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城玮文档网 >作文大全 > 第十章 财政政策

第十章 财政政策

时间:2022-08-02 09:40:03 来源:网友投稿

 第十章 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

 财政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政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宏观调控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政活动、处理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和措施的总和。广义财政政策所规范的范围是整个财政活动领域。它体现政府财政活动的取向和行为规范。狭义的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目标,对财政收支总量和结构进行调整的准则和措施的总和。对财政政策的理解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政策主体:即制定和执行财政政策的机构,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由于各国的财政体制不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制定和执行财政政策方面的权力划分亦有所区别。

 (二)政策客体:即财政政策所要调节的对象。如前所述,财政政策可以直接调节总需求,对总供给的调节则是间接的。

 (三)财政政策的目标:即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所要达到的目的。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与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一致的。概括来讲,是通过追求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四)财政政策的手段:即实现政策目标所需要的各种政策工具,包括税收、公债、等收入工具,财政投资、补贴等支出工具和预算政策等。

  第十章 财政政策

 二、财政政策的主要类型

 (一)按照财政政策在调节经济周期中作用机制的不同,可以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某些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财政政策,它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控制效果,所以又被称为“自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或“非选择性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这种内在的、自动产生的稳定效果,可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行发挥调节作用,不需要政府采取任何干预行动。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税收的自动稳定作用

 税收体系,尤其是累进征收的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对经济活动水平的变化反映相当敏感,其调节机理是将纳税人的收入与适用税率累进挂钩,即纳税人收入越多,累进所得税的边际税率越高,所得税税额相应增加,社会需求相应降低,税收对社会需求就有了一种

 自动抑制的功能;反之,当经济萧条、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社会需求萎缩时,累进所得税的边际税率自动下降,税收收入随之自动下降;如果预算支出保持不变,就会产生预算赤字,这种赤字会“自动”产生一种力量,对社会需求产生维持或相对扩大的作用,以抑制国民收入的继续下降。

 (2)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作用

 经济学家一致认为,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是最普遍的自动稳定器,例如失业救济。转移支付水平一般是与社会成员的收入呈反向关联,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就业岗位越多,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越高,进入社会保障范围的人数越少,社会保障支付的数额自动减少,以转移支付形式形成的社会需求相应减少;反之,则相应增加。这样,政府转移支付机制随着经济发展的兴衰自动增减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数额,也可以产生自动调节社会需求,抑制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作用。

 自动稳定器是保证经济正常运转的第一条防线,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是部分地减小商业周期的波动,但是却不能百分之百地扫除这种扰动的影响。是否应减小某种扰动之影响的剩余部分,以及如何使之减小,仍然是政府有权决定使用的货币及财政政策的任务。

 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即某些财政政策本身没有自动稳定的作用,需要政府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采用相应的财政措施,才能产生调节作用。这是一种政府利用财政手段有意识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所谓的“汲水政策”,就是模仿水泵抽水的原理,如果水泵里缺水就不能将地下水吸到地面上来,需要注入少许引水,以恢复其抽取地下水的能力。按照汉森的财政理论,汲水政策是对付经济波动的财政政策,是在经济萧条时依靠一定数额的公共投资带动民间投资使经济自动恢复其活力的政策。汲水政策有四个特点:第一,它是一种诱导景气复苏的政策,是以资本主义所具有的自发恢复能力为前提的政策;第二,它的载体是公共投资,以扩大公共投资规模作为启动民间投资活跃的手段。第三,财政支出规模是有限的,不能进行超额的支出,只要使民间投资恢复活力即可。第四,它是一种短期的财政政策,随着经济萧条的消失而不复存在。

 补偿政策是政府有意识地从当时经济运行的反方向调节景气变动幅度的财政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为了减少通货膨胀因素,政府通过增收减支的措施抑制和减少民间的过剩需求;而在经济萧条时期,为了减少通货紧缩因素,政府又必须通过增支减收的措施来增加消费和投资需求,以达到减小经济波动的目的。

 可以看出,补偿政策和汲水政策虽然都是政府有意识的干预经济的政策,但其区别也是很明显的:第一,汲水政策只是借助公共投资以补偿民间投资的减退,是医治经济萧条的处方;而补偿政策是一种全面的干预政策,它不仅在使经济从萧条走向繁荣中得到应用,而且还可用于控制经济过度繁荣。第二,汲水政策的实现工具只有公共投资,而补偿政策的载体不仅包括公共投资,还有所得税、消费税、转移支付、财政补贴等。第三,汲水政策的公共投资不能是超额的,而补偿政策的财政收支可以超额增长。第四,汲水政策的调节对象是民间投资,而补偿政策的调节对象是社会经济的有效需求。

  (二)按照财政政策调节对象的差异,可以分为总量政策和结构政策

 1.总量政策。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1)扩张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膨胀性财政政策或“松”的财政政策。它是指政府在编制预算时使预算支出大于预算收入,利用财政赤字刺激社会总需求,以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相互适应,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财政政策。

 扩张型财政政策的功能在于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增加政府渠道的购买能力;通过减税等措施,增加非政府渠道的购买能力,进而增加流通中总的货币购买力,达到刺激和增加社会需求的目的。其政策实施一般表现为当年政府预算支出大于预算收入,形成财政赤字;其结果实质上是政府当年所支配的国民收入超过政府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得部分,并通过这种超额分配的办法来弥补社会需求小于社会供给的缺口,达到启动闲置资源、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目标。

 显然,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出发点是刺激社会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因此,这种政策只能在社会需求不足、供给相对过剩的条件下使用。在国民经济的总量矛盾表现为总需求不足时,通过该类政策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平衡;如果二者原来就是平衡的,该类政策就会使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同时,应把握好扩张的力度,将由财政扩张引起的赤字控制在经济发展和财政所能承受的范围内,避免扩张过度引起的财政危机,给经济运行带来负面影响。

 扩张性财政政策所采取的政策手段可以概括为减收增支。具体措施主要有:

 第一,降低税率,减少税负。降低税率可以相应增加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使企业和个人的投资与消费需求得以维持或者增加,使经济能够保持一定的增长幅度。第二,增加政府预算支出。政府预算支出是社会需求的组成部分,当社会需求不足时,增加政府公共消费支出和转移支付,可以刺激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品的购买能力;增加政府建设性支出,可以刺激投资需求。这些支出形成的购买力,可以消化处于积压状态的社会供给品,在增加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起到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第三,发行公债。发行公债可以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时动员社会闲置资金,使其转化为现实的支付手段,扩大现实需求,推动经济增长。

 (2)紧缩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盈余性财政政策或“紧”的财政政策。它是指政府在编制预算时使预算收入大于预算支出,利用财政盈余抑制社会总需求,以平衡社会总供求缺口,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功能在于提高财政对社会财力的占有比率、缩小政府财政支出来减少流通中的购买力,抑制社会需求,控制经济增长的速度;使经济增长与社会可能提供的资源

 条件相适应,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该类政策的实施表现为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形成财政盈余;政策实施结果是政府将财政盈余所代表的社会需求从社会总需求中扣留下来,从而使当年的社会总需求增长低于总供给增长,以缓解社会需求膨胀的压力,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

 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出发点是抑制社会需求,缓解供求矛盾,使经济发展保持稳定的节奏。因此,它适宜于在社会总需求膨胀、社会供给相对不足,经济增长趋于过热的条件下实施。同时,在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时,也应把握好政策紧缩的力度,避免过度紧缩引起供给急剧下降,使经济增长受到过分抑制而难以保持适当的增长速度。

 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所采取的政策手段可概括为增收节支。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增加税负。增加税负可以相对减少企业和个人的实际收入,增强国家对社会需求的控制能力,从而在需求过旺、经济增长过热时抑制企业和个人的需求,以调节经济增长速度,使其保持稳定和协调。第二,压缩政府预算开支:在社会需求膨胀时,压缩政府预算支出可以直接减少流通中的支付手段,抑制社会需求,从而缓解或消除社会供求之间的矛盾,实现稳定经济增长的目标。第三,发行公债:在经济过热时发行公债可以将企业或个人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从而推迟即期需求的实现时间,缩小现实购买力,起到类似增税的效果。

 (3)均衡性财政政策

 又称平衡性财政政策或“中性”的财政政策。它是政府在编制预算时使预算收支大体均等,以保持社会总供求同步增长,维持社会供求基本平衡的政策。其政策功能在于保持社会总供求的同步增长,以维持社会总供求对比的既定格局;政策实施表现为规定财政收支规模及其增长速度,使其在数量上基本一致;政策实施结果是政府支配的国民收入大体等于其分配到的物质价值量。因此,均衡性财政政策对社会总供求关系只起维持作用而不起调节作用。相应地,它适宜于在现实社会总供求矛盾不突出或社会总供求处于基本平衡状态的经济条件下选用。

 2.结构政策

 (1)结构政策的含义

 结构政策是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结构协调为目标的财政政策。其政策实施主要是通过调整政府财政收支结构,特别是财政投资结构,并以此影响社会需求结构进而影响社会供给结构来实现的。

 在实现社会供求结构协调的目标方面,一般情况下,财政收入的可操作性都远逊于财政支出。这是因为财政收入项目和征缴比例的法律规范性决定了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不可能对其进行经常的调整。此外,为了尽量减少非市场因素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使市场价格准确地引导资源流动的方向,应尽可能保持税收的中性,这也决定了财政收人在调节供求结构方面的局限性。

 相比而言,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具有简便、直接、作用显著等特点。首先,财政支出是根据一定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决定的,在调整上具有比较大的

 灵活性;其次,财政支出是围绕政府职能的正常实现来安排的,其支出结构的调整与政府以外的市场主体的利益并无直接数量关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会增加市场主体的经济负担;再次,财政支出本身是社会需求的一部分,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会直接引起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因此,根据社会供求结构上的矛盾,有针对性地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对促进社会供求在结构上的相互适应具有明显的效果。可见,财政结构政策调节的对象主要是财政支出结构,对收入结构的调整只起辅助作用。

 与总量政策不同,尽管结构政策调节的也是社会需求,但它的根本目标在于通过调节需求结构来形成对供给结构的影响和改善。由于一定的社会供给结构总是由资源的配置状态决定的,而后者又主要取决于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比例关系,特别是投资需求内部的比例关系,因此,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上必须重视投资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比例的调整,特别要重视对投资需求内部结构的调节。

 还必须指出的是,财政的结构政策往往在社会经济运行出现结构性矛盾的时候被采用。特别是在社会供求总量的调整缺乏弹性,结构性矛盾已经成为总量矛盾产生的重要诱因的情况下,采取适当的结构调整政策会有很好的效果。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已经受到结构性矛盾的较强制约,已经到了不调整就不能发展的地步,所以,中央政府把结构调整作为“十五”计划的主题。在“十五”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结构型的财政政策发挥着很大作用,尤其是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财政投资的若干重大工程,例如西部道路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二线等对于西部地区经济结构的完善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2)结构政策的类型

 如前所述,财政结构政策的主要工具是财政支出,因此,财政结构政策也主要是对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主要是对投资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比例关系的调整来适应社会总供求结构调整要求的。其形成的结构政策类型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高投资、低消费政策;二是高消费、低投资政策。

 第一,高投资、低消费政策,是指在财政支出总量既定的情况下,通过提高财政的投资性支出,紧缩消费性支出,形成财政支出内部高投资率,低消费率的比例结构,来弥补社会总需求中投资需求的相对不足和抑制相对膨胀的消费需求,实现社会总供求结构均衡的政策。其基本功能是通过增加投资性支出来增加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调整社会需求结构中投资需求不足和消费需求过热的状况,保持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之间合理的比例关系,为最终更好地满足社会的消费需求创造物质条件。

 由于高投资、低消费政策的出发点是刺激投资需求,抑制消费需求,因此,这种政策只能在社会需求结构中投资需求不足、消费需求过热时采用。特别是在财政收支总量的调整已经没有余地,单方面增加投资性支出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会引起或加剧总量矛盾的情况下,以压缩一部分消费性支出来提高投资性支出的比例,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同时,还可以减轻支出总量的压力,起到化解总量矛盾的作用。

 第二,高消费、低投资政策,与前者相反,它是指在财政支出总量既定的情况下,通过提高财政的消费性支出,紧缩投资性支出,形成财政支出内部高消费率,低投资率的比例结构,来弥补社会总需求中消费需求的相对不足和抑制相对膨胀的投资需求,实现社会总供求

 结构均衡的政策。这种政策的基本功能是通过增加消费性支出来提高社会成员社会消费水平,调整社会需求结构中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过热的状况,保持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之间合理的比例关系,改善公民的生活质量,使整体社会消费水平随经济发展正常地提高。

 由于高消费、低投资政策的出发点是刺激消费需求,抑制投资需求,因此,这种政策只能在社会需求结构中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过热时采用。当然,市场经济体制下产业结构的形成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调节的结果,政府财政政策在调控社会供给结构方面只能是辅助性的,而且是通过市场间接地影响资源配置。

 (三)财政政策按照调节作用层次的差异,可分为宏观财政政策和微观财政政策

 所谓宏观财政政策,即通过收支总量的变动来调整整个国民经济,以实现充分就业和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具体内容见前面的分类。

 所谓微观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调节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解决其财政激励问题和资源配置问题的财政政策。其目标一般通过税收手段和财政支出手段来实现;前者主要是调整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后者既有对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调整,又有财政直接参与的经济活动。

  第十章 财政政策

 三、财政政策的目标

 与宏观调控的目标相一致,财政政策的目标也是分层次的,从短期来讲,主要是通过对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调节,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从中长期来看,财政政策的调节应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解决收入分配方面的矛盾,促进公平目标的实现也是财政政策不可推卸的职责和目标。从长期来看,财政政策的目标是通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经济稳定

 经济稳定增长是指一定时期的经济增长与资源供给条件相适应,保持持续、稳定、健康的状态。它是财政政策要实现的首要目标,也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在宏观经济理论中,经济稳定分为内部稳定和外部稳定。内部经济稳定的含义包括价格的稳定和产量或所得的稳定。价格的稳定与否,主要取决于社会总需求和货币量的变动;产量或所得的稳定与否,则视整个经济发展的情形而定。产量的变动与生产要素的投入具有直接的函数关系,故产量的稳定就是充分就业的实现。外部经济稳定是指对外均衡,即本国对外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与外国对本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保持平衡,故外部经济稳定主要是指国际收支的平衡。

 1.价格稳定

 价格稳定一般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价格总水平是用物价指数来衡量的。由于物价指数是经济中所有价格系列的总和,故它可分为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价格稳定并不意味着价格绝对不变,而是相对稳定,价格波动的幅度较小。这种状态说明社会供求总量基本是相互适应的,经济运行也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反之,如果某

 一时期物价总水平急剧波动,大幅度上涨不停,说明出现了通货膨胀,它意味着货币购买力的降低,经济发展处于膨胀或过热的状态。如果物价总指数大幅度下跌不止,说明发生了通货紧缩,它意味着货币购买力的增加,经济运行处于萧条和不景气的状态。两种情况都说明商品供求之间出现了失衡。

 2.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一般指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接受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生产总量是该社会当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但是,要测量各种经济资源的就业程度非常困难,其中困难程度较轻的是劳动力的就业程度。西方经济学家通常以劳动力的失业率作为衡量充分就业与否的标准,而充分就业意味着较低的失业率。例如美国规定95%的就业率为充分就业率。

 3.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与世界其他各国之间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全部经济往来的系统记录。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般包括四个部分:经常性项目、资本性项目、统计误差和官方储备。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借方表示外国对本国货币或外汇持有额的索取权增加,主要由进口和资本外流所引起;贷方表示本国对外国货币或其他货币持有额的索取权增加,主要由出口和资本流入所引起。如果贷方大于借方,其差额称为顺差,表明本国对外国的索取权净增加,从而加强了本国的储备地位;如果借方大于贷方,其差额成为逆差,表明外国对本国储备的索取权增加,从而加重了对本国储备的压力。从现实经济来看,借贷双方绝对相等的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少量的逆差或顺差都可以视为国际收支的平衡。

 (二)资源优化配置

 资源的短缺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每一个经济制度的基本问题,都是如何使资源的配置产生最大的效果,即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资源配置最优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和要求:一是资源利用总量的充分化,它要求一定时期的经济资源被尽可能充分地调动起来,闲置资源最少,同时要求资源必须分配给生产能力最强的企业,使有限的经济资源能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最大可能的推动作用;二是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比例的合理化,它要求资源必须用于生产最符合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而避免生产消费者不需要的产品;同时要求资源配置比例符合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各部均衡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形成协调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环节,但也会由于其固有的缺陷如垄断等,而出现市场失灵的问题,这就要求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制定和实施适当的财政政策,对资源配置过程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规范,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宏观调控目标。

 (三)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准确地说,是人均实际产量的增加,它可以用 GDP 或人均 GDP 的增长率来表示。经济增长的源泉在于劳动供给增长率、资本存量增长率,以及这些要素的生产率;在当代,经济增长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多地依赖技术进

 步与创新的速度。

  经济增长是发展一切事业的根本。只有经济增长才有国富民强,才有力量发展各项事业,才能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提升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过,片面追求增长速度,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我国的“大跃进”就是最好的反证。所以,政府财政政策的实施,必须既要防止经济停滞,又要防止经济过快增长,引导经济实现适度增长。

 同时,经济增长的过程不是直线进行的,而是周期性波动中前进的。这种波动通过 GDP 、工业生产指数以及就业和收入等综合经济活动指标的波动而显示出来。经济周期一般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对经济的稳定增长有阻碍作用。企业在衰退期将出清存货,对设备和厂房等固定资产的投资急剧下降,削弱经济增长的动力;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失业率上升;企业利润迅速下降,破产倒闭企业增加。经济繁荣期间情况相反,但可能引发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所以,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财政收支的调节,削弱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振幅,减轻波动的不利影响。

 (四)收入公平分配

 如前所述,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收入分配,是以社会成员为社会提供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和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标准的。受竞争条件、就业机会、劳动能力及财产占有量等因素的影响,由市场机制决定的收入分配尽管能体现效率原则,但却难以兼顾公平。这就会带来社会矛盾和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社会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既不利于社会稳定,也有碍经济的稳定增长。由于财政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税收和转移支付的调节都可以使收入分配向均等化的方向发展,因此,财政政策作为政府调节市场分配结果的重要手段,自然应当将公平分配作为自己的目标之一。不过,财政调控的目的,只是弥补市场分配的缺陷和不足,防止收入差距拉大,其范围应被限制在市场机制难以作用或不能充分作用的领域。

 (五)社会全面发展

 社会全面发展是指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物质文明程度、各项社会事业、国民整体素质等得到极大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其中,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根据发展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发展是指伴随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变革的经济增长,它不仅包括量的扩大,也包括质的提高。在经济结构方面表现为农业等第一产业的比重降低,以服务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的扩大;以及随之而来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等等。作为政府直接掌握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在确保国家职能的实现、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应该灵活地运用税收、补贴等手段,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提高全民福利水平,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第十章 财政政策

 四、财政政策工具

 1.税收

  税收作为主要的财政变量,通过控制社会资金的流动,对社会供求总量和结构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增加税收将相应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从而抑制社会需求;反之,则对社会需求产生相反的影响。开征消费税会加大消费成本,抑制消费需求;停征投资方向调节税,可以降低投资成本,刺激投资倾向,进而调节供求结构。

 税收对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经济稳定增长是以社会总供求大体均衡为基本前提的。在社会需求膨胀、供给相对不足、经济发展速度过快时,增加税收可以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相应地降低纳税人收入的增长幅度,起到收缩社会需求,抑制经济过快增长的效应;反之则起到刺激经济增长的效果。

  税收对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如前所述,优化资源配置包括资源充分利用和资源配置比例协调两方面的含义。前者寓于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之中,后者则以社会供求结构的协调为前提和标志。税收是一种对物质利益有广泛调节作用的财政政策工具,它对资源配置有着重要影响:首先,对不同产品、行业实行差别税率或开征调节税种,可以调节不同产品、行业的利益结构,影响其价格水平和竞争条件,从而引导资源流向,改善投资结构,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其次,通过对投资方向调节税的开征或停征,可以影响建设项目的投资成本和投资者的比较利益,进而使投资流向与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相吻合;再次,税收可以为国家筹集资金,为政府直接配置资源创造条件,使基础产业及政府公共部门得到必要的资源投入,促使资源在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之间保持适当的配置比例。

 税收对收入公平分配的作用:公平征税是政府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方式。在税收征缴过程中,税收公平包括纵向公平和横向公平两方面的涵义。纵向公平以累进征收为主要手段,体现量力负担的原则;横向公平是对相同性质和数额的收入征收同样比例的税收,以体现等量征收的原则,形成纳税人之间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

 税收对平衡国际收支的作用:国家通过对出口商品的低税、零税率政策,可以降低出口商品价格中的税金含量,增强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增加出口收入;同时,对进口商品实行适当的关税保护政策,可以限制盲目进口,减少外汇支出;对外国有倾销行为的进口商品征收反倾销税,可以利用 WTO 的相关条款,合法地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这种由税收增减引起的国际收支对比关系变化,无疑有利于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调控目标。

 2.国债

 国债作为凭借国家信用的筹资手段,既可以从分配领域调节社会供求结构,实现供求结构的相互协调,也可以从流通领域调节货币流通量及商品供给量,进而调节社会供求总量,实现供求均衡的总量目标,所以是一种非常灵活有效的政策工具。国债的发行不但可以在社会需求不足时,将社会闲置资源调动起来,从而增加社会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也可以在社会需求膨胀,经济发展过热时,增加政府对社会需求的控制程度,发挥稳定经济的作用。国债还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灵活调节货币供给量、进而调节需求总量的有效手段。

 相对社会需求总量的调节,国债对社会需求结构的调节作用更加直接。由于发行国债的结果是改变国民收人的分配结构,使私人部门的购买力向政府部门转移,这种转移本身就是对需求结构的重新调整,意味着资源配置方向的改变,这种改变是按照政府的调节意图进行

 的,因而在正常情况下是政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般认为,由于国债是一种政府的信用工具,它形成的是一种平等的债权债务关系,因此,国债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是极其有限、也容易被人忽视的。实际上,国债对收入差距的这种调节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其表现的形式比较间接和迂回,认识这一点对我们更好地利用国债手段有重要意义。国债调节收入差距的功能要从以下两方面发挥出来:一是由于国债的购买额比较灵活,既可以是亿万之巨,也可以是数元之微,因此,发行国债为中低收入者提供了一种预期收益率稳定的投资渠道,使他们也可以凭借对资金的所有权参与收入的分配,其效应是增加中低收人者的收入、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二是发行国债意味着偿还期税收的增加,由于支付国债利息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税收,税收又主要来自高收入者,这就产生了通过税收--→债息支付过程将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转移给中低收入债权人的再分配效应。

 政府外债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平衡短期国际收支逆差,因此,国债在平衡国际收支方面的作用也是其他政策工具难以替代的。

 3.公共预算

 公共预算是政府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其调节功能主要体现在财政收支差额的类型上。预算政策不外乎三种类型:赤字预算体现的是一种扩张性政策,在有效需求不足时,政府通过对国民收入的超额分配扩张总需求,起到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盈余预算体现的是一种紧缩政策,在需求过旺时可以起到抑制总需求的效果;平衡预算是一种维持性政策,在社会总量大致平衡时可以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4.公共支出

 公共支出是国家在预算中安排的行政、国防、社会事业等支出的总称,公共支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长期的、潜在的重要作用且支出刚性较强,可以调节生产和消费、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等,对经济和社会全局构成重大影响。这一个问题我们在前面几讲已有详细介绍。

相关热词搜索: 财政政策 第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