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城玮文档网 >心得体会 > 中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后体会【18篇】

中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后体会【18篇】

时间:2022-12-11 15:0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后体会【18篇】,供大家参考。

中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后体会【18篇】

篇一:2022中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后的体会

按照公司的统一安排,8月24日-26日,我参加了公司举办的中层干部管理培训班。三天的培训学习,在老师的讲授和辅导下,通过心理学解析、典型实际案例分析的形式,学习了沟通艺术、任务委派与授权管理、下属辅导与激励、团队建设和提高执行力等方面的知识,开阔了视野,为今后更好的工作奠定了基础,通过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以下是几点学习心得:

(一)增强认知、定位自己的角色,开拓视野,提升基层管理水平。

经过培训使我对自身的角色定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坚定了我做好基层工作的信心,进一步明确了自己作为一名基层管理人员所应担负的工作职责,以及应该掌握的管理技巧;开拓了我的思维和视野,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管理理念、管理知识、管理方法,提高了管理水平。特别是老师们对实际案例深入浅出的分析讲解,对我今后的实际工作具有积极指导作用,受益匪浅。作为矿山一线的管理者,通过老师们的授课让我重新定义自己的位置、自己的责任,深知目标、计划、执行力的重要性。执行力强弱是一个人、一件事情、一个团队成功与否的关键。实际上执行力的定义不复杂,就是按质按量、不折不扣的完成工作任务。

(二)增进了解、加强沟通,发挥沟通重要作用。

通过培训,认识到沟通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从其概念上讲,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特定个人或群体间传递,并且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此外,沟通也是企业管理的有效工具,还是一种技能,是对自身知识能力、表达能力、行为能力的发挥。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管理层与非管理层之间需要沟通来传播信息、交流思想,从而推动内部成员间的互动和联动,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为保证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沟通协调,有效沟通可以增进了解、融洽关系、提高效率;否则,就会产生矛盾、酿成隔阂、影响绩效。通过良好的沟通,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全面准确可靠的信息,达到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和谐,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三)管理创新、与时俱进。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管理创新是科学管理的精髓,是企业管理的主旋律。尤其面对越来越年轻的队伍,思想比较前卫、活跃,要及时发掘他们的闪光点,让组织中每个成员都成为创新者,促进企业综合效率、综合效益的不断提高,把创新渗透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为企业今后生存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团队建设

尽力做好团队价值观、工作目标及要求的统一,身为管理者,要做好表率、身体力行;其次,根据每个人的意愿、能力、成长阶段等灵活转换自己的管理风格,知人善任、奖罚分明,帮助团队成员找到自己的职业成就感;再次,转换学习理念,抛弃填鸭式、理论化的教育方式,努力营造学习型的组织和氛围,为团队成员制定个性化、持续化的学习与成长方案,帮助团队成员提升在职场的竞争力;最后,做好人文关怀与沟通,对团队成员的好的成绩及时做出肯定和鼓舞,对其负面的情绪、压力等及时进行引导和关怀,让团队成员心稳、心安。

(五)员工激励

管理是通过他人完成任务,因此作为管理者必须掌握激励下属的技能,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带领团队共同完成任务。激励要遵循的四项原则,即公平原则、刚性原则、时机原则、清晰原则。激励方式又分货币性工具和非货币性工具,货币性工具对于企业而言成本较高,且持续时间不够长,有研究表明,一次加薪的激励作用仅能持续两个月。因此非货币性激励工具更为实用,掌握多种类型的非货币性激励工具是一个管理者必须的技能,比如公开表扬、生日祝贺等多种类型。

总之,感谢公司给予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三天的培训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我的学习不会就此结束,我会将认真学习的态度继续保持下去,将学习到的知识融入到自己以后的工作当中,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在本职岗位上为公司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篇二:2022中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后的体会

首先要感谢公司给我们提供了一次这么珍贵的培训机会,还要感谢各位老师和我的同事们,是你们让我对团队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这次的培训内容丰富,有理论的培训,也有集体的游戏拓展活动,在短短3天时间里,培训安排井然有序,大家都能全心投入,充满激情,相互关爱,相互信任,相互扶持,使我认识了什么是团队,什么是团队精神,什么是团队协作,以及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团队。

这次培训,对我而言感触颇深,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一些感想:

1、角色认知

管理者首先应该具备“多面手”的特质,从专业度、沟通能力等各方面都优秀;其次,敢于担责很重要,如果发现问题总从团队找原因,而忽略了自身的不足,这样推卸责任的领导注定走不远;最后,一支优秀的团队,不仅是领导角色的定位,还需要团队中每个人的角色都明确定位,结合互相的优劣势,取长补短,将优点发挥到极致,将缺点加以指正。

再优秀的个人,肯定干不过一个优秀的团队。一个人好,不叫好,一群人好,才是真的好!

2、执行力

军事上有句话:三分战略,七分执行。道理很简单:执行能力强,就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排难除险,千方百计的实现战略目标。执行力弱,就会找借口,谈条件,错失良机,贻误战机,导致战略目标一塌糊涂。

军事上如此,一个企业团体建设何尝不是如此,中基层干部作为企业的中坚力量,更要把执行力放在第一位。执行力就是竞争力,赢在执行,没有执行都是零!

3、如何沟通。

能否顺利沟通的关键点在于沟通的态度,态度最主要就在于真诚。以真诚的态度开始沟通之后,那么就要注重谈话的内容,有的人一上来就问东问西,而问的目的并是不关心对方,而是八卦,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样是不好的,要避免问对方觉得尴尬的问题或者对方觉得这是隐私的问题,在这过程中要有耐心,注意倾听,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说话,当对方说完之后再发表意见。否则对方会觉得这次沟通只是在满足你的好奇心,和你在夸夸其谈。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使我认识到一个团队要想建设好,不仅仅是领导者的引导有方,或是亲力亲为,而是需要团队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团队效率。

最后,感谢公司给了我成长的机会,我会在工作中充满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

篇三:2022中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后的体会

所谓国有成均,在浙之滨。在浙里,感受到了百年高等学府的求是、包容的学术精神和人生追求;在浙里,道德关怀和独立自由并存,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互相激荡,同频共振;在浙里,感受到了授课老师的满腹才华和传道育人的师德;在浙里,收获了知识、增进了同学、同事情谊。现将我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解放思想、克己奉公、锤炼看家本领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和共享经济的大社会背景下,人们在享受各种信息便利的同时,也将自己裸露于各种聚光灯下。作为党员干部要把严于律己、克己奉公践行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筑牢思想防线。作为公司中层我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跟上时代步伐,将互联网手段融入到管理制度中,通过自主开发信息化软件优化和解决堆场过载、堆场找构件难、堆场盘存、堆场发货效率低等问题;通过采集生产过程中的大数据,为公司领导对PC公司重大事项的评估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二、理念要变更、思维要创新

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上都是全新的业务板块,我不该用现在的管理制度和观念“以不变应万变”。要将装配式建筑这个事业做好,将PC公司做大、做强,我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强化服务理念。服务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灵魂,PC公司作为一个预制构件材料供应商,要真正树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关注客户需求和体验,做实做细服务基础工作,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迅速响应客户需求,让服务超越客户期望,努力让服务更加贴近市场、更加贴近客户。二是强化精细化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理念是精、准、细、严。精是做精,做好,精益求精;准是准确,准时,信息与决策准确无误;细是操作细化,管理细化,重视细节;严是严格执行制度标准和程序规定,严格控制偏差。三是增强创新意识。树立“崇尚创新、宽容开放”的创新理念,倡导“持续改进、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开展技术工艺创新课题研究和QC小组活动,推广应用优秀管理成果和管理经验,推动管理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三、多提练、善总结、出新招

一是整体把握、具体细化。一个部门、子公司的工作内容五花八门、形形色色,要做到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二是关键词法,提炼出关键词。作为中层管理人员,要善于在众多工作汇报和文山字海中抓住核心,才能对工作进行把控和计划。三是旧材料、新组合。PC公司员工来自各个行业,我必须清楚地了解每一位职工的特长和过去的工作经历,重新调整组合,让他们在新的岗位上发光发亮。

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我将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尽的学习当中,做到学以致用、边做边学,顺应时代发展步伐,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

篇四:2022中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后的体会

8月23日,我随公司一行来到浙江大学,开启了为期五天的中层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本次培训内容涉及面广、针对性强,让管理者们开拓视野、解放思想。以下是个人的学习体会: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二、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授课老师对“赢”字进行了拆解分析,阐述企业存在的目的和意义:作为管理人员,必须要有危机意识(亡);要多沟通交流,捕捉信息(口);机会稍纵即逝,要把握住机会(月);要具备理财意识和财富意识(贝);要时刻保持平常心(凡)。

三、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需要员工共同参与建设,从“心”做起、从“头”做起、从“小”做起,从而更好地激发活力、凝聚共识、促进团结。企业使命是“我们为什么存在”,企业愿景是“我们将要去哪里”,企业价值观是“我们做事的基本准则、应该怎么做”。企业必须以客户为中心,同时,找行业内的领军企业持续开展对标学习。

四、中高层管理者理念变革与创新思维

作为中高层管理者需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按特色定位;秉承为顾客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利润,为员工创造前途,为社会创造繁荣的理念;时刻保持求知心态与创新思维,做到四个突破(突破同类性达到独创性,突破单一性达到多样性,突破分离性达到联接性,突破孤立性达到系统性);时刻做到奉一言,日二省,事三如,按四心,戒五行,保六有。

五、解放思想,锤炼干部看家本领

一是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一个信息透明的时代,要做到知行合一、敞开门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取信于民。二是牢固树立稳定发展、改革意识,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三是增强创新意识,质疑是科学的生命,怀疑和想象是创新的前提。四是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经常换位思考,经常反思,清楚自己的不足之处。五是当好下属,做有心人,做明白人,做实在人,做增进团结和谐的“稳定器”。六是做好上司,知人善任,大事坚持原则,小事学会变通,处事民主,身先士卒,身正为范,九分调研,一分决定。七是重视沟通,信任源于理解,理解源于沟通。八是清正廉洁,干净干事,棘手的问题集体讨论。九是学会调整心态,心态决定人的精气神,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六、商务谈判技巧和实务

一是秉承利益一致原则,多提问,询问,捕捉对方核心利益诉求点,发现共赢点,避免冲撞点,构建整体共赢方案。二是赢得信任和尊重,具有诚实、守信、高效、自信、专业素养容易赢得信任和尊重,促进合作。三是专业的事情交由专业的人来做。

七、打造高效团队执行力

所谓团队,是乐意为既定目标相互协作、提供互补知识和技能的一群人。高效包含了效率(快速地做完事)和效果(做正确的事)。高效团队干部之间的融合最重要,做到做事有效率、出效果、促效能。

八、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

我们的户外教学来到了南湖革命纪念馆,跟随讲解人员进行参观,学习党史,瞻仰革命先辈,面对党旗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红船精神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坚定理想、百折不饶的奋斗精神;是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学习无止境,我将努力做到学有所思,学以致用,常怀感恩多奉献,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管理能力,助推装配公司高质量发展。

篇五:2022中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后的体会

一、立足“三个着力”,把好“三关”,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浙江大学成龙教授在讲授中指出,把党建理论、思想贯彻于解决实际问题。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强调:“新形势下,中央和国家机关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深化理论武装,着力夯实基层基础,着力推进正风肃纪”。三个“着力”为我们做好党建工作指明了方法,我们要把好“三关”。

一是把好理论关,深化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我院领导班子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从开展高质量的中心组学习到基层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党务部门的“每周一学”,党员干部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感悟学习。做到从理论基础入手,从党的历史学起,将我们的理论放到历史当中去理解、去加深、去思考,在理论学习中加强与实际工作的联系,深化理论的指导作用。

二是把好组织关,夯实组织基础。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只有持之以恒抓基层、打基础,党建工作才能落地生根。根据《四川省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建设实施办法》精神,我院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以及医疗业务各项事业的政治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同时坚持以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为主线,以助力中医药强省建设为目标,狠抓“两个责任”落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把好自身关,确保队伍纯洁。正所谓“吾日三省吾身”,要时刻提醒自己身为党员,切不可因为一些不正当的利益,而守不住底线。医院将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深化“三转”;聚焦风险防控,完善各项制度流程;突出纪律建设,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矢志不渝的初心和坚如磐石的决心,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医院环境而不懈努力。

二、推进自我革命,把握好“二度”,全力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是要饱含为民的“温度”,贴近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院党委将持续做好医院民生工程;实行医联协作、医教协同、医研协进的联动机制,以托管、联办、帮扶等模式发展分院和医联体成员,优化改善医疗服务。

二是要舍我其谁的“风度”,勇于自我革命,坚持以改革的精神打破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如我院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依据,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内控建设,加快形成以章程为统领的规范、统一、完善的现代医院治理结构;启动国际医疗机构联合认证委员会(JCI)认证工作;推进完善目标管理与管理效能制度建设。

作为一名医院党务工作者,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更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要牢记“初心”和“使命”这两个关键词,把“初心”融入到工作各环节、把“使命”贯穿到医院发展的全过程,为建功学校“双一流”建设、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篇六:2022中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后的体会

通过学习,使我们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启迪了思维。在政治理论、教育修养、管理思维能力等方面均有收获和提升,同时也促使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提高管理素养,夯实教育理论基础。通过浙江大学成龙教授详细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深深体会到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着坚定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安徽中医药大学王键校长以其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和生动讲述,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知识的盛宴。浙江工业大学李小年校长对地方高校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总结、浙江农林大学应义斌校长对大学的逻辑和关于未来大学教育的思考,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深深的启迪。

二、加强能力提升,明确工作目标方法。浙江大学应飙教授详细讲解了校园突发事件处理与媒体沟通。浙江大学夏强教授对浙大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实践经验的分享、浙江大学钟永萍副部长在高校工作的过程管理和执行建设的总结、浙江外国语学院宣勇书记推动高校治理方式转变的最佳路径等课程的学习,使我们掌握了科学的工作方法、规范和技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理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敏锐洞察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用远大眼光、战略思维及全局观念去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自己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通过以上课程的学习,我也深刻体会到中层干部的综合能力高低直接体现在日常工作处理能力和学习能力上。

三、以培训为动力,为今后工作奠定基础。培训班度过的五天里,我学到了很多,听到了很多,看到了很多,领悟到了很多。今后,我要从三方面着手,不断提高自己。一是以更严谨的学风加强学习。这五天的静心学习,是一次“充电”。我们要把在培训班学习时形成的好风气带回去,继续坚持学习,将学习进行到底。努力在思想上提高理论素养,专业上广泛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技能,多向领导和同事请教,用知识武装头脑。二是以更新的观念开拓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同解决主客观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做到知行统一,学以致用。认真研究工作中不断变化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做到胸中有数,学而思,思而信,信而行。既要解决好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又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三是以更实的作风为教师服务。始终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抓好工作落实,增强干事创业的主动性。从实际出发,着重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眼前和长远,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把培训成果转化为创造力新成绩,实现知识向能力、能力向工作成效的双重转化。

篇七:2022中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后的体会

五天的学习生活,紧张而充实,从课堂讲授到现场教学,一次次知识观念更新的洗礼,一堂堂生动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课。借此,把学习的收获和体会进行梳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既做管理者,又做研究者。管理顾名思义为管好和理顺。为此,管理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管和理”的服务职能,而应在“好和顺”上下功夫。管理者的工作,本质上是思考或脑力的活动,既研究工作。每一项管理工作都离不开思考的深度和研究的广度,能想多远就能走多远。浙江外国语学院宣勇书记的专题《推动高校治理方式转变的最佳路径》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只有做到对存在现象的系统研究,对教育问题的慎密思考,才能从中总结出有效的管理方法,在实践中提高管理效能。

二、既做受业者,又做传道者。“教育改变一个人的心身发展,终生对学习、工作、生活充满热忱、兴趣和责任”。教育工作者除了引出潜藏在学生内心的智能外,还应造就心灵完美的人。浙江工业大学李小年校长的专题《地方高校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圈粉无数,通过地方高校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讲共情力、讲意义感、讲交响力,从而发现系统与整合之美。在讲清理顺悟透“双一流”高校建设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又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融汇贯通。

三、既做追梦者,又做践梦者。“为自己树立一个梦想”,敢于追梦,勇于践梦,才能梦想成真。“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都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最终将追求成效变成一种习惯”,由此可见,管理者的成效源于实践。实践的过程是实践——创新——实践的螺旋上升过程。浙江农林大学校长应义斌的专题《大学的逻辑和关于未来大学教育的若干思考》,通过六方面的问题分析,顶层设计出“一流”涉农大学的梦,并付诸办校实践。如今,我们成中医人也正昂首阔步走在追梦的路上。如何把成中医人的梦想变为现实?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对标学校“双一流”的要求?如何将自己融入到“双一流”建设的时代洪流中,做出自己的贡献?这都需要在具体的业务工作中通过实践来完成。如果每一名成中医人都能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相信总有一天,“奋进成中医、幸福成中医、美丽成中医、仁爱成中医”的一流建设目标,终将不会是梦。

最后,我想借用竺公之问,反躬自省:第一,到浙大来学什么?第二,回到成中医后怎么做?

篇八:2022中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后的体会

在浙江大学为期一周的中层领导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二期)学习,学校组织高效,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强。通过这次集中学习,使我对管理工作在视野上有了新拓展,知识上有了新收获,能力上有了新提升,工作上有了新认识。下面结合自己的管理岗位谈三点学习体会。

一、思想上要与时俱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指引着我们的行动方向,新时代就有新要求,因此领导干部对管理工作必须在思想上要与时俱进,要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现场教学时边听讲解边在反思: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诞生在嘉兴?为什么浙江的数字经济异军突起?为什么浙江的干部遍布全国?我想可以从“红船精神”中得到启示,是浙江人在新时代思想的指引下与时俱进赋予了“红船精神”的新内涵,使浙江人具有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当前,学校正在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立足管理岗位更应学习浙江人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在思想上与学校保持高度统一,主动作为,为“双一流”建设增光添彩。

二、行动上要务实高效

本次培训安排的《高校工作的过程管理和执行建设》、《推动高校治理方式转变的最佳路径》、《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校园突发事件处理与媒体沟通》、《浙江大学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大学的逻辑和关于未来大学教育的若干思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等专题内容讲授人均为浙江大学现任或曾经的领导、教授,他们在讲授过程中用自身的工作实际很好地诠释了浙江大学的校训“求是创新”,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管理工作在行动上要务实高效。比如陈智教授讲到针对浙江大学医学教学比较薄弱时所采取的过程管理措施就是非常务实高效,也取得了很好地成绩和效果。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目前正在开展“服务型”职能处室建设,要针对职能多方开展调研,要有针对性地优化工作流程,要力求在行动上做到务实高效。

三、资源上要集中整合

本次培训有几个专题都谈到了“双一流”建设,使我对“双一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陈宝生部长曾表示,“双一流”建设就是要集中优势资源,培育冲刺世界水平的“国家队”第一方阵;而且这个计划是开放的、动态的、持续激励的、打破身份固化的,这对于中西部高校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通过这次培训,使我认识到: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实验室,一流的实验室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才能形成一流的声誉,一流的声誉才能招来一流的学生。因此,在当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校应在资源配置上集中整合,在条件建设方面要主要集中打造校级、院级的公共科研平台,最终形成优质的实验室资源来促推学校的“双一流”建设。

篇九:2022中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后的体会

此次浙大培训,更新了理念,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启迪了思维,明晰了目标,转变了思路,提升了能力。既是一次理论研习,又是一次实践交流。特别是通过重温红船的历史沧桑,更使我们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

“红船精神”就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结合大学的使命和当前面临的任务,学校正凝心聚力、奋发图强加快“双一流”建设和内涵式发展。我们每个人都要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目标铭记心中,责任扛在肩上,工作抓在手上。

继承和发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铸好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引擎,以一流的学术产出和一流的学术贡献让党和人民满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目前学校正处于“双一流”建设和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艰巨的建设发展任务和捉襟见肘的财务资源现状。我作为一名学校财务管理和服务工作人员,不仅要更新财务管理理念,探索创新工作思路方法,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优化服务工作流程,更要科学、可靠、精心做好财务保障规划,千方百计筹措财务资源,千方百计盘活学校资产,千方百计用好财务资金,保障和促进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继承和发扬“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聚焦人才培养核心。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坚定的理想、执着的信念、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一代代共产党人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历经曲折而不畏艰险,屡受考验而不变初衷,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我作为成中医人应当咬定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四个成中医”目标,结合自身岗位努力提升资金预算、报销核算、采购招标和综合财务服务专业化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做好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助力一流人才培养。

继承和发扬“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专心“让师生满意”事业。专心工作,紧密结合学校财务工作实际,查找问题,真查实改,找准并解决好师生财务报销、交费借款和科研经费使用中的揪心事、烦心事和操心事。深入贯彻科研“放管服”精神,将精神落实到工作中、具体到措施上、执行到细节里。把“让师生满意”作为一生的事业,艰苦奋斗,克己奉公,敬业奉献。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心中有梦想,幸福靠行动。在学校“双一流”建设征程中,需要我们秉承大学精神,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大胆开拓创新,务实担当、付出牺牲、追求卓越!

篇十:2022中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后的体会

在学校党委的统一安排下,在浙江大学参加了学校中层领导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二期)的培训。在开班仪式上,余曙光校长对全体中层干部提出了要求:一是要在学习中提升深度学习能力,成为学习型干部;二是要在学习中提升深度思考能力,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与学校发展和个人工作实际结合;三是要在学习中提升深度执行能力,转变观念,打开思路,为实现“四个成中医”和学校“双一流”建设作出新贡献。

通过领会余校长在开班仪式上的讲话精神,通过聆听各位专家领导的授课,通过现场感受“红船精神”,通过与同志们的讨论交流,我在本次学习中收获良多、受益匪浅!根据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公共卫生学院的工作实际,并结合自身在管理服务工作中的体会,经过认真思考,现将个人心得体会简要汇报如下:

一、不忘高校初心与使命——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人才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任务!因此,大学的发展既要基于现实,更要有情怀。我们要全面理解学校和学院发展思路,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学科建设与中医药传承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大学精神,激励青年教师和学生,帮助他们拥有持续一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应当遵循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律,认真学习并积极落实健康中国2030战略、健康中国行动计划,努力培养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人才,培养适应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适应健康服务业发展的人才。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高分低能”现象,如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与高校学生就业难的矛盾、科研经费论文成果的不断增长与大学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矛盾、大学排行榜的排名进步与其对社会发展、经济增长贡献度的下降的矛盾等等,这些都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二、以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努力推进学科建设

如何全面理解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两方面。其中,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工作思路,我非常认同浙江工业大学李小年教授对于“特色”的理解,一方面,我们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共识,另一方面,还要重视能够形成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路径!我认为,公共卫生学院的三个学科方向的学科建设工作应当也必须坚定地与中医药结合,才可能形成自身特色,并实现发展!

三、提升管理能力,积极整合资源,服务师生

作为高校的管理服务者,我们在关注自身专业相关知识学习的同时,应当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管理学等的学习,这将有利于更好地扬长避短,服务好师生员工,服务于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服务于学校和学院的不断发展。以我们所熟知的管理学原理——“木桶原理”为例,我们都能够认识到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板;但授课老师对其的解读却是:通过“无限倾斜”的方式,可以利用最长的木板盛装更多的水,这毫无疑问能够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公共卫生学院整体实力还很弱小,但我们通过重点帮扶措施,可以很好地发挥“长木板”的作用,从而带动学院的科研发展!

今年,公共卫生学院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零的突破,但我院重点帮扶的另外两项青年基金项目仍然未能获得资助,因此,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要脚踏实地地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并积极拓展社科基金的申报思路。同时,结合学院学科专业布局,按照学校ESI学科建设思路,进行重点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的打造和丰富完善。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我们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揽,以实现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宏伟目标为指引,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努力工作!我们将遵照学校党委提出的“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克服消极等待思想,积极努力,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面貌,采取各项针对性的措施,积极整合资源,将学院党建、教学、学生、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民生等各个方面的工作整合形成合力,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做出公卫贡献!

篇十一:2022中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后的体会

通过这次学习,结合具体工作和平时的思考与实践,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改进自己的本职工作:

一、更加解放思想,更加大胆创新。

这次培训,我体会到浙江的发展,从大学到地方处处都体现出思想理念的先进性。我们总是习惯于把沿海发展归结到经济实力如江浙富有、地方优势等等客观条件,鲜有认识到思想理念才是真正最核心的影响因素。杭州城区的自行车道在十字路口设计了凉棚用于等红灯时的遮阳挡雨,又粗又畸形不值钱的杂树构成了森林般的绿化,河道两侧水生植物净化了河水又美化了环境,等等,从这些小小的细节就体会到思想与理念的巨大差异。培训老师们讲到的高校管理、发展的很多先进思想理念,更是数不胜数。可以说,思想保守、总是找客观原因是制约我们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踏踏实实地践行,少当评论家,多当实干家。

再好的思想理念如果不去行动,也只是纸上谈兵。浙江大学之所以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大学,从创校校长竺可桢起,历代浙大人都是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践行浙大精神。作为新生的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附属妇幼生殖医院,与兄弟学院相比起步晚,先天不足,另一方面,承担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又是要求最高的本科专业。我们更应该踏踏实实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情,而不是停留在口号上的纸上谈兵。

三、志存高远,对标先进,努力发展临床医学专业教育。

我院在2020年要完成国家专业认证。难度大,任务重。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不是目的,而是促进发展,促进医学教育,提升毕业生竞争力。这次培训让我体会到发展好临床医学专业,不能只考虑短期成绩,不能只是盯着2020年国家认证,不能为认证而认证,而应该是着眼于实实在在的长远发展。为了发展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未来我们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基础和临床师资队伍。目前我院总体上还是只考虑了临床师资队伍的建设。我们应该象浙江大学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等兄弟单位学习,临床医学教育是基础与临床并重,甚至基础重于临床。比如浙大医学院的长学制班,四年普通本科教育奠定了扎实和宽泛的基础。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要同步考虑基础和临床师资,只有建设一批学识渊博、科研能力很强、教学水平很高的全过程师资队伍,才能真正发展好临床医学教育专业。

2、加强学科建设,带动科研的快速发展。可以说,目前我院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科,更谈不上重点学科。如何建设一批高水平学科是我院未来发展的重点。学科建设将依托基础学科和有关附属医院的临床学科,充分整合全校资源,坚持学科建设服务于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和医疗与科研的发展需求。

3、以牵头全国教材的编写为契机加强课程建设。经过将近1年的时间积极沟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同意由我校与出版社共同牵头,组织全国所有中医药高等院校共同编写一套适合于中医药院校举办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材,即《十四五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规划教材》。学习了浙大精神,增加了我们总牵头决心编写成高水平教材的信心。我们将以本套教材编写为契机,在现有精品课程基础上建设一批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

4、实实在在的抓好教学全过程管理。临床医学教育最重要之一就是教学的全过程管理,既要开放式管理,也要闭环式管理。我们将向浙大医学院等学习,努力抓好过程管理,确保教学质量的稳定发展。

5、按照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要求,建设好附属医院。可以说,没有附属医院就没有临床医学教育,其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更是直接决定于直属附属医院。这次多位培训老师也专门提到,社会服务功能是决定和影响大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更是影响到政府对大学的直接重视。医科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首先体现在医疗服务功能上,没有足够数量的高水平直属医院,医科大学很难真正获得长足的发展。目前,我校些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最大的短板就是没有三甲高水平行政隶属性质的直属附属西医院。国家专业认证要求,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必须拥有至少一所以上行政隶属性质的三甲直属西医院,且生床比必须达到1:1。预计未来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在校生将达到4000人左右,根据国家专业认证要求,则未来直属西医类别医院总床位数必须要达到4000张。根据总体发展来看,未来承担我院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教学的行政隶属性质的直属医院当为附属第五医院、附属第六医院和附属生殖妇幼医院,也就是说这三家医院未来总床位数应该达到4000张,才能满足未来生床比为1:1。

四、以最坚定的信心加快建成高水平三甲生殖妇幼医院

我们将更加解放思想,加速医院建设,力争2022年挂牌三级专科医院。2030年前完成第二院区建设,达到开放床位800张,建成医教研融合发展的高水平三甲大专科小综合医院。

浙江大学干部培训,使我自己感到使命感更加迫切。我一定要在学校的领导下,与学院医院全体班子成员一起,努力赶上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步伐。

篇十二:2022中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后的体会

通过学习培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习了经验、找到了差距,达到了明方向、知责任、清思路、晓方法的目的,进一步加深了对“双一流”建设从宏观到微观的深刻理解和体会。

一、缺理念则庸,一流建设要宽眼界宽思维

浙江大学为什么令人瞩目,决不仅仅是他们的学术水平高,科研实力强,还在于他们具有始终秉承“求是创新”、“彰显特色”的精神和传统,从授课的几位专家教授的讲座中多次体现出浙大人对教育目标的深刻解读和对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真正价值;感受到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责任是文化的传承、价值观、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以及思想道德的引领;折射出浙大人坚持植根于中国大地办教育,将自己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家国情怀”。这种高远的境界和视野引领浙大向学术高地和人才培养的高地不断的超越,这种担当的胆识和责任才会有了大手笔谱写的大文章。就以如何办出高校的特色为例,在常规的理念中就是办出人无我有的独特来,但通过浙大教授的讲解,又有了一番新的理解,办学特色要真正做到人无我有很难,而是人有我也有,但我是以最佳优势找到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有效实现特色目标的路径,新思维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二、不学习则罔,一流建设要好学风好氛围

保持着对知识能力不足的恐慌是有进取心人的共识,这次到浙大一行的难得学习机会,接收到了海量新知识、新信息,深感收获满满。培训安排的学习内容丰富、实用,知识理论性强、涉及面广,教授们从多角度、宽视野、全方面介绍和分享交流“双一流”建设的成功经验与创新理念,内容涵盖理想信念教育、“双一流”规划和建设、学科建设与学科评价、智慧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干部领导力和执行力建设、本科教育教学和质量体系建设等各个方面,既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解读课,也有“红船精神”的实践课;既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宏观政策分析课,也有“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定位、路径选择、组织实施等微观操作层面经验总结课,各个辅导报告相互衔接,有机统一,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对于促进我校领导干部深刻理解和把握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内涵,提升干部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发展的能力素质与水平,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无止境,处在当今信息化迅猛发展时代,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对干部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推进“双一流”建设,客观要求高校的干部始终保持良好的学风,始终处于学习的状态,及时更新知识储备,获取前沿知识,掌握运用先进管理方法,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打牢功底,提升能力,并以榜样的力量树起标杆,营造好学上进的深厚校园氛围。

三、无作为则殆,一流建设要见真章见实效

做而不学等于蛮干,学而不做等于白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是坚定理想信念,还是推进“双一流”建设步伐,归根结底都靠真抓实干,做出实效,就是要将培训中学到知识、掌握的本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每个人都要始终铭记成都中医药大学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这次中层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既是增见识补短板新契机,又是砥砺前行总动员,我们只有围绕着提升水平、彰显特色、作出贡献这个关键点,全面聚焦一流建设,全面落实内涵式发展,以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敢为人先的胆识担当、抢抓机遇的拼搏勇气、精思笃行的校训精神,凝心聚力,同心同向,开拓进取,思想理念、工作思路、措施办法都聚焦一流建设见真章见实效。我们相信,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成都中医药大学必能抓住有利时机,克服千难万阻,实现竞争力、辨识度和影响力的跨越式发展,达成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的宏伟目标。

篇十三:2022中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后的体会

我深深的意识到,学校“双一流”建设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作为学校的一名中层干部,更应该发扬“红船精神”,克服困难、直面挑战,做新时期有担当的管理者。

此次培训,有三个特点:一是学习内容丰富,既有大学管理的顶层设计,又有突发事件处理的细节探讨,更有医学教育改革的探讨等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的课程设计;二是学习形式多样,既有课堂讲授,也有教学研讨和现场教学,尤其是嘉兴南湖红色教育“重温建党历史,感悟红船精神”的主题活动给我们的思想和心灵的震撼;三是学习效果良好,五天的培训生活紧张而充实,我们接受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更新、更是观念的洗礼,收获的不仅仅是学习,还有同事间相互帮助的深厚情谊,体会的是成中医人的胸襟和情怀!

此次培训有几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是进一步认识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多名老师在课堂上反复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的讲话“高校要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学校的一切工作也应该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来开展。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更应该去思考在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中,如何围绕这一根本任务去落实、去开展工作。叶高翔老师的课堂上,更是开放性的提出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更提出了“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的广阔胸襟。我想,高校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更是体会大学、大师、大气的地方,是同学们人生重要的里程碑。我们更应该把握严管与厚爱的尺度,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二是高校的软实力在教师,其根本在学生。当听到浙江大学台湾校友刘奎斗先生变卖家产为浙江大学捐款建造竺可桢国际教育大楼暨竺可桢纪念馆的感人事迹时,我的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我想刘奎斗先生毫不犹豫把自己一生积蓄都回馈给母校,是得益于抗日战争时期竺可桢老校长和那一代浙大教师对他们无私的关爱和对中国教育事业的执着,是刻进骨子里的家国情怀和人间大爱。而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如何践行良好的师德师风,如何把学生作为高校工作的根本,如何和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在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稳定的关键时期,让他们少走弯路,把他们真正培养成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三是高校应牢固树立服务社会及地方经济建设的理念。宣勇教授提到,高校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高等教育规模的迅猛扩展带来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我们更应该着力在中医药如何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下功夫。

此次培训学习,学习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学习的目标不光是完成五天的学习内容,而是如何将管理的知识和理念与自己的本职工作相结合。我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篇十四:2022中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后的体会

承担本期培训的专家多数来自浙江本土高校,他们不仅是专业学术领域的带头人,更是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领跑者,他们的讲授为我们开拓思路、启迪思维,提供解决实际问题可借鉴的办法。下面结合我的工作谈谈认识和思考: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硬指标,学生的未来就是学校的未来。管理学院是一个只有20年办学历史的年轻学院,为学生提供有温度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是我们初心和使命。乘着学校“双一流”建设的东风,我们将以“三让”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实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计划。秉承“管法古今、理树大才”的院训,以“大气为人、大智谋事、大爱行天下”的管理青年文化品格塑造为主线,构建“两纵一横”的“大”字形素质教育机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方面的核心素养。

1、全员育人。采取“众筹学工”,按照协同性原则落实多元育人工作主体,构建一支由专兼职辅导员、专职教师、班导师、班导生、离退休教师、校外导师、毕业生和学生家长等多方参与、协同作战的全员育人团队,努力打造优良学风。

2、全方位育人。实施“模糊导航”,按照系统性原则统筹多向育人工作内容,将原有的素质教育载体整合成N个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训练营,着力增厚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和家国情怀,养成健康的学习生活习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服务社会能力,大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逐渐形成具有管理特色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经验和成果。

3、全过程育人。打造“共享车间”,按照整体性原则搭建多维育人工作平台。实施跨院、跨校、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域开展思路共商、机会共创、平台共建、成果共享的合作育人。建立一批实习、见习、实践基地,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启动一批合作育人项目,聘任一批校外学习实践和创新创业导师,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大力推进学生的精准就业,实现从专业到职业的调频转化,为学生打通从校园到社会的最后一公里。

篇十五:2022中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后的体会

在浙江大学为期一周的中层干部培训班学习,让我得以近距离感受百年浙大厚重文化,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中层干部的水平决定学校的发展高度,学校目前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此届培训班也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我感觉到学校的良苦用心,希望大家学以致用、学有所得、学有所获。通过交流和学习让我们知道并思考中医药行业特色的一流高校应如何发展和管理,通过培训要认识差距、摆好心态,干部带头建设学习型高校领导队伍,做到深度学习、深度思考和深度执行。

通过此次培训,让我明白和思考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如何把握机遇,实现特色高校治理能力提升和体系的现代化改革,必须在党委领导下,做到学校自治、学术自由、学术中立并注重社会责任。要明白好的高校治理必须关注教师的成长,激发学术活力,实现一流的学术产出和一流的学术贡献。

大学是从知到智的场所,是培养自发性学习和终身教育习惯的场所,大学一定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衡量自身建设水平高低的标准,保持自身独有的核心竞争力,放在我校就是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科体系,保持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创新研究能力。学科强、人才强,大学才能强。利用学科平台筑巢引凤,进一步提升师资与人才建设,再次促进学科发展,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眼科学院/附属银海眼科医院正是在这方面遵循了这个规律,在较短时间内做到了多名省千人计划的优秀人才引进和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等一流团队建设,为学科发展进一步夯实基础。

通过一周的学习,也从不同的讲者口中听到了同一个呼吁,要做好学校的双一流建设,一定要全面注重学生的培养,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强化学生有效的学习体验,多渠道开发利用教育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涵,做好面向未来的本科教育,毕竟大学是校友特别是本科校友的大学,学校的口碑和声誉取决于我们培养出的一代代成中医学生,他们的成就与职业发展整体铸就了成中医在业内的宽度。

在嘉兴南湖的主题党员活动中,全体党员缅怀了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的艰辛历程,也更加坚定了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通过活动让大家更加坚定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与信念,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周的时间很短,却让我真正领悟到了“大学之大在于大师之大,在于大学精神之大,而非高楼之大”之真意,我们须树立勤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会倍加珍惜这次学习所得,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细心思考、扎实工作,达到学习和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用不懈的努力来争取更大的进步。

篇十六:2022中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后的体会

为期一周的中层领导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在充实紧张的学习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业界高水平教育从业者的丰富阅历和卓越成就令人肃然起敬,精彩的讲授使我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受益匪浅。

1、深度学习,不忘初心。此次培训学习内容丰富,专家们对高校的软实力建设、治理方式、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战略进行深刻剖析,既高屋建瓴,又有切实的指导路径;在对大学的逻辑、医学教育、管理与创新的讲授中,既有理论解析,又有改革和创新实践方法。浙江工业大学校长李小年教授提出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的理念使人深受鼓舞。通过浙江大学卢江副教授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报告,从中美两国的复兴梦、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和中国道路、特征和要求等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深认识,提高了政治站位。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杜群阳教授以“博弈论”谈高校管理和创新使我扩展了知识面,认识了管理的规律和特点。短暂的培训虽然结束,但专家们丰富的讲授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深刻学习、深刻领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深度思考,牢记使命。原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王键教授就中医药大学在“双一流”建设的进程中,指出微观层面的内涵式发展路径,要通过充分利用多渠道开发教育教学资源,从而进一步丰富教育教学内涵。我校医学信息工程学院是对标“世界一流大学”要求组建的新兴交叉学科学院,本着“一流学科研究、卓越工程师培养、促进行业发展”的建设思路而设立,还要进一步发挥自身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的优势,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技术,与中医中药传统领域进行交叉结合,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文化宝库。围绕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加强工程专业能力建设,持续推进CDIO教学改革和教育部“新工科”建设项目,融合中医药信息化项目管理、UI设计、软硬件开发、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前沿学科。在项目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操作技能和综合问题处理能力。从而不断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实现对接医疗健康事业和中医智能发展的人才需要。

3、深度执行,奋力有为。培训和学习的目的,就是要付诸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学校已经通过召开党代会、人才工作大会、本科教育大会,制定了清晰的发展目标、思路和举措,接下来唯有真抓实干,发扬“红船精神”,努力工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谱写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篇十七:2022中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后的体会

走上中层岗位多年,也摸索了一些工作上的经验,但依然感觉到有学习的必要。因为工作时间越久更加体会到中层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越能体会到学习对于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的帮助。培训中对浙江大学组织部副部长钟永萍的专题《高校工作的过程管理和执行建设》印象深刻,结合自己工作谈点体会。

所谓执行力就是把领导的决策、各种实施方案在实际工作中落实的能力,它不是单一的素质,而是多种素质、多种能力结合的表现。高等学校的中层干部特别是学院领导涉及的部门广,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常常需要协调各种关系,衔接的难度大,稍有不慎,往往就会造成工作的延误或者损失,从而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里,学校党委的决策落实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层干部执行力的高低。学校的科学决策不能及时贯彻落实下去,形成政令不够畅通,或者半途而废,或者执行不力而事倍功半,都将不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因此培养中层管理干部的执行力具有重要意义。

学院中层干部既是学校政策的执行者,又是学院工作的领导者,既是校级决策层与全体教职工的纽带,又是执行学校正确决策的带头人。一所学校的中层干部所发出的任何一道指令,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代表学校,代表决策层。基于这一点,中层干部是否有担当,是否能带头,是否贯彻到底,作风的实与虚,效果的高与低,将直观地呈现在师生面前。因此,中层干部的能力发挥得好,就是校级领导与广大教职工的一座桥梁,发挥得不好就成了横亘在二者之间的一堵墙。由此看来,中层干部的执行力至关重要,它是学校管理中的核心元素之一。如果说决策是“做正确的事”,那么中层干部执行力就是体现在怎样“正确的做事”和“做正确的事”,重点在“做”,中层干部不在“做不做”,而在“怎样做”。

第一,要做到讲政德,树威信。政德即是一名干部的德行,也是管理干部的品德。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立业之基。古人说:“德者,才之帅也。有德言乃立,无求品自高”。中层干部只有注意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学习,提升个人的理论修养,做到品德高尚,一身正气,才能树立在教师中的威信。“无信不立,有信则威”,只有威信高的中层干部,他的执行力才能高。

第二,积极主动,堪称表率。中层干部是学校发展的领军人物,养成积极主动、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学校的每一项决策、领导的意图都要通过中层干部组织落实的。如果中层干部办事拖拉,对于决定的事情不立刻落实,势必会给学校的整体工作带来影响甚至损失。因此,中层干部主动,教职工才能主动,整个学校工作就会主动。

第三,工作到位,不讲借口。工作做到位,就是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工作不敷衍,认真办。要做到:头脑到位——多思考如何做好工作的方式方法;眼睛到位——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耳朵到位——及时了解广大教职工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腿脚到位——经常深入最基层,了解情况。工作到位就是最好的执行力。

第四,公平公正,团结和谐。公平公正是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原动力,也是执行力的基础。中层干部在工作中要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教师,每一件事情,解人之难、记人之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对事不对人,一视同仁。想问题、办事情,要公道正派、是非分明。这样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才能树立正气,才能赢得人心,继而提高执行力。

总之,学校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提升对学校的发展意义重大,中层干部面对的不是机器和员工,而是有待引导的教师和可塑性较强的学生,是塑造心灵的工作。执行时需要更多在正确的基础上开创性地开展工作,把复杂的事做简单,把简单的事做认真,把认真的事做彻底,把人的工作做到心灵深处,把制度的执行落到实处。这样,中层干部就会在师生员工中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才能全面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

篇十八:2022中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后的体会

在学习交流中,我收获了更多的新经验、新方法、新思路,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培养了前瞻性思维、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信对今后的工作一定会有所帮助。回顾培训以来的点点滴滴,达到了“学思践悟”的效果,我概括为“两作用两效果”。

一是彰显了组织温度,达到了坚定理想信念的作用。在现场教学中我们重温建党历史,感悟红船精神,深深体会到“红船”所代表和昭示的是时代高度,是发展方向,是奋进明灯。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把学习弘扬“红船精神”与贯彻落实高校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忘初心,不断强化创新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为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六个一流”即:一流人才、一流学科、一流团队、一流成果、一流服务和一流治理等不断“添砖加瓦”。

二是延拓了知识深度,达到了精进业务能力的作用。本次学习培训知识汇集丰富,可以说是高校治理、学科建设、教育改革、宏观政策和社会热点等全方位的知识涉猎。虽然当前媒体和网络十分发达,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渠道已较为丰富,但身处浙大讲堂,面对面聆听各学科领域专家教授的授课,其感受是不一样的,因为透过他们的授课,在体味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强烈的探索创新精神的同时,也集中分享了专家教授们长期教学和研究积累的知识成果,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自己的知识视野。

三是丰富了学习方法,达到了拓宽学习内容的效果。虽然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把学习当作工作的重要内容、把学习当作生活的重要方面,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努力加强自身学习,但难免会受到身处环境的影响,发散性、前瞻性、创新性思维不足,而此次集中培训正好给予我们与国内顶尖高校管理工作者学习交流的机会,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丰富自己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内容,提升了宏观把控能力。同时,近距离与全国顶尖高校浙大接触,对其“双一流”建设与治理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对于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维,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是强化了危机意识,达到了磨练工作作风的效果。学科建设没有永远的领先者,一定会有尺长寸短、相对优势。在学科规划和建设中,要加强对核心资源和关键要素的建设与争取,比如科研项目与成果、人才的引进与培育、科研平台建设等;同时,要发挥学校自身优势,塑造自身的独特性和特色性。在大科学、大工程时代,如果不能集中力量突出优势与特色,不能沉淀到原始创新活动的推动,不能布局到未来的一流应用服务和一流治理等,也很难在将来“学科锦标赛”中再次胜出。围绕优势学科布局、围绕重点项目攻关和高水平成果取得、面向未来人才战略储备,都应该纳入一流学科建设发展路径。一是需要体现学科与优势方向培育的层次性,这种层次性不是简单的差异化,而是根据重要性、紧迫性、可行性来分类培育;二是短期可以通过错位竞争、指标化补短来应对学科竞争中的动态性和波动性。三是建立完善跨学科融合、资源共享共建以及一流人才培育和一流团队打造等相关制度,着重在重大科研攻关、重大科研成果孵化、创新成果转化、智库建设等领域中发挥协同与综合优势,不断提升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水平和实力。

“梦在心中,路在脚下”。发展之路,并非是单向演进的坦途。事实上,越是畅想未来,越要有驾驭现实的厚功底。目标已定,时不待我,“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的大事,需要从今天做起;知行合一的具体事,需要从今天做起。今后,我将进一步强化学习意识,创新思维方法,以更多的精力,更好的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当前和以后的工作事业中去,不辜负组织的培育和期望。最后,送上两句“打油诗”——“锤镰旗下常思宗旨,风雨途中不忘初心”,与中医大的各位同仁共勉,祝愿“成中医”越来越好。

相关热词搜索: 中层干部 素质 体会 中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后体会【18篇】 2023中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后的体会 中层管理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