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城玮文档网 >作文大全 > 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特色学校

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特色学校

时间:2022-08-08 16:10:03 来源:网友投稿

 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特色学校 近年来,春有侨心完小立足标准化学校建设,围绕传统文化这个主题,以“传统文化教育”为突破口,弘扬体统文化,创建特色学校。我校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校风、校训,也更加深入地诠释了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新内涵。

 一、 科学规划,健全机制,抓好载体建设学校文化 学校通过长期的思考与探索,从 2005 年下半年就确立了“蒙童养正,止于至善”的办学理念,明确了以“诵经典传文明,品雅言润人生”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师和学生代表为成员的学校传统文化教育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培训小组、教研小组、检查考评小组、后勤保障小组等组织;班级成立了以班主任为组长,学生代表为成员的班级工作小组,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形成了事事有人管、时时受教育、人人有规范的无缝隙管理体系,全体师生形成一种合力,全力打造学校文化,丰富学校内涵,让传统文化在全体师生中形成共识,学校的精神内化成为自觉行动。

 二、 营造氛围,夯实全体教师学生工作,充分接受文化洗礼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校长、教师的言行是教育,优美整洁的校园也是教育”。我校以“弘扬国学,诵读经典”为抓手,努力构建以传统文化为底色的校园文化,让学生时时处处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

 漫步在校园,“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和“学弟子规,做文明人,从心开始,从我做起”的两个站牌分列中心路两侧,背面是《弟子规总序》和人生格言。走进教学楼走廊,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弟子规》壁画,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步入教室,映入眼帘的是:圣贤的智慧、经典的名著、璀璨的艺术和传统节日文化等与班级文化建设有机融合,营造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三、 开发校本课程,健全课程体系 学校积极探索学科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方法途径,要求全体教师根据学科特点,挖掘拓展学科课程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召开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课例研讨会。开设了《弟子规》为主,以《千字文》《三字经》《孝经》《唐诗三百首》等为辅的走进传统文化校本课

 程,教学内容以校本教材的学习为主,课外拓展为辅。学校确定了每周一课时的校本课程教学时间,诵读古典诗文,讲述经典故事。同时开足开齐地方课程中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流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机结合,课内外教学有机融合,拓展了课程资源,完善了素质教育的模式。

 四、 躬身教育实践,师生共同成长 传统文化要走进学生的心灵,首先要走进教师的心田。学校注重引领教师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做传承传统文化的引路人。教师“读书富脑工程”,传统文化书籍是必读书目。寒暑假要求老师至少读一本传统文化书籍,并写出心得,开学后组织交流;筛选了自先秦至明清的一百多首优秀古典诗文吟诵篇目,每学期组织一次测试,成绩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定期开展师生经典诗文诵读、赏析活动。在读书、交流、测试、赏析中,让传统文化的种子首先在每一位教师的心里扎下根。教师带着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挚爱走向学生,走进课堂,向学生讲述长城、故宫、颐和园的伟大成就,分析草船借箭、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潜移默化中把传统文化的种子撒播在学生的心中。

 五、 组织特色活动,促进传统文化教育扎实开展 学校把传统美德、荣辱观念、中华文化深厚积淀等,通过各种载体,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使各项活动凸显传统文化。

 1.

 积极开展民俗体验活动,做好传统节日教育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除夕等传统节日,学校是逢节必过。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享受到了节日中所蕴涵的独特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内核。

 去年的重阳节,学校开展了重阳节民俗体验活动。学校组织教师以收集“重阳节来历”为切入点,让学生自主了解中华文化的精华,各种版本、不同出处的神话传说,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尊老、敬老一时间成为孩子们聊得最多的话题。与此同时,学校“传统文化擂台赛”同时推出了以“九九重阳”为主题的诗文诵读、孝心演讲,营造了良好的氛围。高年级自发组织学生开展“九九重阳”诗文诵读比赛,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到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都成为学生争相诵读的佳作。

 低年级学生在老师的讲述中了解了扇枕暖席、卧冰求鲤、百里负米、鹿乳奉亲等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激发了尊老、敬老的渴望与行动。

 2.

 召开主题班会,将传统文化赋予学生行动。

 将文化赋予学生行动,在尊老爱老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畅谈了老人对自己的关爱,表达了心中的感谢之情,交流了自己的敬老想法,“当一次妈妈”,就是低年级小朋友关心父母的发自内心的呼唤;承担一项家务劳动,成为大部分学生自觉的行动;给家长洗一次脚,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干净,不向家长提过分的要求等都闪烁着学生稚嫩的童心。有的学生还提出了要关注爷爷奶奶的精神健康,陪奶奶聊聊天,给他们读读报纸,周末和爷爷一起登山,让他们不再感到寂寞。学生把关爱从物质生活延伸到精神世界,真正演绎了“孝”的宽广内涵。文化的力量是神奇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在学生身上转化为行动的智慧,我们的期待如约而至。

 3. 挖掘传统内涵,体验民族情趣。

 玩转传统游戏,体验民族情趣,传统游戏也走进了校园。“编花篮”“推铁环”“踢毽子”,这些我们曾经很熟悉,而如今又感觉很陌生的传统游戏,现在成为孩子们的新宠。传统游戏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学生们都乐于参与,在与同伴游戏的过程中增强了协作精神,不少游戏又有竞赛性质,还能培养孩子的进取心,最主要的是学生们能强身健体。

 4. 开展集体诵读,形式活泼灵动。

 学校开展多年的课间操结束后的《弟子规》集体诵读活动,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传统文化擂台赛上,孩子们朗诵古典诗词、讲述传统故事、展示传统技艺,擂主不停地更换,水平也不断地提高;班级周报展评,孩子们有负责版面设计的,有搜集图片的,有准备文字材料的,内容涉及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方方面面,字里行间渗透着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向往。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校园广播站也都成为学校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

 我们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充分发挥了环境育人、活动育人、课堂主渠道育人的作用,形成了鲜明的以传统文化为深厚底蕴的德育特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

相关热词搜索: 文化建设 传统 特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