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城玮文档网 >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乡土中国读后感1000字

乡土中国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3-01-26 13:2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土中国读后感1000字,供大家参考。

乡土中国读后感1000字

篇一:乡土中国读后感1000字

董喜道

经过了几千年文明的积累,我们国家的城市化已经进入了一定的阶段。站立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置身于高楼林立的城市中,看着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群。我突然想起了那个我曾经生活过的小村庄,离这里不远,但却也截然不同。两种社会迥然的差异不禁让我深思其中的原因。在《乡土中国》中,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或许是曾经有过生活在乡村的经历吧,我对费孝通先生所说的“乡下人离开不了泥土”有着深深的体会。我想乡下人离不开泥土无非就只有两种原因,其一便是为了谋生,其二也是从现在来说更加普遍的因素:对土地的眷恋。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的扶贫中,地处偏远的小乡村不愿意搬出乡村而是选择以更艰难的方式进行脱贫的原因吧。也还记得小的时候父母班上比较忙,于是就把我“托管”给了姥姥姥爷,那时候最常干的事情,就是和姥爷上山。姥爷那时是很享受在土地上干活的,他说:“一有什么烦恼就去锄地,锄上几垄烦恼就烟消云散了”其实爸妈和舅舅们每月都会送来生活费,根本不需要姥爷去挥散汗水,但他总说,不下地他身上就痒得慌。乡村的这片土地是最无私的,她养活了无数的家庭,她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悲欢离合,像姥爷他们这些从小就生活在这片土地靠这片土地吃饭的农民们,对土地是有着最深厚的的情感的,对于他们来说,这片土地就是他们的安眠药,只要不是地没了,不论是什么事也能靠那一片地一双手给创造出来。我们常说,乡村人憨厚、朴实、勤劳,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们从土地上学来的经验。

乡村不知带给了乡下人收入与情感,也教会了他们要遵守道德。以前的乡村中,各人都是不懂法律不明法律的,但是乡村依然能够维持有序的秩序,甚至还可以做到敞开家门。费先生告诉我们这是源于“克己复礼”“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在乡村的差序格局之下,道德和礼节融入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来源于长辈们的口口相传,固化于从小的耳濡目染。这些独特的朴实的礼节与道德和法律不同,需要人的自觉来维持,如果没有遵守这些“规矩”,就会招致邻里的疏远与议论,会让人感到深深的耻辱,所以大家都尽力的去守礼守规矩,久而久之甚至成为是乡下人的风俗习惯,这也使得这种道德更加可靠。

但是上述的乡村礼节与道德中也同时有着糟粕存在:重男轻女的错误观念;读书没有用的固化思维;长辈们一定是对的的顺从想法。这些无不阻碍着现代乡村的发展,甚至有些诸如“裹脚”“迷信”等陋习使乡村寸步难行。而我们国家现在的义务教育也正是在一步步的改善乡村的面貌。从费孝通先生37年左右初写这些文章到今天,我认为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已经发生了变化,而文字下乡也成为越来越重要决策,因为文字下乡不仅有助于乡下人去改变他们自己甚至是他们一家人的命运,更提高了农村整体的文化水平,使农村可以更好地跟上时代的发展。

而社会发展至今,乡村振兴也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新名词,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来到农村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也看到了像张桂梅这些人在纠正人们的观念,为女孩子们争取上学的机会,改变她们的命运;更看到了那些为扶贫出过汗,流过血,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人。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所以我们更应去扔掉那些固有的糟粕,更加促进乡村的发展,也在学习与传承中为“乡土中国”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篇二:乡土中国读后感1000字

冯璇

17年,《寻梦环游记》这一动画电影感动了无数国人,这部取材自拉丁美洲传统文化、主旨并不十分新颖的动画电影,为何会打动这么多的中国观众呢?我想,这可能是因为现代社会的人们对传统亲情的一种迫切的需求。

“中国人的社会结构,好像是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费孝通先生在《乡土社会》一书中,如此描述中国乡村的社会结构,这本书写于20世纪40年代末,到此刻已有七十多年的时间跨度了,如果再以这段话来描述现如今的中国社会,恐怕已经不太合适了。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更像是一个个独立的原子,更多是处于互不干扰的状态。

日本电视台在2010年曾播出一部纪录片《无缘社会:无缘死32000人的冲击》,佛教讲究“因缘”,“因”是事物内部的联系,而“缘”是事物与外部的联系。“无缘社会”就是这样一群与外部社会失去联系的人,高龄、无儿女、无工作,最后无声无息的死去,没有人来认领他们的尸体。日本社会也曾受儒家思想影响,义、理也成为其文化的一部分,但如今却面临着传统家庭碎片化和人情日渐冷漠的处境,逐渐演变成“无缘社会”。

反观我国,虽然没有达到老无所养的境地,但在许多方面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一部分人放弃了对土的依赖,进城打工,子女们背井离乡、四处奔波,一个人在外打拼。而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比例上升。原有的以土为生,与土为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相对稳定的乡土社会,逐渐变得流动、碎片化。

在我看来乡村发生三次变化后并没有离开“乡土本色”。乡村第一次变化:发展乡镇企业,离土不离乡;第二次变化,农名进城打工,离土又离乡;第三次变化,农民工返乡,开发乡村,既不离土也不离乡。随着社会发展,农村扎根于“乡土”,在“乡土”的基础上,去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等各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出现,使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已远远不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了,科技让乡土社会有了新的发展方式,而具有广阔开发空间的乡土社会也给了现代社会的发展一个新的通道。

在查阅资料时,注意到一个有趣的变化,就是乡土社会的社会文化由“前喻文化”向“后喻文化”转变,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对人类文化的传播提出了“三喻”论,即“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向年长的学习,文化、知识的传承是前辈向后辈传递。并喻文化是指不需要先辈的经验积累,文化在同代之间传播。后喻文化是指年长的需要向年轻人请教,到了今天信息发达的时代,年轻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部分文化的传播由后辈传播至前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手把手教老人使用智能产品,有没有过回老家,老人指着你手机里的一个个“方格”向你“请教”是什么的经历。而再看一个个10后小朋友,对于智能产品已经无师自通了。这种文化传播方向的转变,就使书中所提到的年长的人所具有的决定事务的权利转移,不只是由长幼决定权利的大小,而是依靠能力等多个因素。

书中所提到的部分乡土社会的特征在远离我们,而“新的乡土社会”回归,《乡土中国》这本书,让我们了解中国,了解我们的根,了解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

看完书后,突然想到了《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写给兰香的信中的那段话:“我们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但是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他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这或许就是我们要从《乡土中国》这本书中所得到的:了解过去,然后更好地走向未来。

篇三:乡土中国读后感1000字

董喜道

经过了几千年文明的积累,我们国家的城市化已经进入了一定的阶段。站立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置身于高楼林立的城市中,看着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群。我突然想起了那个我曾经生活过的小村庄,离这里不远,但却也截然不同。两种社会迥然的差异不禁让我深思其中的原因。在《乡土中国》中,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或许是曾经有过生活在乡村的经历吧,我对费孝通先生所说的“乡下人离开不了泥土”有着深深的体会。我想乡下人离不开泥土无非就只有两种原因,其一便是为了谋生,其二也是从现在来说更加普遍的因素:对土地的眷恋。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的扶贫中,地处偏远的小乡村不愿意搬出乡村而是选择以更艰难的方式进行脱贫的原因吧。也还记得小的时候父母班上比较忙,于是就把我“托管”给了姥姥姥爷,那时候最常干的事情,就是和姥爷上山。姥爷那时是很享受在土地上干活的,他说:“一有什么烦恼就去锄地,锄上几垄烦恼就烟消云散了”其实爸妈和舅舅们每月都会送来生活费,根本不需要姥爷去挥散汗水,但他总说,不下地他身上就痒得慌。乡村的这片土地是最无私的,她养活了无数的家庭,她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悲欢离合,像姥爷他们这些从小就生活在这片土地靠这片土地吃饭的农民们,对土地是有着最深厚的的情感的,对于他们来说,这片土地就是他们的安眠药,只要不是地没了,不论是什么事也能靠那一片地一双手给创造出来。我们常说,乡村人憨厚、朴实、勤劳,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们从土地上学来的经验。

乡村不知带给了乡下人收入与情感,也教会了他们要遵守道德。以前的乡村中,各人都是不懂法律不明法律的,但是乡村依然能够维持有序的秩序,甚至还可以做到敞开家门。费先生告诉我们这是源于“克己复礼”“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在乡村的差序格局之下,道德和礼节融入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来源于长辈们的口口相传,固化于从小的耳濡目染。这些独特的朴实的礼节与道德和法律不同,需要人的自觉来维持,如果没有遵守这些“规矩”,就会招致邻里的疏远与议论,会让人感到深深的耻辱,所以大家都尽力的去守礼守规矩,久而久之甚至成为是乡下人的风俗习惯,这也使得这种道德更加可靠。

但是上述的乡村礼节与道德中也同时有着糟粕存在:重男轻女的错误观念;读书没有用的固化思维;长辈们一定是对的的顺从想法。这些无不阻碍着现代乡村的发展,甚至有些诸如“裹脚”“迷信”等陋习使乡村寸步难行。而我们国家现在的义务教育也正是在一步步的改善乡村的面貌。从费孝通先生37年左右初写这些文章到今天,我认为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已经发生了变化,而文字下乡也成为越来越重要决策,因为文字下乡不仅有助于乡下人去改变他们自己甚至是他们一家人的命运,更提高了农村整体的文化水平,使农村可以更好地跟上时代的发展。

而社会发展至今,乡村振兴也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新名词,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来到农村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也看到了像张桂梅这些人在纠正人们的观念,为女孩子们争取上学的机会,改变她们的命运;更看到了那些为扶贫出过汗,流过血,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人。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所以我们更应去扔掉那些固有的糟粕,更加促进乡村的发展,也在学习与传承中为“乡土中国”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图片

篇四:乡土中国读后感1000字

郭芳语

初读《乡土中国》是在一年前,陌生的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让我觉得这本书晦涩难懂,在老师的讲解下才基本理清思路,看到了传统中国的轮廓。时隔一年,我再次翻看这本书,又有了新的收获,找到了与我们现代社会的丝丝联系。

文章的第一节就明确的定义了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现代社会,“土”成为了一个骂人的词汇,去讽刺乡下人见识短浅。但是作为中国人,我们从小是吃着土生土长的粮食长大的,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以牛排、面包为主食。也正是因为中国人这样靠土地吃饭的生活习惯,才使得人员不流通,形成了乡土社会。“土”这个字是中国人的依靠,如今也正是因为有庄稼人驻守在田边,才会有一袋袋米面运往超市,他们的“土”并不是一种缺点,不是人们讽刺的对象,而是对土地的执着坚守。

现代社会,应聘会看简历,注重你的学历、文化水平,社会上不免会产生学历高低的比较和歧视。那么如果在几十年前,大学还没有普遍化,这种歧视是存在的吗?那么在唐宋元明清时期又是存在的吗?不可否认,都是或多或少存在的。“文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个贬义词,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文盲率高达80%,并且大部分是乡下人。乡下人就被扣上了“没文化”“文盲”帽子,被人低看一眼,甚至称为“愚”。“乡下人”以种地为生,“城里人”以文化谋生。乡下人之间所构成的熟人社会,是不需要文字来维系的,更多应用的是语言、表情和相互之间的信任,文字是少的;城里人所处的环境是流动的,对于事情交代的关系是薄弱的,并不可以靠语言文字进行保障,文字的使用率自然也就大大提升。但这里“愚”的恒定标准是是否认识文字,若“愚”的标准是是否会种地,当下的现象就会大相径庭。理科的实验中讲究“控制变量”,但是乡下人所处的生活的环境、学习条件都与“城里人”大不相同,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说乡下人“愚”。

时间在流逝,时代在进步,中国也从未停下脚步。我们不能用“土”“文盲”“愚”去评价乡下人,但是在全国共同进步的潮流中,文字的使用与工作技术都需要与时俱进,学习也就成了我们共同奋斗的工具。这本书带给我了一个带有乡土气息的中国,也让我对那个社会有了新的认识,我对这本书的理解还是浅显的,希望在第三次第四次的阅读中,会有新的收获。

篇五:乡土中国读后感1000字

崔芳语

初读《乡土中国》是在一年前,陌生的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让我觉得这本书晦涩难懂,在老师的讲解下才基本理清思路,看到了传统中国的轮廓。时隔一年,我再次翻看这本书,又有了新的收获,找到了与我们现代社会的丝丝联系。

文章的第一节就明确的定义了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现代社会,“土”成为了一个骂人的词汇,去讽刺乡下人见识短浅。但是作为中国人,我们从小是吃着土生土长的粮食长大的,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以牛排、面包为主食。也正是因为中国人这样靠土地吃饭的生活习惯,才使得人员不流通,形成了乡土社会。“土”这个字是中国人的依靠,如今也正是因为有庄稼人驻守在田边,才会有一袋袋米面运往超市,他们的“土”并不是一种缺点,不是人们讽刺的对象,而是对土地的执着坚守。

现代社会,应聘会看简历,注重你的学历、文化水平,社会上不免会产生学历高低的比较和歧视。那么如果在几十年前,大学还没有普遍化,这种歧视是存在的吗?那么在唐宋元明清时期又是存在的吗?不可否认,都是或多或少存在的。“文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个贬义词,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文盲率高达80%,并且大部分是乡下人。乡下人就被扣上了“没文化”“文盲”帽子,被人低看一眼,甚至称为“愚”。“乡下人”以种地为生,“城里人”以文化谋生。乡下人之间所构成的熟人社会,是不需要文字来维系的,更多应用的是语言、表情和相互之间的信任,文字是少的;城里人所处的环境是流动的,对于事情交代的关系是薄弱的,并不可以靠语言文字进行保障,文字的使用率自然也就大大提升。但这里“愚”的恒定标准是是否认识文字,若“愚”的标准是是否会种地,当下的现象就会大相径庭。理科的实验中讲究“控制变量”,但是乡下人所处的生活的环境、学习条件都与“城里人”大不相同,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说乡下人“愚”。

时间在流逝,时代在进步,中国也从未停下脚步。我们不能用“土”“文盲”“愚”去评价乡下人,但是在全国共同进步的潮流中,文字的使用与工作技术都需要与时俱进,学习也就成了我们共同奋斗的工具。这本书带给我了一个带有乡土气息的中国,也让我对那个社会有了新的认识,我对这本书的理解还是浅显的,希望在第三次第四次的阅读中,会有新的收获。

篇六:乡土中国读后感1000字

冯璇

17年,《寻梦环游记》这一动画电影感动了无数国人,这部取材自拉丁美洲传统文化、主旨并不十分新颖的动画电影,为何会打动这么多的中国观众呢?我想,这可能是因为现代社会的人们对传统亲情的一种迫切的需求。

“中国人的社会结构,好像是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费孝通先生在《乡土社会》一书中,如此描述中国乡村的社会结构,这本书写于20世纪40年代末,到此刻已有七十多年的时间跨度了,如果再以这段话来描述现如今的中国社会,恐怕已经不太合适了。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更像是一个个独立的原子,更多是处于互不干扰的状态。

日本电视台在2010年曾播出一部纪录片《无缘社会:无缘死32000人的冲击》,佛教讲究“因缘”,“因”是事物内部的联系,而“缘”是事物与外部的联系。“无缘社会”就是这样一群与外部社会失去联系的人,高龄、无儿女、无工作,最后无声无息的死去,没有人来认领他们的尸体。日本社会也曾受儒家思想影响,义、理也成为其文化的一部分,但如今却面临着传统家庭碎片化和人情日渐冷漠的处境,逐渐演变成“无缘社会”。

反观我国,虽然没有达到老无所养的境地,但在许多方面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一部分人放弃了对土的依赖,进城打工,子女们背井离乡、四处奔波,一个人在外打拼。而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比例上升。原有的以土为生,与土为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相对稳定的乡土社会,逐渐变得流动、碎片化。

在我看来乡村发生三次变化后并没有离开“乡土本色”。乡村第一次变化:发展乡镇企业,离土不离乡;第二次变化,农名进城打工,离土又离乡;第三次变化,农民工返乡,开发乡村,既不离土也不离乡。随着社会发展,农村扎根于“乡土”,在“乡土”的基础上,去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等各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出现,使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已远远不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了,科技让乡土社会有了新的发展方式,而具有广阔开发空间的乡土社会也给了现代社会的发展一个新的通道。

在查阅资料时,注意到一个有趣的变化,就是乡土社会的社会文化由“前喻文化”向“后喻文化”转变,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对人类文化的传播提出了“三喻”论,即“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向年长的学习,文化、知识的传承是前辈向后辈传递。并喻文化是指不需要先辈的经验积累,文化在同代之间传播。后喻文化是指年长的需要向年轻人请教,到了今天信息发达的时代,年轻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部分文化的传播由后辈传播至前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手把手教老人使用智能产品,有没有过回老家,老人指着你手机里的一个个“方格”向你“请教”是什么的经历。而再看一个个10后小朋友,对于智能产品已经无师自通了。这种文化传播方向的转变,就使书中所提到的年长的人所具有的决定事务的权利转移,不只是由长幼决定权利的大小,而是依靠能力等多个因素。

书中所提到的部分乡土社会的特征在远离我们,而“新的乡土社会”回归,《乡土中国》这本书,让我们了解中国,了解我们的根,了解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

看完书后,突然想到了《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写给兰香的信中的那段话:“我们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但是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他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这或许就是我们要从《乡土中国》这本书中所得到的:了解过去,然后更好地走向未来。

相关热词搜索: 读后感 乡土 中国 乡土中国读后感1000字 乡土中国读后感1000字 乡土中国读后感1000字高中生