典主要指先秦诸子百家经典,尤以儒家文化为重,兼顾道家、墨家、法家。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题表面上看只是给出一两个语段供你理解、分析和评价,其实,该语段背后反映的是诸子百家的思想。如果说语段的思想内涵只是一个“点”,那么,这个“点”背后是这位思想家广阔而深厚的思想这个“面”。因此,理解“点”,须有“面”的支撑,也就是说,考生必须要对诸子百家的思想内涵及其具体表现有个全面而精准的把握。

 一、孔子的“3 大”主张 (一)以“礼”“仁”为总则和核心的“德政”思想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所谓仁者,即“爱人”,仁包括恭、宽、信、敏、惠。这一主张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为政首先需要繁庶人口,改善民生;然后施以教化,增强国力,他承认对人欲的合理满足是“求仁”的前提。

 孔子认为执政者要“节用爱人,使民以时”。尊重百姓的劳动,不浪费财物。让百姓不失农时,各尽其力,各得其所。居于上位的统治者能以“仁者”之心理国,以“仁爱之心”教化人民。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他认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

 孔子主张恢复“礼”。认为“治国以礼”既要注重形式,又要注重精神实质。他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把“不仁”视为礼崩乐坏的主要原因。对失序之国,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正其位次。孔子劝人“克己复礼”,把“复礼”看成是“归仁”的重要前提。孔子认为君好礼则民亦好礼,人人以礼让为先,则国必治。

 (二)为君正、为臣忠、为民信的“治世”追求 孔子认为为政者首先要有正气。“正”是为政的首要前提,为国者心端行正,

 严于律己,百姓会争相效行,不令得治。为臣要“尽忠”,尽职尽责,奉公守法。臣之忠首先表现在不忘恭敬,失去恭敬之心,则失人臣之体。

 为臣还应恪尽职守,努力做事。他认为君子出仕,先要做好本职工作,敬事无倦,然后求禄,而不是把衣食俸禄放在首位。为民要“诚信”,民信则国治。孔子认为“信”为人必须具备的品质,认为人而无信,就不可以处世。

 孔子还倡导“举贤才”“从善如流”,提出了君子崇尚的五种美德和排除的四种恶政。五种美德为:“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四种恶政为:“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孔子倡导德政,并非排斥法制刑罚,他认为法制刑罚能制止人民犯罪,但不能使他们产生犯罪可耻的惭愧心,教化则可以使人民知耻。

 (三)孔子论伦理道德修养 “仁”是孔子哲学中最高的德行。孔子对于“仁”的标准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说“刚、毅、木、讷,近仁”;他认为“仁”包括了恭、宽、信、敏、惠。

 “孝”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古代处理家庭内部两大关系的基本要求。孔子认为孝是仁之本。做到“孝”一要合礼,二要有真情实感。不孝就是不仁。孝主要有三层含义:其一是无违,即绝对地服从父母的意志,即使知道父母错了,也要好言相劝,劝告而父母不理,仍然要和颜悦色地顺从父母;其二是“敬而能养”,孔子认为只是在生活上赡养父母并不是孝,敬才是孝的本质;其三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孔子的孝体现着仁,贯穿着礼,他要求人们对待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孔子还提出了“忠恕”的道德规范,运用“恕”来行道。即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义”是孔子提出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项重要道德规范,一是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如“君臣之义”;二是要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在义利观上,孔子是重义轻利的,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孔子主张舍利求义。孔子还主张“见义勇为”,在关键时刻要敢于挺身而出,舍生取义。孔子要求人们做到诚实不欺、讲究信用;举止要端庄严肃,为人要温厚和善。在孔子看来,要做到端庄和善,而不巧言令色,就要以“礼”来加以约束。

 二、孟子的“4 大”主张

 (一)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 “君轻民贵”的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他要求统治者“保民”“与民同乐”,其中最突出的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人民是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君主与社稷,都是为民而立的,如果君主与社稷不能尽其职,就应该更置。孟子把人民的意愿作为战争是否该兴起的重要标准。

 “因先尊贤”是孟子的重要政治主张。“因先”,是指为政者当依照先朝圣王的典章制度来治国;“尊贤”,是指为政者当尊重道德崇高的贤士。因为行仁政不能单有善心善政,还必须有贤能俊杰,才能恰当地辅助君王,实行仁政。

 养民、教民的“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仁政”的基本精神就是对人民有同情和爱心,主要体现在养民、教民两个方面。养民:制民恒产,解决民众的衣食问题;使民以时,征用劳役时要以“不违农时”为前提,同时也反对滥捕乱伐;取民有制,孟子反对横征暴敛、滥用民力,主张省刑罚、薄赋税,主张征收赋税应以适中适度为原则。孟子认为老百姓要有一定的财产,才能坚守道德,如果老百姓穷困不堪,就会冒险犯罪,主张把税率控制在能够满足民众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范围内。教民:养民解决民众的经济问题,教民则是解决民众的道德问题。孟子认为教民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对民众进行教化,才能做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二)孟子“性善论”思想 “性善论”是孟子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基。孟子认为人天性善良。“性善论”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人类有着共同的本性,那就是有别于动物的人的社会属性。其次,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并非后天形成的。最后,“人皆有之”的善性,起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必须经过自我修养,才能发展成为完美的道德。人可以通过学习、教育等修养过程达到“舍生取义”这一向善的最高境界。

 (三)孟子论修身 “尽心知性”思想在孟子看来是成为尧舜这样的“圣人”的一个必要途径。“尽心”,是指把人的本性中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扩充到极致;“知性”,是指对本性中的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并且付诸实践。“尽心”是前提条件,只有做到“尽心”才有可能实现“知性”。要实现“尽心知性”,就要在“寡欲”“内省”“养气”这三方面下功夫。

 孟子提出了理想的人生典范——大丈夫人格。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在孟子看来,保持自我和完善人格才是理想的大丈夫。

 (四)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非常重视培养贤才,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尽心上》)作为人生最大的乐事。孟子以培养具备“浩然之气”的大丈夫为己任。孟子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孟子要求做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希望通过理顺人伦关系来固定国家关系,使统治者以善教辅善政。教育方法,如果说孔子倡导的是“启发式”,那么孟子主张的就是“存养式”。孟子认为人性本来就是善的,人后来之所以会变得邪恶,是因为失去了原本存在的“良心”。保存“良心”和扩展“善端”,这一教育宗旨决定了孟子的教育方式是“存养式”的。

 三、墨子的“4 大”思想 (一)兼爱非攻 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

 (二)天志明鬼 宣扬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之百姓。因“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墨子不仅坚信鬼神其有,而且尤其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墨子宗教哲学中的天赋人权与制约君主的思想,是墨子哲学中的一大亮点。

 (三)尚同尚贤 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墨子认为,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墨子要求上面了解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墨子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为是政事之本。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

 (四)节用节葬 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君主、贵族都应像古代大禹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墨子要求墨者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

 四、荀子思想 反对法先王,主张文化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改变;否认天有意志而能主宰人间的事务,提出“人定胜天”的观点。“性恶论”也是其著名观点。所谓人性恶是指,人天然有多种情欲,不加限制地发展下去,必然导致暴乱争夺,但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可以达到善的境界。

 [解题策略] 第一步:读懂材料,找出核心词语。

 文化经典语言凝练而含意深远,思辨性强而故事性弱,理解分析起来很多考生都觉得深奥晦涩。其实,只要读懂所给语段,就感觉不难。

 1.粗译所给语段,尽量读懂其“字面意”。

 积极调动以往积累的文言知识,大胆而灵活地迁移到文意的疏通上。语段后如有注释,一定要借助它们来读懂文意。

 2.找出体现思想的核心词语。

 读的是语意,抓的是思想。几乎任何语段,都有能体现其思想的核心词语(如“义”“孝”“德”“信”等),阅读时把这些词语拎出来,就能“纲举目张”。有的核心词语题干已给出,如“请简要概括孔子对‘自省’的看法”。题干中的“自省”就是语段中的核心词,以“自省”为中心去读语段,就容易多了。

 第二步:深入挖掘,评析结合。

 浙江卷文化经典阅读共由两小题组成。第一道题侧重考查对所给语段思想内涵的理解和把握,题型有填空和简答两种,无论哪种题型,都要求答案要言不烦,一语中的。第二道题侧重考查对语段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内涵的评析能力,对此,可注意以下几点:

 (1)精思细想,深入挖掘。

 所给语段大都是字约意丰,言简意赅,为此要深入文意内部,细致地思考、挖掘思想的要点及表达的层次。

 (2)评析评析,有评有析,评析结合。

 评,就是要发表自己对语段所体现出来的思想的看法,或赞成,或肯定,或作辩证评价。析,就是要结合所给语段的词语、句子,说明观点的由来、根据,必要时也可联系现实,沟通古今,挖掘出其对当今社会和现实生活的指导、借鉴意义。答题时要评析结合,不可光评不析,或者光析不评。

 (3)评析结构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方式进行。先亮明自己的看法,再结合语段阐述自己的理由,后指出观点的价值、意义或作用,尤其要指出语段所体现出的思想在该学派整个思想体系中的位置、价值。

 [典例剖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故凡言议期命 [注 ] ,是非以圣王为师,而圣王之分,荣辱是也。是有两端矣:有义荣者,有势荣者;有义辱者,有势辱者。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是荣之由中出者也,夫是之谓义荣。爵列尊,贡禄厚,形势胜,上为天子诸侯,下为卿相士大夫,是荣之从外至者也,夫是之谓势荣。

 (选自《荀子·正论》) 【注】

 期:约定。命:给各种事物命名。

 (1)什么是“义荣”?请用原文回答。

 答案 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是荣之由中出者也。

 (2)联系材料并结合现实,谈谈你的荣誉观。

 答案 材料中荀子把荣誉分为“义荣”和“势荣”。“义荣”是靠自身言行修养获得的荣誉,“势荣”是靠外在功名利禄获得的荣誉。我赞同“义荣”,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品德修养,增长智慧和才干。(或:“义荣”与“势荣”并不矛盾,既要加强修养,又要追求事功,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考译文】

 所以,凡是发言立论或约定事物的名称,它们的是非标准都要以圣王作为榜样;而圣王的道德原则,是看重光荣耻辱的。这光荣耻辱各有两个方面,有道义方面的光荣,有势位方面的光荣;有道义方面的耻辱,有势位方面的耻辱。志向美好,德行淳厚,智虑精明,这是从内心产生出来的光荣,这叫作道义方面的光荣。爵位尊贵,贡品俸禄优厚,权势地位优越,高一点的做了天子诸侯,低一点的做了卿相士大夫,这是从外部得到的光荣,这叫作势位方面的光荣。

 [技法运用]

 第一步:读懂,找关键词。

 引文大意是:凡是要发表议论或规定事物的名称,都要以圣王为标准,而圣王的纲要,则是荣辱。荣辱各有两个方面:有内在的荣,有外在的荣;有内在的辱,有外在的辱。志意美好,德行深厚,思虑精明,这是发自内在的荣,就是义荣。爵位尊贵,贡禄丰厚,势位高,上为天子诸侯,下为卿相士大夫,这是来自外部的荣,这就是势荣。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出关键词——荣辱,它包括义荣、势荣。

 第二步:挖掘、评析。

 因为该题多要求“联系现实”,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不仅要把握其思想内涵,更在于发现、借鉴其在今天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这也正是高考考查的目的,由文字上升到文化、现实层面,才是正确的学习之道。因此,考生要特别关注现实问题,找到传统文化经典与现实生活的“对接点”,实现“无缝对接”。现在社会主义“知荣辱”观,就与墨子的“义荣”思想很“契合”,能“对接”。只有这样,考生才能形成对经典的认识和评价,才能做好分析评价题。

 温馨提示 第一题:文字简洁,多是用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材料外的词句直接回答,一般不超过 10 个字。

 第二题:①都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有时需要用原文词句回答,也多是用自己的语言转述。②3 分题答题要点多为两个,有时为三个。③题干要求或分析或概括或评价,较为灵活。其中,评价题难度较大。

 [即学即练] 1.(2019·浙江嘉兴一中高三模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秋水》)

 (1)孔子和庄子都是追求快乐的人,他们所追求的快乐有什么不同? (2)孔子和庄子的这两种不同的快乐方式,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答案 (1)孔子:坚守仁义,安贫乐道。庄子:保全生命,享受自由。

 (2)(示例 1)更倾向于孔子式的快乐。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富贵而在于内心是否充实是否高贵。孔子心怀仁义,安贫乐道,这是一种无法用金钱获取的快乐;而庄子追求的快乐只是一己避世隐居独善其身的快乐,缺少社会的责任感,所以,我不赞同。

 (示例 2)更倾向于庄子式的快乐。生命与自由是人生快乐的源泉,庄子鄙弃名利富贵,因为在他看来,珍爱生命,享受生命赋予的自由才是真正的快乐,他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孔子追求的快乐只是“道不行于世”后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自命清高而已,所以我并不赞同。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庄子在濮水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前往表达心意,(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希望能用全境(的政务)来劳烦您。”庄子拿着鱼竿不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有三千岁了,国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呢?”两位大夫说:“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庄子说:“你们回去吧!我宁愿(像龟一样)在烂泥里拖着尾巴(活着)。” 2.(2019·浙江省舟山中学高三语文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应循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2)孔子强调“以直报怨”,是否有违儒家的“忠恕之道”? 答案 (1)自律(律己) 正直 客观(公正) (2)不违背。孔子强调“以直报怨”,体现了与人交往中的正直原则。坚守正直,

 不因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忠恕之道”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准则。强调待人要忠,即对人要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待人要恕,即待人要仁爱宽厚,能推己及人。在强调忠恕时也是有原则的,强调能明辨是非,因为无原则地忍让只会破坏正直、公正。所以并不违背。

 【参考译文】

 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有的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孔子说:“君子不根据言论推举选拔人才,也不因某人有缺点错误而废弃他的言论。”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1)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的一个四字成语是________。

 (2)请简要概括孟子在上述材料中提出的主张。

 答案 (1)未雨绸缪 (2)①统治者应该修明政令,施行仁政。

 ②统治者应该居安思危,不应放纵享乐。

 【参考译文】

 孟子说:“施行仁政就有光荣,不施行仁政就会受辱。现在的人既厌恶耻辱却又居于不仁的境地,这就好像既厌恶潮湿却又居于低洼的地方一样。假如真的厌恶耻辱,那最好是以仁德为贵,尊敬读书人,使有贤德的人处于一定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的职务。国家无内忧外患,趁着这个时候修明政治法律制度。这样做了即使是大国也一定会畏惧你的。如今国家没有内忧外患,却趁着这个时候享乐腐化,这是自己寻求祸害。祸害和幸福都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诗经》说:‘长久地与天命相配合,自己寻求更多的幸福。’《尚书·太甲》说:‘上天降

 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选自《韩非子·有度》) 材料二 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1)第一则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基本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简述你对法家“刑过不避大臣”和儒家“刑不上大夫”两个观点的理解。

 答案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赏罚公正平等 (2)“刑过不避大臣”体现了法家坚持法律公平、消除特权的法制观;“刑不上大夫”体现了儒家对士人尊严、气节的尊重、勉励的观念。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法律不会迎合权贵,墨线不会屈从歪木。法律所制裁的,即使是智者也推辞不了,即使是勇者也不敢争辩。惩罚罪过不回避权贵大臣,奖赏善行不会遗漏百姓。

 材料二 《礼记·曲礼上》说:“刑罚不能用于士大夫。”这是说对士人的尊严节操不能不加以鼓励劝勉啊。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①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礼记·祭义》) ②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1)有不少熟语源自《礼记》,请写出一个出自材料①的熟语:________________。

 (2)“为人子止于孝”,《礼记·大学》认为孝顺父母是为人子女的根本,请结合材料②谈谈行孝道要注重什么。

 答案 (1)放诸四海而皆准(答“放之四海而皆准”亦可)

 (2)孔子认为行孝道最难在于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脸色,说明孝首先是一种心理情感的培养和体现。子女孝顺父母,不只是要注重表面的、物质的供养,更重要的是表现内心的恭敬和顺之情。

 【参考译文】

 ①孝作为一种美德,竖起来可以顶天立地,平着放可以覆盖四海,传到后代也被人们永远奉行,也不受地域的限制,推广到东海是准则,推广到西海是准则,推广到南海是准则,推广到北海也是准则。

 ②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传统文化经典

 (时间:42 分钟 满分:36 分) 1.(2019·浙江嘉兴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题。(6 分) [甲]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论语·微子》) [乙]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陶渊明《归园田居》) (1)[甲]中,子路所说的“长幼之节”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臣之义”指________________?(2 分) (2)同样身处乱世,子路认为“不仕无义”,陶渊明却将出仕视为“误落尘网中”。你如何理解评价这两种人生观?(4 分) 答案 (1)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依尊卑次序,言行合礼 有才能的人出仕,辅佐君王治理天下 (2)子路: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陶渊明:不逢迎世俗,洁身自好。子路更有社会责任感,而陶渊明更听从内心呼唤。两人的选择,都是个人追求,无所谓对错。

 【参考译文】

 [甲]子路说:“不从政是不义的。长幼礼节不可废弃,君臣名分如何能废弃

 呢?只想洁身自好,却乱了君臣间的伦理关系。君子之所以要从政做官,就是为了实行君臣之义。(至于)道不能行,(我们)已经知道了。”(乙翻译略) 2.阅读下面两则文字,完成(1)~(2)题。(6 分)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 (《论语》) 齐宣王问曰:“汤放(流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独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 (1)同样面对臣子弑君的事,孔子和孟子的态度有所不同。孔子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2)孟子对“武王伐纣”的解释巧用了孔子与子路的一次谈话(“卫君待子而为政”)中提到的治国主张。请说出这种主张,并说明孟子是如何巧用这种主张的。(4 分) 答案 (1)周礼中的君臣等级制度 君王的德行是否符合仁义 (2)正名。孟子认为戕害仁义的君主不是好君主,是独夫。按照“正名”主张,商纣不是好君主,而是独夫。因此,杀掉商纣,称不上弑君。

 【参考译文】

 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以后,随即上朝去见鲁哀公,报告说:“陈恒把他的君主杀了,请你出兵讨伐他。” 齐宣王问:“商汤流放夏桀,周武讨伐君主纣,有这样的事吗?”孟子回答说:“传言中有这样的事。”齐宣王问:“难道臣子可以妄杀君主吗?”孟子说:“杀害仁德之士的人被称作贼子,杀害义士的人被称作残,残贼一类的人,被称之为匹夫。只听过诛杀匹夫纣,没听说过这是弑君一类的事情。” 3.(2019·浙江台州市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题。(6 分)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庄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1)你认为晨门的“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是揶揄还是赞美孔子?说说你的理由。(2 分)

 (2)儒家和道家对待“命”的态度有何异同?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4 分) 答案 (1)(示例 1)是揶揄。晨门可能是隐士,明白当时的形势,也了解孔子的遭遇,揶揄孔子不知难而退。

 (示例 2)是赞美。孔子的态度非常可贵,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牺牲(献身)精神。

 (示例 3)既是揶揄又是赞美。晨门可能是隐士,不同于一般的民众,他有能力判断时势,也有能力认识孔子的精神。他虽然不赞同孔子的态度,却也能看出孔子精神的伟大。(三种观点皆可) (2)都主张了解现实,要面对现实;但儒家提倡积极进取,道家主张消极无为。

 【参考译文】

 子路在石门过夜。守城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氏那里来。”守门人说:“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是要做的人吗?” 《庄子》:“知道事情无可奈何,不是人力可战胜的,就当成命里注定安然接受,这才是最高的道德。” 4.(2019·浙江绍兴市高三联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题。(6 分) ①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论语·子罕》) ②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1)①②两则材料中都表现出孔子“仁”道的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2 分) (2)谈谈你对“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种仁道精神的看法。(4 分) 答案 (1)爱人、恭敬 (2)接见贵宾和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求谨慎恭敬。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接见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谨慎,也就是说要敬。敬是出于爱心的,爱与敬既是仁的外在表现,也是仁的核心内容。与人交往,我们提倡发自内心的爱与敬;管理和领导百姓,我们更提倡爱护和尊重百姓,真诚地为人民服务。

 【参考译文】

 ①孔子接见穿丧服的人,穿着祭祀礼服的人和盲人时,即使他们年轻,也一

 定要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一定要快步走过。

 ②仲弓向老师请教如何行“仁”政。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见到贵人那样敬重人民,役使百姓要像进行大祭那样恭敬谨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诸侯国做官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也不怨天尤人。”仲弓说:“弟子虽然愚钝,但一定将您的教诲铭记在心,谨遵而行。” 5.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完成(1)~(2)题。(6 分)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1)指出孔子与世人对“孝”的认识的异同。(2 分) (2)“新二十四孝”行为标准中有“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等。结合孔子的孝道观,谈谈你对此的看法。(4 分) 答案 (1)同:能赡养,提供物质保障。异:孔子认为孝更在于“敬”,和颜悦色,从内心尊敬、关爱父母。

 (2)符合孔子的孝道观。列举的“新二十四孝”行为标准更关注、关心父母的精神生活,表现出子女对父母的敬重,使父母的生活更具品质,这正是孔子所倡导的“敬”的体现。

 【参考译文】

 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顺。孔子就告诉他说:“对待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有了事情替父母去做了,有了佳肴让父母兄长先吃,难道这就算是孝顺了吗?” 子游(孔子的学生)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就对他说:“现在我们所说的孝,只是能够赡养父母。我们知道狗或马也有人养;人若是不尊敬父母的话,与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呢?”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 分) 子曰:“非其鬼① 而祭之,谄 ② 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 天下有中③ ,敢直其身;先王有道,敢行其意;上不循于乱世之君,下不俗

 于乱世之民;仁之所在无贫穷,仁之所亡无富贵;天下知之,则欲与天下同苦乐之;天下不知之,则傀然④ 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是上勇也。

 (《荀子·性恶》) 【注】

 ①鬼:这里指死去的祖先。②谄:谄媚。③中:中正之道。④傀然:坚定的样子。

 (1)两则材料阐述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2 分) (2)简析两段话的不同点。(4 分) 答案 (1)勇敢是正确思想指导下的行动(意近、有理即可) (2)孔子站在个人立身处世立场上,从否定“无原则地迁就、讨好人”的角度出发,认为勇敢须以正确的思想、正确的原则为基础;荀子则站在统治者强国安民的立场上,从捍卫正义、坚持优良传统、舍己立仁、爱护百姓等方面阐述了正确思想指导下的勇敢行为的具体内涵。

 【参考译文】

 孔子说:“不是你当祭的鬼而祭他,这是你存心谄媚。遇见你该当做的事不做,这是你没勇气。” 天下有了中正之道,敢于挺身捍卫;古代的圣王有正道传下来,敢于贯彻执行他们的原则精神;上不依顺动乱时代的君主,下不混同于动乱时代的人民;在仁德存在的地方不顾贫穷困厄,在仁德丧失的地方不愿富裕高贵;天下人都知道他,就要与天下人同甘共苦;天下人不知道他,就岿然屹立于天地之间而无所畏惧:这是上等的勇敢。

相关热词搜索: 传统文化 专题 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