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城玮文档网 >作文大全 > 时代大势举全国之力下复兴大棋

时代大势举全国之力下复兴大棋

时间:2022-08-12 18:05:04 来源:网友投稿

 时代大势 举全国之力 下复兴大棋 发表时间:2020-03-10 来源:党建网

 导 语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性的重要会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会议总结过去、立足当下、规划未来,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大政治任务。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会议精神,我们围绕《决定》中涉及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邀请专家学者进行阐释解读。今天,我们推出“十三个坚持和完善”和“十三个显著优势”系列理论文章之一,敬请垂注。

 应时代大势 举全国之力 下复兴大棋 王丽鸽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而中国潮头勇立;当今世界气象万千,而中国稳健快进。在重要的历史交汇点,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

  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不仅全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取得的制度成就,而且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做出了重大制度安排与重大工作部署。全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具有丰厚的哲学意蕴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为什么要“集中力量办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在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成功破解了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难以突破劣势的现实困境;在新时代的改革进程中,有力回击了诸多攻坚克难和深水挑战的发展难题;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果敢迎接了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深刻变局,这一优势的“法宝”威力耀眼于世、锐不可当。

 (一)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史之所存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之中,中国曾长达千年引领世界,但也在 1840 年之后百余年里险些遭遇亡国灭种之忧患,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内部因由这外部的伤害引发了巨大的反思和抗争,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求存图强运动。历史的时间曲线,为中国的最近两百年历程勾勒了一条深深的低谷,从衰

  败、逆转到复兴,中国不仅逆转了坠落的轨道,而且重新踏上了民族复兴的征程。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半壁山河沦陷,数亿民众饥寒交迫,在尸山血海之中苦苦挣扎。在危难之际,中国人民在与日寇贴身肉搏的拼杀中,深刻地明白凝共识、集众志、聚全力的重要,最终和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一道获得了抗战的巨大胜利。中国共产党在这来之不易的胜利中功不可没,也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找到了克敌制胜的法宝,代表着最广大的人民利益,拥有了最坚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共产党用极短的时间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伐骨洗髓,完成涅槃再生。然而,全世界尤其是西方却鲜少人知这一伟大时刻。直到中国军队在朝鲜半岛与西方强盗兵戎相见,这个世界才意识到一个全新的中国正在集中力量办着大事,一件越来越为世人所震撼的逆转和复兴之事。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年积弱的后果依然存在,而追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斗志却有增无减。为了彻底摆脱落后就要挨打的命运,此时集中力量所办的大事就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只有把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才能应对新中国工业化面临的最大困境,解决资金不足、能力贫弱、积累有限等现实难题。新中国的发展困境构成了实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现实起点,却也在实践中验证了我们独特而鲜明的制度优势。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完成了以“156 项工程”

  为核心的 694 个大中型建设项目,迅速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三线地区建起了一大批大中型工矿企业、成功研制“两弹一星”;在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实施了“四三方案”,改革开放以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更加凸显,在重大战略性先导产业突围、重大科技攻关、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取得重大突破。1982 年邓小平同志在谈论“六五”计划时指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强调,要“集中必要的力量,高质量、高效率地建设一批重点骨干工程”,此后,我们落成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打通了西煤东运新铁路通道、建成了千万吨级钢铁基地等一系列世纪特大工程。2011 年,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

 70 年来,我们依靠这一显著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创造性地实现了一系列重点突破、重要发展。完成了神舟飞船、“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天河二号”、“蛟龙”号等高科技项目;成功举办了 1990 年北京亚运会、2008 年北京奥运会、2010 年广州亚运会和 2019 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等重大国际赛事;战胜了洪水、“非典”疫病、大地震等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正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助力中国实现了跨越发展,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

  的发展历程,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由 1978 年的第十位快速跃升为 2010 年的第二位,我国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并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我国继续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大飞机、港珠澳大桥、脱贫攻坚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迈上了层层高阶,树起了座座丰碑,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

 (二)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理之所显 集中力量办大事之所以是我国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原因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不仅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而且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团结统一,形成了办大事的强大合力和理论张力。

 首先,集中力量办大事可以“固根基”。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执政根基、理政根基是谋新求质的前提,是改革发展的关键。一方面,根基牢固是提升党的创造力、凝

  聚力、战斗力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保证。只有集中各方力量、明确大事指向,才能将基层组织力量汇集在一起,形成共向、共行的号令,最大程度地发挥各方积极性,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才能彰显整体性、全面性、系统性的战略布局和奋斗蓝图。

 其次,集中力量办大事可以“扬优势”。与资本主义相比,社会主义具有许多方面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即是其中之一。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科学的方法历来是我们党的制胜利器,集中力量办大事,要坚持全国一盘棋,而下全国大棋局要有大格局、要懂大布局,这离不开对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的科学谋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加强统筹协调,大力开展协同创新,集中力量办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实践证明,能着眼全局,方能知局中大事;能着眼大势,方能晓势之所向。

 再次,集中力量办大事可以“补短板”。破解发展难题必须补齐短板、防控风险,这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条件。2016 年 1 月 2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就“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

  时强调,发展战略重点,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衣领子”、“牛鼻子”。抓准、抓住、抓好战略重点,是保证“十三五”发展开好头、起好步的关键,是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获得全胜的关键。明确发展着力点,集中解决机制短板、化解隐含风险,“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这是改革发展进程中实现重大突破的安全保障。为此,只有集中力量消解限制因素,才能最大程度地释放发展活力,可见,补短板、防风险同样是要集中各方力量要办的大事和要事。

 最后,集中力量办大事可以“强弱项”。“强弱项”的前提是知弱项、明弱项,并在此基础上精准解决、重点攻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发现它、研究它、解决它,直面矛盾、解决矛盾,才能真正推动事物发展。然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正视弱项、攻克弱项,不仅需要能力和本领,更需要智慧和勇气。只有集中力量,才能整合各种资源,上下总动员,多方齐行动,凝心聚力、合力攻坚。

 总之,集中力量办大事作为中国独有的制度优势及政治优势,具有丰富的哲学意蕴,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矛盾分析法。集中力量办大事,就要抓住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汇聚各方力量重点突破,从而促进整体发展。实践必定再次证明,这一科

  学方法将在我们面对重大问题、解决难点问题、攻克关键问题、决胜根本问题的过程中继续彰显自身的显著优势。

 (三)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时之所需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具有显著优势和鲜明特征,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胜法宝,而且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回望来时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征程中,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智慧理念和实践经验,为不同历史阶段的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一,集中力量求独立。中华民族在鸦片战争之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中国人民没有屈服,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从太平天国运动到洋务运动,从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到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中国人依然在黑暗中不断摸索和徘徊。直到 1917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使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新的希望。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便开启了伟大的征程。第一件集中力量所办之事,就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 28 年,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时代潮头,担历史大任,求民族独立,是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第一项伟大历史贡献。

 其二,集中力量搞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国

  内百废待兴,国际上一些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剿匪斗争、抗美援朝战争,开展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全面恢复发展经济。在此阶段,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所办之事就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这期间虽然经历了曲折,但是曲折中的前进力量依然奠基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基础和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其三,集中力量促改革。1978 年 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进行拨乱反正。自此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仅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而且增强了社会发展的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7 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贫困发生率下降到 1.7%。2018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90.03 万亿元,人均 GDP 接近 1 万美元,奠定了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强大物质基础。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

  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面验证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这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法宝。

 其四,集中力量谋复兴。集中力量办大事是顺应时代趋势的必要举措,也是践行“时间表”“路线图”的应然之法。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到我们党成立 100 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 2035 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 100 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将有助于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二、为什么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利于凝共识、汇众志、聚合力,可以积小成为大成、化优势为胜势,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成就事业、创造奇迹、砥砺前行的重要法宝,具有鲜明的制度优势。这一显著优势,因由党的坚

  强领导、制度的优越、人民的支持和信仰的力量,必成“要办”“可办”“能办”“亟办”之大事。

 (一)有党的领导,可从高度上明确“要办”之事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2015 年2 月 2 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象地说是“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办好中国事情关键在党。邓小平同志指出,“从根本上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我们的优越性”。如何坚持全国一盘棋,如何避免一盘散沙的局面,是当前中国办成大事、应对风险、迎接挑战的关键。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量突破 9000 万。从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50 多名党员,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时的 448.8 万名党员,再到 2018 年底的 9059.4 万名党员,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当前,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不忘初心、经受考验、继续前进的智慧之举和奋斗指令。

 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领导核心,具有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优势,可以谋大事、布大局、创大业,将从战略高度明确“要办”之事。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不仅有效避免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多党轮流执政、多方利益扯皮和政治博弈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而且全面保障了伟大事业的顺利进行并取得辉煌成绩。从内部环境看,中国具有 14 亿人口、56 个民族的特殊国情,出现了严峻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改革进程伴随各种复杂矛盾以及“补短板”“涉险滩”“抗风险”的种种挑战,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定领导,明确“要办”的大事,人民干事创业才有主心骨、克难涉险才有精气神、追梦复兴才有奋斗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全国各族人民只有继续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才能同心同德、不懈奋斗,创造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辉煌传奇。

 (二)有制度的优势,可从深度上促成“可办”之事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起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基本框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这一体系立足于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中彰显出强大的制度优势和生命活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决定》指出,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三个是”的高度概括,充分表明了我们的制度自信和制度优势。

 制度自信是一个国家内社会主体对于社会制度的性质、存在形式、发展能力和发展效率的主观判断,它是通过对自身所处社会状态的比较分析而形成的价值取向。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的,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特别强调,“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将是中国继续取得璀璨成就的制度基础,更是未来中华民族腾飞的坚强保障。

 实践证明,只有进一步发挥好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显著优势,有效防止资源内耗、力量掣肘,进而切实将这一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才能更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求取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从制度设计和安排的深度上保证大事“可办”。回顾历史征程,我们凭借这个制度铸就一座又一座丰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无论是解决的难题,还是办成的大事,都从办事能力、办事动力、办事潜力和办事活力等方面,反复向历史和人民验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既求“人类演进之通则”,更明“吾民独造之真际”,坚定信心,聚焦发力,中国巨轮必将乘风破浪,行稳致远,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有人民的支持,可从广度上推进“能办”之事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力量之源。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2013 年 12 月26 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2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的宏伟奋斗目标,离开了人民支持就绝对无法实现。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如果自诩高明、脱离了人民,或者凌驾于人民之上,就必将被人民所抛弃。”人民立场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者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中国治国理政的逻辑起点和建设指引。

 从理论层面讲,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党治国理政全部工作之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通过完善制度保证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着力防范脱离群众的危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坚定的人民性,有助于我们客观分析全国棋局,确定社会阶级、阶层和社会

  集团的政治属性;有助于我们科学把握社会矛盾关系,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属性和发展归宿;有助于我们集中力量,确定新时代办大事、建伟业的根本动力和依靠力量。只有坚守人民立场,树立“人民性”思维,才能汇集人民的力量,办成人民的大事。

 从实践层面讲,在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集中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我们办成了件件大事、冲破了层层关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根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统一共识。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事业的领导力量,可以从高度上明确“要办”之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可以从深度上促成“可办”之事,但是,领导力量不等于包打天下的力量,制度优越不等于治理水平的高效,只有激发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在广度上确保大事“能办”,只有依靠人民群众出智慧、出力量、出发展、出优势,中国才能继续成功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难点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根本问题。

 (四)有信仰的力量,可从力度上落成“亟办”之事 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意味着建设中要直面短板、前进中要迎接挑战、发展中要勇担风险;意味着棋局中要有统筹、部署中要有权衡;意味着

  “各方面”要协同联动、“各力量”要同向而行。在此期间,就必定要深入了解局部利益的调整状况,及时把握各方的行动路向,既要确保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号召力和执行力,也要做好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思想工作,其中,信仰的力量可加速落成亟待解决又难以解决的大事。

 一方面,信仰的力量可以从思想上形成政贵有恒的办事决心。办大事往往要做长远规划和战略部署。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立下宏志,“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开放之后,我们规划布局,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同志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发展的蓝图不断铺开,战略部署有序推进,件件大事不断落成,其中关键之处在于我们拥有坚定的信仰,无论遇到多少风险和考验,都始终保持了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断让大事见成效,奋斗出奇迹。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牢记一个道理,政贵有恒。”这个道理不仅坚定了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坚定了我们战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复杂难题、艰巨挑战的信心和决心。

 另一方面,信仰的力量可以从行动上形成久久为功的办事勇气。集中力量办大事,就要久久为功。毛泽东同志曾在多个场合讲愚公移山的故事,勉励全党要发扬愚公精神,这

  既有排除万难的决心,亦有咬定目标奋斗到底的勇气。毛泽东在七大预备会议上充满感情地对大家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尝尽了艰难困苦”“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一代接着一代“挖山不止”,大国重器竞相问世,发展症结完美破题,奇迹的背后恰恰是中国共产党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水滴石穿、久久为功”“战略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善作善成”“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精神传承。事实证明,“功成不必在我”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使命和担当,“功成必定有我”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豪情与壮志。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当前,我们正处于“办大事”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积极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迫切需要我们集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继续办成一件件大事。立足新时代,担当新使命,我们要继续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不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续写辉煌!

相关热词搜索: 大势 之力 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