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城玮文档网 >心得体会 > 家风家训的体会15篇

家风家训的体会15篇

时间:2022-06-10 13:05:02 来源:网友投稿

家风家训的体会15篇

家风家训的体会篇1

很多名人都有家风家训,我们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说也有什么家风家训,那一定是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百孝顺为先。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与我们合住,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在小区里传为佳话。爸爸是山东人,不喜欢甜食,但对外婆做的菜从来不挑剔,总是装作很爱吃的样子。妈妈现在还经常讲起外婆给爸爸吃桂圆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见丈母娘,外婆按绍兴习俗给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圆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着牙吃下,外婆以为爸爸喜欢吃,以后经常给他做,一吃就是两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开始大家叽叽喳喳发表意见,实在不能统一,最后大多是听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话说,这就叫百孝顺为先。

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有时会因为小事争吵起来,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劝说,从不顶撞他们,即使有时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没有丝毫责怪他们的意思。爸爸总是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爸爸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诉其他小朋友,让他们和我一样,大家共同做新时期的优秀少年。

家风家训的体会篇2

家训,字典上是这样解释: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由此可见家风、家训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妈妈时常教育我:“做人最基本的品质是诚实。”所以,我认为我家的家训就是“以诚为本”;我家的家风便是诚信。

小时候的我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坏孩子:调皮、恶作剧、撒谎、捣蛋,这自然是家常便饭。然而二年级时的那一次坏事改变了我,让我这个实打实的坏孩子,不再捣蛋,不再顽皮。

记得那时,我才只有八岁,上二年级。那时学校里,我的同学几乎每个人每天都有七八元的零花钱,天天都能买好吃的。而我只有五元的午饭钱,每天中午买完饭也就没钱了。每天看着同学拿着零食在那边吃边炫耀,我的心里就直痒痒。

平时父母总是把钱放在写字台的抽屉里,而抽屉的钥匙就放在写字台上。几经犹豫之后,我试着用钥匙打开了抽屉,从里面拿走了零零碎碎的纸币,合计大约一百元。第二天,我从小店里买回了一包梦寐以求的好多鱼。几天过去了,风平浪静,父母似乎并没有发现我拿钱的事。一个星期过去了,钱已经用了三十元左右。拿钱的第二个星期,妈妈好像发现钱没了。终于,在一次吃饭时,妈妈问起我:“宣宣,你知不知道妈妈的钱哪里去了,你有没有拿?”

“没有,我没有拿。”听到妈妈的查问,我不自不觉得紧张起来。可不管我怎么掩饰,也掩饰不了自己的紧张,妈妈还是看出来了。第二天,放学回来就看见妈妈板着一张脸。“朱意宣”妈妈叫着我的名字,生气地说,“你到底有没有拿我的钱!”刚进家门,就听到妈妈这样说,我不禁呆住了,站在妈妈面前不知所措。吱吱唔唔地呢喃着。“你说什么?听不见,大声点。”我瞟了一眼妈妈,仿佛妈妈的头上冒烟着火了。于是,我只好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

“去写作业吧!”妈妈没跟以前一样打我,只是丢下一句,就去烧饭了。我带着疑问上楼写作业去了?

我提心吊胆地写着作业,突然妈妈叫我下楼。我惊恐万分,慌慌张张地下楼了。看见妈妈正坐在椅子上等着我,“你这个小孩,妈妈真的教不好了,只能把你交给警察。”我一听,吓得差点尿裤子:怎么办,怎么办,妈妈不要我了。

“妈妈,我再也不敢了,你不要把我交给警察。”

“不行,妈妈打你你也不改,好好说你又不听,我实在没办法教你了。”妈妈说着,拿出手机打给了舅舅,让他冒充警察来吓我,当时的我并不知情。妈妈和警察说了几句,就让我接电话。

警察问我:“你就是朱意宣吗?”

“是。”我含糊地回答。

“刚才你妈妈电话打给我说,你偷家里的钱,要我把你带走,是这样吗?”

“嗯,警察叔叔你不要带走我,我下次会改的,不会再做坏事了。我会好好听妈妈的话,做个好孩子。”

“那这次我就不带你走,但你要好好听妈妈的话,如果下次再做坏事,我就对你不客气。”警察凶巴巴地说。

挂掉电话,我伈伈睍睍地说:“妈妈,警察的声音怎么和舅舅的声音一样。”

“警察和舅舅都是男的,声音当然一样了。”

这件事过后,我再也没做过坏事了。我家的家训就是如此,妈妈教育了我,让我明白了做人要诚实,失信就是失败,要想成功最基本的也是诚实。这就是我家的家训,更是我家的家风。家风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弘扬民族精神。

家风家训的体会篇3

今天天气凉爽,我们在老师进修学校四楼有幸地倾听了范老师的有关家风家训方面的讲座,台下座无虚席,都在认真聆听学习。

在范老师的分享中,我们知道了曾国藩家训及他的《十二日课》,知道了钱钟书夫妇、俞平伯夫妇、冯友兰、梁启超、傅雷、汤用彤等名人的书香家庭。让我认识到了家庭建设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治其国先齐其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的避风港,也是提供前进动力的加油站。家和万事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建设好自己的小家不仅有利于家庭成员的健康幸福,也有利于社会大家庭的和谐共荣。

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重视家庭建设必须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三大要务着手。

注重家庭,首先要奉行夫妻之道。所以说,为了在生活上互相照顾,互相关心,为了更好地关心和照顾儿女以及双方的父母,让小孩幸福,老人放心,欢喜夫妻。我们要以爱为根,做到真爱无私、觉爱无价、博爱无条件、实爱无成见。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担负着培养下一人的责任。注重家教首先要认识到:家庭教育才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线”。教育始于家庭,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为人父母的职责与任务不仅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身体好,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启蒙教育,立德树人,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增长孩子的善心、爱心、恭敬心,纠正孩子的不良言行和过失。

家教靠的是家长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以道德力量潜移默化的感化孩子的心灵。

良好的家风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人们终身的财富。注重家风,就是传承好家风,不断地释放正能量。中华民族的传统家风可归纳为“仁义礼智信”五常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尽管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风,但幸福的家庭却有着相似的家风,有的讲究道德、诚实守信;有的崇尚知识、重视学习;有的勤俭持家、尊重劳动;有的家庭和睦、科学教子,这些都是在注重家庭和注重家教的基础上日积月累逐步形成的。

只有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家庭建设中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才能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点。中国梦就是人民追求幸福的梦想,在家庭建设中注重家庭是追求梦想的幸福之基,注重家教是追求梦想的幸福之梯,注重家风是追求梦想的幸福之谛。

家风家训的体会篇4

一个人的成长成材,离不开家风的潜移默化;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即是千万家庭家教家风的总和。“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的古训仍历历在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更是千年不殒,中国古人对于家风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好的家风淳朴无华,催人向善,是引导儿孙成人成材的不二法门,也是约束儿孙行为规范的内心准则;反之,则误人误己,诱导儿孙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齐家,往大看是治国平天下。优良家风需要传承,需要推广,社会正气需要弘扬。

家风对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个人的第一课堂,我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便是对于家风的一个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个真实的写照。父母诚朴,则儿孙向善,父母贪腐,则儿孙效仿,家风直接影响个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古来宗族大家庭,必让孩子以德高望重者为榜样,而今家庭变小了,更需要家长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师,让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为后代茵福。

良好的家风能形成廉洁的行政作风。近年来,官员子女家属腐败事件频发,影响恶劣,不免令人质疑其家风。“小来偷针,长大偷金”,不良家风追求物质、追求欲望、追求攀比,不仅自己锒铛入狱,也为儿孙后代埋下祸根。值得庆幸的是,行政廉洁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一生奉公执法,淳朴善良,为人民办实事,广受尊敬与爱戴。家风会蔓延到工作作风,优良的家风则是法制化建设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风的廉洁公正则需要家风正统来保证。

家风影响社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社会是千万家庭的总和,家风汇聚起来就是社风,多数家庭家风淳朴,则社风淳朴;社风的急功近利,则说明多数家庭也是急功近利的。近年来人们对物欲的过度追求现象越来越严重,拼豪宅、拼豪车,甚至有结婚彩礼都明码标价的奇葩景象。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是人人“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应该有“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而改变社会风气不能一蹴而就,着眼点仍需在家风。

优良家风需传承,社会正气需弘扬,这不仅是利己的“小事”,更是利民的“大事”。在全社会弘扬家风的建设,不仅能扬善于小,防恶于微,更能引导人们摒弃浮躁功利,重塑文明荣辱。而家风的建设也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榜样力量,社会的持续关注和人们的长期努力。

家风家训的体会篇5

一个人的成长成材,离不开家风的潜移默化;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即是千万家庭家教家风的总和。“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的古训仍历历在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更是千年不殒,中国古人对于家风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好的家风淳朴无华,催人向善,是引导儿孙成人成材的不二法门,也是约束儿孙行为规范的内心准则;反之,则误人误己,诱导儿孙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齐家,往大看是治国平天下。优良家风需要传承,需要推广,社会正气需要弘扬。

家风对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个人的第一课堂,我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便是对于家风的一个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个真实的写照。父母诚朴,则儿孙向善,父母贪腐,则儿孙效仿,家风直接影响个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古来宗族大家庭,必让孩子以德高望重者为榜样,而今家庭变小了,更需要家长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师,让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为后代茵福。

良好的家风能形成廉洁的行政作风。近年来,官员子女家属腐败事件频发,影响恶劣,不免令人质疑其家风。“小来偷针,长大偷金”,不良家风追求物质、追求欲望、追求攀比,不仅自己锒铛入狱,也为儿孙后代埋下祸根。值得庆幸的是,行政廉洁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一生奉公执法,淳朴善良,为人民办实事,广受尊敬与爱戴。家风会蔓延到工作作风,优良的家风则是法制化建设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风的廉洁公正则需要家风正统来保证。

家风影响社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社会是千万家庭的总和,家风汇聚起来就是社风,多数家庭家风淳朴,则社风淳朴;社风的急功近利,则说明多数家庭也是急功近利的。近年来人们对物欲的过度追求现象越来越严重,拼豪宅、拼豪车,甚至有结婚彩礼都明码标价的奇葩景象。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是人人“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应该有“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而改变社会风气不能一蹴而就,着眼点仍需在家风。

优良家风需传承,社会正气需弘扬,这不仅是利己的“小事”,更是利民的“大事”。在全社会弘扬家风的建设,不仅能扬善于小,防恶于微,更能引导人们摒弃浮躁功利,重塑文明荣辱。而家风的建设也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榜样力量,社会的持续关注和人们的长期努力。

家风家训的体会篇6

“家风”(familystyle)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家风是给世代家族成员树立的价值准则。家风,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有关家风家规家训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更多的家风家训心得体会内容请点击下方↓↓↓

※关于家风家训心得体会范文※

※家风家训心得体会※

※学习家风家规心得体会※

※2021家风家训心得体会范文※

家风家训的体会篇7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家训家风家教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参考!

家训家风家教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指出个人、家庭、国家的有机统一。把家风家教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的重要内容,势在必行。“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谷文昌家风则是家风建设的风向标。

谷文昌同志离开我们已经34年了,在他留下的丰富的精神财富中,家风更是我们全面治党的传家宝。回首谷文昌的一生,他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决不允许自己的家属搞特殊:一是“特殊照顾”,如女儿结婚,要求他批木材做家具,他不批,因为这是搞“特殊”;二是“特别严格”,就是一般群众可以做的事,领导干部子女不能干。如1962年的东山高考落榜生,绝大部分都安排了工作,而谷文昌的女儿却被安排为临时工。在东山担任领导职务14年,当他告别这片为之奋斗多年的热土时,带走的却仅仅是一只装书用的旧皮箱,一个放衣服的包袋,一把修剪林木的小斧头,两坛自己腌制的咸菜……

谷文昌家风既是谷文昌对亲属的具体要求,也是严格自律的真实写照,更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谷文昌家风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事例生动,集中体现了那一代共产党员艰苦朴素、清白为官、为民奉献的优良作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从严治党,应继承和发扬好这种优良作风,让简朴本分的“谷文昌家风”引领社会风尚。

“欲治国者,先齐其家”,家风作为一个家庭的风气,是一种潜在无形的综合力量,是社会风气的涓涓细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在每个家庭中的传承。中国历史上,许多有为之士都把修身、齐家与治国联系起来,认为要治国就必须修身齐家。“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留钱财给子孙,不如留下智慧与德行。谷家“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家风,是谷文昌言传身教的结果。今天,对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来说,如何教育好家属子女,树立良好的家风,自己必须率先垂范,做出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大力倡导家风建设的今天,我们要以谷文昌家风为标杆,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风美德,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家风家训的体会篇8

家风家规是什么,这个春节期间中央台推出的系列报道在寒假期间我们和孩子一起反复观看学习,从农村到城市,从大人到小孩,大家都在讨论这个话题,我们是每看完一期,全家人就会在一起讨探。感受颇多,受益非浅。

说起我们的家风家训,我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的外公,他是我们的一家之长,一个老转业军人,至今骨子里还是充满正气,所有社会上的不良风气都跟他绝缘。"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也是他每次准备开家庭会议或者教育晚辈时的开场白。家风就是一家子的风气,我们的家规并没有成文的条列,他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的外公教育我们,荷花虽好还要靠绿叶扶持,一家虽好,还须左右邻居都好,生活才能相安无事。因此与邻里的相处要和和睦睦,互相帮助,互相尊重,要有好名声才有人愿意与我们来往,才能广交天下朋友。如果这一家人的品德败坏、经常做些损人利己的事情,坏名声也会在邻里之前一传十、十传百,久而久之就没有人愿与你来往。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也是我们的家风之一。孩子的祖母生命的最后时光是在医院度过的,期间我们经常带着他去医院看望老人。医院里老人身边经常是儿孙成群,五岁的孩子就会问为什么每天都有这么多人来医院照顾祖母,大家还都做这么多好吃的拿给她,大家都尽心尽力的照顾老人走完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我告诉他孝敬老人是我们所有人应该做的,老人辛辛苦苦一辈子才有我们今天这个大家庭。

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老师,在生活中做好孩子的榜样,让他觉得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他应该做的事情,从小做起。

孩子外公还经常教育我们做人要诚实正直,不贪小便宜,不能怕吃亏。这些生活习惯我也身体力行,经常在生活中教育孩子。我们小区门口有一对卖手工馒头的夫妻,丈夫言语不多,一看就是老实人,妻子右手残疾。他们的绿豆芽、豆制品都是无添加的绿色食品,小两口用诚信经营着他们的小生意。我们也经常光顾,孩子问我妈妈,为什么这么多人来买他们的馒头呢。我说因为"诚信",纯手工的馒头、无污染的绿豆芽,他们做到了,所以生意原来原好。还有一次,我带着孩子去买馒头,2块钱的馒头我给了她10块钱,可能是人多的原因,他找了我13块,我把5元钱递到她手里时,她惊讶的说还是好人多,我卖50个馒头也赚不了这五块钱。孩子问我,妈妈,阿姨为什么那样说呢我笑了,我说阿姨挣的是辛苦钱,起早贪黑的不容易,我们要做正直的人,不贪小便宜。孩子重重的点了点头,说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不贪小便宜,做一个正直的人。

为人父母,我们只能从身边的事做起,在生活中做好孩子的榜样,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诚信、正直让他们受益一生!

家风家训的体会篇9

很多名人都有家风家训,我们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说也有什么家风家训,那一定是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百孝顺为先。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与我们合住,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在小区里传为佳话。爸爸是山东人,不喜欢甜食,但对外婆做的菜从来不挑剔,总是装作很爱吃的样子。妈妈现在还经常讲起外婆给爸爸吃桂圆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见丈母娘,外婆按绍兴习俗给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圆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着牙吃下,外婆以为爸爸喜欢吃,以后经常给他做,一吃就是两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开始大家叽叽喳喳发表意见,实在不能统一,最后大多是听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话说,这就叫百孝顺为先。

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有时会因为小事争吵起来,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劝说,从不顶撞他们,即使有时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没有丝毫责怪他们的意思。爸爸总是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爸爸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诉其他小朋友,让他们和我一样,大家共同做新时期的优秀少年。

家风家训的体会篇10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儿童成长的好摇篮。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家风家训的体会篇11

今天天气凉爽,我们在老师进修学校四楼有幸地倾听了范老师的有关家风家训方面的讲座,台下座无虚席,都在认真聆听学习。

在范老师的分享中,我们知道了曾国藩家训及他的《十二日课》,知道了钱钟书夫妇、俞平伯夫妇、冯友兰、梁启超、傅雷、汤用彤等名人的书香家庭。让我认识到了家庭建设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治其国先齐其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的避风港,也是提供前进动力的加油站。家和万事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建设好自己的小家不仅有利于家庭成员的健康幸福,也有利于社会大家庭的和谐共荣。

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重视家庭建设必须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三大要务着手。

注重家庭,首先要奉行夫妻之道。所以说,为了在生活上互相照顾,互相关心,为了更好地关心和照顾儿女以及双方的父母,让小孩幸福,老人放心,欢喜夫妻。我们要以爱为根,做到真爱无私、觉爱无价、博爱无条件、实爱无成见。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担负着培养下一人的责任。注重家教首先要认识到:家庭教育才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线”。教育始于家庭,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为人父母的职责与任务不仅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身体好,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启蒙教育,立德树人,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增长孩子的善心、爱心、恭敬心,纠正孩子的不良言行和过失。

家教靠的是家长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以道德力量潜移默化的感化孩子的心灵。

良好的家风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人们终身的财富。注重家风,就是传承好家风,不断地释放正能量。中华民族的传统家风可归纳为“仁义礼智信”五常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尽管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风,但幸福的家庭却有着相似的家风,有的讲究道德、诚实守信;有的崇尚知识、重视学习;有的勤俭持家、尊重劳动;有的家庭和睦、科学教子,这些都是在注重家庭和注重家教的基础上日积月累逐步形成的。

只有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家庭建设中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才能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点。中国梦就是人民追求幸福的梦想,在家庭建设中注重家庭是追求梦想的幸福之基,注重家教是追求梦想的幸福之梯,注重家风是追求梦想的幸福之谛。

家风家训的体会篇12

一个人的成长成材,离不开家风的潜移默化;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即是千万家庭家教家风的总和。“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的古训仍历历在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更是千年不殒,中国古人对于家风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处世之道,是祖先历经世事之后的经验之言,可以成册,可以言传,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必是对儿孙的谆谆劝诫。好的家风淳朴无华,催人向善,是引导儿孙成人成材的不二法门,也是约束儿孙行为规范的内心准则;反之,则误人误己,诱导儿孙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齐家,往大看是治国平天下。优良家风需要传承,需要推广,社会正气需要弘扬。

家风对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个人的第一课堂,我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便是对于家风的一个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个真实的写照。父母诚朴,则儿孙向善,父母贪腐,则儿孙效仿,家风直接影响个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古来宗族大家庭,必让孩子以德高望重者为榜样,而今家庭变小了,更需要家长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师,让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为后代茵福。

良好的家风能形成廉洁的行政作风。近年来,官员子女家属腐败事件频发,影响恶劣,不免令人质疑其家风。“小来偷针,长大偷金”,不良家风追求物质、追求欲望、追求攀比,不仅自己锒铛入狱,也为儿孙后代埋下祸根。值得庆幸的是,行政廉洁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一生奉公执法,淳朴善良,为人民办实事,广受尊敬与爱戴。家风会蔓延到工作作风,优良的家风则是法制化建设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风的廉洁公正则需要家风正统来保证。

家风影响社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社会是千万家庭的总和,家风汇聚起来就是社风,多数家庭家风淳朴,则社风淳朴;社风的急功近利,则说明多数家庭也是急功近利的。近年来人们对物欲的过度追求现象越来越严重,拼豪宅、拼豪车,甚至有结婚彩礼都明码标价的奇葩景象。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是人人“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应该有“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而改变社会风气不能一蹴而就,着眼点仍需在家风。

优良家风需传承,社会正气需弘扬,这不仅是利己的“小事”,更是利民的“大事”。在全社会弘扬家风的建设,不仅能扬善于小,防恶于微,更能引导人们摒弃浮躁功利,重塑文明荣辱。而家风的建设也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榜样力量,社会的持续关注和人们的长期努力。

家风家训的体会篇13

最近,根据市卫生计生委的要求,我院组织党委领导班子观看了《梁启超一生家国梦,几代赤子心》和《周恩来的家风家规》电视片,对照周恩来总理的“十条家规”以及梁启超的家风家规教育方法,我对共产党员在新时代要正家风、立家规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悟。

周恩来总理一生两袖清风,一身正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艰苦朴素,从不利用权力为自己,为家人、为属下谋取私利。他有自己的“十条家规”,并时刻用“十条家规”的尺子规范自己,约束自己、规范家人的行为,周总理的高风亮节,为我们党员领导干部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中国近现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一生以变法强国为己任。梁家没有成文的家规家训,却用言传身教,将一生不变的家国情怀,融入了几代梁氏后人的血脉。为国家培养出几代栋梁之才。儒家一直认为修身、齐家、方能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是修身齐家,而修身齐家的起点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因此中国传统社会高度重视家风家教,“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广为流传,《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温公家训》等备受推崇,影响深远。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基因在家风家训教育中得到充分体现和传承。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良好家风家规具有使人安身立命、被社会所接纳的意义;良好家风家规具有荫泽后代、光宗耀祖的意义;良好家风家规具有使社会和谐稳定、有序发展的作用;良好家风家规具有礼治天下、约束为政者行为的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这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推进全党反腐倡廉建设指明了新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当今新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立好家规,树好家风,是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推动“两个责任”落地生根的根本要求。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家规连着党风党规。

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良好的家风是整个社会风清气正的基础。同时家风与党风政风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贪污腐化,全家上下共同犯罪,就是与其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有很大关系。在新形势下大力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深刻认识到党员干部的家风事关党风政风。我们应当发扬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优良传统,正家规、树家风、养成良好的家规家风,对子女亲属的不当行为要时常提点,及时矫正,筑牢思想防线。决不能因为亲情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旦发现家人违背了家规原则,就要坚决制止,防止小错酿成大祸,保证家庭风清气正。

家规家训,是一个家庭内形成的世代传承的特色文化,是对家人和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良好教诲。培育良好家风,关键在立家规、正己身。立家规,就是发挥家规家训在家风建设中的涵养和约束作用。正己身就是要首先得自己行止端正,以德服人。必须有责任担当意识,要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为家人树立清白做人、踏实干事、不谋私利,敬畏纪律的榜样。

家风正则民风正,民风正则政风正。我们每一位党员同志都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刻认识到正家风的重要性,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注重家庭建设,在家庭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将“好”家规家训,言传身教传递给家人,弘扬社会正能量,努力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以达到淳化民风,滋养作风,清明政风,端正党风的目的。

家风家训的体会篇14

强调“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指出个人、家庭、国家的有机统一。把家风家教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的重要内容,势在必行。“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谷文昌家风则是家风建设的风向标。

谷文昌同志离开我们已经34年了,在他留下的丰富的精神财富中,家风更是我们全面治党的传家宝。回首谷文昌的一生,他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决不允许自己的家属搞特殊:一是“特殊照顾”,如女儿结婚,要求他批木材做家具,他不批,因为这是搞“特殊”;二是“特别严格”,就是一般群众可以做的事,领导干部子女不能干。如1962年的东山高考落榜生,绝大部分都安排了工作,而谷文昌的女儿却被安排为临时工。在东山担任领导职务14年,当他告别这片为之奋斗多年的热土时,带走的却仅仅是一只装书用的旧皮箱,一个放衣服的包袋,一把修剪林木的小斧头,两坛自己腌制的咸菜……

谷文昌家风既是谷文昌对亲属的具体要求,也是严格自律的真实写照,更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谷文昌家风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事例生动,集中体现了那一代共产党员艰苦朴素、清白为官、为民奉献的优良作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从严治党,应继承和发扬好这种优良作风,让简朴本分的“谷文昌家风”引领社会风尚。

“欲治国者,先齐其家”,家风作为一个家庭的风气,是一种潜在无形的综合力量,是社会风气的涓涓细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在每个家庭中的传承。中国历,许多有为之士都把修身、齐家与治国联系起来,认为要治国就必须修身齐家。“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留钱财给子孙,不如留下智慧与德行。谷家“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家风,是谷文昌言传身教的结果。今天,对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来说,如何教育好家属子女,树立良好的家风,自己必须率先垂范,做出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大力倡导家风建设的今天,我们要以谷文昌家风为标杆,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风美德,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家风家训的体会篇15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教,家风对每个儿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它们是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行的航标,并给予我们勇往直前的力量,它们给我们了不断前行的力量。怎样的家风就有怎样的人。因此它对每个人的产生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受不良家风家教的熏陶的人。我家的家风则是“诚实”二字!

我爷爷奶奶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务农者,这一生的汗水都栽垦在土地之中。常常每天天不亮就背上簸箕。拿上廉刀到菜地里去摘菜。一是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尽绵薄之力,宝他们衣食无忧。二是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习惯已近根深谛固在他们的心里,在农田中劳动似乎已经不再是以种生存手段,而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勤劳已经在冗长的劳动岁月里成为可以被继承的传统。

记得有一次,我起夜喝水,迷迷糊糊中发现爷爷奶奶正在鼓捣着堆放的农具,蹑手蹑脚得开启大门,只听吱呀一声,他们精瘦的身影隐匿在了黑暗之中。我也时常会跟着他们一起下地干活,我坐在田埂上,一边摆弄着手边的杂草,一边时不时抬头看埋头在农地中的爷爷奶奶。尤其是在夏天日头正盛的中午,他们背后的衣襟已经被汗水所浸透,但手中的锄头像被赐予了力量一般仍然在有力的挥摆着。见他们如此辛苦的情况,我连忙上前锄头,可竟发现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锄头可真沉啊!我逞能得挥舞了几下,手臂便酸痛不已,才知道他们的劳动成果来之不易。

不仅是我的爷爷奶奶,我的父母也同样是热爱劳动的工作者。他们工作时像垦地的老黄牛一般脚踏实地,这样的生活才显得充实。我想爷爷奶奶的勤奋是一种传承,不仅仅是他们个人良好的品质,更是可以称为是一个家庭的风格,我的父母亦然继承了这样的传承。我们这辈虽然安适不必做农务上的粗活,但对于勤奋诠释依旧是生生不息的。我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勤奋同样可以履行在学业生涯中,更绵延于日后的朝朝夕夕。我坚信我会谨记并实行着勤奋这一条永不磨灭的家风家教。

相关热词搜索: 家风 家训 体会 家风家训体会和感悟 我的家风家训心得体会 家风家训感悟 家风家训内容心得体会 家风家训心得体会 家风家训感想感悟 家风家训的理解和体会 关于家风家训的心得 家风家训理解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