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城玮文档网 >作文大全 > 2022 -2022 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林业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

2022 -2022 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林业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

时间:2022-07-24 16:05:03 来源:网友投稿

 2018-2019 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林业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 一、 现代文阅读(35 分,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小题。(9 分)

 浩瀚无垠的海洋似乎永远是不会干涸的。大海中的水是怎么来的呢?

 有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有的。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水就以蒸气的形式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或者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存于地下岩石中。那时,地表的温度较高,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也较多。地球在最初的 5 亿年,火山众多且活动频繁,大量的水蒸气及二氧化碳通过火山口喷发出来,冷却之后便渐渐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即所谓的“初生水”。

 为了寻求地球水的渊源,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宇宙。科学家托维利提出的假说:地球上的水是太阳风的杰作。太阳风即太阳刮起的风,但它不是流动的空气,而是一种微粒流或带电质子流。根据托维利的计算,从地球形成至今,地球已从太阳风中吸收了多达 17 亿吨的氢,若把这些氢和地球上的氧结合,就可产生 153 亿亿吨水。

 科学家路易斯?弗兰克也提出一个新理论:地球上的水可能来自迄今为止还未观测到的由冰组成的小彗星。他在分析卫星图片时发现了一些黑色小斑点,而这些黑斑是高层大气中大量分子聚集而形成的气体水云。他认为,小黑斑现象是许多小彗星不断地把水从高层注人大气,形成彗星云团,而后化作雨降至地面。不久,在 600 多千米上空,他又发现了带状发光物,即含水破碎物留下的“尾流”。而这一高度又恰好是此类彗星可能徘徊的地带。1990 年,一块冰体从天而降,落在中国江苏省无锡梅村乡。我国专家经潜心研究后认为,此冰块就是来自彗星。弗兰克理论还为一些未解之谜提供了解释。例如可能就是由大量的小彗星倾泻而下,造成地球气候剧变,才使恐龙及其他一些物种灭绝。1998 年美国科学家打开了一块来自彗星的陨石,结果竟在里面发现了少量的盐水水泡!不久又发现另一块陨石里布满了奇怪的紫色晶体,这些晶体里竟然有水!

 对于小彗星是否为地球带来过大量降水,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地观察,不断地试验。

 7、下列对所谓的“初生水”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的水蒸气。

 B.存于地下岩石中的结构水、结晶水。

 C.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D.由火山喷发的水蒸气冷却后形成的水。

 8、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弗兰克理论的是(

 )

 A.地球上的水有可能来自由冰组成的小彗星。

 B.在彗星可能徘徊的地带发现了含水破碎物留下的“尾流”。

 C.经我国专家研究,落在中国无锡梅村乡的冰块来自彗星。

 D.有的陨石里含有盐水水泡或含水的紫色晶体。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托维利假说,人类有可能利用太阳风获取更多的水。

 B.根据弗兰克理论,人类有可能借助彗星云团进行人工降雨。

 C.对地球水源地研究,有助于预见地球气候还将发生剧变。

 D.对地球水源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其他行星是否有水存在。

 参考答案:

 7、D(ABC 三项都在说明水存在于何处,但本题是要求解释“初生水”的含义,从字面理解是地球表面最初产生的水,结合语境看,应是地球内部存在的“水蒸气通过火山口喷发出来,冷却之后便渐渐形成”水,所以应是 D 项)

 8、A(通过分析题干可看出,本题是要求寻找不能支持弗兰克观点的论据。该题的答题区间在第四段,第 1 句是整个段落的中心句,是弗兰克理论的核心观点,从第 2 句至结尾是用事实论据作具体分析论证。A 项恰恰是弗兰克提出的理论观点,而题干却要求回答:不能支持弗兰克理论观点的“论据”,A 项显然属答非所问)

 9、C(AB 两项,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来看,依据现代的科技发展速度,今后很有可能实现,判断客观。D 项,人类目前类似的研究很多,自不必赘述。C 项错误不在于“地球气候还将发生剧变”,而在于“对地球水源的研究”能帮助“预见”地球气候还将发生剧变,在文中没有暗示信息。事实上,从文中可知“地球气候剧变”,是由于“大量的小彗星倾泻而下”造成的)

 略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学者王世襄 马未都 我和王先生认识是因为明式家具,那时王先生还住在北京东城区芳嘉园胡同一座深宅大院内。可惜此院今已不存,拆光盖了高楼,要不然可以建个名人故居,让喜欢明式家具的人有个凭吊之处,看看大家当年的生活状态。

 那座大院是王家的祖产,从中可以隐约看出王家当年的风光。我第一次踏进王家大院

 时是一个晚上,深一脚浅一脚的,摸黑如同盲人。王先生住在内院尽东头的两间,其他房间均已为外人所占,他住的这两间,房矮屋深,潮湿阴冷。

 今天已入藏上海博物馆的那批王先生收藏的著名明式家具,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人参观欣赏,殊不知当年这些宝贝在王先生家的窘状。一腿三牙的黄花梨方桌用于切菜揉面,王先生在上面为自己也为客人做过多少次菜,无人可知。我清楚地记得王先生为我们炒菜起锅时的情形,叮当作响,菜未入口就涎水横溢。王先生是美食家,名副其实,不仅会吃还会亲自下厨,并能撰文评比美食的优劣。最逗的是有一次,一家美国大公司在王府饭店宴请王先生,他老人家自己在家先炒一菜,装入广口罐头瓶内,拎着去赴宴,并一路上对我说:“王府饭店的厨子不行,让他们尝尝我的手艺。”那天在餐桌上,当王先生将自己炒的肉丝菠菜装入盘中时,满桌嘉宾鼓掌,啧啧称赞。我觉得客人只是出于礼貌,尤其美国人本来就爱赞美人,王先生却认真地说:“刚出锅时比这还好,这会儿塌秧了。” 王先生的脾气不显山水,其实挺拧的。我们去的那个村叫后郭,家家户户都以倒腾古董为生,不必敲门,推门就是客人。记得有一家大门紧闭,犬吠如雷,王先生非要进去看看。我说不行,实际上一怕咬了王先生,二怕咬了我自己。可王先生从小养狗,一丁点儿也不怕,非要进门瞅瞅,拉都拉不住。他对我说:“过去有坐狗的,就不怕这类瞎叫的狗。”我当时还纳闷什么叫“坐狗的”,后来才知道就是偷狗为生的人。

 王先生满嘴净是土词,北京土话按说我也知道不少,但他老人家的土话都是土话加行话,多少有点儿行业黑话的意思。提笼架鸟,养个鸣虫什么的百姓的乐儿,正是他最大的乐儿。有一次我去王先生家里,正值冬天,天黑风紧,屋里虽有炉火,仍得穿棉衣棉裤。看得出来,王先生见下一代人很亲,尤其能聊点儿嘎杂子事的,他都喜欢。聊着聊着忽然听见他屋中有蟋蟀串鸣,透着一股野趣的亲切。循声望去,炉边一窝两排穿着棉衣的葫芦,煞为有趣。虽已夜深人静,王先生依旧兴致勃勃地将所养鸣虫一一展示,这叫油葫芦,那是蛐蛐,叫起来高低尖团,睡觉不寂寞,完全一副孩童模样。

 王先生的字写得很好,功底很深。我带过几个朋友求过他的字,他都欣然提笔,我却没好意思要,原因是求字显得生分。王先生的大作《明式家具研究》出版后,我求王先生帮我题字留念,王先生提笔写下:未都先生有道雅鉴。行文亲切,毫无学者的架子,我当时惶恐至极,今日睹之,心中仍感慨无限。

 我早年与王先生熟,从未想过能拥有他的藏品,他的许多藏品我都在他家不止一次地欣赏过,记得“犀皮漆”这一专业术语就是听他老人家讲的。王先生有一个明代犀皮漆圆盒,他每次拿出让我看时都是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当时我连摸的勇气都没有。王先生告

 诉我,这个圆盒收入到《中国古代漆器》《中国美术全集》等著作中了,非常难得一见,一副炫耀的表情。

 睹物思人,王世襄先生已经作古,留给大众的是他等身的著作和他散落在博物馆和私人手中的藏品。我再一次感到,在文物面前,我们都是匆匆过客,只能拥有一段美好的时光。宝物总是聚聚散散的。古人说:“水浮万物,玉石留止。”水就是时间,我们算是漂浮其上的万物;那玉石就是文物了,有着人类不具备的沉稳,有着人类羡慕的光泽。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今天已入藏上海博物馆的那批王先生收藏的著名明式家具,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人参观欣赏,但却没有人知道当年这些宝贝在王先生家的窘状。

 B.王先生是美食家,会吃也会做。一家美国大公司在饭店宴请王先生,他自己在家先炒一菜,装入瓶内,拎着去赴宴,令主人非常尴尬。

 C.王先生毫无学者的架子。他的大作《明式家具研究》出版后,作者求王先生帮自己题字留念,王先生提笔便写,行文亲切。

 D.王先生对自己拥有藏品明代犀皮漆圆盒十分得意,他每次拿出让“我”看时都是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当时“我”连摸的勇气都没有,生怕王先生恼恨。

 E.本文写学者却避开其学术活动,主要选取自己与王先生交往过程中的几件琐事,再现王先生生活的某些细节,使王先生的形象呼之欲出。

 (2)文中的王先生有着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请从选材、人物塑造、艺术手法等角度分析材料中画横线部分的作用。

 (4)作者为什么说“在文物面前,我们都是匆匆过客,只能拥有一段美好的时光”?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CE

 (2) ①好美食。不仅会吃还会亲自下厨,并能撰文评比美食的优劣。②脾气拧。去后郭村探访解析:王先生不听“我”的劝告,非去一户养狗的人家。③富有童趣。养鸟,养蛐蛐,并以之为最大乐趣。④为人和善。王先生字写得好,功底深,不拒绝别人的求字 (3) ①从选材上看,选取生活化的材料,使文章描写的人物和事件更具真实感。②从人物塑造上看,突出王先生亲和、童真的个性。③从艺术手法上看,注意生活细节的描写,靠细节把人物性格表现得更加真切,形象刻画得更为逼真。

 (4) ①文物有着人类不具备的沉稳,有着人类羡慕的光泽,经得起时间的洗涤;而人的生命却是短暂的。②表达对王先生事业追求的肯定和对其作古的遗憾。王世襄先生已经作古,留给大众的是他等身的著作和他散落在博物馆和私人手中的藏品。③作者意在告诉我们,在人类有限的生命历程中,我们应该做出一点成绩,将美好的东西留给后人。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A 项,“但却没有人知道当年这些宝贝在王先生家的窘状”分析有误,原文只是说“殊不知当年这些宝贝在王先生家的窘状”。B项,“令主人非常尴尬”无中生有,原文说的是“满桌嘉宾鼓掌,啧啧称赞”。D 项,“生怕王先生恼恨”错,文中没有此意。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特征的把握,解答本题,要联系全文,从文中对人物的评价,人物主要的活动、语言等描写中概括出人物的形象特征。如文中说他“是美食家”,脾气“其实挺拧的”,文中写他喜欢养鸟,养蛐蛐,并以之为最大乐趣等。注意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点睛: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先由题干明确对象,再在文中找出与对象有关的文字信息,揣摩分析这些内容分别表现了体现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或内涵(外在形象、心理情感、性情品行、性格特征、精神品质、社会意义等)。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中段落的作用,题干中已给出答题角度,具体分析时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从选材方面来看,画横线处选取的是生活中的一些素材,这样写就比较真实,反映出学者生活的另一方面;从人物塑造角度来看,由“王先生见下一代人很亲”“完全一副孩童模样”可概括出其个性特征;从艺术手法的角度来看,画横线处为细节描写,形象地表现了王先生的性格特点。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8 年 8 月 23 日,我国“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继英、美、日三国之后,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

 源的国家。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由中国科学院与广东省共同建设的大科学装置,它通过直线加速器和环形加速器将质子束增加至 16 亿电子伏特的能量后引出,撞击钨靶产生中子,从而进行科学研究。在 2017 年 8 月中国散裂中子源首次打靶成功并获得中子束流后,加速器运行稳定,首期三台中子谱仪已顺利完成样品实验。国家验收委员会专家认为,中国散裂中子源性能全部达到或优于批复的验收指标,装置整体设计先进,研制设备质量精良,靶站最高中子效率和三台谱仪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为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国之重器”,散裂中子源可以说是一个体积庞大的“超级显微镜”,其正式投入运行,将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平台。

 与利用 X 光的同步辐射不同,中子是不带电荷的一种粒子。当中子与物质的原子核相互作用时,有些中子会直接穿过,有些会像弹珠一样打在原子核结构上,使飞行方向偏离。科研人员通过散裂中子源中的谱仪研究中子的飞行轨迹,就能反推出原子核的内部结构,从而进行科学研究。

 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说:比如说可燃冰的研究,那么它需要模拟千米深水下的压力,需要很厚的容器壁,那么这一个只有散裂中子源的中子能够穿过,而且中子散射对碳、氢、氧、氮这些轻的元素敏感,所以它能够很清楚地分出这个可燃冰的结构。我们只有搞清楚了可燃冰的性质,我们才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可燃冰。

 (选自 2018 年 8 月 24 日“央视网”)

 材料二:

 广东东莞大朗镇,是被称为“国之重器”的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基地。从 2006 年 5 月在这里选址,到 2017 年中子源首次打靶、顺利产生第一束中子,再到 2018年启动首批实验„„陈和生院士带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散裂中子源项目团队在这里奋斗了整整十二年。

 1998 年,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乃至高能物理所发展陷入困境时,陈和生被任命为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带领大家冲出低谷期,成为他上任后的当务之急。他提出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BEPCII)方案。

 同样让陈和生信心满怀的还有他领导的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散裂中子源就像一台‘超级显微镜’,可以研究 DNA、结晶材料、聚合物等物质的微观结构”,为诸多”。

 材料三:

 在散裂中子源研制中,快循环同步加速器遇到了新的技术难题。“当时,我国还没有

 研制过快循环同步加速器的 25 赫兹交流磁铁。我们向美国、日本研究所的专家请教,但他们只懂科学设计,关键技术掌握在国外大公司手中,不能告诉我们。”傅世年说。

 于是,科研人员与工厂技师咬紧牙关、联合攻关,经过无数次失败后,终于研制出合格的磁铁。研发团队还提出了谐振电源的谐波补偿方法,解决了多台磁铁之间的磁场同步问题,其效果优于日本散裂中子源。

 不仅如此,陈和生介绍,散裂中子源的“眼睛”——中子探测器的核心技术也曾由外国掌握,经过攻关,科研人员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探测器,各项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2017 年 8 月 28 日 10 点 56 分 18 秒,中国散裂中子源成功打靶并输出了第一束中子,中国人从此拥有了自己的散裂中子源。

 (摘自 2018 年 8 月 29 日《中国科学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散裂中子源是一个体积庞大的“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超级显微镜”,中国散裂中子源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的国家。

 B. 中国散裂中子源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性能达到了验收指标,装置整体设计先进,研制设备质量精良,靶站最高中子效率和三台谱仪综合性能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C. 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乃至高能物理所发展陷入困境时,陈和生带领大家冲出了低谷,后又克服了重重困难,使中国散裂中子源在东莞终于奠基。

 D. 中子探测器的核心技术被称为散裂中子源的“眼睛”,这项技术也曾由外国掌握,我国科研人员刻苦攻关终于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探测器,性能达到国际水平。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散裂中子源通过直线加速器和环形加速器将质子束增加至 16 亿电子伏特的能量后引出,撞击钨靶产生中子,其正式投入运行,将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平台。

 B. 当中子与物质的原子核相互作用时,有些会打在原子核结构上,使飞行方向偏离,科研人员通过散裂中子源中的谱仪研究中子的飞行轨迹,从而进行科学研究。

 C. 在散裂中子源研制中,快循环同步加速器和中子探测器的核心技术都遇到了新的技术难题,科研人员自力更生,终于攻破难关,技术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D. 只有在可燃冰的研究模拟条件下,散裂中子源的中子才能够穿过,而且中子散射对碳、氢、氧、氮这些轻的元素敏感,所以它能够很清楚地分出这个可燃冰的结构。

 6. 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重点分别是什么?并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我国散裂中子源研制

 成功的原因。

 参考答案:

 4. B

 5. D

  6. 报道重点:①材料一侧重对散裂中子源这一科技成果的理论介绍和对中国的重要意义的说明。②材料二侧重报道陈和生及其团队在散裂中子源研制过程中的努力和贡献。③材料三侧重报道我国科研人员在散裂中子源研制中的两大技术创新。成功原因:①国家重视,确立为“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实验课题。②领导及团队长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③科研人员坚持攻坚创新。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B 项,“领先国际先进水平”错误,材料一第二段说的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D 项,“只有在可燃冰的研究模拟条件下,散裂中子源的中子才能够穿过”错误,材料一最后一段说的是“比如说可燃冰的研究,那么它需要模拟千米深水下的压力,需要很厚的容器壁,那么这一个只有散裂中子源的中子能够穿过”,文中说的是“只有散裂中子源的中子能够穿过”,而不是“散裂中子源的中子才能够穿过”。

 故选 D。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重点分别是什么?并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我国散裂中子源研制成功的原因”,这里包括两个问题,一是材料的侧重点,二是概括“我国散裂中子源研制成功的原因”,然后浏览三则材料,结合材料的出处来概括每则材料的主要信息。如根据材料一 “标志着我国成为继英、美、日三国之后,

 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的国家”“作为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国之重器’,散裂中子源可以说是一个体积庞大的‘超级显微镜’,其正式投入运行,将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平台”可知,材料一侧重介绍散裂中子源这一科技成果的理论介绍和对中国的重要意义;如材料二“陈和生院士带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散裂中子源项目团队在这里奋斗了整整十二年”“1998 年,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乃至高能物理所发展陷入困境时,陈和生被任命为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带领大家冲出低谷期,成为他上任后的当务之急”,材料二侧重介绍陈和生及其团队在散裂中子源研制过程中的努力和贡献;如材料三“科研人员与工厂技师咬紧牙关、联合攻关,经过无数次失败后,终于研制出合格的磁铁。研发团队还提出了谐振电源的谐波补偿方法,解决了多台磁铁之间的磁场同步问题,其效果优于日本散裂中子源”“不仅如此,陈和生介绍,散裂中子源的‘眼睛’——中子探测器的核心技术也曾由外国掌握,经过攻关,科研人员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探测器,各项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2017 年 8 月 28 日 10 点 56 分 18 秒,中国散裂中子源成功打靶并输出了第一束中子,中国人从此拥有了自己的散裂中子源”,材料三侧重介绍我国科研人员在散裂中子源研制中的两大技术创新。对于第二个问题,其实在概括三则材料侧重点的时候已经可以发现,我国散裂中子源研制成功与国家重视、团队合作以及研究人员的攻坚创新有关。考生可以围绕这三个方面概括原因。

 二、 古代诗文阅读(35 分,共 3 题)

 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4~7 题。

 高弘图,字研文,胶州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御史。柧棱自持,不依丽人。

 天启初,陈时政八患,请用邹元标、赵南星。巡按陕西,题荐属吏,赵南星纠之,弘图不能无望,代还,移疾去。魏忠贤亟攻东林,其党以弘图尝与南星有隙,召起弘图故官。入都,则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已下诏狱,锻炼严酷。弘图果疏论南星,然言“国是已明,雷霆不宜频击”,“诏狱诸臣,生杀宜听司败法”,则颇谓忠贤过当者。疏中又引汉元帝乘船事,忠贤方导帝游幸,不悦,矫旨切责之。后谏帝毋出跸东郊,又极论前陕西巡抚乔应甲罪,又尝语刺崔呈秀。呈秀、应甲皆忠贤党,由是忠贤大怒,拟顺天巡按不用。弘图乞归,遂令闲住。

 庄烈帝即位,起故官。劾罪田诏、刘志选、梁梦环。擢太仆少卿,复移疾去。三年春,召拜左佥都御史,进左副都御史。五年,迁工部右侍郎。方入署,总理户、工二部中官张彝宪来会,弘图耻之,不与共坐,七疏乞休。帝怒,遂削籍归,家居十年不起。

 十六年,召拜南京兵部右侍郎,就迁户部尚书。明年三月,京师陷,福王立,改弘图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疏陈新政八事,并褒纳焉。

 当是时,朝廷大议多出弘图手。内札用户部侍郎张有誉为尚书,弘图封还,具奏力谏,卒以廷推简用。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至进太子太保。

 其年十月,弘图四疏乞休,乃许之。弘图既谢政,无家可归,流寓会稽。国破,逃野寺中,绝粒而卒。

 (节选自《明史·高弘图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弘图不能无望,代还

 无望:没有希望。

 B.锻炼严酷

 锻炼:罗织罪名,陷害人。

 C.弘图封还,具奏力谏

 封还:缄封退还。

 D.弘图既谢政

 谢政:辞官退休。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至/进 太子太保。

 B.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至/ 进太子太保。

 C.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至/进 太子太保。

 D.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至进 太子太保。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高弘图对人宽容,不愿依附别人。天启初年,他请求任用邹元标、赵南星,后来他外出 巡察陕西时因推荐的官吏有过失而被免职。后来“东林党”事件中,他客观进谏,

 并没落井下石。

 B.高弘图以国事为重不惧权贵,敢于进谏。魏忠贤为镇压东林党人而起用他,他在奏章中却指责魏忠贤做得太过分,并且谏阻皇帝到东郊出游,同时也对乔应甲、崔呈秀提出指责。

 C.高弘图对朝廷忠心耿耿,但仕途多舛。庄烈帝时,官复原职,上书弹劾田诏、刘志选、梁梦环。与张彝宪不和,多次上书请辞,触怒皇帝,削职为民,十年后才被重新起用。

 D.高弘图为国事力谏,屡屡受挫。在对任用张有誉担任尚书及对宦官们讨论开设东厂的问题上,他虽极力谏阻,最终未能成功,于是请求退休,后来国家破亡,绝食而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魏忠贤亟攻东林,其党以弘图尝与南星有隙,召起弘图故官。(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弘图耻之,不与共坐,七疏乞休。帝怒,遂削籍归,家居十年不起。(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4.A.无望:没有怨恨。

 5.B。

 6.B.解析:“谏阻皇帝到东郊出游,同时也对乔应甲、崔呈秀提出指责”是“后谏”。

 7.(1)魏忠贤急于攻击东林党人,他的党羽认为高弘图曾经与赵南星有矛盾,就召高弘图出来担任原职。(关键词“亟”、“党”、“以”、“隙”、“故官”各 1 分。)

 (2) 高弘图对此感到羞辱,不和他一起坐,后来七次上书请求解任。皇帝发怒,于是就削除官籍,让他回家,从此他在家住了十年没得到起用。(关键词“耻”、“ 与(之)”、“乞”、“遂”、“起”各 1 分。)

 参考译文:

 高弘图,字研文,胶州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官中书舍人,提升为御史。以才华自持,不依附别人。

 天启初年,高弘图上书陈述当时政治的八项弊端,请求任用邹元标、赵南星。他外出巡察陕西时,提名推荐手下的官吏,赵南星检举他的过失,高弘图心中不能无怨恨,被人接任返朝后,他称病回乡去了。魏忠贤急于攻击东林党人,他的党羽认为高弘图曾经与赵南星有矛盾,就召高弘图出来担任原职。高弘图进京以后,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人已经关进了关押钦犯的监狱,罗织罪名十分严酷。高弘图果然上书弹劾赵南星,但是奏疏中也讲“国事是非现已明了,打击不应太多”,“钦犯监狱中的几个大臣,对他们的生杀应该由法律部门来决定”,有多指魏忠贤过分的意思。奏疏中又援引了汉元帝乘船游玩的事,当时魏忠贤正引导熹宗出游,所以魏忠贤不高兴了,假托皇帝的诏书严厉批评了他。后来,高弘图又谏阻皇帝到东郊出游,极力讲原陕西巡抚乔应甲的罪行,还曾用言语指责崔呈秀。呈秀、应甲都是魏忠贤的同伙,因此,魏忠贤很恼火,朝廷拟让高弘图出任顺天巡按,魏忠贤不用他。高弘图请求弃官回乡,魏忠贤就命令他回家闲住。

 庄烈帝即位后,高弘图被起用,恢复原职。他上书弹劾田诏、刘志选、梁梦环,这三个人都被问了罪。朝廷提拔他为太仆少卿,他又称病离职。崇祯三年春天,朝廷召他入朝担任左佥都御史,又升为左副都御史。五年,升为工部右侍郎。他刚刚上任,总管户、工二部的宦官张彝宪来见他,高弘图对此感到羞辱,不和他一起坐,后来七次上书请求解任。皇帝发怒,于是就削除官籍,让他回家,从此他在家住了十年没得到起用。

 崇祯十六年,朝廷召他出任南京兵部右侍郎,到任后升迁为户部尚书。第二年三月,京师失守,福王即位后,让高弘图改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高弘图上书就新政讲了八件事,福王都赞赏采纳了。

 在这个时候,朝廷的重要决定大多由高弘图来拟定。宫中传出福王的手札说要任用户部侍郎张有誉担任尚书,高弘图缄封退还,写奏本极力谏阻,最后还是以朝臣推举的方式选用。宦官们讨论开设东厂,高弘图力争未能成功,于是就请求退休,朝廷不同意,加封太子少师,改任户部尚书。不久因为太后来到,进升为太子太保。

 这年十月,高弘图四次上书请求退休,福王于是答应了他。高弘图辞官退休后,无家可归,流落到会稽居住。国家破亡以后,他逃进一所荒凉的寺庙中,绝食而死。

 依丽:依附 柧棱:棱角。比喻显露出来的才干和锋芒 诏狱:奉皇帝命令拘捕犯人的监狱 切责:严厉责备 跸:指帝王出行的车驾

 总理:全面管理 流寓:流落他乡居住

 5.

  参考答案:

 11.B(惭:感到对不起)

 12.D(第一个“其”为代词,第二个“其”为副词)

 13.C(②说的是庭中旧花。⑤是假设,而非主人做法。)

 14.D(A 项“宜在春季”错,原文说“迁而移之,在冬非春”。B 项“才知道还是原有的牡丹好”错。C 项“旧牡丹死了,主人不责怪自己反而怨花”错。)

 15.①不久花开了,花瓣薄得像蝉的翅膀,大大不如原先的那几株牡丹。

 ②(如果当初)新的牡丹虽然买来,旧的牡丹先不移走,比较它们开的花哪个更好,然后再移栽,就都不会死掉了。

 ③那么,您的毛病在于看重自己而轻视生物,性情专断而缺乏见识,自以为是而不和人商量。

 6. 阅读下文,完成第 12 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3 分)

 (2)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3 分)

 参考答案:

 (1)我早先没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急”1 分,”过”1 分,句子通顺 1 分) (2)假如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这)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舍”1 分,”东道主”1 分,”行李”1 分,”共”1 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

  略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 分,共 4 题)

 7.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呼吁道德无可厚非,①别绑架道德,②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他人进行道德审判。这种挟持了“道德优越感”的行为,③涉嫌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④是以善之名的作恶。从这点上看,公众应该勇敢智慧地对道德绑架说“不”,并尊重他人选择的权利,⑤不是单纯地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来判断对错。这样以来,⑥能营造良好的行善氛围。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而 甚至 既 也 只要 就 B 而 或者 不仅 而且 只要 就 C 但 或者 不仅 而且 而 才 D 但 甚至 既 也 而 才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联词运用。本①处有明显的转折,“而”“但”都有转折的意思,这里用“而”与前文不连贯,故排除 A.B.“或者”表并列或选择关系,②处是递进关系,应该用“甚至”,故排除 C。答案选 D。

 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离骚》中,屈原为真理百折不挠、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我们学习的人物榜样。

 B.屈原如同一朵生长在杂草丛里的玫瑰,绚烂而“不合时宜”。他奇异的美让周围的一切感到自惭形秽,但他高洁的光芒也把自己刺得鲜血淋漓。

 C.我躺在乌篷小船里,就着一盏昏暗的小马灯读《离骚》。这时,我好像听到了屈原的喘息,仿佛还有他的哭声。

 D.日前,“《楚辞文献丛刊》出版暨楚辞文献整理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参加座谈会的有来自海内外的 30 余位楚辞学专家学者列席了会议。

 参考答案:

 C A 项,搭配不当,可将“是我们学习的人物榜样”改为“值得我们学习”。B 项,语意重复,“自惭形秽”有“感到”的意思,可删去“感到”。D 项,句式杂糅,“参加座谈会的有”与“列席了会议”去掉其中一个。

 9.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组是(

 )

 人脑一旦生锈,①有童话般的电脑问世,②无法写出好的作品来。③先进的电脑,也接受人脑的信号制约;人脑 ④停滞不前,作为一个作家来说,⑤意味艺术生命整体的枯竭与消亡﹣﹣⑥你还活着,你还戴着作家这顶桂冠。

 A.即使

  也

  因为

 如果

  也

 不管 B.虽然

 还是

 因为

 只要

  也

 尽管 C.即使

 也

 再

 如果

  就

 尽管 D.虽然

 可是

 就是

 一旦

  就

 虽然 参考答案:

 C 【考点】关联词语. 【分析】本题考查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要分析句子间关系和关联词语的搭配.宜用排除法. 【解答】“有童话般的电脑问世”是在假设,所以①用“即使”,排除 BD.③使用“再”,与下句中的“也”相搭配,排除 A; 故选:C.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使用错误的共有多少项?(3 分)

 ①实施“精准扶贫”,就是要创新扶贫机制,瞄准扶贫对象,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百姓箪食瓢饮的生活状况。

 ②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③很多剖腹藏珠的贪官到双规之后也没有弄清楚钱财与前途之间的关系,假离婚,送子出国,上演了一幕幕荒诞剧,想尽一切办法转移非法资产。

 ④曾几何时,女性只能是交换马匹和玉米的财产,哪里有自己的人权和自由的? ⑤“国家之霍的暴行。

 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如果不加强党性的修养,那么官居离位者,必将

 马齿徒增,害党误国。

 ⑥在熙熙攘攘的都市中,望人群如蝼蚁般奔忙,见车辆如过江之鲫穿行,更觉一个人的闲适之乐。古人说人生“难得寂寞”,这大概是人到晚年之后步入的一种境界。

 ⑦日前,一名小伙为了让自己的网络直播更火,铤而走险去直播捅马蜂窝,结果被马蜂蜇成重伤,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⑧小时候的张衡半夜数星星,说自己长大后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没想到一语成谶,后来的他成了汉代著名的天文历法大家。

 ⑨与大多数因惨淡经营而倒闭的民营书店不同,这家书店较早引入了资本运作,为其在全国扩张市场助力,但此举也让它承受了更大的压力。

 ⑩财经频道经过近两个月的策划,启动了系列报道活动。编辑、记者和主持人兵分六路,深入基层,农村学校、瓜田李下和集贸市场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

 (11)学习中国古典小说时我们不禁感喟:面对伟大的作家罗贯中、吴承恩、蒲松龄、曹雪芹等,如今的作家为什么只能望其项背? (12)特朗普入主白宫一个多月以来的表现,在大多数美国人心目中还算差强人意,尽管一些主流媒体对他多有微词。

 (13)时下很多年轻人崇洋媚外,对中国茶有偏见,认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宁愿成天抱着咖啡,也不愿意喝茶一口。

 (14)老人都希望度过一个完美的桑榆晚景,但现阶段中国的许多老人的现实却并非如此,子女为生计四处奔波,无暇顾及老人,“空巢”现象较为普遍。

 (15)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16)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原来做过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地调整梦想。

 (17)依据职称的评定标准,教师们将注意力从正常的教学中转移了出来,时间久了,自然会对这套标准带来的戕害习焉不察。当他们从这套标准中不断收益,就更难自觉做出反思和批判。

 (18)从中国书法史看,“书以人名”似乎成为了一条重要规律。但不容置喙的是,真正的艺术作品,生命精神才是它的根本所在。

 (19)近日,近百位著名学者为打造一个创新型学科少林学的体系架构而纵横捭阖,就少林文化传承与建设现代和谐社会、少林学的内涵与外延等 4 个主题进行了 7 场深入广泛的研

 讨。

 (20)要想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就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有创新精神,否则,只能是刻鹘类鹜,难有杰作。

 (21)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火中取栗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加大检查与处罚力度。

 (22)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傅园慧在里约奥运会上接受采访时的自然表情,竟给她带来了不虞之誉,凭借采访时的搞笑神态,傅园慧迅速成了“网红”。

 (23)受强冷空气影响,黑龙江多地降雪,气温持续下降,空中喷温水秒变冰雾,地面倒水瞬间结冰,人们在室内座位上坐了半天,仍然觉得席不暇暖,冰凉透骨。

 (24)根据知情人提供的线索,公安人员按图索骥,很快找到了犯罪嫌疑人的巢穴。

 (25)李华同学绠短汲深,做语文课代表再合适不过了,他基础知识扎实,文学功底深厚,相信他能协助好语文老师提高我们班的语文成绩。

 A.十七项

 B.十六项

  C.十八项

  D.十九项 参考答案:

 D 17、 1.箪食瓢饮: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使用错误 2.“危言危行”意思是“讲正直的话,做真正的事”。例句错解为“危险的语言和行为”。使用错误 3.剖腹藏珠,破开肚子把珍珠藏进去。比喻为物伤身,轻重颠倒。使用正确 4.曾几何时:曾:曾经;几何:若干、多少。才有多少时候。指没过多久。使用错误 5.“马齿徒增”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这里适用对象和感情色彩都不对。使用错误 6.过江之鲫: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非常多使用正确 7.不合语境,铤而走险:铤:急走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处.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与“为了让自己的网络直播更火”不符;使用错误 8.一语成谶:一句不好的话说中了。感情色彩不当。使用错误 9.惨淡经营,惨淡,苦费心思;经营,筹划,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第二句中把“惨淡”理解成“悲惨凄凉”,属于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10.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11.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式,如“难以望其项背”。使用错误 12.差强人意:尚,略,还;强:振奋。勉强使人满意。符合句意。使用错误 13.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艺作

 品,不能指具体的人。使用错误 14.桑榆晚景:照在桑树、榆树梢上的落日余晖。使用正确 15.反戈一击:是掉转头来反对自己原来所属或拥护的一方,在此不合语境使用错误 16.从一而终:一种旧道德,指妇女一生只嫁一个丈夫,丈夫死了也不再嫁;也比喻忠臣不事二主。在此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17.习焉不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此处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18.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用在此句不妥,可改为“毋庸置疑”使用错误 19.纵横捭阖:纵横,合纵连横;捭阖,开合,战国时策士游说的一种方法。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句中是说学者对少林学进行深入广泛的讨论,因此,纵横捭阖用在句中不合适。使用错误 20.刻鹘类鹜:意思是仿效得虽然不太逼真,但还相似。也指比喻仿效失真,适得其反。使用正确 21.火中取栗 比喻被人利用,担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任何好处。使用错误 22.不虞之誉:没有意料到的赞美。语义与让人没有想到重复。使用错误 23.席不暇暖:座位还没有坐热就走了,形容很忙。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24.按图索骥:指按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找好马,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使用正确 25.绠短汲深,绠,打水用的绳子;汲,从下往上打水。吊桶的绳子很短,却要从深井里打水,比喻能力微薄,任务重大,难以胜任。多用作谦辞。句中说“做语文课代表再合适不过了,他基础知识扎实„„”,不合语境,且谦敬不当。使用错误 六、写作(60 分,共 1 题)

 11. 写作(70 分)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所谓勇气就是知道不畏惧什么,也知道畏惧什么。

 参考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试题分析】简短的材料,却有较深的含义。材料的后一句“也知道畏惧什么”是重点。因为从字面看来,勇敢与畏惧是相反的,怎么说“勇敢也知道畏惧什么”呢?其实不矛盾。

 人应该有所畏惧,无畏的社会是混乱的。做人做事有所畏惧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积累而成的,是人道德修养的另一种体现。有了畏惧感,我们才真正了解生命的可贵,也不会为了那点蝇头小利,在谋害别人生命的同时也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有了畏惧感,我们就不会只看重金钱,而忘记无法用金钱买回的可贵的亲情。从这个角度

 看,这样的有所畏惧正是真正的勇敢。

 “无畏并非真豪杰,有畏如何不勇士。”有畏惧,不是怯弱,而是心有底线,是恪守道德准则,是尊重法律威严。所以,还要看“畏惧”的是什么。人是需要有所畏惧的;需要在一定的现实面前有所畏惧;需要在道德观念面前畏惧;需要把这种畏惧当作社会正常运行的一种潜规则;而这种成为底线的畏惧感,反而能够让我们更加勇敢的生活下去。

  人应无所畏惧,更应有所畏惧。

  略

相关热词搜索: 伊春市 宜春 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